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 笔 书 法 教 学 讲 义宋志刚第一讲 硬笔书法概论一、 什么是硬笔书法追溯到甲骨文的产生,硬笔书法到如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 80 年代是硬笔书法发展的辉煌时期。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二、 为什么要练好字从大道理来讲,练好字是继承和发展祖国优秀的书法遗产,进而使书法走向世界。从中道理来讲,对教师来说,练好字是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好的板书是学生学习的的楷
2、模。以书法艺术来实现人生价值。对学生来说,练好字是老师的要求、家长的要求;从小练出一手好字,将来为祖国建设服务。从小道理来讲,字如人面,为社会服务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知名度。从陶冶情操方面来讲,练字时,凝神静气,气沉丹田,以静养身,可以延年益寿;练好字又能培养人端庄稳重、遇事不乱的品格。三、 怎样练好字一要有良师,二要有勤奋精神,三要选好临本。四、 选好临本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历代碑帖浩若烟海,不可兼收并蓄。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故选临本以钟繇、二王的为佳。为走近路,可以临写晋、唐小楷。楷书有:钟繇的
3、宣示表 ,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王献之的洛神赋 ,笔画秀媚、妙绝时伦;钟绍京的灵飞经 ,笔意潇洒、风姿秀逸;赵孟 的道德经 ,线条畅达、笔力饱满;文征明的四山五十咏 ,八面观音、淳雅秀逸;童式规的星录 ,点画精到、结体舒展。(以上是小楷临本)还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碑帖。行书有:王羲之的兰亭序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李邕的李思训 ,米芾的蜀素贴等。草书有:王羲之的十七贴 ,智永的千字文 ,孙过庭的书谱 ,张旭的肚痛贴 ,怀素的自叙贴 ,祝允明的赤壁赋等。魏碑有:张猛龙碑 , 龙藏寺碑 , 爨宝子碑 , 爨龙颜碑等。隶书有:曹全碑 , 石门颂 , 张迁碑 , 乙瑛碑等。篆书有:甲骨文 ,
4、金文 , 石鼓文 ,李斯小篆等。现代钢笔字临本:楷书有:上海沈鸿根的字帖,用笔老辣、结体精到;行楷有:上海顾仲安的字帖,圆润精致、流畅秀美;行书有:浙江王正良的字帖,厚重质朴、含蓄灵动; 五、 临摹方法1、王羲之笔势论中说:“ 初学字时,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生涩” 王羲之的话告诉我们,临贴的遍数是取得成功的条件。只有坚持不懈、反复临习,才能熟记在心,从形似走向神似。一般地说,只要坚持每日临习,三个月便可见效。2、注意临习姿势要求:字帖竖起,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专心致志,有益身心。3、不可朝秦暮楚,好高骛远。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先
5、攻一体,后采众长。4、益用逆反溯源法:从楷书入手,再行书,再草书,再隶书,再篆书;打好楷书基础,是学好其他书体的先决条件。正如孙过庭的书谱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楷书功底,才能为日后学习行草等其他书体打好基础。行书不过是楷书的便捷写法而已。苏东坡书论中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不能立而能行、不能行而能走者也。 ”六、 掌握用笔结字规律永字八法中说:“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 ”赵孟 说:“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移。 ”这些都说明,不同时期、不同书家、不
6、同流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结构上,用笔的方法基本固定。硬笔书法的用笔虽不讲藏头护尾、逆起回收,但是仍要注意起收、快慢、轻重,须横平竖直、粗细相间、曲直相生、长短相安,笔笔交代清楚。硬笔书法的结体,欧阳询有 36 法,李淳进有 84 法,黄自元有 92 法。这些法则,可以用八句话来概括: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偏旁容让、点画呼应、向背分明、交换参差、重心平稳。最主要的是八个字:疏密匀称、重心平稳。也就是说,写字时要注意字的结构安排,如争让、开合、顾盼、呼应等。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王羲
7、之书法论)七、 勤学苦练,持之以恒1、学书乃行僧之事,非下苦功不可。中国古代学书趣闻有:钟繇以指画被,张芝池水尽墨,王羲之居山学书,王献之十八缸水,欧阳询夜宿观李靖碑,怀素笔成冢坟近代于右任先生有“朝临石门铭,暮学二十品。辛苦集成联,夜夜泪湿枕” 之说。古人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西汉有孙敬头悬梁、战国有苏秦锥刺股、晋朝有东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等苦学故事,都说明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必能成功。2、在勤学苦练的同时,还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经常观摩、交流、探讨,学习书法理论,参加书法比赛,在学习中进步,在比赛中提高。第二讲:写好笔画打基础一、书写姿势硬笔字书写采用坐姿。
8、姿势正确做到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本子也要放正) 。具体要求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课桌一拳远,指离笔尖一寸远。二、执笔方法用五指执笔法:拇指、食指、中指指尖二夹一抵呈三角形捏住笔杆(中指用指甲上侧) ,无名指和小拇指抵住中指;书写时笔杆与纸面成 45角;笔杆上端架在虎口上。钢笔的选择,一种是吸水的老式钢笔,另一种是有笔芯的新式钢笔。目前以有笔芯的钢笔和一次性签字笔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三、学好笔画的意义我们知道,无论写哪一种书体,都离不开笔画。没有笔画,便不成字形。古代书法理论“永字八法”中说: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 真以点画为形质,
9、使转为情性。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说: “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 这些都说明写好笔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书写中,要做到三个认真:老师写,认真看;老师讲,认真听;自己写,认真练。通过不断练习、反复书写,掌握笔画书写的正确方法,写出笔势。四、运笔方法1、虚与实 由提、按构成。运笔的过程就是不断“提” 、 “按” 的过程。 “提 ”有两种,一种是离开纸面的提起笔,另一种是在运笔中的略提,使笔画由粗变细,是为虚;“按” 就是顿笔,一般用在起笔和收笔处,或写粗线条和点等,是为实。写的笔画有提有按,起伏不断,创造出虚实效果,产生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提、按” 运用得好
10、,产生了笔势,俗称“笔脚” 。没有“笔脚”,就是没有笔势。2、力度和角度 主要指笔的运用。运笔的角度变化,产生了虚实效果;运笔的角度变化,又产生了不同形态的笔画。如果断雄强的起笔、实笔虚出的剔笔和凌空作点的劲笔,都需要笔的角度大些,而平缓轻松的书写则笔的角度小些。3、巧与捷书写时由于纸面小,笔尖落下的空间很小,所以不能要求钢笔硬写大字,应以写轻巧的小字为好。由于笔尖小,转向快,所以轻巧、简捷便是硬笔书法的主要的、显著的特征。五、基本笔画我国古代有“永字八法”之说,主要包括:点、横、竖、撇、捺、折、钩、挑,由此演化出基本笔画近 40 种。要写好这些笔画,主要依靠运笔的提和按,注意笔画的粗细变化,
11、笔笔都要到位,不可草率。六、笔画练习(在教学中,教学笔画与教学有关字例同时进行,以巩固笔画的学习。 )1、点(10 种)斜点丶起笔轻,向右下作顿。不可写成 (收笔画出一个圈)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点。垂点 起笔轻,向下作顿,略偏左。如“宀” 、 “心” 字左边的点。挑点 稍顿后向右上挑出,顿时慢,挑出快。不可写成 (顿处过大) 。如提手旁(扌)的挑。两点水冫由斜点和挑点组成,写时注意上下呼应。三点水 由两个斜点和一个挑点组成,上、中点略近,中、下点略远;第二点稍偏外。顾盼点 由左右两点组成。左点向左下行笔作顿,右点同斜点。如“小” 字的两点。招呼点(相向点) 由斜点和点撇组成。斜点要长顿短挑,
12、点撇顿小撇长;注意呼应。如“羊”字上面的两点。八字点(相背点) 由点撇和斜点组成。如“共” 字下面的两点。联飞点(四点底) 由垂点、竖点和斜点组成。垂点和斜点稍大,略向外斜;中间的两个竖点略小。如“杰”字下边的四点。背四点 由左边的两点水和右边的点撇加斜点组成。先写左边两点,再写右边的两点。如“求”字的四点。2、横(种)短横 起笔顿,收笔停,朝右上昂头,中间略有下弯之势。如“工” 字上边的横。长横 起笔顿,行笔轻,收笔向右下作顿;中间略有上拱之势。如“土” 字下边的横。3、竖(种)悬针竖 起笔顿,行笔直,收笔成下尖状(象一根悬着的针) 。如“丰” 的竖。垂露竖 起笔顿,行笔轻且直,收笔顿。如“
13、干” 字的竖。4、撇(种) 平撇 起笔顿,向左下撇出略平且短。一般写在字头上。如“千” 字的撇。斜撇 起笔顿后向左下撇出,一般成 45角,比较直。如“牛”字的撇。竖撇 丿起笔顿后先向下再向左撇出。如“月” 字的撇。5、捺(种)斜捺 起笔轻,行笔逐渐用力,到捺处顿笔顺势捺出;捺脚取平势。不可写成 (一斜下面加一短横) 。如“人”字的捺。平捺 起笔顿后向右下行笔转略平势,到捺处顿笔顺势捺出;捺脚取平势。不可写成 (横斜横) 。如“之”的捺和走之底(辶)的捺。6、折(种) 都是组合笔画横折 先横后竖,写完横顿笔再写竖。一种折是直的,如“日” 字的折;一种折是斜的,如“口” 字的折。竖折 先竖后横,写
14、完竖顿笔再写横。如“区” 字的折。斜折(横撇) 先横后撇,写完横顿笔再写撇。如“又” 字的折。撇折 先撇后折(有时折改成挑) ,写完撇顿笔再写折。如“去” 字的第四笔和绞丝旁(纟)的两个折。反折 先写直撇后再写长点,转折处不要顿。如“女”字的折。走之折 先写短横,顿后向左下撇出、转向右下再向左下撇出。要求一笔写成,益小不益大。不能写成 或 。上加一点、下加一捺就是走之底(辶) 。这些折中,走之折最难写,平时要重点练习。7、钩(13 种)向下的 1 种横钩 写好长横顿笔后向左下钩出。如“穴” 字的钩。向左的种竖钩 写好垂露竖向左下折笔后再向左钩出。如“丁” 字的钩。弯钩 与竖钩相比,中间的直变成
15、弯;要注意起笔与钩尖在一条垂线上。如“手” 字的钩。横折钩 横竖钩。写完横后顿笔写折钩。与横折一样,一种折钩是直的,如“门” 字的第三笔;一种折钩是斜的,如“刀” 字的第一笔。横折折弯钩 写完短横顿后向左下撇出,接短横顿后向左下写斜弯钩;要求写第一折和第三折之前要顿。如“乃” 字的第二笔。竖折折钩 竖都是斜的,每一个转折处都要顿;一共顿四次。如“弓” 字的第三笔。左耳钩 横后顿笔折向左下再向右下顿笔后向左钩出,加一竖便是左耳旁(阝) 。不能写成 或 。注意,左耳钩要写得小,一般写在上半格。如“队” 字的第一笔。右耳钩 写法与左耳钩相似,但比左耳钩大,特别是下边的弯钩要饱满。加一竖便是右耳旁(
16、) 。不能写成 , (下部太瘪) 。如“邓” 字的第三笔。向上的种斜钩 起笔顿,向右下行笔到钩处顿笔向上钩出;笔画较长,略直。不可写成 (太直)或 (太弯) 。如“戈” 字的钩。卧钩 起笔轻,先向右下行笔转向右再向右上顿笔后向左上(字的中心)钩出。笔画不能太长,不能写成 (斜钩)或 (竖弯钩) 。如“心” 字的钩。竖弯钩 先写竖,再向右弯,顿笔后向上钩出。注意转折处不可僵硬 。如“匕” 字的钩。抛背钩 短横反向弯钩。横后顿笔略向左再弯向右下行笔,顿后向上钩出。注意不能写成 (太直)或 (太弯) 。如“飞” 字的钩。横折弯钩乙写完横后向左下行笔,再弯向右,最后顿笔向上钩出。这些钩中,斜钩、卧钩、
17、抛背钩、横折折弯钩、左耳钩、右耳钩等是重点,平时要重点练习。8、挑(种)竖挑 先竖后挑,写完竖顿笔再右上挑出。如“氏” 字的第二笔。所有这些笔画中,捺、折、钩是重点,要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通过不断练习,努力提高书写的正确率。第三讲 偏旁部首要写好一、 概述由笔画组成的汉字,从形体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其中独体字多是象形字演变而来,其成分全是笔画,无法分开;如“日、月、山、水、火” 等;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包括不是独体字的笔画)组合而成,如“村、写、迁、国” 等。只要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都称为偏旁。所以,组成独体字的是笔画,组成合体字的是偏旁。部首:按照汉字字形的结构,分析字义
18、,取它们相同的部分作为查字的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分就是部首。部首就是一部分之首的意思。所以,可以说:偏旁是组字的部件,部首是查字的代表。按结构分,部首可以分为三类:笔画部首,独体部首,合体部首。笔画部首是由笔画充当的部首,不是字,没有意义,甚至没有读音,只能以笔画名称来称呼。如丶、一、丨、丿、亠等部;独体部首是由独体字充当的部首,为数最多。如土、水、心、羊等部;合体部首是由合体字充当的部首,为数不多。如音、黑、鼻等部。由此可以看出,偏旁部首大多数是以独体字为基础的。按照偏旁部首在字形中的位置,可以分为左偏旁、右偏旁、字头、字底、字框类。新华字典上有 213 个偏旁部首。现举 108 个来练习,别的可以举一反三。二、 偏旁部首练习1左偏旁 须让右(44 个)()竖为主笔要垂露单人旁亻撇画不能过长,竖画从短撇的中间处起笔;一竖根据字形按排,可以略向左斜。 如:何、仅; 双人旁彳上撇短,下撇长。如:行、彷;竖心旁忄左点应在右点以下,右点碰到竖。如:忙、怜;左耳旁阝左耳钩在上半格,不能太大。如;际、阵;(chung)旁 先写竖,再写左边两点。如:状、妆;巾字旁巾左右两竖要竖直。如:帆、帐;片字旁片要写得窄些。如:版、牌。()横为末笔改为挑。提土旁 挑稍向左展。与其类似的有: 、 。如:坏、地;牛字旁 如: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