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5922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I本科毕业设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RESEARCHONFEATURESOFSOILANDVEGETATIONINSOUTHAREAOFSIMINGMOUNTAIN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II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摘要文章通过对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野外调查,探讨了四明山南区土壤和植被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山地土壤的主要类型包括红壤、黄壤和紫色土,从山麓到山顶呈现不太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河谷土壤则包括潮土、水稻土和新积土。植被的主要类型有常温阔叶林、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毛竹林和

2、灌草丛,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关键词四明山南区;土壤调查;垂直地带性;植被分布特征RESEARCHONDISTRIBUTIONFEATURESOFSOILANDVEGETATIONINSOUTHAREAOFSIMINGMOUNTAINABSTRACTBASEDONTHEINVESTIGATIONOFSOIL,VEGETATION,ANDOTHERNATURALRESOURCESANDTHEENVIRONMENTFIELDINSOUTHAREAOFSIMINGMOUNTAIN,DISCUSSESTHESOUTHAREAOFSIMINGMOU

3、NTAINSOILANDVEGETATIONTYPESAND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RESEARCHSHOWSTHAT,THEMAINTYPEHILLYSOILOFSTUDYAREAINCLUDESREDSOIL,YELLOWSOILANDPURPLESOIL,FROMFOOTHILLSTOHILLTOPAPPEARNOTOBVIOUSVERTICALZONALLAWVALLEYSOILINCLUDESMOISTURESOIL,RICESOILANDALLUVIALSOILSTHEMAINTYPESOFNORMALVEGETATIONHAVEBROADLEAVED

4、EVERGREENBROADLEAFANDBETTERCOMPARABILITY,WARMSEXCONIFEROUSFOREST,WARMSEXCONIFEROUSFOREST,PHYLLOSTACHYSHETEROCYCLAANDIRRIGATIONGRASS,BECAUSEALLSORTSOFNATURALFACTORSANDHUMANFACTORS,VEGETATIONPRESENTSCERTAINZONALANDTHEDISTRIBUTIONOFTHEAZONALKEYWORDSSOUTHAREAOFSIMINGMOUNTAINSOILINVESTIGATIONTHEVERTICALZ

5、ONALRULEVEGETATION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III目录1引言12研究区概况121研究区的位置及范围122地质地貌123气候和水文状况2231气候2232水文23研究区土壤、植被调查方法331土壤调查3311土壤调查方法3312土壤调查过程332植被调查3321植被调查方法3322植被调查过程44结果与分析441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情况4411山地土壤5412河谷土壤642土壤空间分布规律7421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8422土壤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843植被分布规律8431植被垂直带谱9432植被演替规律研究115结论1251四明

6、山南区山地土壤分布规律1252河谷土壤的主要类型1253四明山南区植被垂直分布规律1254河谷地带性植被多被破坏126展望1261结合土壤系统分类法1262根据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搞好土地利用规划13参考文献14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11引言土壤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它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因此土壤就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由于植物的根系和土壤之间有很大的接触面,在日常生活中,土壤和植被进行着密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两者相互作用,所以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那么通过控制土壤等因素就可以作用植物的生长。本文通过对土壤植被的调查,探究了四明山南区土

7、壤植被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规律。而通过应用地理综合比较的方法去进行土壤调查,最早是由俄国学者多库恰耶夫提倡的。后来,他的方法相继被各个国家所应用。土壤调查方法是通过野外实习调查了解土壤的一般形态、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从而得出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土壤和植被景观是陆地景观中最为突出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是现代生态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现代土壤发生学认为土壤是人类活动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自然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探讨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自然景观的保护利用和生态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生态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上世纪末以来,由于土壤污染、人类的不

8、合理耕作、过度放牧、土地开垦、盐碱化和沙漠化等原因,土壤植被系统的承载力发生大幅下降,同时引发了许多生态、经济和社会的问题。2研究区概况21研究区的位置及范围属于南岭山系的天台山脉在嵊县的东北方向分成两支入宁波西部后,称为四明山脉。绵延于余姚的南部,鄞县的西部和奉化的西北部,构成低山丘陵区,统称为四明山区。从宁波市内的位置来看,四明山区处于姚江平原的南侧,鄞奉平原的西侧,天台山余脉(主要在宁海和象山境内)的北侧。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1,北纬29左右。本次研究区则系四明山的南区,即北起黄泥浆岗奶部山、南止奉化董村乡,西迄四明山乡、东达溪口镇一带。研究区呈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并逐渐与东南部的冲

9、击平原接壤。四明山区最高的主峰依次有海拔979M的余姚大长山,海拔978M的奉化黄泥浆岗,海拔915M的鄞县奶部山等,此处在600M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22地质地貌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和发生、发展。地貌是地壳内,外动力相互矛盾,长期斗争的产物,是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2两者共同作用的形成。不同的外动力,形成的地貌是不同的。本区属于浙东南构造侵蚀中低山区,四明山会稽山低山丘陵亚区。本区处在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浙南)与下降(浙北)的过渡地带,此山地的起伏远比浙北剧烈。六百公尺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地面峡谷深切,切割深度为200500M,局部可达500M以上,从而地形崎岖。全区除狭窄的河谷地带外,

10、仅在南部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山体走向与构造线渐近,河谷发育深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本区的地貌类型分两种,一种为构造地貌,另一种是流水侵蚀堆积地貌。23气候和水文状况河流即是气候产物,因而气候条件特别深刻的影响着水文变化。此外,水文与地貌、地质构造及岩性等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31气候本区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具有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同时,对应着西北高、东南低的翘起地势,气候的垂直分异也很明显。(1)气温气温随海拔高度而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54/100M,一月为05/100M,七月为058/100M。其次,热量资源与山区不同剖向也有差异,一般南剖比北坡高0609。

11、此外,普遍而经常的在逆温现象,主要分布在海拔200M附近地区,厚度一般在200M左右,最厚不超过500M。冬季出现频率很高,每两天出现一次。(2)降水本区的降水量相当充沛。海拔200M以上的山地常年降水量在15002000MM之间,降水日数达到160180天。即使在少雨年份,其降水量也在1000MM以上,降水日数约为130天左右。而在多雨年份,降水量可达20002400MM,降水日数在200天以上。此外,本区降水还具有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的特点。本区降水的年际变化率并不大,尤其是在200M以上的山地,其性对变化率仅在15以下。232水文本区发育于山前平原的主干河流。由于受原始地形的制约,河谷形

12、态的纵向变化不大,呈楔形。平均比降约为3,因而水流并不湍急。河谷最宽不过20M,两岸多为上保罗统火山岩。除了一些不连续的基座阶地外,在河流凸岸广泛分布着不对称的曲流堆积阶地,是山区最重要的农业基地。然而,作为其支流的十余条溪流,则是河床狭窄,比降大,水流湍急,水位变幅大,侵蚀作用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3强烈,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河床中有急流瀑布,水量不稳定等一系列特征。3研究区土壤、植被调查方法31土壤调查土壤地理调查是通过野外及田间实地观察成土条件、土壤剖面特征,以揭示区域土壤地理发生发育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基本方法。311土壤调查方法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常调查路线应该穿

13、越具有不同成土环境的景观类型,以便观察在各种成土条件的组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差异。312土壤调查过程先做路线调查,以便具体了解调查地区的土壤、地形、植被和土地利用等大致情况,踏查路线必须尽可能地通过各种地形、植被、土壤分布的地区,原则是以路途短,交通方便,观测内容较全面为标准。用工程铲在有土壤剖面露头处对土壤剖面进行修理,一般要求剖面垂直于地面。挖好剖面后,对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并用标本盒取土放入土壤标签,取土时应从下往上一层层取土盒取土要在每个点都进行,再用塑料袋取各层土样两公斤左右。然后把塑料袋中的土壤放入土样盒中。对于土壤名称,一般可以访问当地居民所取土壤的当地名称,也可以直接野外命名,一般

14、到亚类即可。一般要记录土壤颜色(土壤发生层次外表形态特征最显著的标志)、土壤质地(鉴定土壤质地时,应边观察,边用手摸土壤质地,以了解土壤在自然适度下的质地触觉。)、土壤结构(主要按形态和大小划分)、土壤松紧度(分为极紧实、紧实、稍紧实、疏松四种)、孔隙度(对孔隙大小、孔隙形状、孔隙数量、土壤裂隙等四个特点进行观察和评定)、干湿度(其标准可分为干、润、湿润、潮湿、湿五级)、植物根系(具体可分为极细根、细根、中根、粗根)、新生体(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侵入体(由于人为活动由外界加入土体中的物质)和PH(土壤可以分为酸性、微酸性、中性、微碱性、碱性五种)。32植被调查通过野外植物调查,了

15、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及野外研究的基本过程,分析研究区常见的植物特征和一些代表种类。321植被调查方法通过初步整理分析资料,认识研究地区植被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主要通过对研究区进行考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4察和样本采集,并运用样方法对该区植被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利用植物区系学的方法和理论,采用典型样地记录法2。在研究区山坡设置若干个样地,在样地内作常规群落学调查,确定优势种3。322植被调查过程样方地点选好后,根据所确定的样方面积,用测绳或皮尺分组进行拉方。调查出样方地内的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按垂直结构层次进行记录,并统计样地内各层或亚层的植被种类。4结果与分析41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本区

16、内由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为红壤、黄壤的发育提供了条件。丘陵山地的土壤以红壤,紫色土加黄壤分布较广,仅在丘陵处有零星的粗骨土,而在剡江及其支流两岸有水稻土分布,另有潮土和新积土散布其间(见图41)。图41溪口南溪山至商量岗土壤剖面图常绿阔叶林农田农田农田农田农田农田红泥土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混交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培泥砂田培泥砂土泥砂田黄泥砂田洪积泥砂田黄泥田红泥土酸性紫色土山地黄泥土南溪山土壤类型植被或利用现状商量岗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5411山地土壤本区山地主要以黄壤、红壤和紫色土为主,在丘陵陡坡处或侵蚀地有粗骨土分布,但覆盖面积不大,有大量的砾石和类风

17、化母岩碎片,剖面发育差,土层仅1020CM,植被发育也差见图42。图42南区奶部山溪口山地土壤剖面(1)地带性土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00M300M之间,红壤系是本区地带性土壤类型。它是在温热气候条件下,富铝化过程特别强烈,使硅酸盐分解,硅淋失,铁、铝沉积,而形成了具有ABC型发生剖面形态,土体深厚,本身保持水能力强,粘性大,有机质含量不高4。土壤一般表现为酸性到强酸性,颜色一般为红棕色到黄红色。由于富铝化程度深,钾很少。在我们所定的点中,茅蓬山,千丈岩,三隐剡江紫色土红壤黄红壤紫色土石砂土粗骨土陡坡黄壤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6潭都属于低丘地区。茅蓬山和三隐潭上位黄红壤,紫红色的砂岩母质,

18、上面生长着毛草和茶林。在千丈岩的红壤上面生长着灌木。主要的植被有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黄檀(DALBERGIAHUPEANAHANCE)、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浙江柿(ZHEJIANGPERSIMMON)、木荷(SCHIMASUPERBA)、绵槠(CONTINOUSMESOPHANEROPHYTES)、青冈栎(CYCLOBALANOPSISGLAUCA)等。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M以上的高丘和低山地带。由于黄壤所处的海拔高,气温低,降水量相对高,富铝化过程明显,粘性部分的硅铁率比红壤稍大。土体中铁的氢氧化物的脱水程度低,有铁离子残留,使土

19、色黄或棕黄色。土表中有机质积累量较大,具有厚达1020CM的腐殖质层,且保存着较多的植被落叶层,土壤的酸性表现为酸性到中性,其母质是淡灰岩。主要植被种类有映山红(AZALEA)、小果南烛(LYONIAOVALIFOLIAVARELLIPTICA)、铁黑汉条(SPIRAEACHINENSIS)、马银花(AZALEASTRA)、算盘子(PUBERULOUSGLOCHIDION)、湖北山楂(CRATAEGUSHUPEHENSISSARG)、白茅(COGONGRASS)、黄山松(TAIWANPINE)、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20、)等。(2)非地带性山地土壤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紫色土石本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直岙的低丘和庄屋山一带。其成土母质是紫色砾岩,砾岩等风化体。因其岩性疏松,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故土体的砾性较重,结持性差,易遭冲刷。全面无明显的分层发生,土层浅薄,常不足30CM。因为处在新风化状态,成土作用又弱,故土体仍保持母岩原有的色泽。全剖面一般呈均一而鲜艳的红色和紫红色。土壤呈酸性反应,PH值约在50左右。因此在新风化状态,成土作用弱。主要的植被种类有白栎(QUERCUSFABRIHANCE)、恺札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茅栗(CASTANEASEGUINII

21、DODE)、栓皮栎(CORKOAK)、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等。粗骨土分布在受强侵蚀的丘陵或陡坡处,出露面积不大,含大量的砾石及半风化母岩碎片,可超过30,剖面发育差,淋溶作用不明显,淀积层受侵蚀而缺失,故剖面呈AC型,土层性,仅为1020CM土色浅淡,多呈棕黄色。412河谷土壤河谷地区有水稻土、潮土和新积土分布,局部地区有基中性火山岩(玄武岩土)和山地草甸土(东岗山顶局部低洼处)见图43。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7图43河谷土壤分布图(1)新积土清水砂土分布于剡江两侧凸岸的河漫滩上,成土母质为全新的河流冲积物。因经常受洪水的影响,成土年龄短,熟化度也低,多是荒滩景

22、观,剖面无发生层次,无明显的腐殖质表土层,全土层结构松散,然而土粒的分选性和沉积层理清晰,质地以砂壤轻壤为主,并夹有较多的卵石,未见铁、锰沉淀现象。(2)潮土分布在剡江及支流的河漫滩的内侧,目前有时会被特大洪水所掩,处在不断淤积过程中。土壤发育受地下水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较深。全土层深厚,常达1M以上,母质层次较好,质地为轻壤至重壤土,呈微酸性反应。由于间隙性喷水影响而产生的铁锰斑出现在土体中,剖面发育度弱,大致由腐殖质层(耕作层)氧化还原层(铁锰斑淀层)母质层组成,亦即是ABC型。(3)水稻土在四明山南区的水稻土只要有红泥田、洪积泥砂田、泥质田和泥砂田四种类型。其中分布于剡江两岸的多为渗育型水稻

23、土,分布面积较大,而在山前洪积扇上发育的则为潴育型水稻土,它是由阶地上的新积土所改造而成,是经过长期水耕熟化形成的耕作土壤。42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土壤的分布规律包括山地土壤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水稻土红壤潮土培泥砂土泥砂土洪积泥砂土培泥砂田泥砂田洪积泥砂田红泥田新积土(卵石清水砂)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8土壤在空间上与大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相适应而呈带状分布的规律性。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主要指纬度地带性,即土壤地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土壤垂直地带性是山地土壤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是在水平地带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不同水平

24、地带内,土壤的垂直带谱不同。土壤的非地带性是指主要土壤受地方性成土因素(如母质、地形、水文地质等)作用下呈斑状星散于地带性所表现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局部环流和洋流、局部水分变化、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局部地热异常、人为作用的影响。421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浙江省内650M以上的山地在土壤类型调查中发现属于黄壤土类,1000M以上属于黄棕壤,而本区则到黄壤为主,650M左右往下属于红壤。本区主要为黄泥土土属,土体分化明显,土层深厚,一般呈酸性反应,A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综上分析,地形的起伏,海拔的变化,在土壤分布迁移中起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由于本区地处暖温带,四明山南区土壤

25、地带性分布主要表现为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但是土壤垂直分布不是很明显,且土壤垂直类型也不多。422土壤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人类生产活动,多半发生在水源充足,土层较厚,气候温暖,光热资源充足的河谷两岸的阶地和高河漫滩上10。因此,耕作土壤(尤其是水稻土)则是锯齿状或树枝状分布于河流两岸,且分布狭窄,面积较小。除此之外,还有潮土和新积土两种河谷土壤。潮土母质为近代溪流冲积物,土体分布不明显,砂砾泥夹杂。河漫滩上分布的新积土,随时间推移,新积土慢慢向草甸土演化。紫色土的土壤形态特征、土壤发生学特征,主要理化性等都反映了紫色土化学风化微弱,继承和保留母质或母岩特征明显的特点11。颜色以紫色为主,这也正是区

26、别于红壤及其它土类的一个最为显现的特征。而且,紫色土化学风化弱的特点。由于土壤颜色深,因此紫色土吸热快,升温快,昼夜温差变化大。分布于边缘山丘地区的粗骨土,植被多为稀疏灌丛草类,覆盖率较高,地面有较多的凋落物积累。粗骨土由于山丘地区地形起伏,地面坡度大,切割深,上体浅薄,加之风蚀、水蚀大多较重,细粒物质易被淋失,土体中残留粗骨碎屑物增多,因而具显著的粗骨性特征。还有部分母岩,在干湿条件下,物理风化尤为强烈,在漫长的成土年代可形成较深厚的半风化土体,细粒物质少,而砂粒含量尤高。43植被分布规律植被的地带性是指植被类型随地理位置而变化的规律。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地球表面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

27、研究9的热量,随所在纬度位置而变化,水分则随着距离海洋的远近,以及大气环流特点而变化;随着海拔高度同样引起了热量和水分的重新分配。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结合导致了气候按照纬度、经度和高度三个方面的环境梯度的改变而变化,这种气候条件的地带性变化必然使植物群落的分布具有相应的地带性规律。植被的非地带性指在一定的气候带或大气候区内,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呈现的植被分布规律。在分布上,植被的非地带性常受某一生态因素,如水分、基质等的制约,呈斑点或条状嵌入地带性植被类型中。431植被垂直带谱四明山开发历史早,植被破坏严重,原始地带性植被(中亚热带绿阔叶林)不复再生。

28、林木大多为次生或人工营造的,或改造为农田(梯田)、茶园、果园、花圃等。山地植被的分布因受山体的高低、坡向、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海拔高度引起的气候因子水、热因子,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它直接导致植被的垂直分布从山麓至山顶有规律的变更,称为植被分布的垂直带谱5。分布于低丘红壤上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于山体黄壤和紫色土的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毛竹林和灌草丛。(1)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是本区地带性的典型植被类型。但是由于受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故现仅存在与丘陵陡坡或交通不便的狭窄山沟内。主要分布于山体的红壤中,100200M

29、之间。组成群落的树种为木荷(SCHIMASUPERBA)、绵槠(CONTINOUSMESOPHANEROPHYTES)、红椆(NEOLITSEAFERRUGINEA)等。此外,伴生有岩青冈及其木考属等。山地随海拔的升高,环境梯度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引起山地垂直带的出现。但由于受土壤条件的影响和作用,再加上植被发育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及人为因素,森林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也受到影响。虽然如此,四明山南区常绿阔叶林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仍然是比较显著的6。(2)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这类混交林亦是本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上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中下层以半夜铝阔叶乔灌

30、木为主,混有各种不同比重的落叶乔木7。它广泛分布于海拔高度较低的低山丘陵上,山体的红壤处200M左右。其中,常绿树种主要有木荷、绵槠、青冈栎等。而落叶树种多为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黄檀(DALBERGIAHUPEANAHANCE)、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浙江柿(ZHEJIANGPERSIMMON)等。由于人类不断砍伐,其覆盖度差,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10林相不是很整齐,而冲斑块状分布于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之间。(3)落叶阔叶林这类阔叶林是常绿阔叶林和上述的混交林遭受严重破坏后,植物群落以逆向演替的中间产物,

31、属于次生林。这种植被大多分布于海拔700800M以下的向阳坡。组成落叶阔叶林群落的优势树种有喜阳的白栎(QUERCUSFABRIHANCE)、恺札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茅栗(CASTANEASEGUINIIDODE)、栓皮栎(CORKOAK)等。(4)暖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的主要树种为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多是人工营造。这是区内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植被类型。它广分布于本区的500800M以下的山地。尤以阳坡为多,大多生长在酸性紫色土壤之上。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低山、丘陵和平地,建群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又称为亚热带针叶林。但是它的生境

32、一般比常绿阔叶林的要差,土壤较为干燥、瘠薄,属于次生类型8。(5)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分布于海拔750800M以上的山坡,其中多见于向阳坡。主要树种有黄山松(TAIWANPINE)、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等,可独立成林。在商量岗林场一带的杉木林均系人工营造,林相整齐,长势良好。黄山松林局限于我国东部亚热带中山垂直带上,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中山垂直带上很有特色的代表群落,是这些山地植被划带时的一个很好的依据9。(6)毛竹林毛竹林也由人工培育而成。除山顶因风势较大而不利于生长以外,其它地方均有分布。其中,尤其以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的谷坡所栽培的毛竹(PHYLLOSTACHY

33、SHETEROCYCLA)集中成林。因而,四明山南区是奉化大毛笋(CAULISBAMBUSAEGERMINATUS)的主要产地之一。7灌草丛在四明山南区的海拔800950M以上山顶,由于风势过大、气温较低及人为破坏等原因,仅有灌草丛分布;而在低海拔的丘陵地上,也因受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使有些地段的常绿阔叶林也有逆向演替为灌草丛植被的现象。组成这类植被类型的主要群落种类有大叶胡子枝(LEAPEDEZABICOLOR)、映山红(AZALEA)、小果南烛(LYONIAOVALIFOLIAVARELLIPTICA)、铁黑汉条(SPIRAEACHINENSIS)、马银花(AZALEASTRA)、算盘子(

34、PUBERULOUSGLOCHIDION)、湖北山楂(CRATAEGUSHUPEHENSISSARG)以及白茅(COGONGRASS)等禾本科草类植物。同时还存在个别常绿阔叶树如木荷(SCHIMA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11等等。零散的分布于马尾松林之间。432植被演替规律研究(1)气候主要由于气候的原因,使本区的植被呈现了地带性的分布。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和暖温带的顶极群落。它在没有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凡排水良好地段的植物群落经各种演替系列,其最后阶段都是落叶阔叶林。典型的落叶阔叶林被破

35、坏后,通常由小叶、喜光的杨、桦林所替代,在重复砍伐或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可演变成灌丛。但是如保护得好,仍能沿进展演替方向发展,恢复成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温性针叶林系指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地区平原、丘陵及低山的针叶林,还包括亚热带和热带中山的针叶林。灌草丛是指以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但其中散生灌木的植物群落。大部分是森林、灌丛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日趋瘠薄,生境趋于干旱化所形成的次生类型。由于植被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的分布在山坡背面,有的生长在山体阳面。使植被吸收阳光程度不同。如暖性针叶林建群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分布区气候大致为年平均温在1522,积温在45007500左右,此

36、类森林也会向北侵入温带地区的南缘背风山谷及盆地,向南也会分布到热带地区地势较高的凉湿山地。(2)土壤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很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作用,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在四明山南区植被所呈现的分布规律也深受着土壤等成土因素的影响。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在超出该高程后降低,土壤类型相应地出现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的特性,从而引起植被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3)人为因素由于人类活动,对山区的树木进行无休止的砍伐

37、,使原有的森林物种发生了改变。如四明山南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物种多样性下降,但同时保持了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物种组成的主要特征。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恶化,植物赖以生存的生境被破坏,造成狭域分布种在植被中逐渐消失,导致退化群落的物种组成相对比较单一,物种丰富度下降,恶劣的环境使得较广分布的成分和喜光的杂草成分容易侵入12。从而导致四明山南区的优势科、属、种的比例下降。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125结论51四明山南区山地土壤分布规律四明山南区山地土壤随着海拔高度表现出不太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山顶到山麓分布着地带性土壤,分别为黄壤和红壤。另外,在山地的某些特殊的地貌部位分布有紫色土、粗骨土

38、、石质土等非地带性土壤。52河谷土壤的主要类型河谷土壤从山麓到剡江河漫滩依次分布着潮土、水稻土和新积土。河谷土壤所呈现的分布规律与河流阶地的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有关。其沉积物成因类型主要有洪积物(Q3DLPL)和全新统冲积物(Q4AL)两种,分别影响着河谷土壤的形成和分布。53四明山南区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在自然环境诸要素中,联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方面就是土壤和植被了。土壤具有肥力,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等的要求,是植被的立地条件、生长发育的基制;同时植被参与了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及其他许多成土过程,还是土壤形成与发育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实际上的植被土壤系统。受土壤分布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相

39、对应分布的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温暖性针叶林等。54河谷地带性植被多被破坏受人类开发利用影响,很多被用作工业用地。常绿阔叶林覆盖率下降,其它植被类型也出现退化现象,从而导致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不明显。6展望由于本文比较侧重研究了四明山南区土壤的成土气候、植被及地形土壤的垂直规律的影响,没有充分分析到土壤的成土时间和母岩及母质的影响,并且在土壤的数据采集方面也不够具体,所以对四明山南区的土壤整体性质研究不够深入。61结合土壤系统分类法本文中土壤分类所运用的是传统土壤分类法,由于年代比较遥远,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结合土壤系统分类法,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可以使得出的土壤分类数据更加权威。

40、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1362根据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搞好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土地类型和生产特征把本区划分为四个层面(1)平原温热层山间谷地,河谷小盆地,海拔一般小于50M。土壤发育程度较好,肥力中等。(2)低丘暖温层海拔在50250M左右,耕地为水稻和旱粮,林地为锚固、茶叶、松、杉等。(3)高丘温凉层海拔在250500M左右,坡度较陡。以林为主,保持水都流失,发展茶叶生产。(4)山地寒温层海拔为500M以上,发展杉、松用材林,建立高山云雾茶基地。四明山南区土壤植被特征研究14参考文献1XIAOJU,WANGZITONGGONG,ASSESSMENTANDANALYSISOFSOILQUALITY

41、CHANGESAFTERELEVENYEARSOFR1ECLAMATIONINSUBTROPICALCHINA,JGEODERMAL,1988,3393552宋永昌植被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733金则新浙江天台山落叶阔叶林特征研究J广西植物,2000,2021071164BRADYNC,WEILRRELEMENTSOFNATUREANDPROPERTIESOFSOILSMNEWJERSEYPRENTICE_HALLINC,20025邝生舜河南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491926肖宜安井冈山常绿阔叶林特征初探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215

42、60647闫传海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的群落特征探讨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10127308何妙光植物群落针叶林暖性针叶林J植物杂志,1985,326279王良平,卓正大论黄山松林在庐山植被垂直带谱中的位置J植物生态与地植物学报,1989,1283410虞光复,陈永森,朱光辉,等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6,81828611张雪林浙江省紫色土的成土特征与性状J浙江师大学报,1997,20(2)909612温远光,和太平,赖家业,等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的植物区系分析J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17213814613倪穗,胡建军,陈开超,等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06,191858914姚梅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垂直分异规律及其开发利用J大众科技,2009811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