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上期“四步循环”模式学案(语文社版)14、风筝 (总第 5-6 课时)课型: 备课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2、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在合作探究、交流中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合作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进而让学生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1、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2、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
2、可贵精神。【教学难点】1、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教学方法】1、 四步循环教学模式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合作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自学指导】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最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风筝一文,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小时候自己和弟弟周建人之间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弟弟的行为,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心情,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亲情的赞歌,让人沉醉在七年级语文
3、上期“四步循环”模式学案(语文社版)2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自学内容1、了解作者及背景。2、掌握重点字词。3、初读感知课文,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括叙述一下。4、谈谈阅读本文后的感受。5、画出不能理解的部分准备交流。【启智探究】生生合探、师生共探,研读课文。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括叙述一下。“我”在北京看到小孩放风筝的情景,想起了小时候以暴力手段使小兄弟不去放风筝,而到中年后产生一种自责、忏悔的感情,希望能够补过或得到小兄弟的原谅;可小兄弟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我的心更加沉重。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
4、受? C.第 5 段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的是指什么?在哪一段能找到答案?第 3 段中, “我” 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请在文中勾画出原句。(这一幕,是指“我”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放风筝,气得我将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在第 3 段中能找到答案;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他的看别人放风筝的行为我认为是笑柄,是可鄙的)D.第 5 段到第 11 段中写到“我”事隔几十年想要讨小兄弟的宽恕, “我”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在第 5 段中能找到答案吗?请勾画出来。(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才明
5、白了以前自己粗暴地管理小兄弟的行为是错误的行为,我的良心受到谴责,从而产生了一种悔恨、自责的心情。由此可以悟出: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做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事情)七年级语文上期“四步循环”模式学案(语文社版)3E.为什么说“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喜欢玩乐的儿童的天性,一种合理的愿望,只因有悖于成年人的“信条”就被扼杀,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一种悲剧的意味。在文中,我的沉重和悲哀被一再强调,这不仅有力地表现出鲁迅先生一贯具有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摧残人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
6、否定和深恶痛绝。F.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具有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 因为当年的“我”和我的小兄弟,都被愚昧的观念所支配,都认为“不许去放风筝”这件事是“我”管对了的,彼此都不认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却已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之大之广,让人不寒而栗。)讨论回答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教师小结 :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A、有手足情;B、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C、“我”的自我反省精神;D、小兄弟无怨恨的
7、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全文的线索是:以风筝为线索。齐读第一部分,探究下列问题: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A、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联系下文)B、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对比,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七年级语文上期“四步循环”模式学案(
8、语文社版)4C、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的“春天”有一种特定的含义:是我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我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的气息,所以便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课堂检测】 1、为什么说“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2、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拓展应用】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自学指导】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对于
9、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精读课文(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七年级语文上期“四步循环”模式学案(语文社版)5指名朗读课文(312 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启智探究】A、(讲解第三至第四自然段)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先默读后思考下面各题: 第一组: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a.在这两段中勾画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和
10、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外貌;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神情;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具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语言、动作)b.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自己制作风筝,且风筝与别人的不一样,可见他很会动脑筋,很会设计,这样有益于身心的正当行为居然要偷偷地来做,实属可怜之至、瘦弱的小兄弟形象)c.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作者把文中的“我”写得犹如
11、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我”践踏的虽是事只风筝,可伤害的却是一颗本应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 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B、(讲解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先默读后思考下面各题: 第二组: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a.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理解就应该明白,因为以前的“我”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的方式方法都是对的,而现在的“我”,看到书上的正确的道理,心七年级语文上期“四步循环”模式学案(语文
12、社版)6情一下子就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良心受到了谴责,可谓“不幸”)b.从第 5 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 (抨击了封建的落后的儿童教育观念,是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c.我懂得游戏意义后,心情十分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认识到自己对小兄弟的粗暴行为是错误的,所以产生了遗憾、自责的心情,并设法补过。他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恨铁不成钢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说明他具有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
13、。他,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d.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作者写道:“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里表达了一种更为沉重的悲哀。)(小时候,“我”对小兄弟管教得很粗暴,简直是精神的虐杀。多年后,当“我”准备向弟弟道歉时,他却已全然忘却,而且并不认为兄长的管教有什么不对。“我”曾有过的过失再也无法弥补,也无从弥补,所以“我”更加悲哀。从更深层面上分析,被虐杀者甘受虐杀,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C、(讲解第十二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十二自然段。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下面各题: 第三组: (四人小组讨论
14、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a.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我“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来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全然不自知;“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想摆脱也不可能了。)b.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七年级语文上期“四步循环”模式学案(语文社版)7(“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
15、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也无法补过,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课堂检测】1、 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2、 我懂得游戏意义后,心情十分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3、 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4、课堂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 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拓展运用】a.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b.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 【板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期“四步循环”模式学案(语文社版)8【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