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培训.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14208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健康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糖尿病健康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糖尿病健康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糖尿病健康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糖尿病健康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什么是糖尿病,1,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遗传或环境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机体,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持续的高血糖状态。症状典型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糖尿病的分型,2,二、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二、糖尿病的分型,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及特点,3,三、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其中60%未及时诊断和治疗; 2型糖尿病占94%,1型糖尿病占5%左右,其

2、它类型糖尿病仅0.7%; 64岁以上的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约占1/4; 20岁以上成人,约1/10是潜在患2型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但可以预防。,三、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5%,1型糖尿病占5%,其它类型糖尿病仅占0.7%。20岁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的病因,4,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四、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1、具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消瘦)者,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 7.0 mmo

3、l/L(检测前8小时内未进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随机血糖11.1 mmol/L(餐前、餐后任意时间),五、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没有典型症状者,应有两次血糖测定结果达到以上标准,可诊断糖尿病。3、一般不主张做第三次葡萄糖耐量试验。,五、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注:IFG:空腹血糖受损;IGT:糖耐量受损;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7.0mmol/L,7.0mmol/L,6.1mmol/L,6.1mmol/L,五、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症状,6,六、糖尿病有哪些典型症状,添加二级标题添加正文字添加

4、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二级标题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六、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添加二级标题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二级标题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危害,7,七、糖尿病的危害,添加二级标题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二级标题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添加正文字,七、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0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脑卒中可出现头昏、乏力、失语、瘫痪;冠心病:心悸、气促,心绞痛、猝死;下

5、肢血管栓塞:下肢浮肿、胀痛、发红,发紫。,糖尿病足,下肢肢端红肿或发紫、足跟发凉、麻木、溃烂、发黑,02,03,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浮肿、乏力、氮质血症、尿毒症、贫血,七、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足肢端麻木、皮肤麻木、蚁感、刺痛、电灼感、皮肤无痛性透明水泡、温觉丧失,04,糖尿病眼病及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视力下降、视力模糊、 失明,06,糖尿病脊神经病变,下肢进行性乏力,行走困难、瘫痪,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07,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腹胀、便秘、水样五更泻、贫血、 营养不良;月经不调、不孕、不育、阳痿;尿失禁、尿潴留;休息时心悸,体位性低血压;出

6、汗异常,08,糖尿病颅神经病变,声嘶、嘴角歪斜、语词不清;眼睑下垂、眼球斜视、视力模糊;听力下降、失聪;嗅觉减退、丧失;吞咽梗阻感,七、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A,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B,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C,低血糖反应,D,糖尿病的危险因素,8,八、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9,九、糖尿病的高危人群,01,年龄40岁,02,既往有糖尿病前期病史,03,超重、肥胖(体重指数24kg/m2)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04,静坐的生活方式,成年人(18岁)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高危因素,可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九、糖尿病的高危人群,05,一级亲属中

7、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0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0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0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九、糖尿病的高危人群,09,动脉粥样硬化性CCVD患者,10,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者,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糖尿病的健康教育,10,健康新7点,合理饮食是达标的基础,通过合理饮食控制血糖减轻胰岛负担纠正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有利于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

8、围内有助于血糖达标,科学运动是达标的手段,科学运动帮助控制血糖减轻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增进适应性和劳动能力,糖尿病运动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运动处方,安全有效,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运动前评估,运动依从性监督,做家务可以替代锻炼?,不能。锻炼必须保证适当的强度和量,运动者达到一定心律才是有效锻炼。家务劳动确实能消耗能量,但如果把它作为对身体有益的体育运动或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措施是错误的。家务劳动虽然繁琐、累人,但实际上消耗的热量是很少的,属于一种轻体力劳动,也就是低强度的劳动,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监测是达标的保障,自我监测保障血糖平稳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水平了解血糖变

9、化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调节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剂量间的平衡有助于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达标的有力武器,有效的药物治疗帮助您控制糖尿病进展,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2,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3,双胍类降糖药,4,噻唑烷二酮类,5,-糖苷酶抑制剂,6,糖尿病口服药的新进展,7,糖尿病口服药联合治疗,常用磺脲类口服药的服用方法及作用特点,常用药物,那格列奈(唐力),瑞格列奈(诺和龙),刺激胰腺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与磺脲类在胰岛细胞上的作用部位不同。促进胰岛素第一分泌时相的恢复从

10、而有效减低餐后高血糖。,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脲类,作用机制,01,02,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可放在饭前、饭中或饭后服用,如果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如果同时服用有磺脲类药物,最好和磺脲类药物一起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常用药物,服药时间,服药时间,每日一次,常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胰岛素增敏药物-噻唑烷二酮类,服药时间,常用药物,阿卡波糖在吃第一口饭时嚼碎服用效果较好。伏格列波糖在饭前10分钟内服用效果较好。,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糖尿病口服药的新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其类似物及DPP-4抑制剂,GLP-1作用,能葡萄糖依赖性的作用于细胞,使

11、之分泌胰岛素刺激胰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细胞凋亡直接或间接的抑制胰升血糖素的分泌抑制食欲及摄食延缓胃内容物排空作用,代表药物,艾塞那肽、利拉鲁肽,GLP-1类似物,(二)天然的GLP-1类似物,(一)对GLP-1结构进行修饰的类似物,代表药物,NN2211,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多见于用药第1周,以后逐渐减轻,代表药物,艾桑丁-4,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不良反应,偶可出现鼻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代表药物,西格列汀、维格列汀,作用,能够抑制DPP-4(二肽基肽酶-4),提高血浆中GLP-1水平,糖尿病口服药的新进展 -DPP-4抑制剂,糖尿病口服药联合治疗,为什么需要联合用

12、药?,单一药物长期治疗的局限性磺脲类 第1年效果最佳,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显著以后FPG、HbA1c逐年回升至第6年回复到开始治疗前水平传统的磺脲治疗不能满足达标治疗要求,口服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治疗理论基础: 单一药物治疗疗效逐年减退,长期效果差联合治疗的目的: 改善糖代谢,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 保护细胞功能,延缓其衰退 减轻胰岛素抵抗 延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指征,单一药物不能满意控制血糖;起病阶段血糖即较高,HbAIC 7.5 %;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发挥不同类型药物的优点;避免/减轻不同类型药物的不足之处;提高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13、;一般联合应用2种药物。,掌握指征:,控制血糖达标,胰岛素早用早获益,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物质能直接有效降低血糖胰岛素比口服药作用快、效果好,剂量调整更精确应用胰岛素不会产生依赖,教育是达标的核心,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了解糖尿病知识与病友多交流,增长知识,树立信心了解更多病情,科学治疗,血糖达标更容易,心理健康不可少,学会和糖尿病“和平共处”学会和这个“赶不走的老朋友”打交道多找亲属和朋友交流、倾诉,克服恐惧、 愤怒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要相信,通过合理治疗可以使血糖长期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并发症是终极目标,糖尿病是一种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发生的生活方式疾病,我们不能改变遗传,但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可以帮助您: 降低治疗总费用 改善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全家齐努力,对抗糖尿病,环境因素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性格等都与糖尿病 的发生有关家人和病友长期生活在一起,处于相似的环境, 患糖尿病的几率可能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