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影响与务实.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10541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报道的影响与务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度报道的影响与务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度报道的影响与务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度报道的影响与务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度报道的影响与务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深度报道的影响与务实【摘要】深度报道之所以在报纸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由于它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深度报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许,一篇报道就能导致一部法规的改变,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关键词】影响力;深度;真相 深度报道的影响力 “翻开报纸,可以看到大量的深度报道 、 深度分析 、 深度调查出现在版面上,给报纸带来了厚重感。 ”1 深度报道之所以在报纸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由于它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深度报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许,一篇报道就能导致一部法规的改变,推动社会发展进程。2003 年 4 月 25 日, 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一篇深度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全文由当时该报深度版记者陈峰采写。孙志刚是湖

2、北青年,2001 年,他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之后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2003 年 2 月,他应聘到广州一家服装公司就职。3 月 17日晚上,他在广州街头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被带至黄村街派出所,派出所将他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再度由中转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 月 20 日,孙志刚被救治站宣布不治身亡。之后的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 72 小时曾遭毒打。记者通过采访,还原了孙志刚在被收容过程中不堪的遭遇。报道一经刊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发酵,舆情纷纷指向收容制度。5 月 14 日,曾目睹类似孙志刚悲剧、长期关注收容遣送制度2的北京大学许志永等 3 名法学博士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收容遣送

3、办法进行违宪审查,废除收容遣送制度;5 月 23 日,贺卫方等 5 位著名法学家也先后以中国公民的名义联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提请启动特别调查程序。于是,一篇深度报道不仅引起广泛讨论,还进一步引起公众更深层的响应。发酵在继续,2003 年 6 月 18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 ,同时废止 1982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当年 8 月 1 日,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施行,新办法提出了全新的自愿救助的原则,取消了强制手段,让各地收容遣送

4、站摘下牌子,取而代之以人性化的救助站。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一篇成功的深度报道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及社会意义。它立意深远,切中肯綮,用真实的笔触披露了法律制度弊端,以强大的力量推进了中国法治进步。 再来看另一篇深度报道的影响。2004 年 10 月 25 日, 郑州晚报刊登一篇深度报道流泪的豫花面粉:河南有毒面粉真相调查 ,报道刊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这篇报道的起因是,2004 年 10 月 10日,湖北省黄石市爆出河南大程面粉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豫花”牌面粉增白剂超标 14 倍的新闻,这则新闻造成黄石市工商部门全面清查所谓的“有毒面粉” ,接着武汉、天门、赤壁的“豫花”牌面粉也

5、遭围剿,之后“豫花”牌面粉有毒的传言迅速蔓延全国。当然事后证明, “豫花”牌面粉增白剂超标之说,是武汉一家媒体的“误判” 。但这一“误判”不仅3造成“豫花”牌面粉的销售全面受困,而且也造成了湖北乃至全国市场河南产面粉的销量剧降。河南面粉为何蒙冤,又该如何重振消费者信心?于是,郑州晚报深度报道部派出四路记者,分赴湖北、北京、郑州、驻马店,对此事件进行了全面调查,披露此次风波台前幕后的真相,之后推出深度报道流泪的豫花面粉:河南有毒面粉真相调查4 篇,一举澄清当时河南毒面粉传言,河南面粉也再度占领全国市场。 这两篇报道,仅仅是无数篇深度报道之沧海一粟,但影响力却都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深度报道的偶

6、然与必然 “新闻深度报道所选题材必须是重大新闻事件。所谓重大事件是指所选题材是很显著的新闻事件,报道的事实读者关心,且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读者的利益。 ”2 深度报道的选题看似偶然,其实有着必然性。深度报道有着自身的操作规律,选题往往涉及热点、焦点,新闻背后还有着可供深入挖掘的真相。所以,采写深度新闻时,要有一个判断,根据偶然事件的产生背景,判断深度报道的意义及可操作性。 继续以上述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和流泪的豫花面粉:河南有毒面粉真相调查为例。前一篇的记者曾是笔者的同事,后一篇的报道笔者亲身参与,对这两篇报道的出炉都深有体会。孙志刚事件其实并非孤例,收容站强制收容的弊端一度被人诟病,民众对此早就

7、颇多微词。这是一个大的新闻背景,之后有了孙志刚在收容所身亡事件。孙志刚出事后,他的家人找到媒体投诉,陈峰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事件的普遍意义,4在对收容站一片怨声的情况下,通过深度报道来唤起有关部门的警醒,既是媒体的责任,也是记者的神圣使命。这是这篇深度报道介入的前因。之后,陈峰着手采访。严格来说,这起涉及命案的报道并不容易采访,很多情况都可能没有法律意义的定性,对记者是个很大的考验。陈峰迂回采访了一些见证人,尽可能地将孙志刚历难的经历一一还原。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真实” ,读者哪怕不喜欢南方都市报 ,但他们不会怀疑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的真实性,因为报道里所有的细节都详细交代了信息来源和出处。毋庸

8、置疑,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得益于记者的敏锐触角,得益于记者的深度挖掘,得益于记者的职业操守。 “用事实说话” ,是新闻的核心,是新闻的生命,记者用穷追不舍的精神成就了深度报道的说服力,用超前思维和前瞻探索成就了深度报道的影响力。一篇零散的、单方叙述的报道和这样一篇真实的、可信的报道是无法相媲美的,这就是深度报道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另一篇流泪的豫花面粉:河南有毒面粉真相调查深度报道也事出偶然。不过,每一个偶然事件的背后都有必然的因素在里面。武汉媒体报道的河南面粉有毒的新闻传开后,出于一种直觉,河南媒体记者认为这里面有问题。原因是,河南面粉销量占领全国大部分市场,而且多年来销量有增无减,如果有问题,不

9、会这么久才发现,而河南大程面粉公司是一家很大的面粉企业,相当于河南面粉龙头企业,怎么可能会出现超标 14 倍的增白剂?于是,郑州晚报的记者便及时与大程面粉企业取得联系,一了解才知道,武汉一家媒体的记者将增白剂标准搞错了,造成一则错误的报道。这则报道的直接后果是,外省许多地方将河南面粉5下架。在这个时候,北京的一家媒体又报道了一篇北京地铁乞丐的新闻,称许多乞丐来自河南兰考,说他们“在北京磕头,回老家盖楼” 。一时间,“妖魔化”河南的民间舆情甚浓。于是,消除外界对河南人的误解、对河南面粉的恐慌,势在必行。怎么回应全国的质疑,当然得拿事实说话,深度报道的作用此时彰显无遗。通过几路记者的扎实采访, 流

10、泪的豫花面粉:河南有毒面粉真相调查近万字稿件见报,澄清整个事件的原本。这篇深度报道立即被各大媒体广泛转载,很快就消除了外界对河南面粉的误解,包括大程面粉在内的许多河南面粉重占市场。 这两篇深度报道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报道的事实读者关心,且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读者的利益,而且真实、及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渴望了解真相的欲望。 深度报道的组织与执行 “来到新世纪之后的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在报纸中的地位加强,尤其是有了都市类媒体的介入而更显规模。都市类媒体的深度报道,其特点不仅视角深,而且反应快速。原先按兵不动的许多地方性机关报也行动起来,开辟深度报道专栏。 ”1 一样的纸质媒体,深度报道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我

11、们不妨看看这几家媒体深度报道运作的特点,即南方都市报的深度 、 新京报的核心报道 、 河南日报的深读 、 郑州晚报的独家责任 。 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小组编辑、记者共 10 多人,每月平均发1516 篇深度报道、1314 篇对话稿件(供稿本报另一品牌对话 ,主要为新闻人物专访) 。小组实行编辑负责制,选题由编辑搜集及记者报题两方面构成,获通过后记者外出采访,途中与编辑保持联系,通报采6访进度及写作想法,编辑反馈意见,至成稿后再提出修改意见。赶时效的可能 2 至 3 天就完稿见报,独家或相对静态的 5 至 7 天完成,一些特殊题材,采编周期可能长达半月以上。在版面安排上, 南方都市报将深度版安排得

12、相当靠前,在封面、时评、重点(即其他报纸的封二要闻版)之后,置于本地新闻之前,由此可见其重视程度。而且,刊发时间基本固定,周一至周五基本可保证 3 至 4 篇。这样的安排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想强势地推出和塑造一个深度的品牌;二是固定一个阵地,能让深度报道的记者、编辑尽快成熟起来;三是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受众短时间内强烈地感受到报纸在报道方面的变化、新闻理念的转型,使报纸“主流大报”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尤其在高端读者那里能够获得比较广泛的赞誉。 新京报的核心报道 ,一般是每周 5 期,但有时候做不到。深度报道组的记者此外还要做人物、对话栏目。深度报道记者除了

13、 3 个主要栏目外,还有一些重大的突发新闻事件动态的追踪、新闻事件的挖掘、专题的重大策划等。重大的突发事件,比如地震,再有就是一些日常的新闻,类似于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但它的规模相对来说小一些。深度报道部还承担新京报每周年庆典的策划报道列传 ,主要是做人物,形成了新京报的一个品牌。 河南日报的深读是一年多来形成的品牌,在此之前,是以新闻视点的形式存在,周一到周五天天有版。 深读版供稿几乎完全由新闻特稿部记者完成。目前,新闻特稿部有 8 名记者,主要关注热点、焦点新闻,强调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贴近民生。每篇深度报道的字7数一般不低于 3500 字。新闻特稿部记者同时还要参与报道重大时事策划报道

14、,例如 2012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新闻特稿部做了 12 个整版,其中 7 个版面是“回顾十年”的无数个普通民众,2 个版面是解读十八大报告关键词,另外 3 个版面是十八大之后的反响。在单篇深度报道方面,深读版强调新闻的纵深。 郑州晚报的独家责任是具有 8 年历史的品牌栏目,主要负责国内焦点新闻的深度报道,一般情况下,除周日外,每天一期。它的定位是,关注时政,聚焦民生,透析社会,追踪热点,以最快速度报道最新事件,用独家视角诠释重大新闻。作为地方性传媒, 独家责任追求更快的速度传播、无界限新闻资讯深度解析,以更新的角度触摸视野所及的每一个重大事件。 通过这几家报纸深度报道的运作可以看出,纸媒对

15、深度报道都非常重视,并作为重点栏目打造。 深度报道的价值取向 “新闻深度报道应具备对事件本身全方位认识的功能。 ”2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报道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新闻价值取向。笔者一直关注新京报的核心报道 ,并与其中的一些记者相熟。这里,不妨以新京报的核心报道新闻判断为例。 新京报 核心报道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可以从几个个案说起。第一个例子是汶川地震时的“范跑跑” 。他引起关注是因为他讲了几句话:“如果有我的父母、孩子或其他的人在里边的话,我同样也不会顾他,会自己跑出来。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大家的广泛争议,当时,许8多媒体都对其进行报道, 新京报并没有选择这个点报道,应该是基于两点:第一,引

16、起关注是因为他后面的那几句激烈的话,并非他第一个跑出来,而且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可能有一种本能的冲动一个人往外跑,也就是说,核心报道没有去对“范跑跑”个人的道德进行评价;第二,当时有更重要的一些新闻,关于灾区的一些进展、救援及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等,远比“范跑跑”重要得多,于是, 新京报将核心报道版面让给这些报道。 第二个例子是汶川地震的明星男孩林某,他后来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 新京报在对汶川地震做一个回访报道的时候,了解到的情况是,林当初是被学校的一名副校长抱出来放到了操场上,后来又被送到了医院。林的班里有 40 余个学生,活着的有 10 余个。林之前跟电视台的记者说他救了两名学生,他因此成了

17、一名英雄。但是活着的学生说,没有一个是被林救的。后来记者问林到底救了谁,被救者的名字是什么,林说记不得了。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是,当地记者去医院采访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说自己多么勇敢,于是林说他也救了两个,身边的护士马上跟记者说,你们赶快过来,这个小朋友很勇敢,他救了两个小孩。后来经央视一采访,这个新闻就出来了。深度报道记者了解这个情况之后,就讨论要不要把它报道出去。有的记者认为应该报道,因为林靠此获得了很多利益,当地其他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对此有意见,媒体应该给他们一个交代,同时,如果不报道的话,林可能会靠着这个谎言,接下来获取更多的利益,比如说将来会不会在考大学时获加分,等等。有的记

18、者认为,如果报道的话,会不会毁掉一个 9 岁孩子的前途?9最后的决定是不作报道。因为记者相信,有更多传播的途径,会让大家知道这个真相,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淡忘这件事,林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反思。 还有一个例子,贵州的一个师生三角恋,一名女教师和两名男生的恋情,其中一名男生将另一名男生捅死了,有媒体报道时将女教师和男生如何暧昧等描写得细致入微,但新京报的深度报道记者认为,这个细节不应在报道范围之内,因为核心报道一是不愿意关注肚脐以下的新闻,二是这个事件新闻的价值在哪里,它反映出了什么社会问题?最终, 核心报道放弃了这一选题。 以上事例,显示了新京报深度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尽管每张报纸的深度报道角度有所不同,但根本上,新闻价值取向基本相同。事实上,深度报道除了告诉读者所不知道的真相之外,还告诉读者事实背后所凸显的一些社会根源,以及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人性,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等等。这些,就是深度报道的责任,也是它一直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蒋燕,范以锦.浅析报纸的伪深度报道J.新闻爱好者,2012(5下). 2卢欣科.新闻深度报道之我见J.新闻爱好者,2012(6 上).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