1、2018 新 苏 教版 国标 本三年级上册语文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 ,是一个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雷奈克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死去,便整日思索如何及早发现人体内因疾病出现的异常变化。第二自然段写雷奈克从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得到启示,用小 木棍听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内脏的声音。第三自然段写雷奈克靠着这种小木棍为病人诊断。第四自
2、然段写雷奈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默读课 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懂
3、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2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 【教学策略】 1、质疑中激趣导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 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确实,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与发展规律。教学伊始,通过出示的“听诊器”实物引出课题,学生自然想知道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内容,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就提高了读书、学习的针对性。 2、层次阅读中深入对话。 阅读教学应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应注
4、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在阅读解疑后,安排再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能使学生再次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主人公,同时,通过交流又获得了情感的释放。 3、阅读 对话中有效训练。 在感悟课文的同时,语文教学决不能忽略语文能力和思辩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不能空穴来风,找准生发点训练,则能收到多种功效。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出示四句写有“如果就”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讲述发明听诊器的过程也分两个层次,先是初读后的汇报,再是游戏体验后的加入想象后的创造性的描述,能使认识
5、更为深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物揭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问:这是什么? 边板书:听诊器,边问:谁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对它的了解? 2引导质疑:看到这听诊器,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发明?怎样发明的?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板书:世界上第一个,及问题) 3揭题,读题。教师过渡:这篇课文就是讲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的经过,认真读这一课,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实物揭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听诊器的了解,唤起学生对听诊器的感性认识,明白它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为学 习后文作铺垫。然后再以实物质疑,学生自然会对“谁发明了听诊器”、“听
6、诊器的发明过程”等产生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形状。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上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朗读(采用轮读的方式),根据朗读的情况适时正音、正句,思: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 3交流: 是谁发明的?(板书:雷奈克,指读、齐读正音)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你能否画一张简图来介绍? 指名板画 ,其余学生自画。 以书本内容为依据,讨论是否正确,并指名介绍听诊器的形状。(正形:喇叭状) 4小结:能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认真阅读的结果。 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目的比较明确,能提高读
7、书的效率。同时,以一个问题的解决为例,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读书,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三年级的学生,感性认识还占上风,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再介绍的方式,对第一个听诊器的外形有了了解,同时,也进一步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默读,思:为什么要发明?怎样发明的?分别是课文哪些段落的内容? 2交流,弄清这些内容相应的段落。 3小结课文的先后内容。 课标指出:中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找出内容相应的段落,能增强读书的针对性,而教师适时的小结,又暗示了课文的条理清晰,叙述清楚。常此以往,对学生的习作有潜移默化之作用。 四、读第一部分,弄清起因。
8、1指读,思考原因。 2讨论: 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理解:异常。 用“如果就 ”练说话,。 如果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 。 如果能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 。 如果能及时诊断,就 。 如果能治疗肺结核病, 。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中也要增强思辨能力的培养,此环节中,抓住一重点句为生发点,让学生环环相扣地推理,领会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收到了 “一石二鸟”之功效。 五、读第二部分,弄清发明的经过。 1自读,思发明的经过。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组讨论,大堂交流、评议。) 3同桌配合做游戏:一生用手指轻划桌子,一生
9、用耳朵紧贴课桌听,亲身感受。 4用“果然”说刚才的游戏。 5引读第 2-4 节,并适时启发想象: 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想象 :这时,他会想: )他高兴极了, -。他把小木棍的一头 ,另一头 。啊! (指导读出惊喜。)(想象 :这时,雷奈克 )就这样, ,然后 。以后,雷奈克又发现 。于是,他 ,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6复述发明的经过。 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基础。而且,体验后,人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做游戏,得到体验,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对雷奈克的高兴
10、有了感悟。此时,用“果然”造句,就水到渠成了。而引读想象,则加深了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 研究精神的体会。两次讲述发明的经过,第一次侧重于讲清经过的梗概,第二次,则侧重于创造性的复述,有了质的飞跃。 六、再读,感悟雷奈克的精神,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用喜欢的方式再次读文,说说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交流,体会、学习雷奈克爱观察,肯动脑,爱百姓,爱事业的精神。 3小结:任何的发明创造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不懈地观察与研究。小朋友只要勤于观察、研究,就会有收获。 由部分再回归到整体,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通过“想说些什么?”这个开放性的问题的交流,能使学生对雷奈克善于观
11、 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的精神有更清晰、更深刻的感悟,激发了立志向雷奈克学习的愿望,情感得以升华。 七、教学生字词。 1指读。 2限时默记。 3交流记字方法,个别正形:状、诊、肺 4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形,注意占位的特点。 限时学习、限时记忆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中安排学生限时记字,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八、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把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讲给父母听,请他们评分 。 4搜集、阅读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这四个作业的设计有基础,有深层,有书面,有口头,形式多样,能从听、说、读、写诸方面考虑,达到巩固、扩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