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Q** 文档编号:212309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想】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郎朗上口。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牢记一个“实”字,遵循诗教规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引领学生一步一趋地进入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生活。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整体读、理解读、想象读、延伸读、布置选择性作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读、读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

2、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3.(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 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4.释题:在山上行走。 5.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

3、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 1)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 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 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 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 4)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 5)“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 深:浓厚,浓郁。 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 6)坐:因为。爱:真爱,留恋。 ( 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

4、枫树林。 ( 8)红于:比更红。 与“红如”区别。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郎朗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师生合作,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 整说话顺序。(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

5、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三)小组交流,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 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 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

6、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四)独立学习,理解三、四句。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 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

7、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 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你有什么感想 ?

8、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 五、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那用心读读 好吗?(设计意图: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2.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让学生再来读读看,获取体验。 3.学生汇报,归纳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 (2)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感。 4.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宵。 临平泊 舟 (元)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色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2.收集与秋天有关的优美词语、句子、片断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