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人才保障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3520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人才保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乡村旅游人才保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乡村旅游人才保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乡村旅游人才保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乡村旅游人才保障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论文(20届)乡村旅游人才保障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旅游管理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目录摘要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乡村旅游及其发展1(一)乡村旅游的定义1(二)乡村旅游在国外的发展1(三)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2(四)乡村旅游在宁波的发展2二、宁波乡村旅游人才现状3(一)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3(二)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文化素质不高4(三)服务人员服务技能差,服务意识弱4(四)政府监管不到位5三、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对策5(一)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51、旅游院校的培养和高校毕业生的引进52、聘任旅游界精英参与7(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和服

2、务质量71、培训内容82、培训方式83、培训教材9(三)把社区居民纳入乡村旅游人才保障体系9(四)建立乡村旅游行业组织10(五)政府支持和引导乡村人才保障工作10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人才规范化管理102、政府实现职能转变,为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服务10四、总结11参考文献12致谢13I【摘要】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和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乡村旅游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开发规划不合理,旅游产品单一,服务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旅游人才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这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

3、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宁波为例,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现状,探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人才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宁波II【ABSTRACT】WITHTHEINCREASEOFINCOME,DIVERSIFICATIONOFTOURISMDEMANDANDGOVERNMENTSUPPORTFORRURALECONOMICDEVELOPMENT,RURALTOURISMHASBEENDEVELOPINGFASTINCHINA,BUTALSOREVEALEDMANYPROBLEMSDURINGDEVELOPMENTPROCESS,SUCHASTH

4、EUNREASONABLEDEVELOPMENTPLAN,SINGLETRAVELPRODUCT,POORSERVICEQUALITYTHELACKOFAHIGHQUALITYHUMANTALENTSRESOURCEOFRURALTOURISMISTHEIMPORTANTCASEOFTHESEPROBLEMSTHISISAMAJORPROBLEMIN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FACINGUSINTHISPAPER,THISISASTUDYOFNINGBO,ANALYSISINGOFTHESTATUSOFHUMANTALENTRESOURCEOFRURALTOURI

5、SM,EXPLOREINGTHEPROBLEMSOFHUAMNTALENTSSYSTEM,RESEARCHINGTH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BASEDONTHEPRACTICALSITUATION【KEYWORDS】RURALTOURISM;HUMANTALENTSRESOURCE;NINGBO1一、乡村旅游及其发展(一)乡村旅游的定义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机构经过多年研究和分析,对乡村旅游的定义的界定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诠释,反映了乡村旅游的含义和特征。GILBERT和TUNG(1990)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村和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

6、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欧盟(EU)和世界经合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认为乡村旅游应该是发生于乡村地区,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旅游类型。吕连琴(2000)从广义与侠义两个角度来界定乡村旅游广义的乡村旅游包括所有在城市市区以外,乡村地域范围内,以其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为对象展开的旅游活动;狭义的乡村旅游指在乡村地区,以特有的乡村人居住环境、农业生产及其环境为基础开展起来的旅游活动。何景明2002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认为乡村旅游是在

7、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1综上所述,乡村旅游首先必须是发生在乡村地区,其次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基础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二)乡村旅游在国外的发展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环境破坏加剧,同时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的竞争氛围,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国外的乡村旅游市场如法国、美国、英国等已经发展比较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研究指出了有利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建议,使得乡村旅游可以在欧

8、美各国大规模地迅速开展。在欧美一些国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已经进入了多元化,多模式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世界旅游组织调查统计,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中,乡村旅游收入占510;2001年游客在法国乡村地区的旅游消费相当于法国国内旅游开支的近20;西班牙有36的人的休假是在10000多个乡村旅游点度过的。2(三)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较之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主要兴起于我国的广东、北京、上海、浙2江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一批很有特色的观光农业园区和乡村旅

9、游景区,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尝到甜头、得到实惠的乡村纷纷扩大旅游规模,有力的示范效应又使许多乡村效仿跟进。又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乡村旅游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而备受各级政府关注和支持。1998年,国家旅游局把“华夏城乡游”作为旅游主题,使“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做农家人、娱农家乐、购农家物”成为农村一景,使田园农家乐、花乡农家乐、果乡农家乐、竹乡农家乐、渔乡农家乐、湖乡农家乐等成为城市新宠;2004年我国的旅游宣传主题被确定为“中国百姓生活游”;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

10、风尚”,进一步把我国的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向高潮。3(四)乡村旅游在宁波的发展宁波乡村旅游主要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宁波快而稳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宁波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宁波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江、河、湖、海、山、林、洞、窟等各类自然资源齐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内容丰富的农林牧渔等传统农业,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宁波乡村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建立了宁波都市农业园区以及大桥生态农庄、天宫庄园、四季山庄以及滕头村等一大批高品质、高质量的乡村旅游景区。2006年全市拥有有星级乡村旅游点8家

11、。2006年黄金周期间,仅宁波奉化滕头、余姚丹山赤水、慈溪大桥生态农庄农业大观园和牟山镇世纪山庄四个乡村旅游资源点就接待了2141万人。2007年前4个月宁波市乡村旅游接待量大幅度增长,占全市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的32。“五一”黄金周期间,许多乡村旅游点接待量均创新高。多年来宁波力争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期望将宁波市建设成为一个省内著名、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旅游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到2020,力争宁波市乡村旅游区接待国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国内乡村旅游收入达200亿人民币。重点建设10个旅游特色镇、100个旅游专业村,扶持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12、。5二、宁波乡村旅游人才现状宁波乡村旅游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除了少数景区以外,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还是以农户为单位,建设投资少,总规模小;开发规划不合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法制不健全,行业管理力度不够;旅游市场和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以单纯的观光特征为主,缺乏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应有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员工服务水平低下。3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乡村旅游开发、营销、管理等专业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供应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制约了宁波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13、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由于宁波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针对乡村旅游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目前,整个乡村旅游业较为紧缺的专业人才主要有3类一是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如高层管理者,从事旅游景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等人才。宁波乡村旅游除了部分景区,大部分经营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经营管理人员由当地的农民担任或由村干部兼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成为村委会主任、村长的附带工作,而他们往往事务繁多,用在旅游管理方面的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他们并不具备相关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专

14、业知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效果差。二是乡村旅游营销专业人才,从事电子商务、旅游网络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在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激励的形势下,急需一批专业的营销人才,从事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销售,运用市场经济意识和多样化的市场运作手段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人才,现有的乡村旅游发展还不成熟,乡村旅游开发常缺乏统一规划,没有长期布局。家庭式的乡村旅游模式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重复经营。而且许多经营者,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或集体;只顾挣钱,而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和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急需专业的规划人才,对乡村旅游进行有序合理规划开发,促进

15、乡村旅游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6现有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乡村旅游对专业性人才的需要。开发规划的不合理,营销理念的欠缺,管理水平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快速有序发展,使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宁波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二)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文化素质不高据调查,宁波市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约为13万人,但这个数字仅占宁波人口比重的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宁波市旅游人才的学历层次仍以高中(中专)为主。根据抽样调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89,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

16、大部分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学历低,文化修养不足,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旅游专业教育,知识层次较低,有的甚至不会说普通话,更不会说英语。除此之外,从业人员对当地的乡土文化知之甚少,4讲解内容低俗乏味,致使不少带着浓厚求知欲望的旅游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高校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然而受到中国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往往对就业岗位的地域、环境、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着过高的期望。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不仅使城市毕业生不愿放弃城市到农村工作,即使是跳出农门的学生,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导致乡村旅游高学

17、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难和流失严重等问题。(三)服务人员服务技能差,服务意识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是当地农民,普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即使有部分的培训,也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培训体制,培训不全面。除此之外,乡村旅游经营者对员工培训不重视,很多存在应付的态度,导致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导致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无标准,对服务技术的把握不够成熟,服务质量较差,难以适应现代消费需求。同时,由于农民原来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不太注意仪容仪表和个人卫生,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些都导致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底下。除此之外,由于长期的农村生活使这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形成了自由散漫、不受约

18、束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意识弱,工作比较被动,常常是游客要我服务,而不是我要为游客服务。更不用说去主动的预见客人潜在的需求了。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使他们自身对道路、停车、餐饮、客房、洗手间等各种基础设施的要求不高,因而很难辨别客人的需求,想客人之所想。(四)政府监管不到位现有的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依靠各级机关从上而下的行政方式管理,管理效果和效率底下。政府也没有成立相应部门或抽调人力分管乡村旅游工作。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并不清楚,比如经营户多少,收入多少,效益如何,发展中的障碍等等,上报的统计数据也大多不精确,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关于乡村旅

19、游的注意事项,当地政府普遍采用口头传递和短期培训的方法加以说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宁波乡村旅游虽然开展多年,但是政府却没有一套制成文的针对乡村旅游的法律规范。2006浙江省旅游局出台和实施了浙江省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但是针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从业要求没有系统全面的监管体系。乡村旅游人才工作缺乏必要的法规政策保障和政府的有效监督。三、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对策5尽管乡村旅游已在全国很多地区大力发展起来,并且初具规模,但是我国乡村旅游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服务人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不

20、断完善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重视对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挖掘、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体系,提高服务品质和服务技能;加强对乡村旅游人才工作的监管,促进乡村旅游人才体制规范化发展;扶持乡村旅游协会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一)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乡村旅游长远发展需要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旅游人才队伍。包括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搞好景点,还要组织安排好游客的吃、住、行,以及特色产品和纪念品的开发,都需要一批专业人才来实现,这对我们

21、的旅游人才在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乡村专业人才可以通过旅游院校培养,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引进。1旅游院校的培养和高校毕业生的引进旅游院校是旅游专业人才开发培养的主力军,它们在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旅游院校培养了旅游方面的专业化人才,旅游院校毕业生对旅游体系有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经过有关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每年全国各大院校都会培养大批的旅游专业人才,浙江省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就有60多个,就宁波就拥有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万里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等多所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学历涵盖从本科院校

22、到职业技术学校各个层次。旅游院校每年都为宁波旅游产业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依托高校的专业人才,应把高校特别是本地旅游院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库,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吸引大量的旅游专业毕业生投身于宁波乡村旅游业。(1)鼓励旅游院校在乡村旅游地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大部分旅游院校都建有校外实习基地,但是很多基地的建立都是与发达地区的企业联手,以便给学生一个优良的锻炼环境。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必将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建立乡村旅游实习基地能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让学生接触新的旅游类型,所以应该鼓励当地旅游院校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对接,在本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这样既能让学生

23、们得到锻炼,又能让学生的意识和理论带动、影响村民,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同时,高校学生通过在乡村旅游的实习,有助于他们了解乡村旅游的前景,从而使他们改变观念,毕业后从事乡村旅游工作。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学生,有利于人才的留用。旅游院校在乡村建立实习基地,这不6但为院校提供了研究乡村旅游的落脚点,为旅游院校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也让广大农民得到学习的机会,为乡村旅游企业引进高校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所以应该鼓励旅游院校在乡村旅游地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在旅游院校培养“订单式”的人才贵州省的雷山县,是一个苗族风情极为浓郁的乡村旅游点,在这里最吸引游客的是苗族服饰上让人眼花缭

24、乱的苗族刺绣。但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序繁杂、工时过长、穿着麻烦等原因使得年轻一代的苗族姑娘不愿意再穿苗族服装,也不愿再挑花刺绣了,民族文化有失传的危险。为此,雷山县职中专门招收了一个民族刺绣班,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培养苗绣人才。7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旅游企业或政府部门可以根据需要专门在旅游院校开设特定的乡村旅游方面的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去特定的岗位和乡村旅游企业参加工作,增加了旅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可以给予学生直接参与到未来的岗位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预先熟悉工作,毕业以后能够直接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3)为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创设较好的条件和途径当前乡村

25、旅游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是高校专业人才有,但是很多专业人才不愿意去从事乡村旅游方面的工作。由于乡村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方面的限制,高校毕业生往往更向往留在城市工作,而不愿意去乡村。这就导致了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为了吸引高校毕业生,乡村旅游企业和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提高薪酬待遇和提供较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的方法来吸引高校毕业生向农村流动。除此之外,乡村旅游企业可以每年在高校学生毕业期间前往学校招生,通过宣传吸引高校毕业生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来。政府也可以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并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的作用,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资源,大力宣传典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

26、秀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旅游产业,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成才观念,从而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学历和素质水平,从而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带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2聘任旅游界精英参与我国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发展和培养了一批乡村旅游精英人才,他们是那些已经从事乡村旅游多年,对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拥有系统理论知识和比较专业的实战经验的人,他们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也是我们乡村旅游发展最需要的人才。但是,这些精英也是非常稀缺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一方面要在实战过程中培养这样的人才,同时可以直接引进这方面的人才。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措施,用优厚的待遇聘任旅游界精

27、英参与乡村旅游管理。也可以用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办法,招商引智,吸引这部分精英到乡村旅游示范点7进行股份制合作,共同创业。(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现有的乡村旅游管理者很多都由村委担任,欠缺专业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理念,管理质量较差。而旅游服务人员很多就是本地的农民,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服务无标准,服务意识、质量都较差。旅游业强调提供旅游产品,是人对人的直接服务,员工的态度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到旅游生产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转而从事乡村旅游经营,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合格的经营者和服务人员。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培训以农民为主体的的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提高乡村旅游

28、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如黔东南州妇联在2005年9月举办“黔东南州民族乡村旅游农家乐饮食服务妇女培训班”。这期培训班免费对全州16县市的32家乡村旅游定点“农家乐”的经营者要求是妇女中挑选部分经营情况好的进行培训。共有46人参加了培训,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学文化水平,还有一部分是文盲。通过为期一周的培训,她们在特色经营、服务礼仪、菜肴制作、营养搭配等方面就有了极大的提高,所以可以看出培训对于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81培训内容(1)服务技能服务技能是从业人员从事该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需要根据岗位要求对服务人员加强服务技能的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涉及到酒店、

29、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多个行业,各行业又分为不同的部门、岗位,服务技能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如餐饮服务人员需要具备菜肴制作技能、餐台服务技能和卫生防疫技能;导游服务人员需要具备讲解技能、合理安排游览活动进程和处理游客投诉的技能;景区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服务语言技能、组织协调技能和处理意外情况的应急技能等等。2服务意识旅游业属于服务性行业,服务意识是其职业素质的基础要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始终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处处为顾客着想,主动自觉的向旅游者提供优质热情的服务,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3职业道德旅游职业道德是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以及

30、所应该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核心,也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而,职业道德也应成为从业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使从业人8员能自觉抵制欺客宰客、制假售假、恶性竞争、胁迫消费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共同维护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地方风情和异域文化,旅游法规,环境保护等行业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其素质和服务质量,使从业人员能更好的为游客服务。2培训方式乡村旅游的培训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次两次的培训就能达到效果的。对员工的培训除了必要的职前培训,还要坚持定期培训。通过职前培训的人员才能参加工作

31、。以后也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是每个星期、每个月定时进行培训。巩固和发展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和各方面素质。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送教上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为提高培训的全面性和加强培训的效率,可以按照相应的标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遴选出优秀的人才,形成当地乡村旅游培训的核心讲师团队,作为乡村旅游培训的实施主体,同时在各村镇挑选、培养并形成遍及当地各乡村旅游接待点的助理讲师团队,作为培训讲师体系的重要组成力量。核心讲师团队和助理讲师团队之间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平台和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双方的通力合作,使乡村旅游的培训工作形成一种日常的机制而非偶然的活动。3其次,可以把从业人员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送

32、到旅游院校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也可以组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到外地进行学习取经,实地考察,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培训和学习,把部分现有的有潜力的经营管理者变成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3培训教材在对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培训教材的编写和运用对培训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开展乡村旅游培训之前,应根据本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地方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培训体系,所开设的课程要有针对性,要有层次、有重点、有阶段性。在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或自主编写与本地实际相符的培训教材,以利于将真实、有效的信息通过课程和教材

33、的媒介传递给广大的乡村旅游经营户和服务人员,从而保证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8三把社区居民纳入乡村旅游人才保障体系农民既是乡村旅游的建设主体,同时,农民本身又是乡村旅游的特色和内容之一。要积极引导、帮助当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和服务中来。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我们必须坚持社区参与原则。首先,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将乡村居民9纳入乡村旅游人才保障体系,让社区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9乡村旅游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能有效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其次,社区农民对本地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利用自身资源吸引游客,接

34、待游客,愉悦游客和满足游客。再则,社区参与可以保证员工的低流动性。社区居民长久生活在本地,流动性比较小,方便对员工进行管理。所以应该把社区居民纳入乡村旅游人才保障体系中来。但同时要让农民明白,为了实现社区参与,他们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所以针对社区农民的能力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四)建立乡村旅游行业组织目前对于宁波各地乡村旅游的管理大都停留在一般景区管理模式,从旅游局或其它相关部门至上而下的指导、监督、管理等,缺乏乡村旅游行业组织。这既给相关管理部门增加了管理负担,也让农民产生一定抵触情绪。当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后,应鼓励农民成立相关的民间行业协会,由行业组织代替政府的部分职能,逐步采取市场间接

35、调节,政府的管理职权逐渐弱化,而监管职能逐步加强。乡村旅游协会成立以后,现在政府旅游机关就可以将乡村旅游人才的引进、培训和管理等工作交由行业协会来统筹规划。行业组织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整个行业的人才管理,成为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的推动者和实施者;行业组织对乡村旅游行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可以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乡村旅游行业组织还可以通过组建乡村旅游人才交流平台,增强各地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交流和合作。10(五)政府支持和引导乡村人才保障工作政府的政治意愿可以增强和削弱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这已为无数事例所证实。尤其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36、。政府的管理体制的倾斜能极大地提高目的地的竞争能力。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旅游管理机关应尽快实现职能转变,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促进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人才规范化管理实施乡村旅游人才规范化管理是规范乡村旅游经营服务行为,促进其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从业人员从业标准,保障乡村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是政府旅游管理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首先是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的法律、法规,依靠法律的手段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使乡村旅游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其次,要建立和健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

37、理标准体系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颁发“旅游接待许可证”、对接待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推10行上岗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提高对乡村旅游人才的监管水平。2政府实现职能转变,为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服务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需要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在保障乡村人才工作中,政府也应转变职责,从直接管理转为间接调控。政府职能部门要从为农民服务出发,为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包括出资举办培训班,免费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组建专门乡村旅游培训中心,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成立专门的基金,奖励乡村旅游优秀人才等等。在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把乡

38、村旅游视为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促进农村稳定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11除此之外,政府也应支持行业组织的建立,做好分权,实现间接管理。四、总结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同时居民收入的增加,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乡村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开发规划不合理,旅游产品单一,服务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人才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和服务人才队伍。乡村旅游人才保障工作是乡村旅

39、游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构建乡村旅游人才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和培养乡村旅游专业人才;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人才引进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社区参与原则;政府要支持乡村旅游行业组织的建立,实现职能转变;并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旅游人才规范化管理。13参考文献1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655572马菁乡村旅游及其规划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2006333343王利炯乡村景观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联动研究J南方农业,2009125264张秀芹“长三角”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探析J江南论坛,2006(2)46475王婉飞浙江乡村旅游

40、发展与创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6梁焰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N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0627陈幼君试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N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1441458冯清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J市场论坛,2010(7)81829郭华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J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5)666710MVICTORIASANAGUSTINFONS,JOSEAMOSENEFIERRO,MARIAGOMEZYPATINORURALTOURISMASUSTAINABLEALTERNATIVEAPPLIEDENERGY,20118855155711GUNJANSAXENA,BRIANILBERYDEVELOPINGINTEGRATEDRURALTOURISMACTORPRACTICESINTHEENGLISH/WELSHBORDERQJOURNALOFRURALSTUDIES,2010262602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