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产养殖缢蛏的生态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效应摘要缢蛏属于广布性种类,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而以福建、浙江两省产量最大,占全国缢蛏产量的80以上。它通常栖息在风浪较小、水流畅通、有少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河口的滩涂上。适温范围为830,属于底栖性动物,依靠发达的斧足在底质内挖泥凿洞穴居,其分布与底质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关于缢蛏对重金属的富集的研究较少,利用其作为生物监测的可靠物种还有待研究。关键词缢蛏;习性;生物富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工业三废的不断排放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一些重金属不仅直接污染了我们的饮用水而且人类食用了一些含重金属
2、超标的鱼贝类等生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有研究表明,鱼贝类某些特定的疾病和组织损伤是特定污染物毒理效应的可靠生物指标。本文选择性的以缢蛏作为关键词检索大量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为缢蛏作为生物监测中可靠生物指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帮助。1缢蛏的习性11分布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属于广布性种类,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而以福建、浙江两省产量最大,占全国缢蛏产量的80以上。它通常栖息在风浪较小、水流畅通、有少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河口的滩涂上。据报道,在水深20M的浅海亦能采到。蛏苗多栖息在高潮区下部和中潮区,成体主要分布在中低潮区。12温度和盐度缢蛏为广温性种类,适温范围为83
3、0,但在北方3的严寒下亦能忍受,在南方39高温时还能存活一段时间。缢蛏对低盐适应能力较强,而对盐度的升高比较敏感。稚贝在海水盐度45283范围内均能正常生活生长,在163时生长最快,日平均增长达734MM,高于或低于163,生长均下降。13生活环境缢蛏是底栖性动物,依靠发达的斧足在底质内挖泥凿洞穴居,其分布与底质关系密切。栖息的底质以软泥或泥沙质为宜。养殖场理想的底质是表层23CM软泥,其下为2030CM的泥沙混合层,下层为沙质。这样的底质比较松软,斧足凿穴容易,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水、保温能力,适于缢2蛏栖息。沙滩一般是没有缢蛏的自然分布,初次附着的稚贝要求的底质颗粒更细腻。缢蛏广泛分布于潮
4、间带和低潮区的滩涂上,而恰恰这一海洋与陆地相接的海域污染现象最为明显。自然水域中的缢蛏常因水质恶化现象大批量的死亡或迁徙。同时这一带的贝类生物正如贻贝和牡蛎等贝类能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广泛用于海洋污染的生物监测中13。2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贝类对重金属等化学物质的累积易受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入研究48。21自身因素211重金属的吸收与转运缢蛏对重金属的吸收可经过下列途径一是经过鳃不断吸收溶解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体内的各个部位,或累积在表面细胞之中9;二是在摄食时,水体或残留在饵料中的重金属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体表与水体的渗透交换作用也可能重金属进入体
5、内的一个途径10。212不同部位和组织器官的影响生物的不同部位和器官组织中重金属含量不同。肌肉中重金属含量一般含量较低,肝脏、肾脏和生殖腺中的含量较高11。许澄源发现不论2龄或3龄贻贝,各部位AS含量顺序为内脏生殖腺、鳃体液12。可见贻贝对AS的累积途径好像是通过食物(浮游植物或有机悬浮物)进入体内的,鳃和生殖腺的体表面吸附是次要的。崔可锋等也报道了毛蚶对CD、CU、PB、NI和CR的累积,5种金属在毛蚶体内分布大小顺序为鳃外套膜闭壳肌内脏肌肉13。翁新峰等对重金属在美洲牡蛎中的生物累积研究时发现CU和ZN在牡蛎鳃、贝壳、沉积物中的分布大小顺序为鳃贝壳沉积物14。蔡立哲等报道了ZN、PB在菲律
6、宾蛤仔两种器官的浓集系数大小顺序为鳃软体部15。22环境因素221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的影响贝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浓度,特别是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浓度相关性较强1619。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随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但是无线性关系20。222对不同重金属的积累有实验表明生物对不同的重金属有不同的富集效应21。如当水体中的PB含量明显高于CD。但是贝类体内含量相反,贝类体内CD含量要明显高于PB。由此可以推断,尽管贝类在滤食过程中,被动地摄入了PB,形成了一定的富集,但贝类体内对PB一个排泄机制,形成贝类体内的PB含量要明显低于CD。而CD不同,贝类被动地摄入
7、CD后,排出体外较少,形成CD金属在体内的富集,以此推测,CD还有可能在人体中进一步富集。因此环境中的CD对贝类食品安全的威胁更大,应该对此引起足够3的重视。就HG在贝类体内富集而言,其富集程度低于CD而高于PB2225。3展望科学研究是人类伸出的一根探索未知世界的魔棒,人们利用已发现的自然规律对未知关系进行研究探索以求更加了解和有效利用。现如今环境污染越发严重,海洋水域生态也遭到严重迫害,开展海洋污染的生物监测迫在眉睫,指示生物也将成为监测的重点。在未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将会有一个可靠有效的指示物种可快速、准确的反应一个水域的水质状况,也许会是缢蛏。参考文献1MILLERBSMUSSELS
8、ASBIOMONITORSOFPOINTANDDIFFUSESOURCESOFTRACEMETALSINTHECLYDESEAAREA,SCOTLANDJWATSCITECH,1999,39122332402ANNEMARIEW,JOHANBBIOMONITORINGOFTRACEELEMENTSINVIETNAMESEFRESHWATERMUSSELSJSPECTROCHIMICAACTAPARTB,2004,598112511323ROMEM,FRASILC,GNASSIABARELLIM,ETALBIOMONITORINGOFTRACEMETALSINTHEBLACKSEAROMANIA
9、USINGMUSSELSMYTILUSGALLOPROVINCIALISJWATERRESEARCH,2005,3945966044BOYDENCRTRACEELEMENTSCONTENTANDBODYSIZEINMOLLUSKSJNATURE,1974,2513113145FISCHERHINFLUENCEOFTEMPERATURE,SALINITY,ANDOXYGENONTHECADMIUMBALANCEOFMUSSELSMYTILUSEDULISJMARECOLPOLLUTBULL,1996,327457516WANGWX,FISHERNSASSIMILATIONOFTRACEELEME
10、NTSBYTHEMUSSELMYTILUSEDULISEFFECTSOFFOODCOMPOSITIONJMARBIOL,1997,1294344527REINFEKLERJR,WANGWX,LUOMASN,ETALASSIMILATIONEFFICIENCIESANDTURNOVERRATESOFTRACEELEMENTSINMARINEACOMPARISONOFOYSTERS,CALM,ANDMUSSELSJMARBIOL,1997,1294344528WANGWX,DEIRCHFACTORSAFFECTINGTRACEELEMENTUPTAKEINTHEBLACKMUSSELSEPTIFE
11、RVIRGATUSJMARECOLPROGSER,1999,1861611729王静凤,张学成,单宝田环境因子对贝类累积溶解态重金属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35338238610赵红霞,詹勇,许梓荣重金属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J江西饲料,20032131811励建荣,李学鹏,王丽,等贝类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与累积规律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07,261515412许澄源大连湾贻贝对砷积累的调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83,22606413崔可铎,吴玉霖,赵鸿懦,等镉、铜、铅、镍、铬在毛蚶体内累积、分布和排出的实验研究J海洋科学集刊,1987,289710714翁新峰重金属在牡蛎中的
12、生物积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6,1615158415蔡立哲,洪华生,洪丽玉菲律宾蛤仔对锌和铅的积累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1999,19331932216阮金山,钟硕良,杨妙峰,等厦门贝类养殖区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海洋科学,2009,332576117阮金山,罗冬莲,李秀珠福建中、东部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体重金属的含量与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03,222444818徐韧,杨颖,李志恩海洋环境中重金属在贝类体内的蓄积分J海洋通报,2007,26511712019贺广凯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中重金属残留量水平J中国环境学,1996,1629610020陈伟琪,张路平
13、,王新红,等厦门岛东部和闽江口沿岸经济贝类中持久性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残留水平J台湾海峡,2001,20332933421陈海刚,林钦,蔡文贵,等3种常见海洋贝类对重金属HG、PB和CD的积累与释放特征比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31163116722刘发义,吴玉霖重金属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积累和解毒机理J海洋科学,1988,5636623吕海燕,曾江宇,周青松,等浙江沿岸贝类生物体中HG、CD、PB、AS含量的分析J东海海洋,2001,193253124洪丽玉,洪华生,徐立,等闽江口马祖海域表层沉积物及沿岸养殖区生物体中的CU、PB、ZN、CD含量分布J厦门大学学报,2000,391899525乔庆林,姜朝军,徐捷,等双壳贝类养殖水体中HG、PB、CD安全限量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