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论文.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1780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生受压迫同性恋群体现状的分析与对策基于反歧视与反压迫视角沈阳工程学院 政治法律系 孙志鹏摘要 同性恋群体对于我们来讲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大多数性取向为异性的人无法理解同性性取向的选择,熟悉又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自古至今就有许多同性恋的现象,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同性恋也经历了由“犯罪”到“宽容”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的进步意义。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和异性恋一样,同性恋属于人类正常恋爱的类型之一。每个群体都有自由选择幸福的权利,无论是何种的性取向,我们熟悉这样一句话:“我可以不认同你生活

2、的方式,但我愿意捍卫你不同于我的生活的权利。 ”通常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在最初意识到他们的性取向与社会规范不同的时候通常会感到恐惧、异常和孤独,特别是对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的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这是很常见的。并且由于家庭和居住环境的原因,他们可能痛苦地挣扎在偏见和歧视当中。在 2012 年 517 国际不再恐同日到来之际,第一份中国版性少数群体的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应声出炉。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曾遭遇 17 类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甚至不乏暴力及性骚扰,受欺凌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受到很大影响。他们往往受到其他同学或老师的歧视、孤立甚至是压迫。近年来有关他们的自杀现象比

3、比皆是,同时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艾滋病感染率逐年递增。社会工作着力改善弱势群体的处境,为他们谋求福祉。同性恋群体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弱势与边缘群体,不断地受到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工作专家的重视,本文试图以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中的反歧视与反压迫理论为视角对该群体进行剖析并进行合理的赋权倡导,以期提高社会对其的包容性,将其正常化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提升生命的质量。关键词 同性恋 边缘群体 反歧视与反压迫 赋权与倡导大学是一个兼容并包的高级学府,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每一所高校都有一定比例的同性恋群体。如果按照同性性取向所占总体的比例来计算,象牙塔中风华正茂的大学学子也有一定数量的同性恋学生。有些人称他们为“大同

4、” ,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愿意暴露出自己异于常人的性取向,以免遭受到歧视与孤立,他们的爱情也处于地下状态,并且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真实世界。如果他们的这种性取向被外界发现后,便会受到来自同学、老师甚至是家人的奚落与打击。这种伤害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严重的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以及学习与生活。社会工作理论当中的反歧视与反压迫视角可以作为分析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理论视角。为他们构建新的话语权也是作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毕竟他们是当今社会的弱势与边缘群体。一、相关背景资料介绍(一)中国性少数群体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分析2012 年 5 月,第一份中国版性少数群体的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应声出炉。调查显

5、示,77%的受访者曾遭遇 17 类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甚至不乏暴力及性骚扰,受欺凌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受到很大影响。5 月 14 日,由国内同性恋社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在荷兰大使馆进行,公布了国内第一份校园内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欺凌现象调查报告。这项调查由爱白文化教育中心、北京同志中心和广州“同城”在今年 4 月发起,截至 5 月 6 日,共 421 名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及职业中学的学生参与了此次在线调查。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曾遭遇到 17 类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校园欺凌。言语攻击最为普遍,大约44%表示有此类经历。10%的受访者曾经遭受过来自同学直接或间接的身体攻击,如拳打

6、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等。有 7.6%受访者甚至遭受过来自同学和老师的性骚扰,如脱光衣服、碰触隐私部位、强拍裸照等。校园欺凌对 59%的被调查者带来了学业上的负面影响,其中 3%的被调查者被迫辍学。另外各种欺侮还对 63%的被调查者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负面影响,26%的被调查者有过酗酒、自残、自杀以及因情绪压抑和陌生人发生性行为。这些都是欺凌的“激进”方式,还存在许多更加隐性的方式歧视、孤立、言语上侮辱、正当权益的压迫等等。在此,为了更好的运用专业的视角介入,将这些“欺凌”统称为歧视与压迫。(二) 、香港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态度香港中文大学 (微博)学生会与香港小童群益会性向无限计划,

7、曾就“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问题在网上问卷调查,发现 972 名受访大学生中,7 成人跟同性恋者有过接触,超过 9 成学生接受老师和同学是同性恋者。另外,超过 8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同性恋在不同处境,包括在中学、大学和宗教聚会中受到严重的歧视。在受访者当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基督徒大学生,4 成 2 人表示,支持性倾向歧视立法,较反对的 2 成 6 人多。另外,虽然有 4 成 7 基督徒大学生反对同性婚姻,但亦有多达 3 成 2 人表示支持。二、当代中国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现状综述(一)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现状从被认为是性犯罪, 到被冠以性变态的恶名, 再到被归为“性倒错”的精神疾病, 直至现在

8、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承认, 社会对同性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现代社会的同性恋者已经开始逐渐从隐蔽的社会角落走向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是, 关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社会语境, 在当前却仍是晦涩的。有人通过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观察和研究,指出:校园同性恋者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还与一些社会高危因素有关,他们生活得并不快乐。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隐蔽地生存着,忍受着来自自身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表面上看,他们生活得很平静,和我们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们内心非常压抑。在这两种语境当中, 大学生同性恋群体都以一种弱势的、无助的姿态出现,这也恰恰代表了社会对这

9、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担忧。当越来越多的报道将大学生同性恋者同自杀、爱滋病等字眼联系起来, 当社会的宏大叙事日益淹没了式微的个人话语, 隐藏在迷雾之后的真相似乎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同性恋群体互动的一个最主要的平台。众多的同性恋网站、社区、聊天室和无数的同性恋 QQ 群在为中国的同性恋亚文化创造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景象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同性恋者聚集到了一起,他们彼此慰藉,寻找身体和心灵的安慰,还有些人开始通过网络公开自己的性取向, 迈出以同性恋身份走入社会的试探性的一步。同时,网络还成为了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结对子, 建立“假婚姻” 的桥梁。应该说,以契约的

10、方式在并不具有感情基础的两个异性之间订立名义上的婚姻,是同性恋群体应对中国强大的社会传统和道德压力的一种特殊的消极的抵抗方式。他们一方面希望能够追求自由自主的生活, 另一方面又害怕让父母伤心, 害怕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据调查发现,男性同性恋者在受制于“传宗接代”思维的婚姻方面所承受的压力相对来说要比女性同性恋者更为重大。有 40%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是“一个特殊但并没有危害性的群体, 需要社会的特别关注”, 另有 54%的被调查者则觉得他们“跟其他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 很正常” ,但是在被问及“您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普遍态度”时,仍然有高 58%的被调查者觉得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是“鄙视,厌

11、恶,排斥”的,仅有 10%的被调查者认同社会的普遍态度是“宽容, 表示理解”的。(二) 、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国内性社会学家李银河教授认为,同性恋不是犯罪,不是疾病,不是道德低下,而是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性取向。但同性恋确实是不符合生物本性的,是违背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疾病的问题,有种种严重的后果。同性恋者心理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常常处于不相容的状态,这使他们经常地处于性的冲动、追悔和苦恼的矛盾之中。正因为同性恋者接受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异性恋的主流文化,所以他们最共同弱点是自嘲、自贬、自病和自弱,他们心情压抑,心理困惑,行为隐蔽,不敢正视生活,直面

12、人生。张北川教授根据多年来一直对同性恋者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出一组沉重的数据:因为歧视,30-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同样是因为歧视,21的同性恋者在身份暴露后,受到异性恋者的伤害(包括当面侮辱、殴打、敲诈等)。这些焦虑和困惑使同性恋大学生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影响学习,个别人因此出现抑郁倾向,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三、社会工作理论反歧视与反压迫视角的应用(一)反歧视与反压迫视角的理论简介反压迫理论主要源于国外反种族歧视和女性主义带来的理论启示。其他的反歧视思想还包括了同性恋的维权,与身体残障、精神疾病,学习障碍等相关的理论,以及老龄化的政治经济理论。无论

13、是反种族歧视和女性主义, 还是其他反歧视思想包括同性恋者、身体残障者、精神疾病者、弱势群体者等问题相关的理论, 通常被认为涉及的是一种结构层面带有社会压迫性质的社会关系。对于这部分人群进行干预和介入时,社会工作任务就是从反歧视反压迫的价值取向出发, 贯彻社会公正和正义的精神, 消除显性或隐性的社会冲突,促成阶层间、群体间和谐融洽的共处关系。歧视意味着将具有特定特征的个人或者群体区分开来,其中既得权力者或优势一方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和既得利益而对相对弱势者采取压迫、排挤等不合理手段,使同等或相近条件下,不同群体由于其所属群体不同,获得的利益和遭遇存在迥异。歧视可以表现为事实上的排挤,也可以是精

14、神和思想上的打压, 更体现为强势方对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的操控和塑造。 反歧视与压迫视角作为一种实践模式也源于结构理论视角。这里存在以下几个理论框架:1、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和压迫;2、合法化边缘人群的声音;3、发展和反对性政治;4、重置社会工作;5、社工即街头知识分子。(二)反歧视与反压迫视角对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干预 1、赋权:在结构视角中,社工促进同性恋案主增强权力,支持其发现满足需要的各种可能条件。社工要做的就是让其认识到自己的权力并行使之。社工与案主要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而非向案主提供专家意见。2、正常化:让案主了解到他们的情景并非是特别的,或者如某些话语体系所宣称的那样是病态的,

15、不正常的。进一步说,社工要跟案主确认,这样的情形是另外的很多人所共有的,他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基础并一起努力实现改变,对主流社会对于同性恋是否正常的一种建构的解构,并且具有解放性意义。3、集体化:这需要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形成一种集体的互助意识,在受到压迫与歧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工要鼓励案主将自己的经验跟他人类似的经验联系起来。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一些策略与模式,可以经由集体力量进而推动更大范围的变化。还有助于这些受压迫群体摆脱关于他们的问题和自身的个人化概念,减少孤立感和建立人际关系。4、重新定义:涉及的是帮助案主理解隐藏在他们个人问题背后的社会的压迫性结构。它提供一种替代性的社会现实或问题的定义。确

16、认针对压制观点的替代性看法也可以让案主得以用新的方式看待情景境。5、倡导:倡导对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干预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倡导可以促进更多人了解或理解这个特定人群的经验、关怀和不满,从而促进社会结构之中掌控权力的和资源的群体予以回应。让“圈外人”对大学生同性恋者有一个正常化的理解。总之,无论一个人的性倾向为何都应该予以包容。无论一个人的性倾向为何,都应当在法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与价值。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够从专业的价值观去理解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处境,特别是有些本身是同性性取向的社会工作者,他们更多的致力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社会倡导行动,也许不能让所有的同性恋学生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与理解,但是

17、最起码也应该努力消除不应有的歧视与压迫,因为作为个体生活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需要得到关爱与支持;作为独特性取向的大学生,饱尝了身份认同危机以及外界歧视压制的辛酸后,有时已经变得脆弱无力,好似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的病患,在摧毁了现有的骨髓后,渴望得到新的能够带给他们二次生命的骨髓。这些边缘群体自出生起便背负了社会、文化、制度所强加于他们的枷锁,人不当该苦一辈子,那么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如果能够带给他们苦中一点甜,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够以正常的角度来看待,也许在未来,当所谓的“同志”或“拉拉”可以勇敢地活在阳光下。以生命的名义,希望同性恋大学生不要丧失生活与幸福的信念,毕竟比起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微乎其

18、微的。坚强的走下去,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参考文献1 同性恋亚文化 李银河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年2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 潘绥铭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3人类男性性行为 金赛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 年4酷儿理论西方 90 年代性思潮李银河 时事出版社(译文集)2000年 5 月5同性爱 张北川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年6 南方都市报 2012 年 05 月 23 日7中国新闻周刊 2010 年 6 月 7 日8 大陆 4000 万同性恋生存状调查 凤凰周刊 2004 年 9 月 27 日9南方人物周刊 2005 年 9 月 13 日 10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19、Malcolm Payne 著 何雪松 张宇莲等译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韩晓燕 朱晨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7 月12 中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 郭晓飞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年 5 月13同性恋健康干预 高燕宁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6 月14 大学生同性恋现象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张延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15社会工作理论 何雪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4 月16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 文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3 月17 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 刘斌志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