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3331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历史学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是什么是目前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对我国现在的文化建设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本篇文章将从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差异、杨光先的生平经历以及“历案”的过程来分析杨光先反天主教的原因。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活动概况。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历案”的基本过程。杨光先的生平及其思想。综合明末清初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杨光先个人总结出杨光先反基督教原因。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阅读原始文献与借鉴

2、学者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比较的研究方法。从生平、思想、社会等多方面来探讨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年11月1日下达毕业论文任务2010年12月1日完成中外文资料收集2010年1月3日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2010年3月20日完成开题报告2011年4月5日完成论文初稿2011年4月15日完成论文定稿2011年4月25日完成论文第一次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陈占山“有识之士”的称号,杨光先承担不起与谢景芳先生商榷,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2王剑情绪化的批判从杨光先的不得已说起,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01期。3谢景芳杨光先与清初“历案

3、”再评价,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06期。4郝贵远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杨光先与汤若望之争,载世界历史,1998年第05期5陈静杨光先述论,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02期。6阎丽娟、陈静杨光先排教思想概观,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1期。7邓建华杨光先与康熙朝“历案”兼谈明清人士对待外来文化的传统心态,载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04期。8钱志坤“钦天监教案”起因探析,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4期。9夕羊康熙历狱始末,载文史春秋,2001年第06期。10王军、孟宪凤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特点论略,载北方论丛,2009年第04期。1

4、1李天纲天儒同异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学说述评,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03期。12安双成汤若望案始末,载历史档案,1992年第03期。13杨珍清初权利之争中的特殊角色汤若望与顺治帝关系研究之一,载清史研究,1999年第03期。14乔凌霄明清之际的文化心态与西学传播效应,载安徽史学,1999年第02期。15王冰明清耶稣会士来华的背景及其影响,载甘肃社会科学,199年第01期。16王芳恒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对儒学理念的趋同与解构,载中国天主教,2001年第04期。17王剑论天主教文化与明末清初的儒学环境,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3期。18胡代聪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交流、

5、冲突和选择,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9年第01期。19罗冬阳论明末清初西学的分期与特征,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20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载学术月刊,1999年第01期。21郝志界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对基督教的认识,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22戴望云明清两代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之研究,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23苏新红晚明士大夫对耶稣会士交往态度分析,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24贾庆军冲突抑或融合明清之际浙江学人与西学东渐,海军出版社,2009年。25吴相湘编天主教东传文献(一),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26吴相湘编天主

6、教东传文献续编(三),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历史学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清朝康熙年间的“钦天监案”对当时的西学东渐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一。这件大案表面上是东西之间历法的争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讲,西方历法较之于当时中国的历法毫无疑问是先进的,但这场辩论仍然持续了很长时间就不能简单的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待了。很显然在历法之争的背后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较量,“钦天监案”的主角之一杨光先极端反对天主教行为,正是当时保守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钦天监案”的发生是当时中国社会在西学东渐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必然产物。西方的天主教徒进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努力使天主教的

7、教义和中国儒家思想相匹配,努力从中国的典籍中挖掘一些与天主教想通的概念,尽管有时候这种联系很牵强,有时甚至曲解,但他们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收到了一部分开明士大夫的认可,并有不少知识分子加入天主教。除了通过研究儒家文化与天主教的联系之外,传教士还利用希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笼络是大夫,并努力与皇帝想接近,利用这样的条件来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天主教徒虽然为基督教的本土化做了种种努力,但是还是受到了一些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抵触,产生这种抵触心理的原因首先是两种文化本质上差别太大,这也是最主要原因。其次是传统社会本身具有的惰性力及寄生于这个社会肌体上顽固执着于固有文化和传统伦理的大多数中国士人的狭隘、小

8、气1。“钦天监案”的发生,反映出传统的儒家思想与天主教之矛盾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以致最终酿成人命官司2。国内对于西学东渐时期中国思想状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还是很多的。比较典型的有罗东阳的论明末清初西学的分期与特征,王剑的论天主教文化与明末清初的儒学环境,汪小虎的明末清初传教士与西学东渐,郝志洁的硕士论文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对基督教的认识,何兆武的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王冰的明清间耶稣会士来华的背景及其影响,胡代聪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交流、冲突和选择,李天纲的天儒同异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学说评述,王军、孟宪凤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略论,贾庆军的冲突抑或融合明清之际浙江学人与西

9、学东渐。1陈静杨光先述论,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20期。2郝贵远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杨光先与汤若望之争,载世界历史,1998年第05期。论明末清初西学的分期与特征一文把西学东渐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的概述了天主教徒在中国的活动概况。论天主教文化与明末清初的儒学环境主要论述了明末清初中国心学、理学和实学的发展情况。明末清初传教士与西学东渐从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当时中国历史的当务之急、当时东渐西学之性质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明末清初之际西欧的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知识体系仍然是中世纪欧洲文化,进而得出真正对中国近代化起作用的是中国是19世纪末受西方影响的中国士人的结论。明清间耶稣会士来

10、华的背景及其影响重点介绍了明清之际世界的形势以及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交流、冲突和选择在论述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时简单的介绍了两种文化的冲突。天儒同异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学说评述介绍了从“中学西源”和“西学中源”两种说法,并研究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揭的文化心态。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略论重点介绍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冲突。冲突抑或融合明清之际浙江学人与西学东渐一书则从文化深层来剖析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通过这种差别证实中西文化冲突的必然性。对于钦天监历案过程的研究,学者的研究不是太多。钱志坤“钦天监教案”起因探析从政治角度分析了这场大案发生

11、的原因。夕羊的康熙历狱始末用叙事的手法简单介绍了案件发生的过程。杨珍清初权力之争中的特殊角色汤若望与顺治帝关系研究之一一文从汤若望与顺治皇帝之间的私人关系着手,展示给我们清朝宫廷的政治斗争。安双成的汤若望案始末在简单介绍杨光先与汤若望之后,又总结了两人之间的主要争论要点历法、天主教等,最后接好了案件的审判经过。对于杨光先生平的记载,文献不是太多,但是他的著作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学者研究他以及时人思想的重要文献。杨光先的主要著作由其自己编辑成书,即不得已。目前学者对杨光先研究的依据也是此书。不得已主要包括以下各篇请诛邪教状、与许侍御书、辟邪论(上)、辟邪论(中)、辟邪论(下)、邪教三图说评、正国体

12、呈稿、中星说、选择议、摘谬十论、孽镜、日食时刻辩、日食天象验和阍辞疏四篇。其中,辟邪论篇集中反映了杨光先的反天主教思想。目前国内学者对杨光先极端反天主教行为的原因研究也是比较多的。他们大多多是从不得已总结出杨光先反天主教的思想来源,如阎丽娟、陈静的杨光先排教思想概观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杨光先反基督教的原因。第一,国家和社樱的安危考虑,杨光先认为西洋传教士到中国来,居心巨测,是谋为不轨,应予立即马困逐。第二,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氛围和儒家伦理为根基,认定天主教是一种荒谬、卑鄙的宗教。主张厉行禁止。第三,从正统的中国封建文化及传统的天文学体系出发,认为传教士的西洋新法,在名分上有碍于中国的礼义,在推算

13、的若干细节上背弃了中国前贤一贯奉行的原则。这篇文章对于杨光先反基督教的思想原因写的还是比较全面的。陈占山的“有识之士”的称号,杨光先实担当不起与谢景芳先生商榷,一文批判了一些学者把杨光先当成有识之士的观点,并总结出杨氏排教的思想认识基础是传统的华夷观念。王剑的情绪化的批判从杨光先的不得已说起独辟蹊径,认为杨光先反天主教主要是受主观情绪化得影响。陈静的杨光先述论一文中写了杨光先的生平经历和他的排教思想,这篇文章的排教内容与他和阎丽娟合著的杨光先排教思想概观一文大致相同。郝贵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杨光先与汤若望之争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天主教与儒家的分歧,第一,宇宙是天主造的吗第二,耶稣即是天

14、主第三,夭堂和地狱。第四,耶稣圣人乎罪人乎通过这四个方面双方的争执说明了东西方文化在根本上的差异性。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对西学东渐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内容研究比较多,普遍认为东西方文化的这种交流对中国是有益的,但是对于两种文化本质差别的研究深度有待加强。对于杨光先的研究只是集中于从他个人的著作来考察他的排教思想,而从整个社会角度和文化深层来解释这种冲突的必然性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要从东西方文化的本质上来看待两种文化的交流,对杨光先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他个人,而要从社会的角度,包括和他同一时代的人的观念对比上来看待杨光先的排教行为。参考文献1陈占山“有识之士”的称号,杨光

15、先承担不起与谢景芳先生商榷,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2王剑情绪化的批判从杨光先的不得已说起,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01期。3谢景芳杨光先与清初“历案”再评价,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06期。4郝贵远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杨光先与汤若望之争,载世界历史,1998年第05期5陈静杨光先述论,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02期。6阎丽娟、陈静杨光先排教思想概观,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1期。7邓建华杨光先与康熙朝“历案”兼谈明清人士对待外来文化的传统心态,载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04期。8钱志坤“钦天监教案”起因探析,载杭州师范学院学

16、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4期。9夕羊康熙历狱始末,载文史春秋,2001年第06期。10王军、孟宪凤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特点论略,载北方论丛,2009年第04期。11李天纲天儒同异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学说述评,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03期。12安双成汤若望案始末,载历史档案,1992年第03期。13杨珍清初权利之争中的特殊角色汤若望与顺治帝关系研究之一,载清史研究,1999年第03期。14乔凌霄明清之际的文化心态与西学传播效应,载安徽史学,1999年第02期。15王冰明清耶稣会士来华的背景及其影响,载甘肃社会科学,199年第01期。16王芳恒明末清初耶稣

17、会士对儒学理念的趋同与解构,载中国天主教,2001年第04期。17王剑论天主教文化与明末清初的儒学环境,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3期。18胡代聪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交流、冲突和选择,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9年第01期。19罗冬阳论明末清初西学的分期与特征,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20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载学术月刊,1999年第01期。21郝志界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对基督教的认识,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22戴望云明清两代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之研究,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23苏新红晚明士大夫对耶稣会士交往态度

18、分析,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24贾庆军冲突抑或融合明清之际浙江学人与西学东渐,海军出版社,2009年。25吴相湘编天主教东传文献(一),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26吴相湘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三),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28PETERHRICHTERSCIENCEANDCALENDARSINCHINAANDTHEWESTFROMCLAVIUSTOXUGUANGQIANDSCHALLJ,HTTP/WWWNONLINEARPHYSIKUNIBREMENDE/PRICHTER/PDFS/CHINAKALENDERPDF本科毕业论文(20届)杨光先反天主教原因探析目录中文摘要错误未

19、定义书签。英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1一、杨光先的性格特征1(一)官宦式的家庭教育1(二)杨光先早年的政治活动2二、西方科技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冲突3(一)天主教徒在中国制定历法3(二)“历案”的过程4(三)杨光先眼中的西方历法5(四)杨光先对西方地理学说的批判6三、杨光先的反天主教思想8(一)杨光先对天主的质疑8(二)耶稣是圣人还是罪人10(三)天主教对中国社会的危害11四、结语12参考文献14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I【摘要】明末清初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朝康熙年间的“钦天监历案”是对当时西学东渐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历案的始作俑者杨光先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后人对其褒贬不一,差别很大。对

20、于杨光先激烈的反天主教行为,本文将从杨光先个人的生平经历和性格特征,他在“钦天监历案”中的所作所为以及他的反天主教思想等三个方面来解释他极端反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关键词】杨光先;天主教;历案;不得已。II【ABSTRACT】THESEVENTEENTHCENTURYISANIMPORTANTPERIODFORWESTERNLEARNINTHE“ASTRONOMICALCALENDARCASE“HAPPENEDINTHEQINGEMPERORKANGXISISHADASIGNIFICANTIMPACTATTHEEVENTYANGGUANGXIAN,WHOWASACONTROVERSIALC

21、HARACTERS,ISTHEINITIATOROFTHECASEPEOPLEHAVEDIFFERENTEVALUATIONFORHIMFORYANGGUANGXIANSFIERCEANTICATHOLICBEHAVIOR,THISARTICLEWILLEXPLAINITFROMTHEFOLLOWINGASPECTSYANGGUANGSPERSONALLIFEEXPERIENCESANDCHARACTER,HISACTIONSINTHE“ASTRONOMICALCALENDARCASE“ANDHISTHOUGHTSOFANTICATHOLIC【KEYWORDS】YANGGUAGNXIAN;CA

22、THOLIC;CALENDARCASE;“HAVINGTO”。11引言明清之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西方正处在封建主义走向没落、资本萌芽时期,与此同时的中国则处在集权政治发展到顶峰的阶段。在学术领域,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并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中国的理学、心学等学术渐趋衰落。西方传教士的到来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科技文化,并为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为中国的文化注入了新因素。尽管这种交流为后人乐乐称道,但这种交流在当时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由于东西双方文化差异巨大,因此,在这一时期也多次发生过传统士人排斥天主教的运动。清朝康熙四年,刚刚建立不久清王朝发生了一件

23、震惊中外的大案。深受顺治皇帝信任、时任钦天监监正的耶稣会士汤若望,被杨光先告发,指责其所修历法以及在荣亲王葬期等事情上有重大失误被革职,险因此丧命。钦天监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被处死,钦天监其他其他人遭流放,因为此案系由时任钦天监监正、耶稣会士若望等引发,史称“钦天监历案”,受此牵连天主教徒在华活动受到重大打击。历案的主角之一杨光先在这场大案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极端反天主教的行为令人费解,笔者在文中将从杨光先的生平、历案、思想等三个方面来解析其反天主教的行为。2一、杨光先的性格特征21(一)官宦式的家庭教育杨光先,字长公,安徽歙县人,祖籍浙江余

24、姚,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7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世袭新安卫中所副千户。有关杨光先早年生活状况史料记载很少,只能从他自己的著作者看出一些梗概,“臣禀不中和,气质粗暴,毫无雍容、敬谨之风,纯是粗莽灭裂之气。与人言事,无论兵刑礼乐,上下尊卑,必高声怒目,如斗似争,臣父每戒臣曰汝此性象,若居官,必至杀身。虽日严督臣读书,终不能变化气质,故不令臣赴举子试,臣谨遵父命,不敢袭先臣宗伯杨宁巡抚军功之世荫,让职臣弟。”1通过这几句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杨光先少时性格比较粗暴,毫无谦逊,经常与人争辩到面红耳赤,其父也担心他的性格暴烈会惹祸端,因此严格的监督他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他的气质和修养,成为一个传统的

25、儒家士人,虽然如此杨光先的气质却依然没有太大改观,因此只读书并不参加科举考试,唯恐进入仕途后引来杀身之祸并危害整个家族,杨光先也认识到了1杨光先不得已一叩阍辞疏M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三)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12572这一点,所在把自己荫袭祖上的爵位让给了其弟杨光弼。据陈静在杨光先述论中讲到,“自出生至崇祯九年,即40岁以前,为杨氏青少年及家居读书时期”1,在四十岁之前杨光先一直在家读书,这段时间对杨光先的影响是巨大的,本身出生在官宦家庭而且又饱读诗书,而且没有经历过官场的历练,加上与生俱来的顽固倔强性格,使得杨光先成为了一个保守、迂腐、激进的读书人。22(二)杨光先早年的政

26、治活动杨光先第一次走出家门参与政治是在崇祯十年,“崇祯十年,上疏劾大学士温体仁、给事中陈启新,舁棺自随。廷杖,戍辽西。”2陈启新是山阳武举,崇祯九年上书指出当时政治的三大弊端,无人理睬,于是他在正阳门外跪三天,崇祯皇帝听说以后,立即召见,破格授予他吏科给事中。到任之后,陈启新很快就因出身贫贱而遭到朝廷其他官员的弹劾,后来陈启新又因收受贿赂、贪赃枉法、横行乡里等被人告发,畏罪潜逃,不知所终。温体仁,明浙江乌程(今湖州)人,万历进士,崇祯三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为首辅。温体仁辅政期间,曾制造袁崇焕冤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过河拆桥,以致“劾者尤多”3,然而“帝皆不省,每斥言者以慰之

27、,至有杖死者”4。陈启新和温体仁都是当时的众矢之的,虽然很多人因弹劾而受责罚,但是杨光先依然孤身进京,并且“舁棺自随”,由此可见,杨光先是很有知识分子骨气的,有志效仿前贤做一个民请命、除暴安良的读书人。杨光先的这种带着英雄主义色彩的请命行为最终以悲剧而结束,最终受到“杖谪辽左”的处罚。从杨光先状告温体仁和陈启新这件事可以看出杨光先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为民请命的读书人。至于他“舁棺自随”的激进做法也是他从小就具有的激进性格的典型爆发,他的这种偏激性格在不得已中随处可以体现,如当他看到李祖白著天学传概中宣扬中国之人皆是亚当、夏娃之后裔等理论后异常愤怒,在与许青屿伺御书中多次对李祖白进行语言攻击“祖白

28、此说则君臣百姓尽是邪教之子孙,祖白之胆信可包天矣谋背本国名从他国,应得何罪,请祖白自定谓我伏羲是天主教之子孙,岂非卖君作子以父事邪教祖白之头可斩也谓伏羲以前中夏无人,岂止於惑世诬民已哉,欺天罔人之罪,祖白安可逃乎即寸斩祖白岂足以尽其无君无父之罪。以中夏之人而认西洋之邪教作祖,真杂种也,上天何故而生此人妖哉国家有法必剖祖白之胸,探其心以视之即啖祖白之肉,寝祖白之皮,不足以泄斯言之恨。祖白之罪可胜诛乎。”5这些语言之毒辣尖刻,足以表1陈静杨光先述论J清史研究,19962782赵尔巽主编清史稿杨光先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43543萧穆故前钦天监监正歙县杨公神道表M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

29、三)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13234萧穆故前钦天监监正杨光先别传M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三)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13085杨光先不得已与许青屿伺御书M,108410873明了杨光先对李祖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极端愤恨之情,其性格的粗暴、偏激暴露无遗。在谈到耶稣的生母玛利亚是童女之身时,杨光先更是尽其讥讽之能事,“世间唯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想彼教尽不知父乎然何奉无父之鬼如此尊也。尊无父之之为圣人,实为无夫之女开一方便法门矣且童身不童身谁实验之。”1杨光先对十字架的评价也是极具侮辱性,“且十字架何物也,以中夏之刑具考之,实凌迟重犯之木驴尔。皈彼教者,令门上堂中俱供十字架,是耶稣

30、之弟子五家不奉数木驴子矣(木驴子是中国古代专门惩治那些勾结奸夫谋害亲夫的女人所用的酷刑的刑具,笔者注)”2。这些尖酸刻薄极具讽刺性的语言足可看出杨光先对与儒家思想有激烈冲突的天主教的反感以及他性格中的极端因素。杨光先被流放之后还有一次转折点,“癸未冬,烈皇御经延求文武材,襄城伯李国桢荐以光先对,上曰是舁櫬之杨光先乎,遂悬大将军印以待之,襄城遣人迎,未至而明已亡。”3这段史料表明,在温体仁倒台之后,社会对杨光先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皇帝也封他为大将军,虽然未能到任,但是这件事使杨光先树立了比较高的社会声望,并坚定了他“卫道”的信心和决心。正是杨光先这样深信儒家思想,以“捍卫名教”为人生信念,加上他

31、偏激的性格,使他成为“历案”的主角。3二、西方科技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冲突31(一)天主教徒在中国制定历法关于“钦天监历案”,还要从明朝说起,明朝崇祯年间,由于当时历局官员的推算时常与天象不符,而且授时历等历法也由于使用已久,误差也逐渐变大,此时制定准确的历法成为当务之急。在徐光启等人的举荐下,明廷起用汤若望、邓玉函、龙华民等耶稣会士参与修订历法。汤若望在罗马师从克拉维乌斯学习天文学4,因此在天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经过五年的编修,在崇祯七年,历局编成了新的历法,并命名为崇祯历书,但是历法尚未颁行全国明朝就灭亡了。清军进入北京后,曾下令城内居民搬迁出城,让出城以供满洲人居住,汤若望并未搬出,他上书多

32、尔衮,说明自己的来历,乞望能继续留在北京城。多尔衮认识到汤若望等人精通天文,对清朝日后会有用,于是同意了汤若望的请求。汤若望等人得以留在北京,伺机接近皇帝。清朝建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决定从改“正朔”着手。汤若望抓住时机,先向清廷进呈了历法以及1644年八月初一的日食,第二年正望日食的详细情况,以及依照他所进呈历法推算1杨光先不得已辟邪论(上)M,11102杨光先不得已辟邪论(上)M,11153萧穆故前钦天监监正杨公光先别传M,13074PETERHRICHTERSCIENCEANDCALENDARSINCHINAANDTHEWESTFROMCLAVIUSTOXUGUANGQIANDS

33、CHALLJHTTP/WWWNONLINEARPHYSIKUNIBREMENDE/PRICHTER/PDFS/CHINAKALENDERPDFMARCH20TH,20114北京城所见日食景象以及各省所见日食时刻及形状等,得到了朝廷的重视。随后,“汤若望又将自己所制造的浑天球一架,地平、日暑望远镜各一具,并舆地屏图一幅,呈进清廷。”1到了日食这一天,多尔衮派大学士冯铨等官员到北京天文台进行验证新历、当时钦天监所用回回历和大统历哪个更精确,结果,“对于日食的初亏、食甚和复圆的时刻分秒,按回回历的预报相差了一小时,按大统历预报所食面差了一半,只有汤若望依西洋新法推算出的结果一点不差。”2随后,汤若望

34、又给清廷上书,指出大统历和回回历的错误之处。清廷遂决定起用汤若望制定1645年历法,汤若望很快就制定出一部历法时宪历。不久之后,汤若望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并且深受顺治皇帝的信任,在官场上扶摇直上,被加封为“通天玄师”。32(二)“历案”的过程顺治十七年(1660年),杨光先进北京上书状告天主教以及汤若望所造时宪历,但是礼部没有批准。康熙三年(1664年),杨光先再次状告汤若望,并把他所著摘谬论、选择议等书指责新历法的十处荒谬指出以及在荣亲王葬葬期时不用“正五经”而用“洪范五行”,最终导致“荣亲王生母董鄂贵妃病逝和顺治皇帝驾崩等一系列极其严重的恶果。”3康熙四年(1665年),礼部和礼部联合办案

35、,最后宣判,钦天监监正汤若望、漏刻科杜和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夏官正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或、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凌迟处死。但是宣判不久,北京城就发生地震,人们纷纷猜测地震与历案有关,再加上太后的干预下,汤若望得以免死,但此时的汤若望已经风烛残年,第二年病死在北京的寓所。不久之后清廷任命杨光先为钦天监监正,但是杨光先自知其能力有限,几次推辞,但朝廷不允许,最终不得不就职。在杨光先、吴明煊的主持,钦天监的工作漏洞百出,制定的历法更是谬误连篇。为了制作新的天文仪器,“并饬礼部采宜阳金门山竹管、上党羊头山秬黍、河内葭莩备用”4,这些做法可以看出杨光先完全按照古书的记载来行事,是一个十

36、足的书呆子。杨光先等人制定出历法后,康熙帝令南怀仁等人检查,南怀仁很快发现历法的错误之处。双方就此问题经过激烈的辩论,各持一端,谁也不能驳倒谁,最后皇帝决定实验天象以确定孰是孰非。经过实际测量,结果南怀仁的测量皆符合天象,而杨光先皆有误差。杨光先对此虽百般狡辩,但还是被革职,皇帝念其年老赦其死罪,最后死在山东回家路中。1安双成汤若望案始末J历史档案,1992(3)792夕羊康熙历狱始末J文史春秋,20016713夕羊康熙历狱始末J文史春秋,20016724萧穆故前钦天监监正杨光先别传M,1313533(三)杨光先眼中的西方历法从自然角度来看,时宪历无疑是当时中国最精确的历法。但是在杨光先等人的

37、眼中,评价一部历法的好坏的标准不仅仅是其精准度,更是牵涉到思想、名分等领域。当杨光先以传统的思维去评价时宪历时,问题就变的复杂了。因此历法之争的实质是儒家思想标准与西方追求科学精准标准之间的冲突,杨光先对历法的批判正是传统思想对西方科学技术做出的反应。“本来中国的思想对中国的文化的认识就一直存在着夜郎自大的倾向,对于此次西学的传入,明末清初的反教者都自认为中国文化高于西方文化”1,杨光先就是以传统的思想来看待时宪历以及西方技术的的,因此他认为这部历法和西方科学技术有很多“荒谬”之处。杨光先状告汤若望等人的第一个理由是便是时宪历封面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子。从事实上来说,时宪历是传教士按照西方的

38、天文知识所推算出来的,本身就是依据西洋法,但是这五个字却极大的刺激了杨光先的神经。在杨光先看来,历法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依西洋新法五字是暗窥正朔之权以予西洋,而明谓大清奉西洋之正朔也,其罪岂止无将已乎”2并且把这件事和孔子作春秋相比较“鲁臣而修鲁史尚不敢自大其君,而必系之以春王正月,盖所以尊周天王而大一统,非籍周天王而张大夫鲁也”3,最后得出一个足以判处汤若望等人重罪的结论“今以大清之历而大书依西洋新法不知其欲天王谁乎如天王皇上则不当书依西洋新法,敢书依西洋新法是藉大清之历以张其西洋而使天下万国晓然知大清奉西洋之正朔,实欲天王西洋而鲁大清也,罪不容于诛矣。”4杨光先把历书上写“依西洋新法”五字

39、扩展到争夺正朔之权,并指出着五个字寓意大清臣属于西洋,简单的五个字由历法延伸到清王朝的正统名分这样的敏感问题,其目的欲置汤若望等人于死地而后快。杨光先状告汤若望等人的第二个理由就是时宪历只有200年,这只是历法技术性的问题,然后杨光先却认为这是汤若望等人的险恶用心,“皇家享无疆之历,而若望进二百年之历,其罪曷可胜诛”5可见杨光先再次利用历代皇帝企图万寿无疆的心理把历法与政治联系起来,用尽一切手段达到目的。杨光先状告汤若望的第三个理由便是汤若望在选择荣亲王的葬期上犯了大忌,“荣亲王之葬年犯三杀月犯生杀,日犯党杀,时犯伏吟。四柱无疑吉者,不知其凭何书、何理而选之也。幸用之以葬数月之王,若用之宦庶之

40、家,其凶祸不可言矣”6杨光先状告汤若望的这个理由和历法的关系并1王剑情绪化的批判从杨光先的不得已说起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1032杨光先不得已正国体呈搞M,11463杨光先不得已正国体呈搞M,11464杨光先不得已正国体呈搞M,114611475杨光先不得已摘谬十论M,11796杨光先不得已选择议M,116611676不是太大,只是增加一条汤若望罪行的理由而已,但在当时迷信盛行的时代,杨光先选择的这个理由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杨光先攻击新历法的其他理由还有不用回回历、大统历等相互校正,每月节气次数,删除紫气,置闰年闰月,二分二至等。这些本应从天象的实际测量数据为依据,但是杨光先缺

41、以所谓的羲和之法为依据,认为这些都是以前历法所没有的,因此是不合理的。中星说中有这样的语句“此尧典之所记载,历代遵守四千余年,莫之或议,可云不足法乎而羲和订正星房虚昴之中星乃尧典之所记载,孔子之所祖述。若望一旦革而易之,是尧舜载籍之谬,孔子之所祖之非,若望是而孔子非,孔子将不得为圣人乎”1为了彻底的“揭露”汤若望以及新法的真面目,杨光先专门写孽镜篇,以驳新法之荒谬,在引言中他写到“推而知其历法、历理、学问之妄,鸣共攻之鼓,不与同于中国,俾羲和之学堕而复明,尊羲和以尊二典,尊二典以尊仲尼,端有望于主持世道之大君子。”2从他的这些话中,足可以看出杨光先是一个非常迂腐的读书人,任何事都要和尧舜、孔子

42、等联系到一起,任何与典籍相违背的都是在否定孔子,否定圣人,他甚至说出“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3,他的这种“宁肯关起门来过不知天时的愚昧日子,也要拒绝接触西方文明”4的心态,正是深受孟子所谓的“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5的结果。34(四)杨光先对西方地理学说的批判至于杨光先批判地圆说,在现在看来就更近乎可笑了。在杨光先看来天圆地方是固有的,是圣人所传,“天德圆而地德方,圣人言之详矣。轻者上浮而为天,浮则环运而不止;重浊者下凝而为地,凝则方,止而不动。”6杨光先认为“天圆地方”是最基本的地理知识,是老少皆知的常识,这种观念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思想的各个方面。汤若望在当时的中

43、国提出地圆说无疑是对中国思想界的一大挑战。为了彻底驳倒汤若望的观点,杨光先还举了几个浅显易懂的例子“请以楼为率,予顺立于楼板之上,若望能倒立于楼板之下,则信有足心相对之国”7“夫水,天下之至平者也,不平则流,平则止,满则溢,水之性也。果大地如圆球则四旁与在下国土洼处之海水不知何故得以不倾。试问若望彼教好奇,曾见有圆水壁立之,水浮于上而不下滴之水否。今试将满盂之水付之,若望能侧其盂而水不泄,覆其盂而水不倾,予则信大地有在四旁在下之国土。如不能侧而不泻,覆而不倾则大地以水为平而无似球之事。苟有在旁在下之国居于平水之中,则西洋皆为鱼鳖而若望不得为人矣。”1杨光先不得已中星说M,115911602杨光

44、先不得已孽镜M,11983杨光先不得已日食天象验M,12474乔凌霄明清之际的文化心态与西学传播效应J安徽史学,19992295孟子孟子滕文公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26杨光先不得已孽镜M,120412057杨光先不得已孽镜M,120271从杨光先所举的这两个例子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杨光先的理论依据就是水是至平的,水的至平在中国被赋予高尚的品格并切深入人心,据此他得出地球是平的结论,但是水在地球之上并不是至平的,依据的错误必然导致他结论的错误。此时汤若望与杨光先的辩论犹如两个时代的人在对话。杨光先的这些言论,也表明了“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僚阶层对西方情况一无所知“仍然保持着夜郎自大、目空

45、一切的心态”2。在批驳了汤若望的地圆说之后,杨光先还把中国在宇宙中的方位与君臣关系联系起来作为汤若望罪行的依据。“若望之西洋在西方之极,其占天度也宜以酉戌自居,中夏在天地之中,其占天度也宜居正午之位,今乃不以正午居中夏,而以正午居西洋,不以酉戌居西洋,而以阴丑居中夏,是明以君位自居,而以中夏为臣妾,可谓无礼之极矣”3,自古中国人都是以天下之中而自居,四方为夷,西方传教士科学的宇宙观当然与华夷观念有出入,笔者认为杨光先这么说其一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华夷观念比较浓厚而且不容改变,其二就是为了人们的传统习惯来证明让若望等人学问的荒谬,并可以以辱中夏的罪名给汤若望定罪。为了更进一步诬陷汤若望,杨光先竟然

46、说出这样的话“午阳在上,丑阴在下,明谓我中夏是彼西洋脚底所踹之国,其轻贱我中夏甚矣已”4。杨光先此说,从天上延伸到地下,尽其所能的把天文地理只是与国家地位联系起来,以此来告倒汤若望。杨光先在竭尽所能的把汤若望等人治罪之后,朝廷欲任命杨光先为钦天监官员,但是杨光先几次推辞,其推辞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杨光先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官,而且年龄已经很大,身体虚弱“臣年六十有九,双耳聋钟,崦嵫之日,为光几何心血已枯,精神恍惚,时作眩晕”5。二、杨光先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只知历理,不知历数”6,三、担心被人陷害,死后身败名裂,“臣自五月初十日到监供事,见人情行事无一不杀臣之机,臣安得不畏臣素以理学自信

47、,岂畏一死,所畏者,被人排陷,死败名尓”7。四、怕天主教徒报复,“邪教金多,群居思报,臣之智力有限,安能察其隐微,日忧中伤,夜虞刺客,此臣之所以深畏”8。从杨光先不断上书不肯上任的经过,笔者认为杨光先并非觊觎钦天监的职位。纵观历案的过程,杨光先完全是以传统思想为依据来看待西方科技,最终得出西方科技的荒诞不经的结论。杨光先无所不用其极的弹劾汤若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是以此为武器来排斥天主教,毕竟天主教的教义是杨光先这种保守文人丝毫不能接受的,杨光先自己也说“臣一生读1杨光先不得已孽镜M,120312042李兵明末清初汤若望在华情报交流的软障碍简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4)1153杨

48、光先不得已孽镜M,12104杨光先不得已孽镜M,12115杨光先不得已一叩阍辞疏M,12596杨光先不得已一叩阍辞疏M,12647杨光先不得已四叩阍辞疏M,12748杨光先不得已四叩阍辞疏M,12798书卫道之志亦藉信于天下矣”1也是其肺腑之言。制造历案只是杨光先为消灭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实现他“卫道”之志的一个突破口而已。4三、杨光先的反天主教思想历案的发生,是天主教的传播与传统知识分子矛盾激化的产物,这种矛盾的深层便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思想与突如其来的天主教思想的冲突。杨光先在其不得已中写了他对天主教的基本看法,这些思想也是大多数读书人对天主教的看法。在该书中,杨光先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从世界

49、的起源、耶稣其人、天主教、十字架、天堂地狱学说以及天主教在中国的目的等方面批判了天主教的荒谬之处,这也是其反天主教的基本思想。41(一)杨光先对天主的质疑关于世界起源的问题,天主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是由天主所造。在天主教看来“天主为万物之初有,其有无元而为万有元,超形与声,不落见闻,乃从实无造成实有,不需材料、器具、时日。先造无量数天神无形之体,次及造人。其造人也,必先造天地品汇诸物,以为覆载安养之所需。故先造天、造地、造飞走鳞介、种植等类。乃始造人,男女各一,男名亚当,女名厄袜”2。这种万物起源观念在天主教当时基督教世界是得到普遍认可的,然而中国对世界起源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在中国的传统看来,天地是由阴阳二气结合而成,“夫天,二气之所结撰而成,非有所造而成也。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时行而物生,二气之良能也”。3在杨光先看来,所谓的天主只是二气中的一气而已,是不可能造万物的,“天主虽神,实二气中之一气,以二气中之一气而谓能造生万有之二气,与理通乎”4世界的起源学说是一切宗教的基础,天主教的天主创世说本身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