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推行小红花换分制后的思考 东台市幼儿园 摘要 奖励对孩子发展的积极意义已被幼儿教师普遍认同 ,并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但奖励方式如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于是试着选择了用累积小红花来换取物质奖励 铅笔的换分法,是想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物质奖励 精神奖励 换分 两者结合 代币法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挑选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两组。 A 组的孩子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而 B 组的孩子们则只是被告知“想看看你们 的画”。 3 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 A 组的孩子们大多不主动去画,他们
2、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 B 组的孩子们则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可见,对于孩子们来说,精神上的奖励比物质上的奖励重要得多,或者说更能发挥持久的作用。后来,心理学家又把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度、不同兴趣组做过多次论证,结果是相同的。 但是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物质是人人追求的。而我们的孩子们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被日益同化,所以只有精神奖励而没有物质奖励必然是行不通的。 我带这个班的孩子三年,从小班、中班一直到大班。 案例 1:这帮孩子刚入小班 的时候,常有人哭闹不止,带动全班一起哭,于是用糖引诱“不哭的小朋友可以吃到一块糖”。老师手中花花绿绿的糖果立即转移了小朋友的注意,为吃到糖,效果立竿见影
3、。等孩子渐渐长大,到了中班时,糖果便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口头表扬和小红花,而小红花的数量则成了小朋友之间相互较量的砝码。进入大班,小红花的频繁使用,让这帮渐渐懂事的孩子对此不再那么重视了,而口头表扬也无法激发起幼儿更多的热情了。无意中看到杂志上有位老师采用了“小红花积分制”,于是决定效仿,并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作了修改:在幼儿园中,无论活动、午睡、吃饭,还是 任何事情,只要比以前的自己有进步,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小红花由小朋友自己保管,当得到 10 朵小2 红花时,便可以跟老师换一枚“笑脸”,当积到 5 枚“笑脸”,就可以和老师换一支铅笔。同时“告诉”小朋友,铅笔的多少决定了能否上小学,所以希
4、望小朋友努力争取。 消息一宣布,小朋友都觉得很新鲜,纷纷议论想要得到铅笔,有的在暗暗为自己加油。果然,第二天,小朋友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态度认真了,吃饭比以前快多了,挑食的小朋友少了,睡觉安静多了,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决定让小朋友有了惊人的变化。当天就有许多小 朋友拿到了他们的第一朵小红花,有的小朋友甚至拿到了两朵三朵。很快兑现的承诺让小朋友情绪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表示明天要拿到更多的小红花。 反思 1:“小红花积分制”原是无奈之选,想不到竟给了小朋友莫大的动力,小朋友真的是为了那些铅笔而改变的吗? 用物质鼓励的方法来刺激孩子的积极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一招容易在短期
5、内见效,但是从长久发展来看,会挫伤小朋友学习或者对所有事情的兴趣 ,因为他只是为了物质在“工作”。 因物质许诺而发展起来的这种行为常常不会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这种被动行为不易巩固,更谈不上发展。如果 需要让它维持和发展下去,只有新的,更高级的物质许诺才行,否则小朋友的积极性或兴趣就会立即大打折扣。奖励的方式一定要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偶尔能够刺激小朋友的积极性,但如果总是使用这种方式,就不但丧失了刺激作用,说不定还会使小朋友产生不正确的想法:把任何事都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为一把糖、几支铅笔而学习,甚至还可能导致品质上的问题。 想到这,我不禁要为这样的做法担忧了,这样真
6、的能让小朋友更好地发展吗? 案例 2: 小红花积分制推行以来 ,小朋友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都在挑战着自己的过去,力求 进步。可进步岂是那么容易,慢慢地,有些小朋友的热情就退了下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我们许诺:小朋友在活动中如果回答问题次数多的,或者能在活动中不随便讲话,能一直坐得端正的,都可以拿小红花。这下,小朋友又有了动力,积极动脑,争着回答问题,活动的气氛特别地好,不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就连那些平时怎么都闲不住的小朋友,只要稍一提醒,都立刻坐好,活动进行起来很是顺利。连休息的时候,都有一些小3 朋友安安静静地端坐着,等着老师表扬、发小红花;别的小朋友打闹玩耍的时候,他
7、们也会在一旁静息 ,用眼睛看着老师 ,希望 能拿到小红花。这下让我为难了:谁都知道这些小朋友是故意做出来给我看的,目的只是一朵小红花,这样的行为我应该给予嘉奖吗?或者视而不见? 反思 2: 这样的情况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六、七岁的孩子为了目的想出了各种方法。可是这是我的目的吗?我难道只是想要一些上课安静、不捣乱、循规蹈矩的孩子吗?我的小红花的作用难道就在这儿吗?我这样算不算频繁地滥用奖励呢? 有人指出: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 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
8、德西效应)导致奖励变得微不足道,对幼儿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使幼儿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甚至把得到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产生对奖励物的关注与贪求,一切以奖励为目的,丧失内部动机。要做到奖励频次得当,必须把握奖励的时机。如果幼儿没有内在行为动机,或者内在动机不强,教师不得不从外部激励幼儿,推动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和保持,这时采用奖励是必要的。但如果幼儿已经认可道德行为本身,已经具有内部动机,此时就没有必要奖励幼儿,以免弄巧成拙,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削弱幼 儿的内在动机。 我有些迷茫了。 案例 3:小红花的激励作用在少数几个小朋友身上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好效果,他们不仅表现突出,更能
9、时时以 “小红花”的标准提醒自己,要求进步,力争小红花。很快地,就有一名女小朋友换到了第一支铅笔。为了鼓励其他小朋友,我们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对她大大地表扬了一通,同时再次提醒小朋友努力地争取小红花,也告诉大家老师已经兑现了承诺。 她手中的漂亮铅笔引来了大家羡慕的眼光,感叹声不断“哇!好漂亮的铅笔!”“璨璨真棒!”“我马上也能换铅笔了!”“我已经有 3 个笑脸加 6 朵小红花了!”不少的小朋友都拿出 了自己的小红花来数“一个,两个,三个” 虽然有的小朋友小红花数量还很少,可是看到他们认真地数小红花的样子,让我们觉得似乎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 4 这次“事件”以后,小朋友的表现又比以前好多了,个个都在
10、努力拿到更多的小红花。无意间听到休息时有几个小朋友在聊天,甲小朋友说:“我已经有了2 个笑脸加 8 个小红花了,我再得 2 个小红花就能得到 3 个笑脸了,然后我再得2 个笑脸就可以换铅笔了!”乙小朋友也赶紧去数自己的小红花,然后很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有 4 个笑脸没有小红花,我再得 1 个笑脸就能换铅笔了,我的比你多。”甲小朋友又说 :“我要换绿色的铅笔。”乙说:“我要红色的。”这时旁边有几个小朋友也听到了,立即插进来说“我要蓝色的”“我要黄色的”。一旁的我没有说话,这些小朋友谈论的都是铅笔,我不禁在想:难道小朋友们就仅仅是为了铅笔吗?难道吸引他们的就只是铅笔而已吗?我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吗?
11、反思 3: 如果小朋友把铅笔当作“终极目标”,那么对幼儿最有吸引力的还是物质的奖励。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如果一直没有物质的刺激,也许根本没有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只有选择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也就是 “代币法”。 而 我认为代币法是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的最好的一种方法,我想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当幼儿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不是立刻就能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延迟满足,幼儿必须要持续地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可以培养幼儿的进取心和忍耐力,让幼儿从中体验到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不断努力才行。也降低了物质奖励对幼儿的刺激,反而强化了幼儿的自我成就感。因为每当幼儿通过努力得到小红花和笑
12、脸时,都能体验到一种喜悦感。 于是我想:继续下去,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呢。 案例 4: 小朋友为了小红花都积极表现,我们老师也都觉得挺欣慰。我们会时时地问问小朋友们小红花的数量,经常性地提醒小朋友要努力争取小红花。 很快地,有第二个小朋友来找老师换铅笔了,她拿出了 5 个笑脸跟我说“老师,我换铅笔了。”我习惯性地要求这个小朋友把 5 个笑脸数一遍,当她把 5 个笑脸排好在桌上的时候,我瞥了一眼那些“笑脸” ,突然发现其中有 2 个笑脸和我们平时发的笑脸不太一样 ,仔细一看 ,果然 ,比我们发的要小许多。我又想起昨天我询问小朋友小红花数量的时候,因为她的数量多,所以我记得她才 3 个笑脸。我没有声
13、张,只悄悄地把其他两位老师 叫来验证了一下,证实了这不是我们所发5 的“笑脸”。我问她:这 2 个笑脸是哪来的?她回答说:老师发的。我严肃地说:哪个老师发的?她说:不知道。我又问:到底是哪儿来的?她说:我捡来的。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还是这铅笔惹的祸。也许她只是想早点换到铅笔,所以“出此下策”,却没有想到被老师发现了。 反思 4: 就是为了铅笔,我们的小朋友居然想到了“欺骗”!我真的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到这样的地步。 其实 5 岁左右的孩子,这样的行为只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 的一种自发行为,而不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这
14、种不好的倾向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树立是非观的绝好时机。而这个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撒谎”,在于孩子“为了达到目的 ,而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 想到这,我开始害怕起来,到底是赢得铅笔过程重要还是结果更重要? 案例 5: 小朋友手中的小红花越来越多,保存小红花就成了一个难题,老师又不许小朋友带回家。有不少小朋友都常常丢掉一、两朵小红花,甚至还有的把笑脸弄丢,又不敢告诉老师,因为老师说过,要自己保管好,丢了自己负责,于是回家告诉家长,说有个小朋友拿了我的小红花,家长也就 相信了,第二天来找那个小朋友兴师问罪,这边的家长也不依了,凭什么说是我家宝宝的拿的,我家宝宝从不做这种事情,说着家长吵起来
15、了。 反思 5: 一张小小的红花引发了许多的问题,甚至引发了“社会战争”,连家长都参与进来,说白了,还是为了最后的那一支铅笔。 案例 6:我们的小红花换分制推行以来,得到了我们不少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纷纷表示这个方法很好,小朋友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连在家里的表现都好多了。 有位妈妈告诉我们,她的宝宝昨天对她说,她已经有了 3 个笑脸加 6 个小红花了,马上就能换到铅笔了。她听了很高兴,就对她说:如果你 能得到一支铅笔,妈妈就奖励你 100 元。旁边正好有家长听到了说:是啊,我也是这么对我家宝宝说的,只要拿到一支铅笔就带他去一次肯德基。 6 反思 6: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原地。原来就是希望通过小
16、红花这样的精神奖励来代替或者与物质性的奖励相结合,没有想到结果是这样。 心理学家德西在 1971 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 1 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 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 (奖励组 )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 (无奖励组 )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
17、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 (即内感报酬 ),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 (外加报酬 ),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我国教育家陈佑兰先生说过: “ 物质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发展。 ” 可是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 奖励,总比不奖励要有效得多。 哥伦比亚大学的盖兹和匹斯兰德两位教授,曾经针对“奖惩在学习上的效果”做了一项心理实验。他们两个人经由随机取样,在某 校挑选了一些学生进行测验,他们先把这些学生成 A、 B、 C 三组,然后进行考试。隔了三天之后,再进行同样的考试。不同的是,在第二次考试之前,先
18、对 A 组学生加以奖励,称赞他们考得很好;而给予 B 组惩罚,责怪他们没有考好;至于 C 组学生,则不给予奖励,也不给予惩罚。实验结果发现,受到奖励的 A 组,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最好,其次是受到惩罚的 B 组,没有受到奖 惩的 C 组反而考得最糟。 从这项心理学的实验我们就能看出,奖惩对孩子的影响,比不闻不问要大得多,而受到赞扬的无疑又比受到批评的更有干劲! 事实证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 30 ,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 80 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7 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 3 4 倍。通过恰当地激励,人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被发挥
19、出来! 而精神奖励却能让幼儿获得更高的境界。 现实中,好多的家长都或许在抱怨: “ 我们的 宝宝 ,不听我的,就听他们老师的话。 ” 也许,我们不难 联想到孩子在幼儿园为什么对老师的话那么重视:如果哪天孩子在幼儿园里得到老师的表扬,哪怕只是 “ 今天吃饭很快! ” 或者 “ 衣服很干净 ” 他也会兴奋很久,回到家忙不迭告诉爸妈,然后第二天就可能早早盼着去幼儿园,这就是精神奖励的作用。老师当着小朋友的面这样表扬他,说明他很能干,做得好,其他小朋友都要向他学习呢!因此,家长 也 最好采用精神鼓励方式,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学习目的,向着更高的思想境界看齐,使孩子的学习经常有一股动力。如果非要给孩子买点
20、什么物质的东西,最好是一两本新书或其他学习用具之类,不要使孩子单纯将物质因素作为自 己的学习动力。 专家提醒 说 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精神激励孩子的方法有语言和行为两种,低层次上的激励是语言,高层次的激励则是行为上的表达 , 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 ,一个轻柔的抚摩 就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 所以对于幼儿来说,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缺一不可。 我们班里的三位老师试着将精神上的奖励与物质结合起来,就是希望能够开辟出一条更适合幼儿的道路,虽然我们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可它还是让一部分的幼儿对奖励有了更新的认识,也 让这一部分幼儿在对奖励渴望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坚持以及不间断的进取心,也许这才是我们老师的“终极目标”吧! 参考文献: 1这样的孩子最优秀主编: 张健鹏 胡足青 , 九州出版社 8 2 玛丽亚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玛丽亚 蒙 台梭利著 ,蒙利格编译,地震出版社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编:李秉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4比较学前教育李生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