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饭喽“吃饭咯、 、 、 、 、 ”,如今,每当生活老师开始摆桌子,我就能听到有孩子在那高兴的叫喊,看到其他的小孩子端着小凳子积极的走向桌边。它让我感到吃饭对他们来说不在是一件难事,此时的他们是高兴的愉跃的。 回想开学初孩子们吃饭的情景,一看到摆桌子,就能听到有孩子叹息:“哎呀,又要吃饭” ,而个别幼儿更是无动与中,坐在那儿等老师去催。是什么让他们有了如此的改变,静下心来想想,生活中我主要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做好餐前的宣传工作。如可以向幼儿介绍今天的菜名,吃了它有什么好处,如果挑食不吃又会带来哪些危害等。 二、 及时鼓励,随时对进餐中的幼儿进行表扬。如某某小朋友吃饭不讲话,碗中的饭都快
2、吃完了,真棒!某某小朋友不仅饭吃的快,而且桌上一粒饭也没掉,真不简单! 三、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进餐时有的幼儿表现出不想吃饭等,此时,老师需问明原因后,根据情况指导幼儿正确就餐或者端着小碗喂孩子几口在让孩子自己吃。而不能因为孩子没闹,就不闻不问。 四、 充分利用幼儿想当“官”的心里,激励、诱惑幼儿努力做到最好。每餐饭前,我都要从班里挑选出两名吃饭不挑食、而且吃的快的幼儿当小班长(一男一女) ,如让他们给小朋友发擦嘴的毛巾、给其他小朋友端饭等。别看他是一种“苦力 ”,可孩子们却很乐意,都争着抢着想当这个小班长。因此,吃饭的速度、质量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些看似都是不起眼的“ 小伎俩
3、”,可孩子们的行为却在这些 “小伎俩”的影响下、熏陶下而慢慢改变着。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想,只要不断努力,针对问题多想一些“ 小伎俩”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又何愁改变不了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卖衣服喽!又到孩子们离园的时间了,每到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小班老师最忙的时候。一边嘱咐孩子们注意路上的安全,一边忙着给孩子们分衣服,还要不停地问孩子有没有落下的东西。真是忙的团团转。一天送走孩子后,一位家长问:“老师,孩子的红色外套呢”?我赶紧帮她找,可是找遍了整个教室都没发现,只好向家长道歉:“真对不起,不知被哪位小朋友拿错了,明天一定给你找回来。” 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使我们的工作很被动。小班幼儿穿
4、脱衣服的能力差,家长又怕孩子着凉,经常给幼儿穿很多衣服来园。结果,孩子们每次户外活动玩起来就满身是汗,我们就把他们的衣服脱下一些放在一起。这样活动室里的衣服常常堆的象“小山”一样,离园前,再让孩子认领衣服,帮他们穿上或装入书包,免得家长接孩子时手忙脚乱。但每每这时,孩子们都不爱理睬,只顾着玩,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也认不清自己的衣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用什么办法解决呢?有一天,自由活动时,看到孩子们在玩“卖菜”的 游戏,顿时灵机一动,为何不将“ 分衣服 ”变成“卖衣服 ”呢?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放学前我对孩子们说:“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卖衣服的游戏,看谁最能干,将自己的衣服买 对
5、了!”结果,孩子们都争着来“买”自己的衣服,一会儿我手中的衣服就被“买”光了。就这样,我们一次次变换着方式让幼儿玩“卖衣服”“送衣服”的游戏,还开展了“ 比比谁穿得快” 的比赛活动,教会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并练习叠衣服,对做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与奖励,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还同家长联系,请家长在孩子的衣服上做上记号,以便幼儿识别,也使我们心中有数。总之,家园结合,从生活小事入手,给孩子更多的锻炼自立的机会,同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和孩子共成长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 “爱”
6、,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
7、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
8、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 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
9、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玩“瓶瓶罐罐总动员”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个一个套在一起,幼儿可以把它们一个搭起来等不同玩法。 ”通过实践, 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
10、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 、 “导 ”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 “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一幅“美丽”的画今天区角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雨桐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 ”看见我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 好啊。 ”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 ”我鼓励道:“ 雨桐,你
11、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雨桐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雨桐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大风来了,下起了大雨,鱼儿都沉到海底看不见了。 ”我听了赶紧说:“原来是这样啊,老师错怪你了。 ”雨桐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乱,但作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力。因此,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老师不应去责备,而应去观察了解。幸亏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才使得还幼小的心灵没被伤害。老师
12、我不会做今天,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们课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折一折。可王洁莹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 老师,我不会做。 ”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 ”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作为幼儿园,最基础的教学,从小培养好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显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