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97568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长 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国 家 示 范 性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建 设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二七年八月1目 录第一部分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2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5第三部分 重点专业(群)建设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0一、重点专业(群)建设目标可行性分析 .10二、重点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1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13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21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33软件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44第四部分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行性分析 .54一、校园网资源中心与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

2、 .54二、图书馆建设可行性分析 .59三、社会服务建设可行性分析 .61四、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分析 .63第五部分 建设项目的保障措施 .64一、组织保障 .64二、项目管理保障 .64三、资金保障 .64四、人事制度保障 .64五、招标说明 .65六、环保说明 .65第六部分 建设项目的预期效益分析 .66第七部分 基本结论 .672长 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国 家 示 范 性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建 设计 划 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教育改革

3、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 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069 号),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07 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47 号)精神, 结合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关于印发长春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 规划的通知(长教联20068 号)及长春职业技术 学院“十一五”(2006-2010)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我院组织相关专

4、家进行认真论证,对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形成如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建 设 优 质 高 职 院 校 ,有 利 于 提 升 社 会 对 高 职 教 育 的 关 注 度 ,优 化高 职 教 育 的 改 革 发 展 环 境 ,提 高 高 职 教 育 的 社 会 认 可 度 ,促 进 高 职 教育 的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长 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积 极 申 报 国 家 示 范 性 高 等 职业 院 校 建 设 计 划 项 目 ,其 主 要 目 的 在 于 将 学 院 建 设 成 为 具 有 全 国 一 流水 平 的 高 职 院 校 。其 必 要 性 表

5、 现 在 以 下 三 个 方 面 :一是促进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萌 芽 于 20 世 纪 80 年 代3的 中 国 高 职 教 育 ,就 整 体 而 言 ,办 学 时 间 还 不 长 ,办 学 类 型 还 很 新 ,这些已经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建设。因 此 ,无 论 是 全 国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构 建 ,还 是 吉 林 省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 迫 切 需 要打 造 一 批 具 有 鲜 明 特 色 、设 施 完 备 、办 学 水 平 优 异 的 示 范 性 高 职 院 校来 引 路 ,积 极 探 索 实 践 ,使 高 职 教 育 先

6、进 的 办 学 理 念 内 化 为 制 度 ,发 挥示 范 和 引 领 作 用 。几年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发展步伐,加强内涵建设,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实力日渐增强,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符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总体布局,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吉林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五” 期间,吉林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640 美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2006 年,全省生产总值 4249.23 亿元

7、,比 2001 年增加2128.88 亿元,年均增加 425.78 亿元,相当于 1997 年-2001 年五年间年均增量的 2.8 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1.8%,增幅高于前五年年均增速 2.8 个百分点,呈 现出国民经济总量扩大、发展步伐加快的良好态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深加工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2006 年全省粮食 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达到 2720 万吨,五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 6.8%,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 ,巩固了 农业基础地位;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比重逐年提高,截至 2006 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 5449.59

8、 亿元,比 2001 年末增加 2146.19 亿元,增长65.0%,年均增长 10.5%,超过前五年年均增 长率 5.0 个百分点。长春市经济实力增强,四大主导产业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几年来,长春4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 1675 亿元,比“九五”末期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 1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805 美元。主导产业作用突出,汽车、食品、光电信息、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49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87%。“十一五”时期,长春市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是工业加快发展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全市人均GDP 超过 3000 美元并向 5

9、000 美元迈进,经济进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学院所在的长春市,既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同时又是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衔接点。作为面向现代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我院的专业布局紧密贴近吉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吉林省的汽车、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学院开设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数控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软件技术等 30 个专业,所办专业具有较强的地域经济发展支撑和行业依托。学院发展能够得到多方面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产学合作、职业培训、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突出的地域优势。 三是加强学院内

10、涵建设的需要。建校以来,学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狠抓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教学实验实训条件、高水平的“ 双师” 结构师资团队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三项建设,凸 显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办学规模稳步扩大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规模、 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产学紧密结合的办学路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对于我院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提高办学实力,建设高水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5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

11、是 1952 年成立的长春市经济贸易学校。在55 年的办学历史中,先后融入长春市计算机学校、轻工业学校等 11 所职业学校。2000 年, 为适应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经长春市政府优化组合后,建立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打造长春“高职航母” 。55 年来,学院 为 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建设和管理人才,其中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原吉林市市长刚占彪等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学院占地面积 578 亩,建筑面积 24.5 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 7295 人,年非学历培训 8000 人次。根据市场需求,设立了工程、信息、汽车、商贸、旅游、食品、传媒和国际 8

12、 个分院及培训学院,现有专业 30 个,基本覆盖了吉林省的支柱、优势产业。其中有省级示范专业 2 个,市级重点专业 6 个;省级精品课程 1 门,省级优秀课程 11 门。固定资产总值 6.38 亿元,馆藏图书 63 万册。(一)办学理念先进,综合实力居于省内领先行列学院坚持“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突出特色、和 谐发展” 的理念,以“铸诚精艺” 为校 训,培养适 应地方支柱、优势产业发 展需要、具有较强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388 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150 人, “双师型” 教师208 人, 专业带头人 30 人。学院从一汽集 团等单位聘请以全国劳动模

13、范李黄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王洪军为代表的 66 名专家和技师,担任我院兼职教师。学院采取在职培养教师、引进校外教师、招收职教师资和聘请兼职教师等多项措施,强化6“双师型”教师团队建 设。仅在 2006 年,学院就投入 300 万元用于师资培训,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出国深造、在职培训、参加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学院作为教育部“香港 华夏基金东北地区 师资培训基地” ,每年为长春、四平、白山、农安、白城等学校培训师资 200 人次,以联合办学、培养等方式支援省内 4 所学校,发挥了区域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院教学设施先进齐全,功能完备。教学用计算机 3471 台,多媒体教学设备 114

14、 套,语音室 8 个,单价在 5 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为 2129 万元。投资 6000 万元, 兴建图书馆、体育馆和运动场。学院倡导科研兴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53 篇,编著专业书籍 13 部,研发项目省级 3 项、市级 6 项,现运行省部级课题 26 项、市级 14 项。2003 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重点支持建设的地方示范性高职院校。(二)教改力度大,人才培养的高职特色鲜明1在办 学体制上大胆创新,推行多元化办学模式。学院坚持“校企深度融合,服务经济社会” 的理念,以政府办学、 财政划拨办学经费为主, 实行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办学、中外联合办学、校际联合办学、非学历培训教育、社区

15、教育等多元化办学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办学主渠道作用,用好政府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资金,全心全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2在“订单培养”、 “2+1”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开始探索校企融合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 “五同” 即: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 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实施素质技能考核。突出实践课程,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接轨。73“双证书”融合。 结合 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之中,学生毕业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几年来,毕业生获取“双 证书

16、” 的比例达到 85%,实现了与行业、企 业的“ 零距离” 对接。4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望好。学院全面实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 活动,寓职业素质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我院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在全国技能大赛上有 3 名学生获一等奖、在省级技能大赛上有 10 名学生获一等奖 、有两名同学被评为“ 长春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王效宇同学被评为感动吉林“十佳” 大学生。 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在 90%以上,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 20 个省;近三年招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平均为 116%,学院 录取分数

17、超过省内专科录取线 80 分,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达 9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到92%。(三)生产性实训基地有规模有质量,在省内同类院校居首位学院拥有 6 个校内实训基地(117 个实验、实训室),设备资产总值达5300 万元。其中有 1 个国家示范性数控 实训 基地,5 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数控技术、汽车运营与维修、食品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和机电一体化)。数控实训基地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100 余台设备,可同时容纳 800 名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11500 平方米汽车维 修技术实训场地和较齐全的设施设备,可容纳 1000 人 实习;1000 平方米的食品

18、生物技 术实训中心,可同时容纳 400 人实习;4800 平方米的 计算机实训 基地,可同时容纳 600 人实习;5 个模拟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可同时容纳 300 人实习;1 个承担学生顶岗实8习且归学院所有的三星级宾馆和 2400 平方米的仿真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学院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80 个,可同时容纳 1200 人轮流顶岗实习。将学生的实训和实习拓展到企业和工厂,使学生岗前实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要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四)引进 ISO9001 理念,管理改革成效显著学院以实训管理工作为切入点,率先引进 ISO9001-2000 认证管理体系,达到

19、认证标准,并在学院全面推广。改革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学院、分院二级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明确责、权、利,调动分院办学积极性。逐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奖惩机制,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与监督机制,突出过程管理,坚持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发展。学院实施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以来,管理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对各部门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实行监控;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检查和评审,规范教学秩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和改善软、硬件环境,充分体现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关心和重视,管理质量

20、进一步提升。(五)广泛开展培训、认证和技术研发,社会服务能力突出学院积极开展在岗、下岗再就业、创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学院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长春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基地、长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海尔集团吉林省海尔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中心等培训资质单位,年培训人数 8000 人次,累计培训人数达 3 万人次。职业资格鉴定成绩突出。学院有德国“奥迪培 训中心” 等三个国际认证9培训机构;有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国家信息化认证 CEAC、华为(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基地等国内培训认证机构;有技能考评员 117 人,可进行 8 大类(机

21、电、IT、管理、餐饮、传媒、食品、汽车、外语)、50 个项目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几年来,累计鉴定人数达 5000 人次。学院在人力资源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的质量和数量上处省内领先地位。学院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项目 21 个。其中,自主研发了“ 兴职牌”农机 轴配件;每年为 一汽大众配套生产汽车零部件 120万件;为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加工模具;与通化啤酒有限公司、吉林吉鹤燕麦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新产品;参与长春市“ 农业信息万户通工程系统” 和“铁路问询客户服务系统” 等软 件的研发。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促进了地方生产力发展。(六)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伴随

22、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科教兴省战略的提出,吉林省委、省政府对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十分重视,已将其纳入地方“十一五” 事业发展规划, 统筹安排,重点支持,特别是在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跨区域开展异地合作办学、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的土地使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安排等方面还将继续给予优先和重点扶持。为支持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长春市政府也已经下发文件并列出年度计划,并承诺每年投入 1000 万专项资金支持学院示范校建设项目。2000 年至今,市政府累计投资 5.5 亿元支持学院建设。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未来建设与发展拥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学院自组建以来,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 进单位” 、“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 、“长 春市人民满意学校”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岚清、陈至立等先后到学院视察,给予较高的评价和郑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可研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