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摘要:高校人力资源配置对于高校人事管理和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数据(19982010 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依据测评矩阵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和配置理论,对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 配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94-02 近年来,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高校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更是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拟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数据(19982010 年)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测评矩阵理论、机会
2、成本理论和配置理论,对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提出建议。 一、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动态分析 1.分析数据选取。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10)1,选取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部分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具体见表 1。 2.统计学分析。 从表 25 可知,从 19982010 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上是 1999 年扩招后) ,普通高校的数量从 1022 所增加到 2358所,翻了 1 倍还不止;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增长非常快,2特别是本专科生,从 340.87 万人增长到 2231.79 万人,几乎净增长 2000万人,每年的增长在百万以上;但教师数增长相对较慢,累
3、计增长只有90 多万人,使生师比急促增大,从 9.161 提高到了 17.271,几乎提高到 2 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教师人数增长不快,但高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例数在逐步提高,即高校人员的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 由此可见,在我国高校的迅速发展当中,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一些客观条件短期内不可能马上解决或改善,因此,高校发展必须走内涵式的发展方式,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用最佳化。 二、高校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分析 1.人力资源配置的含义。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人力资源配置就是在认事和知人的基础上,调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相互
4、匹配和和谐的最佳状态,从而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和组织成员的充分发展。2.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人力资源配置最终结果就是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达到此目标,可采用以下几个人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1)最低岗位数量原则。最低岗位数量原则就是要求校内的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其岗位数量应控制为有效地完成职责所需的岗位最低数,以使所设岗位工作量满负荷,确保相应组织组织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3(2)素质与岗位拟合原则。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不同的位置对应不同的能级水平。岗位人员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素质高低(能级水平)与所拟任岗位的层次和能
5、级要求相对应。(3)优势定位原则。优势定位原则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每个人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及岗位要求,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岗位;二是指管理层应据此将职员放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3.高校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的运用。在人力资源配置的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测评矩阵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和配置理论进行科学配置2。以下举例说明: (1)教职工数与岗位数相等。某大学有 5 位教职工,需要分别安排在教学、实验、科研、管理、教辅 5 个岗位,设置测评向量 X=教学 实验 科研 管理 教辅Y ,实际测评后,可用得到测评因子数据形成测评矩阵,并由测评矩阵得到机会成本矩阵,由此测算 5 位教工相应的机会成本和相对对应的岗位。 (2)教职工数与岗位数不等。某人做某项工作的机会成本为 X,其测评因子为 Y,则两者之差为损失因子 D。当 D0 时,表示该岗位相比于最佳岗位,存在效益损失,并且值越大,效益损失越大;当 D0 时,表示该岗位应是人岗匹配的最佳岗位。 在以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再依据以上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进行合理配置。 注释: 4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10)EB.http:/ 2刘琦.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统计及合理配置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人事处 湖南衡阳 421002)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