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市 2014 年总结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4 年 2 月 8 日)王 良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干事创业,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刚才,我们对 2013 年度全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全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级各部门单位、各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刚刚过去的 2013 年,全市各级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总抓手,知难而进,克难奋进,稳中求进,全力
2、推动转调发展、协作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年 GDP 增长 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 14.6%、90%、4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9.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 9.7%、11.7%,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一是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全市各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形成和完善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确立了加快工作指导转变的“
3、六个导向”,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更加注重生态与创新、更加注重公平与惠民、更加注重法治与节俭、更加注重基础与长效等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莱芜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非钢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 51%、提高 3.2 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达到 36.4%;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达到 2.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 20.9%,占工业的比重提高到 17.4%;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由 76.2%提高到81.6%。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显著增强,全市在建过亿元大项目 425 个,其中过 10 亿元大项目 89
4、个,有 151 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 462 亿元;招商引进项目 285 个,形成外来固定资产 178 亿元;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5 家,私营企业 2000 多家。三是济莱协作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组建了济莱协作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两市对接交流工作常态化。济莱城际快客正式开通,济青高速南线限速上调了 10 公里/小时,正在启动济莱城际铁路前期规划论证工作;济莱广播电视频道交叉落户积极推进,统一电话区号申请已正式上报国家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开辟户籍同城绿色通道,深化两市在教育、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市旅游、物
5、流、金融等产业协作发展,同城化步伐明显加快。四是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确权办证工作扎实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产权资本化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商资本下乡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全省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 485 项削减到 97 项,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市之一。同时,全市事业单位、文化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积极推进。五是城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 230 亿元,实施了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和镇村重点建设改造项目。文化中心二期、鲁中矿新社区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胜利北路、钢都大街等一批主次道路竣工通
6、车,雪野环湖公园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 100 个村综合整治,完成 8000 户农村社区住房建设和 1500 户农村危房改造。社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完成 60 个社区的标准化改造,新增专职社工 163 名。开展“环保百日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六是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10 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 59%。新增城镇就业2.2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2.8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住房、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七是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加
7、强。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同时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在面对诸多困难挑战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几大班子团结一致、协同配合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的结果,也是驻莱各企业各部门单位同舟共济、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充分肯定,并在今后工作中发扬光大。2014 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加快
8、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春节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市“两会”,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总的就是以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创新,按照“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以落实“1553”工作部署为主线,坚定不移地推动转调发展、协作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实现莱芜科学发展新跨越打下坚实基础。围绕做好新一年工作,我强调以下几点:一、正确把握大局,提升思想境界一个地方的发展,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固然重
9、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莱芜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莱芜人民勤劳淳朴、厚道执着、敢于争先而且富有智慧,历来有着不畏困难、不甘人后、团结拼搏、创新实干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莱芜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经科教一体化、简政放权、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许多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经验和品牌,靠的正是不懈的追求、顽强的斗志和优良的作风。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实践充分说明,我们莱芜人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也能干成事的,只要我们发扬优良传统,坚定信心决心,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能
10、够战胜各种困难挑战,把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到新水平。当前莱芜正处在奋起赶超、科学跨越的关键时期,处在负重奋进、不进则退的历史节点上。从区域竞争面临的严峻形势看,我市 GDP、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占比过低,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省水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甚至省内的一些经济强县(市、区)GDP、地方财政收入正在超越我市。如果我们不引起警醒、加倍努力,不仅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而且将被越来越多的后发地区赶超。从莱芜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看,产业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钢铁行业短期内难有根本好转,保增长的难度很大,促转调的任务很重,对此各级要有清醒认识,不要
11、心存埋怨、依赖、幻想和侥幸,要靠自己、靠大家、靠改革、靠实干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同时,我市资源环境压力大、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问题仍较为突出,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的水平档次、质量效益还不高,一些干部的能力水平、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等等,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从中央和省委的新导向、新定位、新要求看,中央明确提出不再简单以 GDP 增长率论英雄,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上,更加注重对经济效益、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产能过剩、民生保障、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考核。省委十届七次和八次全会作出了实现工作指导重
12、大转变的战略部署。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据测算分析,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税收占 GDP 比重等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只有城镇化质量系数、研发经费与 GDP 之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 GDP 比重等 4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的看我市的优势指标在逐年减少,弱项指标与全省的差距逐步拉大。这也预示着在新一轮科学发展竞争中,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必须增强“吃不下、睡不着”的压力感和危机感,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奋起直追、迎头赶上。面对这样的形势和处境,我们必须从解放思想入
13、手,进一步提升境界、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强化责任、真抓实干,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热情和干劲凝聚到推动改革发展上。一要强化“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的理念。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扭住发展不放松,攻坚克难不退缩,乘势而上不懈怠,保持定力不折腾,既要坚决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更要坚决克服畏难发愁、消极退缩的无为思想,昂扬进取、激情创业,靠实干创出莱芜发展的新天地。二要强化“广借外力强根基,抢抓机遇靠自己”的理念。实现莱芜发展,既要放开视野、打开市门、广借外力,更要启动内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形成合力,聚合各种资源把莱芜发展的根基打牢夯实。当前,我们面临
14、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战略实施、济莱协作区建设和山西中南部铁路建成通车等一系列难得机遇,市场活力进一步突显,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全民创业进一步激发。但这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外部条件,能不能把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现实生产力,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靠强化内在动力和内在支撑,靠莱芜人自己建设莱芜。三要强化“发展必须重实效,求真务实保增长”的理念。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必须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作保证,而且我们所追求的增长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各级要敢于突破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大胆
15、摒弃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自觉同不尚实干的不良习气决裂,坚持把质效导向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坚决防止“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坚决杜绝不计成本、盲目铺摊子,坚决反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坚决不要有水分、有污染、不可持续的增长,走具有莱芜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效益的发展。四要强化“财政资金保民生,社会资金促发展”的理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用心用脑研究工作,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特别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决摒弃“政府万能、包办一切”的陈旧观念,改变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投入的传统方式,坚持面向市场想办法,靠市场的理
16、念来破解发展难题,靠市场的机制来有效配置资源,靠市场的手段来提质增效,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发展。二、开展“七项竞赛”,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调发展,提高质量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莱芜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和主攻方向。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牢牢抓住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工作,心无旁骛抓发展,聚精会神促跨越,形成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项目建设竞赛”,在真抓实干中提升项目水平。项目是转调发展的根本着力点,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抓在手上,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市发展的实践深刻启示我们:什么时候项目建设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好,全市发展就快就好;反之,就会陷入被动不利局面。对莱
17、芜而言,项目建设不是要不要抓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抓而不实、不讲效益、不计成本、不顾后果、不管长远的问题,实质是如何求真务实、创新实干、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发展的问题。对此,我们既要形成高度共识,更要增强行动自觉。要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项目建设,今年确保完成大项目投资 400 亿元以上、竣工投产项目 100 个以上。各区(园区)之间、各镇(办)之间要在项目建设推进上开展竞赛,重点比档次水平,看谁的项目产业层次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比投资规模,看谁的项目投资大、资金到位率高;比开工数量,看谁今年新开工的项目多;比推进速度,看谁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达效;比产出效
18、益,看谁的项目投产后创税多、对地方财政贡献大、吸纳就业的能力强。各职能部门要在服务项目建设上开展竞赛,比一比谁的服务方式更创新、谁的服务流程更优化、谁的服务工作更高效、谁的服务对象更满意。要落实大项目建设“一三季度调度、二四季度观摩”制度,完善以质效为中心的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建立项目方评议有关职能部门制度,坚持“年度十大项目”评选制度并加大奖励力度,促进大项目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二是开展“招商引资竞赛”,切实突破招商工作难点。招商引资是推动莱芜跨越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按目前我市投资对 GDP 的贡献率测算,要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市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00 亿元以上。从资金投入渠道来分析,
19、这 500 亿投资主要有五个方面来源:一是银行贷款,每年大约为企业提供资金 100 亿元;二是企业上市融资和股权融资,能够提供 30 亿元左右;三是国家、省投资,每年大约 30 亿元;四是现有企业膨胀和民间投资,每年大约 170 亿元;五是招商引资,需要解决 170 亿元左右的资金需求。如果招商引资工作不到位,我们经济发展的目标就会落空。各区(园区)之间、各镇(办)之间、各专业招商部门之间、各重点招商部门和主要经济部门之间,都要在招商引资上开展竞赛,比谁引进的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比谁的跟踪服务工作做得好、洽谈推进力度大、落地开工速度快,比谁引进项目的思路新、突破难题的办法多
20、、项目引进的成效大,确保全市今年完成招商引资 170 亿元以上,其中引进外资 1.2 亿美元以上。特别要突出解决好招商引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切实做好与项目启动实施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审批手续办理、项目综合协调等配套服务工作,确保项目谈得好、引得进、落得下;既要解决好新项目的落地问题,也要解决好老项目的跟踪服务、政策兑现问题,政府及各部门带头讲诚信、树形象,打造亲商厚商的优良环境。各企业也要在招商引资上发挥优势,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为全市发展贡献力量;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在招商引资上积极作为,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招引金融机构结合起来,聚集
21、各种资源要素加快莱芜发展。要坚持和完善招商考核奖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奖优罚劣力度,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三是开展“企业培育竞赛”,扎实做好帮扶解困工作。目前我市有各类企业 1.4 万家,其中销售收入过 700 亿元的企业 1 家、过 300 亿元的 1 家、过 200 亿元的 1 家,还有 6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有 1000 多家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都是莱芜跨越发展最现实的基础和最可靠的支撑。要切实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完善和落实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各类企业做大做强。各区(园区)之间、各镇(办)之间要在企业培
22、育上开展竞赛,比谁新发展销售收入过百亿、过 30亿企业和新入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数量多,比谁盘活老企业和破产企业的力度大、成效好,比谁发展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活力足,比谁促进企业上市的成效大。各部门要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开展竞赛,有关职能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要牢固树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的理念,带着感情和责任,拿出政策和措施,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企业督导联络员作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坚持和完善由企业评议服务部门和服务窗口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联系服务企业先进单位和优秀企业督导联络员。各金融机构要在支持企业发展上开展
23、竞赛,看谁年内新增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多,看谁创新金融工具、发展表外业务的力度大,看谁对企业融资的指导有力、服务到位,看谁对地方发展的支持大、贡献大。对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情况,年底将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根据得分排名进行通报和奖励。各企业要在加快发展上开展竞赛,比干事创业,看谁抓项目促发展的气魄大;比开放合作,看谁开放发展的境界高、引进股权投资的思路新、推进战略合作的效果好;比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看谁科技创新的力度大、规范管理的水平高、诚信经营的意识强;比发展贡献,看谁对地方财税的贡献大、群众就业和职工权益保障得好、社会责任感强。年底,市里将在坚持评选企业贡献奖、“613”工程工业
24、企业发展奖的基础上,开展全市“十大明星企业”、“十佳成长进步企业”、“十佳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各类企业不断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四是开展“标准引领竞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当前,市场竞争已由产品、技术之争发展到标准之争,区域竞争的核心也由拼资金、拼资源、拼政策转移到拼科技、拼人才、拼标准上。各级要把实施“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要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上开展竞赛,将“标准化”理念贯穿到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各领域,从莱芜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做起,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力争使每一个产品、每一个企业、经济活
25、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管理体系,看谁的标准水平更高、体系更全、推广更广泛。二要在标准监督执行上开展竞赛,建立标准执行监督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严格执行标准,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安全发展,看谁达标的企业和产品多、达标的层次高。三要在品牌创建上开展竞赛,积极开展名牌产品创建和质量认证活动,加快创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名牌产品”,加快认证一批“三品一标”产品。同时,要将标准引领延伸到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行政服务等各领域,提升各项事业发展水平。五是开展“财税增收竞赛”,突出抓好财源培植与节俭挖潜。今年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确定为 9%,完成这个任务,责任很重,压力很大
26、。各区(园区)之间、各镇(办)之间要在财政增收上“比增幅、比质量、比财源、比贡献”,切实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创税型产业,拓展财税增长空间,坚决完成年度财政增收目标。国税、地税部门要在加强财税征管上开展竞赛,坚持依法治税、狠抓财税挖潜、确保应收尽收,为全市大局作出应有贡献。对国税、地税财税征管情况,年终将进行综合考评,并加大奖优罚劣力度。同时,各级要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坚持节俭办事,压减“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六是开展“镇域提升竞赛”,促进“四化同步”发展。镇域发展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交汇点,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具有至关重要的
27、地位和作用。要按照“产业立镇、商贸富镇、特色名镇、富民强镇”的思路,加强分类指导,引导“三类方阵”分别通过率先崛起、加速发展、重点突破等方式,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各镇(办)一要在经济实力上比提升,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着力培植当家产业,壮大镇域经济实力,努力在经济总量、财政增收等方面实现赶超进位;二要在城镇建设上比变化,加快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实施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双百”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城镇形象面貌;三要在和谐稳定上比成效,认真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到群众的诉求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各
28、种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出现越级访、非正常访现象。年底将专门组织镇域经济现场观摩会,现场打分评议,并进行专项考核奖励,考评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快提升村级发展水平,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选好带头人、配强班子,选准发展路子,带领村民群众致富增收,执行好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民代表议事等制度规定,落实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等各项机制,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好群众利益,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年底,全市将评选表彰一批富民强村先进典型和“艰苦创业好支书”。七是开展“节能环保竞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要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发展重环保、增产降能
29、耗、行业比节能、单位赛低碳”的浓厚氛围。各区(园区)、各镇(办)要严格落实环保责任,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严禁新上“三高一低”项目,积极推进污染集中治理,看谁节能减排的效果好、治理污染的措施硬、环境治理的成效大,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各企业要争当节能环保“排头兵”,切实负起社会责任,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把发展的质量效益提上去、把污染能耗降下来。各有关部门要敢抓敢管,积极作为,强化日常监管执法,创新“网格化”管理、排污权交易、“河长负责制”等工作机制,促进工作水平提升。广大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做好监督工作,形
30、成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大合力。开展“七项竞赛”,是市委、市政府推动转调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新开局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各级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实施,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请市“两办”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农工办、市大项目办、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招商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办等部门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抓好目标责任细化分解,研究制定考评细则,加强调度督查,建立台账、严格审核,对各项竞赛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每月一调度、每季度在新闻媒体公开通报晾晒。年底将对“七项竞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结果按一定比例纳入区镇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市直部门单位实绩考核和干部实绩考核。同时
31、,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请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如何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和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发展标准经济、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水平,如何优化金融环境和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如何用好济莱协作区建设平台、抢抓山西中南部铁路建设机遇等重大问题,抓紧研究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为莱芜发展赢得主动、争取先机。三、加快“四大突破”,深化改革创新新的一年,全市各级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积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一要在实施创新驱动上求突破。强化科技创新
32、和人才支撑,是莱芜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广泛聚集高素质人才,为莱芜未来发展增创新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创新科技资金投入使用机制,整合用好科技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吸引和撬动金融机构、创投、风投等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创新,重点加大对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等投入力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考核,确保发挥最大效用。要抓好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按照“引种子、育苗圃、建森林”的思路,加强与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科技教育创新示范园区,构建产学研紧密型合作新机制;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
33、、博士后工作站和创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要切实加强人才工作,按照“不求所有所在、但求所需所用”的理念,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紧缺人才,同时积极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吸纳人口、聚集人才,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各企业要舍得拿地、拿钱、拿房、拿股与人才开展合作,用好人才、加快发展。要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对人才的关怀激励机制,让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得到丰厚的回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二要在重点领域改革上求突破。要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宅
34、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动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扎实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服务效能,着力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隐性门”等制度障碍,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要完善民营经济促进机制,在市场准入、融资服务、财税扶持、土地使用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统贷统还、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运作思路,探索建立规范透明的投融资平台,破解城市建设融资难题。同时,要认真落实营改增、减免小微企业税费、工商注册
35、制度等改革举措,积极探索推进阶梯水价、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公办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等改革事项,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三要在深化济莱协作上求突破。济莱协作的实质,是放大同城效应、促进互利共赢、再造发展优势,说到底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各级要树立“莱芜以外都是外”的理念,按照推进“三个统一”、实现“五个同城化”的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路、开放的手段推动协作区建设,着力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要进一步增强协作意识,坚决破除局部利益、部门利益的藩篱,主动加强与济南市各个层面的沟通衔接,全方位加强协作、深化合作、促进融合,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本着“先急
36、后缓、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和民生优先的理念,着力在城际铁路建设、通讯并网升级、教育医疗合作、户籍管理同城化等方面率先突破,带动提升同城化发展水平。要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建立广泛多层的交流协作机制,联合做好园区共建、招商引资、对上争取等工作,推动济莱协作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四要在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上求突破。今年要突出抓好莱钢精品基地、中国五矿(山东)钢铁物流园、山西中南部铁路及其园区建设、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四五六”工程、钢城改造提升、高新区综合提升、北部新城及经济开发区建设、雪野区域开发与保护提升、汶河治理、“气化莱芜”、青兰高速莱芜段建设等重点工程。这些重点工程,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和人民群
37、众切身利益,各级一定要高度重视,集中力量抓好推进实施。对每一项重点工程,都要明确市牵头领导,明确各区和有关部门推进主体,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进度,明确项目规划、建设标准和资金来源,明确具体责任和奖惩措施,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四、实现“四个提升”,增进群众福祉各级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生活得更加幸福。一要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要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今年重点办好“气化莱芜”建设、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十件民生实事,确保兑现承诺,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
38、的实惠。要按照“搭框架、广覆盖、建机制、提水平”的要求,抓好就业、养老、住房、医疗等民生保障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建立中小学、公办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改造提升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要抓好社区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户口属地化、管理网格化、服务便民化、队伍专业化。同时,全面做好文化、卫生、体育、老龄、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等工作,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二要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要按照“小市大城区”和“全域城市化”的思路,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要加快推进一批体量大、形象好、功能好、效益好的城市建设重大项目
39、,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要突出抓好“城中村”改造,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坚持整体规划、连片开发,避免各自为战。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大配套”和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小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迁村并点、合村并居工作,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要加强城乡管理,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和治堵、治污、治乱、治脏力度,打造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三要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突出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治水”的文章,以水生态文
40、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牟汶河、嬴汶河、龙马河、嘶马河等河道治理,提升水生态保护和治理水平;二是做好“净气”的文章,抓好工业源污染、城市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改善全市空气质量;三是做好“增绿”的文章,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抓好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要严格落实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探索建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市生态优势,加大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牢固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大力发展养生养老、生态旅游、运动休闲等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四要提升安全信访维稳工作水
41、平。各级要牢固树立“当干部都要重信访,管发展就要管稳定,抓生产必须保安全”的思想,扎实做好安全信访维稳工作。要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夯实基层基础,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创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妥善处理好涉法涉诉、恶意欠薪、房屋拆迁等信访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高度重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做到人员到位、设备到位、演练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制度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同时,要认真抓好社会治安、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
42、践活动为契机,转作风优环境促落实近期,我市将对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各级要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推动莱芜各项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与深化干部作风集中整顿结合起来,与优化环境提升服务结合起来,与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努力为推动全市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障。一要推动思想解放。要勤于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密切关注宏观调控、深化改革、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始终坚持工作的正确方向,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善于研究,用战略思维谋划工
43、作,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用底线思维应对风险,提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勇于担当,坚决破除怕担风险、怕负责任的思想,勇于处理复杂矛盾、勇于挑战各种困难,做到矛盾不上交、问题不回避、责任不推卸,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赢得发展。要敢于创新,打破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要敢于运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来破解难题、增创优势。二要转变干部作风。要坚持节俭导向,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决整治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等行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
44、公共场所禁烟、严禁党员干部到私人会所活动等各项禁令。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漠视群众利益、“庸懒散慢”、不作为乱作为、执法司法不公、从政不勤为政不廉等突出问题,务求在作风转变上取得明显成效。要坚持为民导向,继续深化“到一线、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回答和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用好公权力为群众服务,切实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要坚持示范导向,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改进作风,带头接受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三要优化发展环境。要营造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强化“权力就是责任”、“机关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的意识,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
45、便捷化,提高服务效能。要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坚持公正执法司法,严格防范执法行为不规范、滥用自由裁量权等行为,集中整治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甚至知法犯法、徇私枉法等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营造诚信优良的金融环境,政银企要紧密携手,公检法机关要密切配合,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部分干部长期占用企业和金融机构资金不还、违规经商的治理力度,加大对金融机构和诚信企业的支持和激励力度,在全社会形成重信守诺的良好风气。要营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四德”工程,丰富“大爱莱芜”内涵,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提升文化
46、产业,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四要狠抓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又要有“钉钉子”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强化责任抓落实,各级要把“七项竞赛”、“四大突破”、“四个提升”以及作风转变、环境建设等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分工领导、到部门、到单位、到科室、到人员,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节点,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要领导带头抓落实,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包城建重点工程、联系推进重点企业等制度,提高工作推进实效。要严格考核抓落实,建立体现科学发展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将“七项竞赛”、
47、“四大突破”、“四个提升”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重点,确保考实考准,客观准确地反映干部工作实绩。同时,设立“改革创新奖”和“群众满意度奖”,引导各级切实强化改革创新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最后,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干部导向问题。面对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干部必须主动加强学习,加快适应,提高能力,做到“在岗就要爱岗、在职力求称职、在任必须胜任”。一是不能当“太平官”、“和事佬”,不能混日子、不作为,特别是经济主管部门的同志要深入研究、主动工作,在推动发展上要有新的作为;二是遇到问题不能推脱,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抓大项目、抓企业难题破解、抓
48、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不能拖着不办、顶着不干,不能自以为合适就干、不合适就放下;三是抓工作、干事业不能拖拖拉拉、慢慢腾腾、无所事事、消极等待。这是党的组织纪律,是上级的政治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要在推动“四个发展”的实践中识别干部、培养干部、用好干部,对那些政治坚定、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为民清廉、实绩突出的干部,要重奖重用、优先提拔使用;对那些思想僵化、目光短浅、庸碌无为的干部,要果断进行调整;对弄虚作假、不讲原则、跑官要官的,要坚决处理、绝不姑息。同志们,莱芜发展的思路目标非常明确,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实现宏伟的目标、开创美好的明天、创造幸福的
49、生活,关键在落实、关键靠实干。各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拼搏,实干大干快干苦干加巧干,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实现莱芜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附:名词解释1、“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一”就是“一个主题”,突出“奋起赶超、科学跨越”这个主题。“二”就是“两个率先”,力争通过 3 年左右的努力,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再经过 5 年左右的努力,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三”就是“三个坐标”,努力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区、全国钢铁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四”就是“四个发展”,着力推动转调发展、协作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五”就是“五个莱芜”,建设实力莱芜、活力莱芜、魅力莱芜、生态莱芜和幸福莱芜。2、“六个导向”:即质效导向、问题导向、市场导向、惠民导向、用人导向、节俭导向。3、“1553”工作部署:即把握提高质量效益这一核心要求,实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成长、园区开发、强镇突破“五大带动”战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服务业跨越、现代农业增效、标准经济引领“五大提升”工程,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资金保障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三大方式”转变。4、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于 2013 年 11 月正式印发了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主要内容包括结构优化、产业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