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501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不断增大,各地已经掀起了一番关于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及开发的热潮。每个城市都积极利用各地的滨水区来发展当地的商业以及旅游业等等,以此来提升城市的经济活力,能够有效推动整座城市经济的振兴,并且也可以通过对滨水区的改造使得城市环境能够得到改善,以此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相当大的帮助。本文将以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介绍公众参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理论以及必要性的前提之上,结合城市滨水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共同探讨公众参与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框架设计。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土地规划

2、;公众参与 一、公众参与的概念 公众参与其反应是一种基层群众被赋予权力的过程。我们对于公众参与的理解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考察,比如说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观察,那么公众参与指的就是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组织或者是个人以为单位作为主体,能够在赋予的权利范围之内举行有目的的社会活动;那么,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公众参与指的是公众的一种公众参与的一种政策制定,为了能够确保政策是顺应民心的以及政策是具有正当性的。公众参与包含了几个方面。 (一)参与主体和客体 2公众参与的主体一般为利益团体或者是个人,这是从广义上来说,从狭义上来说,公众参与主体指的是受到政策的影响,并且是被法律认可的个人或者是团体。那么,从这可

3、以看出,这个客体一般为“政府” 。所以说,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对于公众的权益控制之间的临界点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样才能够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二)参与时间 政策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决策的必经阶段,那么对于参与时间来说,其指的就是自政策形成开始一直到政策实施完成的整个阶段。 (三)参与内容 参与的内容主要就是影响公众权益的决策内容,在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决策一般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个人的利益受损或者是得益等等,所以,参加制定决策或者是决定本身就是参与的内容。 (四)参与特征 公众参与可以说是政治权利中心或者是权限以及政治精英权利的一个再分配的过程,主要是将决策权从政府机构和一些精英的手中剥离出

4、去回归到公众的手中,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政府和公众二者之间应该建立起共同的认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相同的目标以及权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行不断加剧,国家的公证事务也变得多样,当政府无法真正反映出公众的个人意愿的时候,决策者和受决策二者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决策的适宜性将出现问题,所以应该进行一些适当的改变。公众参与的本质骑士就是让公众能够通过一种正式的途径和政府沟通,能够让现有的权利有着更多的渠道了解民意,并且将大部分人3的利益反应出来,变现在政策中。 二、公众参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必要性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制定和群众利益相关的公共政策及法律法规原则上应该听取公众的意见,这

5、有利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以及民主化,能够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以及公众的参与度。那么,建立在公众参与基础之上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正确的反映出规划区域的整体客观实际,并且能够针对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来协调城市的发展要求,能够对此作出合理的用地布局,对于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以及社会的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公众参与是科学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的内在要求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的决策过程都需要具备“有限理性”以及“权责不对等”的问题出现,那么,对于公众参与土地的利用规划的审批以及编制和实施来说,更加增加了其透明度,并且也减少了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因为决策无能或者是决策失误的状况

6、发生,对于避免政府出现“有限理性”的问题以及能够合理的分配城市土地资源,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非常有利于提升城市生产力,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改善整个区域环境的质量,对于区域环境的承载力来说也是有所增强的。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共参与能够使得社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能够更加有利于促进整个的规划过程能够进行深入的调查,能够实现对一些关键的选项选址等问题做到合理布局,对于土地的利用方式也能够做到最优化的配置。进行公众参与,能够从4不同层次的参与人员以及规划专家之间进行双向或者是多向的交流,更加能够让土地利用规划

7、得到合理以及完善的规划,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公众参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 进行土地利用及规划的时候应该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充分体现出对公众的利益以及权益的保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要能够体现出人文化以及人性化,充分体现出人的参与程度。 (三)公众参与是增加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效途径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涉及技术、行政、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又需要多部门、多主体的认可和协作。单就规划技术而言,就涵盖了规划理论、工程技术、空间美学等内容。借助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

8、,引入多学科专家、多层次、多部门人士参与规划,为规划献计献策,查漏补缺,集思广益,避免规划脱离实际而造成的判断错误,使规划成果更为科学合理。 三、小结 在构建和谐社会行动纲领的指引下,未来几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将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途径,公众参与城市滨水区土地利用规划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5制度正逐步引起决策者和规划者的重视,而关于制度的建立方法和实施措施还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也将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理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参考

9、文献: 1 王万茂,韩桐魁.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省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土地利用规划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 2 文克?E?德拉姆施塔德、詹姆斯?D?奥尔森、理查德?T?T?福曼、 朱强.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 3 彭补拙. 土地利用规划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0. 4 曹林、 韦晶磊.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5. 作者简介:李莉(1965-) ,女,贵州财经大学,研究员,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土地规划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