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铸就孩子的明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摘要: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如能充分挖掘教材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就能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关键词;法制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部门、各学科、各环节、各个方面为主” , “讲法制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中” 。因此,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近年来,青少
2、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还时有发生。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渗透法制教育,挖掘教材里面韵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一、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制知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篇目中都蕴含着
3、法制教育,只要适时地挖掘,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1、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看到“法”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教学环境中,应该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困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能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如果适当时在课的伊始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如在教学一年
4、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讨论;我们的校园美丽吗?我为校园“美容”做了那些事?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汇报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保持身边的环境的习惯相机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埋条例的个别具体的内容学习,提高学生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介绍:“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 500 多万年,如今许多种类濒临灭绝。 ”导入结束后,教师可以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鲸,保护鲸的情感。2、在词句教学中让学生看
5、到“法”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词句的讲解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某些词语时,不妨尝试一下用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这些词语。例如,我在课堂上讲解“拾金不昧”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已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进一步从法制视角去讲解,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就属于盗窃行为。为此,不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讲,我们都需要对生活中的词语进行最详尽最全面的了解。再如,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思是;“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还击对方。
6、”讲完了字典中的意思,还要从更高层次的法制层面来解析这个词语的意思。如果别人挖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也一定要去挖掉别人的眼睛。这样看似合情合理的以暴制暴的做法,在古代法制不健全的社会情况下也许行得通,但是在法制相当完备的现在,却没有任何立足之地。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如果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就应该果敢地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要求侵犯我们权利和利益的人赔偿我们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精神损失。剩用课文中句子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充分挖掘语课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
7、故事 (小学五年级下册)中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重点句:“什么都没有一一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的含义时,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让你想到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后师向学生抛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惨痛的教训,我们该怎做?教师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师生条例的第二十一条:“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 ;第二十九条中的“采伐森林、林木作为商品销售的,必须纳入国家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但是,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的内容学习,紧扣“我该怎么做?”这一话
8、题,让学生增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中,讲述一个叫汤姆的孩子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是没有到允许钓鲈鱼的时间,后来在他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在教学时,抓住课文申的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他父亲话语的含义,使学生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3、在拓展训练中让学生看到“法”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要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在学生学完
9、掌声 (三年级上册)后,学生了解了两次掌声的含义后,教师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残疾人需要关心与鼓励?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残疾人怎么办?残疾人和其他的公民是否具有平等的权力?”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后,教师相机引导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相关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4、引导观课文插图让学生看到“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 很多课文都有插图。透过课文中趣味的图画,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想象以及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渗透法制教育是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三年级上册)中,
10、教师在教学本课之前可以向学生观察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维护著作权方面的法制观念。二、在口语交际中展示法制教育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时,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我经常引导学生看电视、上网、多媒体视频观看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事例。例如直面惨不忍睹的交通肇事案件,孩子们小小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慨,表述自己对事件本身的看
11、法;面对明目张胆的偷盗抢劫案件,他们往往会咬牙切齿地表达自己对受害人的同情,对犯罪者的痛恨和对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义愤那么在学生激烈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时,老师只需要再往深处引导一下,学生便会“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思考产生这种案件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从而避免因为年幼无知走上犯霏的道路。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 (叶圣陶语) ,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这一原则,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特点,有计划的渗透法制因素,对其实行作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积极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如在教学综合性学
12、习我爱汉字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汉字的演变、特点等的同时,恰当第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并通过讲故事、讲笑话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用规范字的重要性的认识。又如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通过学生对时事事件的讨论和发言,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把法制教育引入语文教学,适时地渗透法制教育,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书本世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实现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使语文教学既加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又提高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作力语文教师是责无旁贷的。我们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参考文献:1、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 、贵州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1 年 5 月第一版;2、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师法制常识分册书号 、贵州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 1 年 5 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