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39034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第 23 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及土地制度一、古代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产生)1、距今一万年 采集种植 石斧 石铲 耒 耜2、约七千年前 南稻北粟3、商周 农作物种类更多 出现青铜农具(人教版)4、原始农业的生产模式:耕作方法 组织方式 农业生产模式刀耕火种 大规模简单协作 广种薄收 5、古代农业经济的结构: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五谷” “六畜” ) (岳麓版)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春秋战国开始)1、传统农业产生的条件:(1)农具材质的变革:石器青铜(商周)铁器(春秋战国)(2)农用动力的改进:春秋出现牛耕 西汉牛耕广泛推广(3)耕作工具的发展:战国

2、铁犁唐朝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4)灌溉工具的发展:翻车(三国马钧)筒车(水力冲击)(5)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都江堰(人民版、岳麓版)(6)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联系选修一 商鞅变法)2、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耕作方法 组织方式 农业生产模式铁犁牛耕 家庭为单位 精耕细作 3、小农经济的产生:(1)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组织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非常注重精耕细作(3)评价:优点:自给自足;生活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政府扶植弊端: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

3、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承受风险能力差,十分脆弱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生存环境的恶化。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农业生产模式:精耕细作;3、经营方式:“男耕女织”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综合人教版、岳麓版)2、夏商西周的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私有制)2(1)特征:A、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向国王交贡赋;(人教版)B、井田中有“公田”和“私田 ”之分, “公田”为贵族占有, “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

4、权。 (岳麓版)(2)瓦解:A、春秋开始瓦解:铁犁牛耕使私田大量出现和频繁战争。B、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C、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如商鞅变法从 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新人教版)3、封建土地制度(1)确立:生产力发展私田增多鲁国初税亩(促进土地逐步由公有向私有转变)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新人教版、岳麓版)(2)特征: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A、国家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D、君主私有土地。(3)影响:土地兼并A、概况: B、影响:土地兼并不仅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而且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5、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岳麓版) C、措施:历朝政府采取措施抑制兼并, “均田”或“限田”。如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明朝丈量全国土地。D、土地兼并不能抑原因:土地自由买卖; 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4、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1)田庄经济产生:东汉时,士族地主采取田庄式生产规模进行经营。特点:聚族而居,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2)租佃关系发展历程: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宋代始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时租佃制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特点:地主与佃农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作用:提高了农民生产自主权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第 24 讲 农

6、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的二、纺织业的发展4三、从烧陶到制瓷1.陶器2.制瓷5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 (地位)农业的补充与从属;2、 (水平)技术的先进、历史悠久、领先世界;3、 (经营方式)多种经营形式并存;4、 (发展趋势)产生资本主义萌芽。6第 25 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二、城市的繁荣 1政治中心城市商业活动限制的逐步松驰2经济城市的兴起丝绸之路经过的城镇、 “陶瓷之路”经过的港口城市、工商业市镇7三、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中国商业的萌发、形成很早。2、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就是由官府垄断的。3、古代中国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出

7、现很晚,而且给私商自由发展的春天非常短暂。4、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5、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农抑商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占据着统治地位。这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执斌第 26 讲 农耕时代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1、概述: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基本主张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一思想开始于战国,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后来一直延续至明清。2、原因:(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反映。(2)直接目的:保证赋税征收和徭

8、役征发;(3)根本目的:维护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3、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体现(1)重农: 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2)抑商:A商鞅变法规定重农抑商;B西汉禁止商人做官、拥有土地、穿丝织品;C唐朝限制市的规模,不能随意扩大 ;D明清时期封建关卡林立,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E.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4、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1)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 经济上:稳定了小农经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

9、,维护政治稳定,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2)封建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这一政策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5、启示:在古代社会,重视农业是对的,但是将商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对立起来,抑制商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知变通,必然阻碍社会的进步。经济中农工商的正确关系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二、 “海禁”与“闭关锁国” 1、概念:“海禁”:指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闭关锁国”:指清代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准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 2、原因:8(1)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和倭寇的侵扰;

10、 (2)主观原因:自认天朝上国,物产丰富,不需外夷货物;(3)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4)根本原因: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3、表现: 4、影响:(1)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自卫作用;(2)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3)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三、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原因: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2、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 江南 丝织业3、产生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4、主要表现:(1)苏州形成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反映出雇佣劳动的普遍,是资本主

11、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突出表现。(2)景德镇制瓷业的雇佣劳动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进行效率较高的社会化生产,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5、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具体原因:(1)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2)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的极渡贫困,使得人们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3)国内市场缺乏。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4)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5)国家政策不力。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

12、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工商业的发展(6)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自然科技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第九单元 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第 27 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原因(1)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原因(2)西欧货币需求增加,人们渴望获得黄金根本动力(3)通往亚洲的商路受到限制直接原因9(4)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社会原因(5)基督教会向海外传播基督教的企图宗教原因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科学技术的进步(造船和航海技术技术)(3)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4)15 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的

13、葡萄牙和西班牙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人教版)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各版本)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的影响: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殖民掠夺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2、对美洲的影响:开始的殖民扩张活动使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3、对非洲的影响:出现罪恶黑奴贸易,非洲大批精壮劳动力丧失。 4、对亚洲的影响:开始侵占亚洲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大量白银的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岳麓版)5、对世界的影响: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民版)四、 “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

14、贸易活动( 17 世纪)1、背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手段:组建商业公司(东印度公司 )垄断东方香料市场;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3、结果:17 世纪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被成为“海上马车夫”五、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 17-18 世纪)1、条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工商业繁荣提供物质基础;大力发展海军提供武力后盾。2、过程:海盗掠夺(德雷克);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进行罪恶的 “黑奴贸易”;打败西班牙和荷兰;17 世纪末到 18 世纪中期,夺取大片法国殖民地; 到 18 世纪下半叶,在亚非美和大洋洲夺取了许多殖民地,确立世界殖民霸权。10

15、六、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世界: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主要影响)2、对西欧:大量财富的流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掠夺财富、屠杀印地安人、贩卖黑奴) 。第 28 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1、发源地和中心:英国(18 世纪下半叶19 世纪中叶)2、前提和条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资金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殖民掠夺 )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劳动力圈地运动原料殖民掠夺国内市场圈地运动等国际市场殖民扩张、殖民贸易3、扩展:英国欧美亚非地区(18 世纪晚期以后)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代表性发明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生产的组织方式:工厂制度兴起;(3)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出现城市化浪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