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5397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海东地区行政公署二 O 一二年四月目 录目 录 .2第一章 总则 .1第一节 规划目的 .1第二节 规划依据 .2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 .3第二章 规划背景 .4第一节 区域概况 .4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5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8第四节 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9第五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0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3第一节 指导思想 .13第二节 规划原则 .13第三节 主要目标 .14第四节 基本策略 .16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 .19第一节 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19第二节 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 .19第三节

2、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 .20第四节 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21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24第一节 农用地布局优化 .24第二节 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25第三节 生态用地布局优化 .30第六章 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32第一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2第二节 县级土地利用调控 .36第七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7第一节 建设用地边界 .47第二节 建设用地分区与管制 .47第八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51第一节 中心城区职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51第二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 .51第三节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管制 .52第九章 土地整治 .55第一节 土地整治目标 .55第二节 土地整治重

3、点项目与空间布局 .56第十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 .58第一节 耕地保护与整理工程 .58第二节 基础设施工程用地 .59第三节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62第十一章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的重点措施 .64第一节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64第二节 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 .65第三节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 .66第四节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措施与对策 .67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9第一节 强化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69第二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 .70第三节 创新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71第四节 改进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72第五节 夯实规

4、划实施的社会基础 .72附 表 .74附表一 海东地区各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 .74附表二 海东地区各县园地、林地、牧草地指标 .75附表三 海东地区各县建设用地指标表 .76附表四 海东地区各县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指标 单位:公顷 .77附表五 海东地区各县新增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指标表 .78附表六 海东地区各县补充耕地指标 单位:公顷 .79附表七 海东地区重点建设项目表 .80附表八 海东地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点项目表 .83附表九 海东地区基本农田调整表 .841第一章 总则随着“西部大开发 ”战略的深入全面实施,青海省 “四区两带一线”经济发展布局的推进,作为

5、青海省东部综合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海东地区将以城市化、新型工业化、水电开发、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河湟谷地城市群、工业园区及现代工业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园及特色农牧业发展带的形成。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海东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依据国家、青海省、海东地区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 年) 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认真探索、综合平衡、大胆创新 ”的基本

6、原则,在充分考虑和协调各部门用地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海东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主要落实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指导县级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规划层次,具有政策性、结构性、空间性和约束性,是统筹市域土地利用的纲领性文件,是土地审批和监管的基本依据。第一节 规划目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关系,提高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坚持保障发展和保护资

7、源相统一,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第二节 规划依据一、有关法律法规(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四) 青海省重点农田保护管理条例二、国家、省、海东地区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各项政策(一)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发200428 号)(二)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32 号)(三) 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

8、国土资发2005182 号)(四)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发200631 号)(五)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43 号)(六) 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国土资发2008138 号)(八) 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青国土资规20057 号)(九) 关于认真开展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 (东署办2008165 号)三、国家、青海省、海东地区有关规划(一)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

9、020 年) (二) 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三) 青海省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四) 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五) 青海省城乡一体化规划 (征求意见稿)3(六)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总体规划(2011-2030 年) (七) 青海省沿黄河地区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 (八) 青海省农用地分等与县级定级估价研究(九) 青海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 (十) 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一) 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2009 年-2030 年) (十二) 海东地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

10、三) 海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十四) 海东地区现代特色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五) 海东地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0-2010) (十六)海东地区各部门“十一五” 、 “十二五”规划(十七)海东各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十八)海东工业园区规划(2011-2020)(十九)其他相关重大项目资料四、相关技术规程(一)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T1023-2010)(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规模用地标准(GBJ137-90)(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四)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国土资发2008 24 号)(五)新建铁

11、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 232 号)(六)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1999 278 号)(七)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为海东地区所辖全部土地,总面积 1298242.27 公顷。包含平安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六县。规划期限为 2006-2020 年,规划基期年为 2005 年,2009 年为现状年,规划4近期目标年为 2015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20 年。5第二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区域概况一、自然条件海东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县、永登县、兰州市

12、、永靖县、临夏县、甘南州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州、湟中县、黄南州接壤。介于东经10041.5 10304,北纬3525.93705之间。全境东西长约124.5km,南北宽约180km,土地总面积1298242.27公顷(1947.36万亩) 。海东地处祁连山支脉达板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东坡,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称为“河湟地区” 。境内山峦起伏,沟豁纵横,海拔在1650-4636m之间。气候属于高原气候,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为376.2mm,总蒸发量为1580.7mm。海东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黄河、湟水河、大通河

13、流经本区境。本区水力理论蕴藏量达 326.64 万千瓦,其中黄河 233.66 万千瓦,大通河 37.5 万千瓦,湟水河 55.48 万千瓦。一、社会经济条件海东地区辖六县,包括平安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共有乡镇94个,其中乡59个,建制镇35个,行政村1587个。2009年末,海东地区总人口达到158.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54万人,占25.56%。2009年海东地区GDP为1356752元,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8.55:36.47:44.98。人均GDP 为8565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0687万元,全社会消费品

14、零售总额3318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2元。“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要任务,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以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主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海东。6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结构2009 年末,海东地区土地总面积 1298242.27 公顷,各类用地构成如下:农用地面积 1240936.88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95.59%。其中耕地面积226609.2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46%;园地面积 1487.25 公顷,占 0.11%;林地面积 487788.18

15、 公顷,占 37.57%;牧草地面积 471369.33 公顷,占36.31%;其他农用地面积 53682.91 公顷,占 4.14%。建设用地面积 38964.73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3.00%。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29447.0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27%;交通水利及其他土地 7829.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60%。在城乡建设用地中,建制镇用地面积 4179.77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23964.94 公顷,独立工矿用地面积 1302.31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0.32%、1.85%、0.10%;在交通水利及其他土地中,交通运输用地 4207.30 公

16、顷,水利设施用地 3622.14 公顷,其他建设用地 1688.27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0.32%、0.28%、0.13%。其他用地面积 18340.66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1.41%。其中水域面积9598.3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74%;自然保留地面积 8742.33 公顷,占 0.67%。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程度高,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牧草地为主2009 年海东地区土地利用率达到 98.59%,土地垦殖率为 17.46%,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 70.85%和 0.844%。林地和牧草地共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73.88%。(二)建设用地规模迅速扩张1996

17、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和青海省城镇化战略的开展,在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促进下,海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相对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增长迅速。19962005 年海东地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从 26096.75 公顷增加到 32930.48 公顷,增幅达 26.19,年均增长 2.62%,其中,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 5.82和28.46。2005-2008 年海东地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从 32930.48 公顷增加到33501.87 公顷,增幅达 1.74,年均增长 0.43%,其中,交通用地规模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 1.78。(三)土地利用布

18、局差异明显耕地总体上以旱地为主,集中于民和、乐都、互助和化隆四县。其中水浇地主要分布于湟水、黄河谷地,旱地主要分布于浅山地区。园地主要分布在民和、乐都、化隆和循化的河谷川水地区。林地主要集中在民和、乐都、互助和循化等县,其中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通河流域、湟水河流域和境内黄河下段地区,人工林和经济林主要分布在湟水流域和黄河河谷下段。牧草地主要集中在化隆、循化和乐都县的中高山地区,在马阴山、孟达等地还保留有原始的天然草地。建设用地相对集中于民和、乐都、互助和化隆四县,主要分布在河湟谷地及国省道沿线,以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主。未利用地主要分布于民和、乐都、互助和化隆四县的山地区,以难以利用的荒草地和裸地为主。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为河湟谷地高质量水浇地、园地集中,城镇村、交通用地和水域占优;浅山地区地势开阔,旱地、人工林经济林分布较广;脑山地区天然林地和牧草地比重大,未利用土地也相对集中。(四)土地利用效益逐年提高1996-2005 年,海东地区单位土地国内生产总值由 20.65 万元/ 平方公里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