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5229 上传时间:2018-05-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4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工商管理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6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蓬勃发展,证券发行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品种和结构日趋合理,投资者队伍也逐渐壮大。我国深沪两地的证券交易所在股票上市规定中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者一年的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公司将被视为财务状况异常而被处以特别处理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之后如果在12个月内仍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这一规定使得上市公司特别是微利或被特别处理(ST)、暂停

2、上市(PT)、甚至终止上市的上市公司有强烈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出于“扭亏增盈”、“保牌”、“增发、配股”等再融资的需要,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手段屡见不鲜、层出不穷,而刻意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行为可谓是首当其冲,据统计,2000年以来,非经常性损益对三成多的上市公司有超过10的影响,对一成多的上市公司有超过50的影响,该项指标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魔法棒”,成为粉饰利润的重要手段。选题意义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国的股票市场虽然已经经历了将近20年的发展,上市公司无论是在规模还是业绩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

3、相比,在盈余管理尤其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健全。而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其经营行为和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影响证券市场乃至宏观经济的正常、健康运行。在这样一种背景2下,加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特别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了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客观条件、动机、和常用手段,对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盈余管理概述(一)什么是盈余管理1、盈余管理概念及特征2、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盈余

4、造假(二)产生盈余管理的客观条件(三)盈余管理的动机(四)盈余管理的方法1、关联交易2、运用会计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改变、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利用收入确认进行盈余调节、利用费用的确认进行盈余调节、利用非经常性收益)3、地方性政策二、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一)研究设计1、现行规定及研究假设2、研究样本及变量构造3、研究方法(二)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统计分析结果(描述性统计、单变量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主要项目)2、研究结论三、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一)完善会计规范3(二)加强审计监控(三)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制度(

5、四)加大监管力度四、结论拟解决主要问题本文在前人关于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寻找微利、亏损和扭亏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粉饰报表的证据,验证目前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探索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分布和程度,并提出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防范建议。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通过图书馆的书刊杂志和网络两种资源,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及最新的信息资讯,为论文撰写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材料。2、样本分析法。本文以A股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寻找微利(净资产收益率介于015)、亏损、扭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

6、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3、对比法。本文将除微利、亏损、扭亏公司以外的A股沪深上市公司为对照样本,与研究样本进行对比。4、实证分析法。通过建立和运用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与利润的数学模型,来证明上市公司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技术路线当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严重确定研究方向概念、产生盈余管理的客观条件、动机、常用手段分析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防范建议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920111第1学期】毕业论文写作进度与要求4第45周2010年9月27日2010年10月10日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首次见面,讨论毕业论文选题和资料的收集与论

7、文初步提纲的构思。第6周2010年10月11日2010年10月15日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提交论文初步提纲;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论文构思和写作方面的指导。第7周2010年10月18日2010年10月22日学生提交论文详细提纲。指导老师对学生填写的“选题申报表”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交专业负责人审核。专业负责人负责初审,待学院审核完毕后交教务办妥善保管(以备接受学校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第8周2010年10月25日2010年10月27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选题申报表”。第811周2010年10月25日2010年11月19日学生完成文献检索、资料搜集;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第12周周一前20

8、10年11月22日前在学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上传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内网用户请访问BYSJNBUEDUCN,外网用户请访问WWWBYSJNET)并上交开题材料纸质材料(份数听通知)。第12周2010年11月22日2010年11月28日分组进行开题认证(分为二至三组)第13周2010年11月29日2010年12月3日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开题报告上传至网上,指导老师在网上审第14周2010年12月6日2010年12月10日初期检查(内容选题、指导教师、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开题论证结果等)5第1417周2010年12月6日2010年12月31日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指

9、导老师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要了解和检查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情况。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按时交给指导老师或上传至网上。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检查答疑。指导教师和学生适时填写过程记录卡第18周周一前2011年1月3日前在截止日期前将初稿上传至网上第1819周2011年1月4日2011年1月14日导师完成对初稿的审阅(审核包括毕业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寒假利用寒假按照指导老师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2011220117第2学期】第12周2011年2月21日2011年3月4日学生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第二稿。指导老师对此再次进行批阅并提出相关修改意见。第3周2011年3月7日2011年3月11

10、日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学院依据此时间表的安排以及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各项具体要求对所有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以及学生的进度、出勤情况、翻译文章的原文来源、过程记录卡,论文的完成情况和反馈意见等进行检查或调查。第46周2011年3月14日2011年4月1日学生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正式文稿,并准备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指导老师在收到学生毕业论文正式文本后,要填写学生“指导教师评阅书”,写出评语,做出成绩评定等级和签署是否同意参加答辩的意见;专业负责人分配交叉评阅,评阅教师填写学生“评阅教师评阅书”,写出评语,做出成绩评定等级和签署是否同意参加答辩的意见;学院教学委员会启动毕业论文答辩准备工作。6第7周2011

11、年4月6日2011年4月9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毕业论文答辩分组名单、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和地点安排。2011年4月8日(周四)为毕业论文上传截止日。凡因各种原因于2011年4月8日前不能按时提交定稿的同学,其毕业论文的答辩一律安排在二辩时间内进行。第8周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15日答辩时间、地点和小组名单确定;毕业论文答辩老师审阅毕业论文,填写与毕业论文答辩相关的各类表格,准备答辩提问。第910周(2011年4月日2011年5月1日)毕业论文答辩。学院成立答辩领导小组,下设各答辩小组。每组由3名讲师(含)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应回避自己指导的学生所在的答辩小组。答

12、辩时间原则上每位学生20分钟,其中个人简要报告58分钟左右,答辩约10分钟。由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评定毕业论文最终成绩,并向学校推荐本届毕业优秀论文。第11周(2011年5月2日2011年5月6日)按答辩意见进行修改后装订交教务办第12周(2011年5月9日2011年5月15日)二辩。(二辩最高分为及格)第13周(2011年5月16日2011年5月20日)终期检查。内容答辩过程、成绩评判、各类评语表、答辩记录表等检查结果毕业论文资料整理、归档按学校要求成绩统计表、综合情况汇总表报学校教务处按学校要求检查论文、过程材料、档案材料等情况,所有学生的论文、过程材料,档案材料存档。按学校要求基本信息汇

13、总与工作总结五、主要参考文献71DECHOW,PSLOAN,RANDSWEENEY,ADETECTINGEARNINGSMANAGEMENTJ,THEACCOUNTINGREVIEW,1995,7021932252MYUNGSEOKPARK,TAEWOOPARK,2004INSIDERSALESANDEARNINGSMANAGEMENTJ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3,3814113YUNWPARK,HYUNHANSHIN2004BOARDCOMPOSITIONANDEARNINGSMANAGEMENTINCANADAJJOURNALOFCORPORA

14、TEFINANCE104314574于小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5张少岩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076何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7周寓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诱因分析及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8王艳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利润质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9王俊秋,唐加威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2)818310孟焰,王伟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盈余管理案例研究J当代财经2010,212312811刘力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15、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12龚超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13周运兰如何辨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不合理财务行为J科技创新月刊,2006,9495114鄢志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识别方法J财会月刊(综合),2005,363648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商管理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一、国内研究状况国内研究概况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量有关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成果得到了发表,它们集中研究了证券市场特殊监管政策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现象。我国资本市场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目标有为取得上市资格并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进行盈

16、余管理;为避免亏损或连续三年亏损进行盈余管理;为达到配股及格线进行盈余管理。陆建桥(1999)通过对上交所包含的22家亏损公司的样本和相对应的控制样本的实证比较研究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和扭亏过程中,运用营运资金项目特别是应收应付项目、存货项目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薛爽(2006)发现20012003年扭亏上市公司在扭亏前一年多计提减值准备,而在扭亏当年大额冲销减值准备。扣除减值准备的影响,扭亏公司中将有72样本不能扭亏。赵春光(2006)以20022004年A股公司为样本,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龚超(2008)验证了亏损公司在亏损年度为了“除垢”动机而多计提减

17、值准备,扭亏公司为了实现扭亏而少计提减值准备的假设。JIAN和WONG(2003)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肖虹(2001)也发现了与此一致的证据。何勇(2007)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本质特征。杜滨(2001)发现,从1997年起,连续三年内关联交易成为亏损公司扭亏的主要手段,而关联交易与其他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存在替代效应。陈晓等(2004)系统考察了19982002年A股上市公司亏损公司的扭亏行为,发现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活动是其扭亏为盈的主要受点。CHEN和YUAN(2001)用非经常性损益度量盈余管理

18、,其结论是非常显著的。张少岩(2007)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王艳(2006)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我国电子类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盈余质9量的整体影响和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具体影响。王俊秋、唐加威(2007)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寻找微利、亏损和扭亏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结果表明,微利公司和扭亏公司主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而亏损公司则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减利润。孟焰、王伟(2010)研究发现,案例公司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监管者对其的行政处罚存在时滞,投

19、资者经历了先过度反应、后又理性回调的过程,分析师能够区分非经常性损益在每股收益中的作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陈晓等(2001)发现敌方政府财政支持提升公司业绩以配合上市公司配股要求,还发现西方常见的利用应计利润操控会计数字的方法,对于我国亏损公司的扭亏作用有限,地方政府对亏损上市公司的财政补贴也没有对亏损上市公司的扭亏为盈产生显著影响。原红旗(1999)、吕长江(1999)等发现鼓励政策市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李东平(2005)发现国有企业在改制上升过程中,资产重组,尤其是资产剥离,是其为改制上市达标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二、国外研究状况相对于国内研究来讲,国外对上市公

20、司盈余管理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要比国内更胜一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国外文献更多地研究公司内外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而不像国内着重于内部治理机制。许多学者都将研究的中心集中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如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如资源配置影响、股民收益影响等。在实证方面主要集中在外在激励和内在动力的检验和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概率和统计特征等。另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BEAVER等(1989),LIU,RYAN和WAHLEN(1997)发现银行运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P

21、ETRONI(1992)、BEAVER等(1998)、NELSON(2000)等发现保险公司利用索赔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TEOH、WONG和RAO(1998)发现IPO公司价格固定资产折旧和坏账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方法。KEATING和ZIMMERMAN(2000)以折旧方法变更资产折旧年限进行检验,发现折旧政策不是被经常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等。在构建真实的经济交易或事项方面HAND(1989)发现债转股是公司避免业绩下滑的盈余管理手段;BARTOV(1993)研究了长期资10产和投资处置的时间安排作为利润平滑和降低权益负债率的盈余管理手段;PERRY等(1994)、BUSHEE(1998)等发现

22、研究开发费用的开支时机选择是管理层在比较公司实际盈余与分析师预期盈余之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IIERRMANN等(2003)通过对19931997年日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资产出售利润与管理当局盈利预测误差之间负相关,即管理当局运用出售资产手段来达到减少盈余预测误差。周寓(2005)运用PROBIT分组研究的方法证明了我国股权结构与避免亏损型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三、发展动向国外学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经济环境与中国自身的经济环境不符,故其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加以运用;国内对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均有,但起步都较迟,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

23、研究体系还很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手段屡见不鲜、层出不穷,而刻意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行为可谓是首当其冲,据统计,2000年以来,非经常性损益对三成多的上市公司有超过10的影响,对一成多的上市公司有超过50的影响,该项指标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魔法棒”,成为粉饰利润的重要手段。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一定不会中断,相反,一定会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主要参考文献1DECHOW,PSLOAN,RANDSWEENEY,ADETECTINGEARNINGSMANAGEMENTJ,THEACCOUNTINGREVI

24、EW,1995,7021932252MYUNGSEOKPARK,TAEWOOPARK,2004INSIDERSALESANDEARNINGSMANAGEMENTJ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3,3814113YUNWPARK,HYUNHANSHIN2004BOARDCOMPOSITIONANDEARNINGSMANAGEMENTINCANADA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104314574于小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5张少岩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076何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

25、交易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120077周寓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诱因分析及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8王艳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利润质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9王俊秋,唐加威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2)818310孟焰,王伟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盈余管理案例研究J当代财经2010,212312811刘力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12龚超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13周运兰如何辨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不合理财务行为J科技创新月刊,2006,94

26、95114鄢志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识别方法J财会月刊(综合),2005,3636412本科毕业设计(20届)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EMPIRICALSTUDYOFNONRECURRINGGAINSANDLOSSESEARNINGSMANAGEMENTOFCHINESELISTEDCOMPANIES13摘要【摘要】自1720年世界上第一例盈余管理操纵案例英国南海公司事件以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就从未间断过。上市公司出于避免亏损或连续亏损或扭亏为盈的目的,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调节利润粉饰报表,其中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是某些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以2010年沪市A股

27、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单变量统计分析的方法,证实了亏损、微利和扭亏为盈上市公司运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存在,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同时提出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相关防范措施。【关键词】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亏损;微利;扭亏为盈14EMPIRICALSTUDYOFNONRECURRINGGAINSANDLOSSESEARNINGSMANAGEMENTOFCHINESELISTEDCOMPANIESABSTRACT【ABSTRACT】SINCETHEWORLDSFIRSTCASEOFEARNINGSMANAGEMENTMANIPULATIONIN17

28、20THEBRITISHSOUTHSEACOMPANYEVENT,EARNINGSMANAGEMENTOFLISTEDCOMPANIESHASNEVERBEENINTERRUPTEDFORTHEPURPOSEOFAVOIDINGLOSSESORCONSECUTIVELOSSESORTURNINGLOSSESTOGAINS,LISTEDCOMPANIESWOULDUSEVARIOUSMEANSTOADJUSTTHEPROFITSTOWHITEWASHFINANCIALREPORTS,ANDUSINGNONRECURRINGGAINSANDLOSSESISTHEPRIMARYMEANSOFSOME

29、LISTEDCOMPANIESTOMANIPULATEEARNINGSINTHISPAPER,WEUSETHE2010SHANGHAIASHARELISTEDMANUFACTURINGCOMPANIESASSAMPLESANDUNIVARIATESTATISTICALTESTINGMETHOD,CONFIRMEDTHEEXISTENCEOFLOSSCOMPANIES,LOWPROFITCOMPANIESANDCOMPANIESTURNINGLOSSESTOGAINSUSINGNONRECURRINGGAINSANDLOSSESTOMANIPULATEPROFITS,MADEAFURTHERAN

30、ALYSISONTHEMAJORCOMPOSITIONOFNONRECURRINGGAINSANDLOSSES,ANDATTHESAMETIMEPROPOSEDRELATEDPREVENTIONMEASURESTONONRECURRINGGAINSANDLOSSESEARNINGSMANAGEMENTOFLISTEDCOMPANIES【KEYWORDS】NONRECURRINGGAINSANDLOSSESEARNINGSMANAGEMENTLOSSLOWPROFITTURNLOSSESTOGAINSXV目录1绪论162盈余管理及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概述1821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征1822盈余管理

31、与利润操纵和财务舞弊1923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及内容203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2231研究假设2232研究样本的界定及选取2233模型构建2234分析方法2335统计分析结果23351描述性统计23352单变量分析24353对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构成的进一步分析264研究结论及防范措施2741结论2742防范措施275结束语29参考文献3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161绪论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6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蓬勃发展,证券发行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品种和结构日趋合理,投资者队伍也逐渐壮大。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

32、股票上市规定中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本年度发生亏损,则至少3年内不能配股;如果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公司将被视为财务状况异常而被处以特别处理;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之后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仍未消除亏损状况,则上市公司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将不得不退出证券市场。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早期股票发行的行政审批和额度控制,上市资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如果公司被特别处理或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不仅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巨大的损失,还会对广大股民和地方政府造成损害。但上述规定在确定是否对上市公司进行处理时将净利润作为必备条件,故上市公司特别是本年度经营业绩不理想、前一年度亏损、被特别

33、处理或暂停上市等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避免连续亏损或扭亏为盈等的目的有强烈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出于“扭亏为盈”、“保牌”、“增发、配股”等再融资的需要,利用各种方法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现象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由于亏损或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主营业务成本上升,主营业务收入下降,想要依靠经常性收益在短期内实现避免亏损或扭转为盈的目的是相当困难的。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发生与公司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故公司可以通过大幅度提高非经常性收益来抵消经常项目的亏损在短期内使公司扭亏为盈;或在亏损年度利用大额非经常性损失进一步调低利润以减轻今后扭亏为盈的压力。因此

34、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达到避免亏损或扭转为盈的目的,就自然成了某些上市公司管理者操纵盈余的主要手段。据统计,2000年以来,非经常性损益对三成多的上市公司有超过10的影响,对一成多的上市公司有超过50的影响,该项指标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魔法棒”,成为粉饰利润非常重要的手段。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国的股票市场虽然已经经历了将近20年的发展,上市公司无论是在规模还是业绩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在盈余管理尤其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体系还很不健全。而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其经营行为和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广

35、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影响证券市场乃至宏观经济的正常、健17康运行。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加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特别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了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理论,对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82盈余管理及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概述21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征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外国学者开始关注盈余管理的研究,90年代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却一直没有定论。国外学者主要从信息观和经济效益观这样两个

36、角度来定义盈余管理。从信息观的角度来看,卡瑟琳雪柏KATHERINESHIPPER,美国,1989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层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政府主管部门或投资者)对预期盈余的压力,在对外进行披露时有目的的干预,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1。而保罗希利(PAULMHEALY,美国,1999)和詹姆斯瓦伦(JAMESMWAHLEN,美国,1999)则认为,盈余管理发生于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造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目的在于误导那些以公司的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报告数字的契约2。从经济收益观角度来看,威廉斯科特SCOTTWR,美国,20

37、0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自行选择会计政策来对利润进行调控,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市场价值最大化3。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看法。章永奎、刘峰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陆建桥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下,出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做出的选择。任春燕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基础下有目的的采取各种手段达到预期盈余的行为。4结合前人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本文认为,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有以下特征1、

38、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如果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来看的话,盈余管理并不会增加或减少公司实际的利润,只是改变了盈余在同一主体不同期间的分布或使得利润在不同主体之间转移。1PAULMHEALY,JAMESMWAHLENAREVIEWOFTHEEARNINGSMANAGEMENTLITERATUREANDITSIMPLICATIONSFORSTANDARDSETTINGJACCOUNTINGHORIZONS,19992PAULMHEALY,JAMESMWAHLENAREVIEWOFTHEEARNINGSMANAGEMENTLITERATUREANDITSIMPLICATIONSFORSTANDARD

39、SETTINGJACCOUNTINGHORIZONS,19993SCOTTWR财务会计理论陈汉文译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114汤小琴,覃甲恩,黄德盈余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4(25)6971192、盈余管理是在一种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行动,因此,是合法的。3、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寻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会计盈余作为衡量企业财务是否令人满意的主要参数,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企业利益盈余管理的各种政策,实现自主效用或市值的最大化,进而获得未来生存、发展的潜力。22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和财务舞弊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和财务舞弊有本质上的

40、区别。根据黄静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研究一文中提出,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管理层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运用自己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和会计的模糊性,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或者采用无中生有的方法,恶意造假,虚增或虚减利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利润操纵既包括合法的调节也包括不合法不合规的违法造假行为。我国2001年发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对财务舞弊进行了定义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从中我们

41、可以看出,财务舞弊行为属于财务造假,其采用的手段并没有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往往隐瞒交易事项或删除交易事项或捏造交易事项的方法来进行会计处理,以此财务舞弊是违法的,其后果极为严重。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期望的盈余数据,其使用的方法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的,是合法的,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其后果仅仅是造成了盈余在同一主体不同期间的分布或使得利润在不同主体之间转移,可以称为合法的利润操纵。盈余管理可以被定义为最佳的会计政策或应计项目控制,是企业管理者的一种选择,使企业的收入在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和公共会计原则的约束下达到预期的水平,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综上所述,从盈余

42、数据的公允性和真实性来说,盈余管理仅仅只是破坏了利润数据的公允性,并没有破坏其真实性,其操纵的经济交易是真实发生的;而财务舞弊直接破坏了盈余数据的真实性,其往往利用虚假的交易来编造利润或减少利润,是违法的。与真实且公允的财务报告相比,盈余管理下的盈余数据真实但不公允,利润操纵下的盈余数据可能真20实却不公允也可能不真实也不公允。而财务舞弊下的盈余数据既不真实也不公允。利润操纵包括全部盈余管理和部分财务舞弊。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操纵利润。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却往往结伴而行,当盈余管理无法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时,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利用财务舞弊来进行利润操纵了。23非经

43、常性损益的概念及内容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概念是证监会1999年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中首次提出的,当时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为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之后,经过多次修改,证监会在2008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将非经常性损益概括为“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自1999年中国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来,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问题引起了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1999年中国

44、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虽然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但对其确认标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导致上市公司对此内容的披露十分混乱。故在2001年,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对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做出了明确规定,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6类确定项目和4类推定项目。由于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在2004年,证监会在总结前几年经验的基础上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内涵和外延作出了更为清晰的规定。将非经常性损益为14项具体项目。之后,经过06、07、08年的继续修订,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增至为21项,包括(1)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

45、冲销部分;(2)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3)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4)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6)债务重组损益;(7)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8)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9)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21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10)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

4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1)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初期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13)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14)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15)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16)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17)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18)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19)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和支出;(20

47、)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1)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损益项目。55项忠正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相关性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0223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31研究假设根据深沪两地证券交易所在股票上市规定中所述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者一年的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公司将被视为财务状况异常而被处以特别处理。故我们可以推测,本年度亏损但上一年度盈利的上市公司很有可能会在本年度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调减利润,以避免连续亏损或减缓今后扭亏的压力;为了避免亏损,本年度经营业绩不够理想的上市公司有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调增本年度利润的动机;上一年度亏损但

48、本年度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了利润。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3个假设假设L本年度亏损但上一年度盈利的上市公司会在亏损年度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调减利润,以避免连续亏损或减缓今后扭亏的压力。假设2微利上市公司会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以避免亏损。假设3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会在扭亏年度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32研究样本的界定及选取本文随机选取150个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以这150个上市公司中亏损、微利、以及扭亏为盈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亏损组的样本为上一年度盈利而本年度亏损的上市公司;微利组的样本为本年度净资产收益率ROE介于0一35的A股上市公司;入选扭亏为盈组的

49、样本为上一年度亏损而本年度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本文数据来自于巨潮资讯网,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得到125个样本。33模型构建为了便于研究,本文构建的研究变量为2010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其中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来自各上市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中“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和金额”表格中非经常性损益的合计数。23具体公式如下X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净利润34分析方法本文以125个样本公司中符合亏损、微利、扭亏为盈条件的各样本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125个样本公司中剔除各研究样本后的其余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照样本,采用单变量分析验证的方法,通过比较各样本组的X与对照样本的X的差异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如果研究样本的X显著地小于对照样本的X,则假设1得到验证;如果研究样本的X显著地大于对照样本的X,则假设2和假设3得到验证。在上述单变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研究样本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构成,寻找样本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35统计分析结果351描述性统计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L。在所有L25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中,对照样本有82个,亏损样本有7个,微利样本为20个,扭亏为盈样本为18个,其中有2个样本既属于微利样本也属于扭亏为盈样本。从非经常性损益小于0的公司数量占各样本公司总数的比率来看,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