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防治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性的抽取了 20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100 例。前者采用穴位注射以及敷贴等中医治疗手段,后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在 1 年内观察 2 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秩和检验显示了研究组除了痰液色白和浓稠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发热和呼吸困难上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显示治疗方法、医疗保障形式以及就诊情况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费用上,除了理疗预防费用上,其他各项费用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
2、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西医疗法相比,中医疗法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治疗费用低等优越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是不完全的可逆气流收到了限制,而且该可逆气流往往能和气体异常炎症的反应相合并。该病发病易反复,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在相关的研究调查中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的患病率可达到 8%以上1,而且死亡率也比较高造成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大。本文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探讨中医在治疗该病上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08 年 6 月2010 年 6 月两年间我院收治的 200 例慢性阻塞性肺
3、疾病患者,把他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在研究组中,男性患者 65 例、女性患者 35 例,平均年龄(65.47.5)岁,平均病程为(2.200.42)年;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 72 例、女性患者28 例,平均年龄(70.48.3)岁,平均病程为(2.150.32)年。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的有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回归处理。1.1.1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呼吸学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会议中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判指标3。1.1.2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的诊断标准,年龄在 40 岁以上,肺功能检查中 FEV1 在 40%和 80%之间。1.1.3 排除标
4、准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或者患有重度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病人。1.2 方法1.2.1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比如支气管舒张剂、粘液溶解药剂和糖皮质类得激素以及康复训练,另外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宣传,使得患者本身能够处理和认识疾病。另外必须戒烟和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环境。1.2.2 研究组除了戒烟和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环境外,在一年中的七、八和九月份使用药物的穴位进行敷贴。具体步骤如下:穴位注射:分别注射两侧的足三里 2 毫升的黄芪注射液,七天注射 2 次,共 2 个疗程,一个疗程 5 次;穴位敷贴:使用蜜蜂调匀白芥子、细辛以及延胡索各 1 份。随后
5、敷贴于天突、大椎等穴位,一个星期进行 2 次敷贴,每次的时间保持在 2 个小时以上;循经灸:灸督脉直到皮肤微微发红,一个星期 2 次,一共 2 个疗程,每个疗程 5 次;做呼吸保健操。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发病情况、发热情况以及咳嗽等。另外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障方式以及营养情况等。综合评定标准如下:显效:大于百分之七十,2 分;有效: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四十之间,1 分;无效:0 与百分之三十之间,0 分;恶化小于零,-1 分。1.3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来表示,采用了 SPSS13.0 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秩和检验以及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
6、在P0.05 下,差异可以看作是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在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上的对比情况:见表 12.2 两组在医疗费用上的对比情况:见表 23 讨论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是先将食物疗法和康复教育作为可选的手段,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加以选择和取舍,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体病症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的配方,然后采取穴位敷贴、穴位注射以及针灸等必须进行的项目进行组合,当选出合适的方法组合后与患者及其家属商量并加以治疗。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该属于中医里肺胀、喘证、痰饮咳嗽等范畴。病变主要是在肺部,当肺气不和时,失于宣降,痰湿由内而生,从而导致咳嗽、痰饮等,日久累及其他各脏器,导致脾虚、肾虚等疾病。清代
7、医学家叶天士曾经说过, “肺肾为俯仰之脏,是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部乃是人体肺气出入的重要枢纽,而肾部位气之根,肺气假如不归根,肾不纳气,就会上逆形成咳嗽.气喘等证,所以治肺必治肾4。本文中所采用的细辛、白芥子等都可以温化痰饮等,延胡索能够活血,一起使用即可达到抑制变态型炎症的效果5。将蜂蜜调和后涂擦外敷穴位之上,可以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便于药效的进一步发挥,达到通脉络,舒腠理的作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有补益肺肾、强壮体质之效。另外结合个性化的食疗和药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健脾补肾、纠正肺部通气、提高通气功能。本组研究表明,研究组在缓解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好于对照组。秩和检验显示了研究组除
8、了痰液色白和浓稠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发热和呼吸困难上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显示治疗方法、医疗保障形式以及就诊情况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费用上,除了理疗预防费用上,其他各项费用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排除了痰液浓稠等不太相关的因素之外,研究组所采用的中医疗法能够促使患者迅速康复,这点强于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而成本费用显示了中医疗法的疗效好而且费用低,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当前 WHO 全球预防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主要的原则就是通过逐步的治疗先增强体质,在提高了身
9、体的免疫力之后才能更加有效的清除气管内部的各种炎症产物,一方面达到预防的目的,同时在治疗上也疗效显著。本次研究正是把握了防治精髓,达到了改善病症、提高疗效的目的,因此很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冉丕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2):141-143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J.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3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及疗效判断(1979 年修订)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1):1394宫成军,徐艳玲.叶天士治咳经验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9-105张颖,施红,邓仁敏.略谈中医治疗哮喘“夙根”的思路J.中医文献杂志,1999,(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