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 2006 年乡镇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以来,乡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改革完善,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总体上得到了加强。但随着乡镇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近期,我们组织力量,对我市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一、现状及问题1、乡镇工作新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但乡镇职能弱化、财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2002 年以来,相继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指导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乡村关系逐步确立,乡镇班子的权、责进一步统一,乡镇事业单位改制为公益性服务组织,乡镇职能初步转变到提供公共服务
2、上来。乡镇经济社会管理事务不断增加的同时,乡镇普遍负债较重,运转经费偏少,事务管理缺乏手段,公益事业无力兴办,存在职能弱化的倾向。2、乡镇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一定改善,但来源不2足、青黄不接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一大批优秀干部进入了乡镇领导班子,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整体功能得到增强。但从长远来看,乡镇干部后继乏人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乡镇干部队伍呈现“萎缩” 趋势 ,许多乡镇出现空编,全市乡镇平均空编 2 人,最多的空编 10 人。另一方面,乡镇干部队伍老化的趋势比较明显,乡镇党政正职中的年轻人也比较少。未来 5 年内,这一结构性问题将更为突出。3、乡镇领导干部素质
3、能力进一步提升,但与新农村建设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坚持以创建“五好”乡镇党委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党校培训、自学、以会代训、参观考察、挂职锻炼、学历教育,提高了乡镇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但农村实行“ 零税赋” 后,农民群众“想的是致富、难的是技术、少的是 资金、缺的是服务、靠的还是乡镇政府”,许多乡镇领导干部对此还准备不足,存在“能力危机” 。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纵深推进,但乡村关系变化及两新组织大量涌现对乡镇党委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严峻挑战。近年来,我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愿充分实现。但村级民主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级组织3对乡镇一级的依赖。当前农村出现的大量
4、个体私营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民群众与之利益联系较紧,这些新型组织中的党组织组建率还不高,以乡镇党委为核心的社会基层组织格局出现松动。5、乡镇领导干部激励机制逐步完善,但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近年来,市委采取切实措施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并实施乡镇干部工资个人账户直达。但乡镇条件艰苦的问题依然突出。工作、住宿条件比较差;全市乡镇领导干部月平均收入在 16001800 元之间,工资收入、补贴等偏低,两地分居、家属无业等后顾之忧比较多。二、原因分析 1、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不完善,导致责、权不统一。一是执法权上收,但责任没“上收”。乡镇拥有的行政处罚权很少,但很多工作属
5、地管理、分级负责,乡镇要结硬账,特别是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要实行“ 一票否决” ,对乡镇压 力较大。二是 财源变少,但事没变少。农业税取消后,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失去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受分税制等宏观政策影响,乡镇的税源、税种、税额很少,但乡镇承担的促发展保稳定的责任越来越大,财权与事权越来越不适应。4三是单位在乡镇,但人事权不在乡镇。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双管单位的人事任免权基本上在上级部门,乡镇没有十分管用的手段去调配、整合这些单位的资源,影响了施政效能。 2、有效的乡镇干部配备机制尚未建立,影响了乡镇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综合配套改革以来,乡镇强调减轻农民负担,精简人员,但是合理的乡镇干部配备机制
6、还没有建立。一是入口窄,来源不足。乡镇干部主要来自选调生和公务员招考,量很少,选调生招考规模还在压缩。二是上升难,干部积压多。乡镇干部上升空间有限,交流机会较少。三是门槛高,缺乏更加开放的配置方式。公务员有资格要求, “凡 进必考 ”,一些 乡镇优秀人才在其 现有条件下无法进入公务员队伍。3、对乡镇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不够,制约了乡镇领导干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一是存在“重使用轻培育” 的倾 向。一些地方和 领导潜意识 里“ 以干代学”的思想仍占上风。二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三是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受财力、政策等因素影响,乡镇往往是就地培训、本级培训、课堂培训,拓展培训的机会不多。4、乡镇干部激励
7、保障政策不配套,落实不够,5限制了乡镇干部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一是财政困难导致经济待遇难落实。二是职级数量限制政治待遇提升。受领导职数限制,乡镇干部到顶只是一个科级干部,且只有少数人达到。三是负面社会舆论导致心态失衡。当前一些影视作品和媒体网站充斥乡镇干部的负面形象,对基层干部奉献理解的人相对减少,无形中造成乡镇干部社会地位下降和心态异化。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解决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的体制瓶颈。一是完善乡镇行政体制。对管理幅度小的乡镇进行合并;对财力较高的乡镇,可实行增强乡镇自主权的行政体制,不再实行“乡财县管” 。二是完善 乡镇财政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和税利返还力度,逐步实现事、财适应。
8、三是完善乡镇“以钱养事” 服务 机制。严格实行公益服务人员聘用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公益服务资金的监管。可推行以县级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制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服务模式。四是完善县市区部门委托乡镇执法的方式和途径。2、完善充满活力的乡镇领导干部配备机制。一是多渠道拓宽乡镇干部来源。在做好选调生工作和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考乡镇公务员的同时,建议以县6为单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和乡镇“以钱养事” 公益服务人员招考一批干部。二是加大上下交流力度。三是加强横向交流。跨区域、跨乡镇交流使用急需干部。3、有效实施乡镇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一是要建设学习型机关和领导班子。完善考学、述学、评学等学习制度,切实提高学习
9、效果。二是加强学习培训。坚持从促进当地发展的需要和胜任岗位要求出发,分门别类做好培训。可实行乡镇点题培训。三是做好相关保障工作。把乡镇干部学习培训所必需的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县市党校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4、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班子考评机制。一是科学设置考评指标。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乡镇实情,科学设置乡镇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并尽量减少“一票否决 ”内容。二是改 进考评 方式。尽可能开展综合性的考评,减少“多头考核” 现 象。对上级职能部门需要乡镇协助解决的行政执法工作,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考核办法,防止强迫式的分解和落实。对不能委托乡镇执法的,统一交由具备执法资格的县级
10、部门组织实施,相关情况不再纳入考核乡镇的内容。同时,取消实际意义不大的评比、检查7活动,避免各种工作都给党委书记冠以第一责任人。三是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考评结果与报酬待遇、职务晋升和奖惩直接挂钩,排名靠前的优先提拔重用,对业绩不佳、群众满意度低的班子和干部,根据考核办法严肃处理。5、完善乡镇干部干事创业激励保障机制。一是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待遇。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可按照不超过乡镇(街道)领导班子职数40的设置科级非领导职务。建议省委将现有政策中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享受副县级待遇比例适当扩大。各级党委政府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可适当向乡镇干部倾斜。二是改善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和生活条件。建议出台政策,各地对乡镇班子成员的补助酌情增加;对乡镇干部房改房中的危房,允许在原址基础上自行筹资改建;对乡镇周转房和公务用房,各级财政投资进行改造。三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深入总结宣传乡镇干部先进典型,努力形成关注基层、关爱乡镇干部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