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沙門釋成觀法師撰注 佛語諦實決定不虛 金剛法寶贊 目 次 楞伽經義貫第三版序言 001 初版自序 002 謝啟 00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卷第一 00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卷第二 13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卷第三 220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卷第四 291 附錄一:宋蔣之奇序 367 附錄二:宋蘇東坡序 368 附錄三:楞伽經歷代注疏十八種 368 楞伽經義貫第三版序言 敝人於約二十年前(一九八四 一九八七)閉關時所注的楞伽經義貫、先後經由大乘精舍(一九九年、初版)、佛陀教育基金會(一九九三年、初版二刷)、及高雄
2、文殊講堂(一九九五年、第二版),各印了三千冊(至心銘感)。然至今皆已結緣一空,時有欲請閱者,乃至求一書而不可得。故今特再發起助印此書。 楞伽經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震旦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傳燈印心的無上寶典,因此是歷來禪者修習如來禪、明心見性最主要的依據之一。除此之外,佛於本經中詳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而這些法門,也都是法相宗、唯識學主要研習的對象,尤其是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以及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的體、相、用,更是唯識學的本色當行;甚至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 如),以及二種無我(人無我及法無我)亦是相宗參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歷來習相
3、宗者也都把它列為與解深密經一樣是必讀的根本經典之一。由於楞伽經既是一部性相圓融、各宗共尊的聖典,不論在性宗或相宗的根本經典中,都列於首要之位。故知本經對修學大乘佛法來講,不論性宗或相宗,都極其重要。可惜本經的文字之古奧精簡,也是居所有經典之冠,因此十分難讀;加以歷來注解本很少,尤其是白話注解者更少,學者要研此經,十分辛苦。敝人有感於此,便於昔閉關後期,發心注出,俾使現代學者皆得易讀易解(且我原本之發心為不放過經文中任何一個 字,令經文每一個字的意義都能明白呈現、令人解了。)因此無可諱言的,其注解的過程是頗為辛勤的。 本書自初版以來,已曆十六寒暑,承蒙各界垂愛,衷心感激。如今再次印行第三版,系由
4、大毘盧寺發起(也是第一次由本寺發起,重新打字排版,因為之前都沒有電腦檔案),辱蒙十方緇素大德,再次發心贊助、護持,願你我以此佈施無上正法因緣,今生、來世速證無上菩提。 釋成觀謹識於美國遍照寺 二六年八月廿四日 2 初版自序 甲、緣起 這部楞伽經義貫是我在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閉關時,後面兩年期間,斷續完成的。這部經自古來是公認很 艱深難讀的,我在關房看這部經時,深覺字句難懂,經義難顯,就發願要把它注出來,讓現代人能看得懂。本來打算將來注過其它幾部經後,最後才注這一部性宗最高的經典(也是相宗所依的經典)。但是看過兩遍後,雖然作了很多筆記,有引用、也有注釋、注解等,然而這些筆記遍滿雜布在字裡行間,
5、看來很紊亂,不容易一目了然;於是在看第三遍時,便著手把它整理出來。整理了一陣子以後,忽然便想:這樣整理很花時間,何不就把它寫在稿紙上,注出來?於是就開始注解此經。因緣如是,乃屬無心之造作;雖屬無心,亦從最初發心而來。注解的時間,前後雖延續了兩年 之久,但全部的實際工作時間卻大約只有半年左右。因此,我閉關的後半期,主要便是依此經而修;注經、解經、依解起行,期能解行相應。如此想來,卻也甚合祖師咐囑行人之意。 乙、楞伽經簡介 一、譯本 本經共有三種譯本: (一)宋譯:劉宋時,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義譯為功德賢)所譯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亦稱四卷楞伽,也就是本經,這是最早的譯本。 (二)魏譯:為元
6、魏時,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所譯之入楞伽經,十卷。 (三)唐譯:由唐時于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所譯之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以上三種譯本大藏經中都有 收;最近大乘精舍出了一本楞伽經會譯,即是把三種譯本分段並列,很有參考價值,不過其中魏譯及唐譯部分,與大藏經中的文字,有些地方頗有出入。 二、本經之傳承 本經是達摩祖師在傳法給二祖慧可大師後,親傳予二祖大師的,初祖說: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見景德傳燈錄)又道:吾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見道宣律師續高僧傳)因為四卷楞伽是達摩祖師所傳,用以印心的,所以後世雖見有二種譯本,但大都只是當作參考用,而且一般談到楞
7、伽經時,也多是指最 初宋譯的四卷楞伽而言。 從達摩祖師以後,正法眼藏的傳承,即以楞伽經為印心之據;後來,正如達摩祖師所預言者,一百多年後,到了四祖道信大師以後,楞伽之學漸漸轉為只是名相之學,因此五祖弘忍大師才開始以金剛經為禪宗印心之經典。如六祖聞客誦金剛經而有所悟時,問客從哪裡來,客答說: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因此金剛經開始盛行於世,而楞伽經即從隋末、初唐開始(約西元六 年左右),便漸漸失傳了(請參見本書附 錄一:宋 蔣之奇楞伽經序)。一直到了北宋仁宗時,有一朝庭大臣,官位太子太保,名張安道(樂全)先生,于仁宗慶曆(西元一
8、 四一年)為滁州牧時 ,才偶然之間,又發掘出楞伽經,自讀之後,如見故物,大有所悟,如蘇東坡的序中說:張公至一僧舍,偶見此經,入手恍然,如獲舊物,開卷未終,夙障冰解,細視筆墨,手跡宛然,悲喜太息,從是悟入,常以經首四偈,發明心要。(見本書附錄二:蘇東坡序)後來張公以此楞伽經親自教授蘇東坡,並且出錢三十萬,請蘇東坡刻印此經,令流傳於世。蘇東坡的好友佛印和尚卻向他建議說:與其刻印,不如由 蘇東坡自己來書寫,然後再刻印,更能流傳得久(因為東坡居士的書法是有名的,世人為珍惜其墨寶,定會妥為保存其手寫之經),蘇東坡於是將此經寫一遍,然後刻印傳世。現今所傳者,即是張公所傳、東坡居士所手書的。然而自隋末至北宋
9、末期,此經失傳了將近四百五十年!我們有幸現在還能親睹這部無3 上甚深寶典,全拜張、蘇二大居士之賜。以其功德不可沒,故特志之。 三、楞伽經大義 (一)楞伽經的結構 、以篇章來看 本經共有四卷,且每卷皆依傳統的方式,於卷下分品。然而本經獨特的地方為:每卷只有一品,四卷總共才四品,且每一品之品名都是一 切佛語心品,這就非常獨特了。這四卷及四品,考其意,蓋可代表經中所闡發的四門(以下將稍加解說此四門);而四品同名,即表示四品會歸一義;一義者,即是第一義諦,且第一義即是不二之義,是故四品無有別名。又所謂不二之第一義,乃為一切諸佛之所共說,而此經所要呈示者,即是一切諸佛之所共說第一義法門的心要:所謂自覺聖
10、趣,這是一切如來的自證境界,一切諸佛皆以此為心印,故稱各品為一切佛語心品。 、以文體來看 本經以文體來看,可分為偈頌及長行(散文)二大部分。 偈頌部分即是一開始大慧菩薩的一百零八問,大慧菩薩以偈問, 接著世尊以偈回答此百八問。此百八問可說是本經的總問,而世尊的偈答可說是本經的總答。 大慧菩薩的百八問即是於法有疑(大慧菩薩已位居十地,自然不會有這麼多疑問,當視為菩薩以慈悲願力示現,代眾生問),世尊的偈答即是釋疑、決疑、破疑。然而總問總答這一部分,問與答都非常簡約,常只是點到為止,因此是對最上上圓頓根熟的眾生所說的無上頓悟頓證之法門,所以很難領略;尤其是世尊的偈答,若不解者,很容易以為是驢頭不對馬
11、嘴,答非所問,乃至誤認世尊之偈答只是重複問句或顧而言他,令人如墮五里霧中,摸不著頭腦,有點像後世祖師的某些公案一 樣,如是便覺得世尊的回答好像毫無意義。也許是這個緣故,因此以前有人編印楞伽經的時候,就乾脆把這一部分完全省略掉,而從長行開始印起,這對讀者來說,實在是很大的損失。至於一般注釋本,也常只把這些偈頌照表面的字義講一遍,或照抄一遍,至於偈頌的問與答之間的相應、前後脈絡關係,以至潛藏在字裡行間的精義,以及言外之義、弦外之音,就很少有探索發微的,以致佛、菩薩在經中所要曲達的無上深義便無由得知了。關於偈問偈答的各層意義,本書中有詳細的分析探討,請閱正文便知,在此茲不贅述。(此非我能也,蓋佛菩薩
12、護念也。) 在偈問偈答 之後,便是長行。如上所述,偈問偈答是總問總答:因為大慧菩薩把他所有的問題都一口氣、沒間斷地提出來,接著世尊又一口氣全部一齊回答,故稱總問總答,而長行部分則是別問與別答,亦即是大慧菩薩把一百零八問,重新以長行的方式,有條理、次第地一條一條分別再提出來,然後世尊再一條一條很詳盡地回答,故稱別問別答,也就是分別廣說。這是因為大慧菩薩恐怕當場會眾及末世眾生不能完全領會、悟入總問總答的境界,因此再以大悲力,承佛威神,條條別問。 因此偈頌中的總問總答可說是頓中之頓;長行中的別問別答可說是頓中有漸。以上是從文體來看楞伽 經的結構。 (二)楞伽法門 、大綱 性與相 佛在楞伽經所要開闡的
13、就是性與相二門,而且是平均發展,這也是本經的特色之一。因此本經不但是性宗最高的經典,同時也被相宗行人奉為圭臬,是學唯識法相學的人必讀的經典之一。佛在一般開示性相的經中,為適應眾生的根機,不是偏於性上的闡發,即是偏向相上的探究,很少有二者並重的,因為光是性或相任何一門,都是很深奧的,除非是上上根熟眾生,才能兼籌並顧。由於以上的原因,才有性相二宗的分野,乃至於有後世性相二宗之行人于學理上互相衝突、攻伐,不相水火之事。然而從這部經來看,這些 衝突、攻伐,都是莫須有的;因為佛說法度眾生4 只在契機、契理、應病與藥,各人的病不同,你吃你的藥,我吃我的藥,彼此並無妨礙,只要病好就行,而這病好即是契理,各人
14、病不同即是契機;因此契機、契理並行不悖。是故佛隨機而有種種善說,大根人則為說大法,小根人則為說小法。而本經則是為上上根熟眾生所說的如來自證境界;佛之自證境界則是無複妄想,萬法一如,於法性、法相毫不偏頗,因此性與相在本經所占的分量是一樣多的,這是以內容而言;至於其方法則是藉相了性,及由相入性,而其終極目的則在於達到性相一如的境界。若以圖表示之,則如 : 內容:性 相(性相不偏)。 方法:相性(藉相了性,由相入性)。 目的:性相(性相一如,如水與波)。 所以然者,一切法總括來講就是性與相二者,於法性及法相若見有衝突,或見一、異、不一、不異,都是墮入經中所謂的四句之過。因此,性與相之爭,在此是沒有的
15、,若有者,即是愚夫妄想,自心妄現。又,關於上表中的第三項性相,有人可能會套個口頭禪說是性相圓融,其實到此境界已無所謂圓融不圓融,而是性相一如,以諸法本如,本來是一個,如水與波,說什麼圓不圓、融不融?又,諸法如楞嚴經中說本如來藏妙真 如性,不是你要不要圓它、融它 法如是故,非造作故。 、細目 具體行法 以上所談是楞伽法門的大綱,其細目則是欲使行人頓了四門、頓離四門,及到如來自覺聖趣。茲分別說之如下: ()了四門 上面所提到的四門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 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眾生以見種種相,認以為實,而依此種種相起種種名,然後更依此種種假名,作種種妄想;若知此等相、名、妄想皆
16、是虛偽無實,如翳眼所見空中華,即入正智;複唯心直進,以此正智返熏七識,返照本性,即得登於如如之境。因此,相、名、 妄想三者即是世諦、生滅門,亦是染法;正智、如如即是真諦、涅 槃門,亦是淨法。 三自性:緣起自性、妄想自性、成自性。亦即是唯識法相宗所說的: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名稱略異,其義則同。以一切法皆依眾緣和合而妄起,無有自性,故緣起自性又稱依他起性。眾生依種種緣生無性之法而橫起種種妄想分別,普遍計度執著,故妄想自性又稱遍計所執性。一切法雖現有眾緣和合、離散、若生若滅等相,及眾生依此等妄相複起無邊妄想,然一切法實本自圓成,從本以來,無有增損,故其本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亦
17、如六祖大師所言何其自 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故稱此性名成自性,又稱圓成實性;圓成實之實者,以此性不虛妄,遠離一切虛妄故,是故如來性德非是空無一物,故能普覆一切,成就一切,不落斷滅。 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本經於偈問偈答部分一開始,大慧菩薩所問的第一個問題即是: 云何 淨其念?念即是意念,意念即是心。這也就是問如何淨其心。然而淨心與淨念還是有點微妙的差別,因為心是指心體,而念則是心之功能業用,所以一個是體,一個是用。因此說淨念只是淨心之功能, 令其不妄用;若說淨心,則是於心體本身上下功夫。然而心體無相,由用而顯,故第一步入手先從其
18、業用上下功夫,漸次能達到心體,因此大慧菩薩在偈頌中的第一個問題即問 云何 淨其念。再者,淨心既然是一切佛法中最首要的問題,而心之組成為八識,故後來大慧菩薩在長行中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即是諸識有幾種生住滅?這便與偈頌中的第一個問題 云何 淨其念遙相呼應。問諸識生住滅的種類,即是要瞭解心識的生滅相,通達心識的生滅相後,才有可能離生滅而入不生滅的本體。此不生滅的本體即是如來藏。因此本經一開始即從對生滅的八識妄心幽微深入的探討,漸次入於對不生滅的如來藏之顯發,最後達到諸識即妄即真,七識不流轉,如來藏受流5 轉等甚深義之揭示。若達八識生滅之相,其所依者實是不生滅的如來藏本體,即達不生之大旨。 二種無我:即人
19、無我與法無我,亦即是人空與法空。人與法之所以空者,是因為人與法具無自體性。二乘偏證人無我,達人空,法執未斷,故證有餘涅 槃;佛與大菩薩證法亦無我,故於涅槃法亦不執,是故不出不入:不住生死 ,不愛涅 槃。不出不入故,二死永亡,不生不滅,得大自在。 以上略微介紹一下四門。楞伽經最初的宗旨,即是欲令行人入于此四門,通達此四門,因此頓 斷煩惱,分證法身,所謂不曆僧 祇獲法身即是此 義。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即是下面的離四門,所謂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亦即是大慧菩薩贊佛偈的遠離覺所覺。 ()離四門 覺自心現量,離心意意識 如何得離四門?謂須覺了一切法皆是自心現量: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皆是自心所現量,非有
20、、非無、亦非非有無,離四句、絕百非,遠離一切妄想,非言思所及,行者如是觀察覺了,則得離心意意識。言離心意意識即是總言離四門,因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皆是心意意識之所變現故。因此若離心意意識,即得頓離一切相,亦即是 忽然超出世出世間。 ()到自覺聖趣 入如來地 若得離心意意識,即能二死(分段生死、變異生死)永盡,到自覺聖趣。自覺聖趣(或稱自覺聖智)即是如來自證之境界,如能到此境界,即是入如來地,證如來法身。此即是本經最高的目的。又,此如來自證境界甚深不可思議,然本經最前頭一開始,大慧菩薩承佛威神所說出的贊佛偈,即是暗示了如來此自覺聖趣的境界。行人發大心者,依此偈修,定當獲福無量,亦當受十
21、方如來慈湣攝受,以隨佛學即是佛之真子故。 丙、本書之體例 本書分為經文、注釋、義貫及詮論四大部分。茲條述之: (一)注釋 :為將經文中的字句,一條條分別注,儘量作到凡有點難懂的,不管是文字或義理、名相,皆條注之。 (二)義貫:這可說是本書之特色。這是將一節經文,在注釋之後,從頭到尾順一遍。因為筆者有鑒於有些佛經注解書中,常於注釋中講得很清楚,發揮得很透徹,讀者在看注釋時也覺得非常好;雖然如此,但是當讀者看完注釋,回頭想再看一遍經文時,往往還是有很多看不懂,或有些地方接不上,或發現有些字句好像沒解釋,或解釋很多卻不知在哪裡,要慢慢去找、慢慢試著把它們給對上,甚至有時覺得注釋與經文不太有關係,乃至
22、完全脫節,這些都是很容易令讀者 迷惑的地方,尤其是看楞伽經的注,更容易有這些困難產生。因為楞伽經的文字簡古艱奧,而且義理上又牽涉了性相二宗中最深的道理,因此注家所須交待的東西很多。然而等到所須交待的東西都交待清楚後,讀者再回頭看經文時,常常又是一團迷霧。因此本書注者特地再將所注釋的那節經文,全部再順一次,以便現代讀者一目了然,不用再去找注釋與經文來比對,翻來覆去。不過有少數幾段經文,因為文義明白易解,上下句也容易貫串,只須解釋幾個名相,碰到這種情形,那一節的義貫就省略了。 (三)詮論:本書另一特點是:在注釋及義貫中,儘量不加任何發 揮。然而有些地方實在須要稍微詳細一點說明,以令讀者有更進一步的
23、瞭解,例如一些背景知識,或申論、或經文上下段落的起承轉合等結構方面的解釋等,筆者就盡可能把這些資料放在詮論中,以避免注釋文中變成很龐雜,增加讀者的負擔。依鄙淺見,這也是一般舊注中,易令讀者看時覺得很好,看完注解後,卻又常覺回不去經文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後,本書還有一小特點,即是筆者于發心注解時,即決定要令經文每一個字都有意義(因為筆者深信佛經中應該是每一個字都有意義的,不會有無義語的。),然而這一點於楞伽經6 來講,特別難,因為其文字 實在太簡約、古奧。也許蒙佛菩薩護念,這一點作到了一些。至於真正作到多少,還得由讀者諸君來決定。 最後,尚祈十方大德慈悲賜正。 成觀識于美國紐約莊嚴寺 一九八九年
24、四月二十四日 謝 啟 法不孤起,仗緣方生。本書得以順利完成、付梓,除了佛菩薩護念,及古德的翻譯、著述(尤其是菩提留支的魏譯本、實叉難陀的唐譯本,以及明普真貴的楞伽科解幫助很大,特別是楞伽科解,筆者受益良多,本書詮論中很多資料是參考科解而得),除此之外,要感謝以下緇素諸大德: 首先感謝林慧華居士為我護關三年, 方能探研楞伽且【注釋】之。感謝沈家楨居士讓我從其菩提精舍中借了一套楞伽科解;德州休士頓崔常祥居士為我影印大藏經中的資料,深為感激;十分感謝李彩娥居士、劉錦桃居士、曾阿幼居士、果音法師,及大乘精舍熱心發起的助印,李祖鵠居士發起美國方面的助印;大乘精舍樂崇輝居士、康裕鴻居士主事印刷及校稿事宜;
25、張鴻洋居士、莊博惠居士影印原稿;成如法師熱心校稿。以上諸大德熱心相助,在此謹致最高謝意,願與彼等及一切有情,速登覺岸。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沙門釋成觀撰注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注釋】 楞伽 : 楞伽是山名,也是城名,以此城在楞伽山頂,故以山名為城名。楞伽為梵語,中文譯為不可往、不可到、難入。因為此山城極高,原為夜叉王所據,在此啖食生靈,無路可通,無神通者不可往,故名。又楞伽山在今之錫蘭島上,錫蘭古名斯里蘭卡 (SRILANKA),其中蘭卡即為楞伽之今譯。再者,以佛在龍宮說法後,自龍宮出,降服夜叉王,即於此山城開演此大乘無上經典,故以楞伽為經名。又,此經乃佛
26、以自證境界,為諸大菩薩開演之無上圓頓法門,非凡愚可入,故名不可入。 阿跋多羅寶 : 阿跋多羅寶是梵語,中譯 為無上。阿跋多羅寶即是無上寶。以佛在此經中所開演之五法、三性、二無我、八識,會歸於唯心現境界,乃為無上之法寶,故名此經為無上寶。 經 : 梵語是修多羅 (Sutra),中文譯為契經,簡稱為經,義為契合、貫通。謂上契佛心自證境界,下契眾生根機。如是佛心與眾生心得以貫通,故名為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注釋】 宋: 為劉宋,非趙匡胤所立之趙宋。劉宋系在晉末南北朝,為南朝之始,乃劉裕所立,故史稱劉宋,其年代為從西元四二年至四七七年。 天竺: 印度古譯名。 三藏: 經、律、論為佛法中之
27、三藏教 典。後世乃以通達三藏教典之法師名為三藏,或三藏法師。 求那跋陀羅 :漢譯為功德賢,中天竺人。因他好學大乘,故號為摩訶衍 (摩訶7 衍漢譯即是大乘之義。 )求那跋陀羅法師于劉宋文帝、元嘉十二年 (西元四三六年 )時,從海路來廣州。廣州刺史車朗,表奏文帝,文帝遂遣使迎至京師,深為崇重,京城大臣多師事之,並請講華嚴經。 法師以不精通華語,引以為憾,便乞求觀音菩薩為他增加智力,後夜裡夢見有天神替他換頭,於是遍通華語,便為眾開講華嚴。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注釋】 一切佛語心: 一切佛語就是一切諸佛所共 說之法門。心是精要之義,以此品乃集一切諸佛所共說之法門之最精要者,故名此品為一切佛語心。
28、又,諸佛所說法門之最要者,無非心地法門。故起信論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心為一切佛法之本,是故名此品為一切佛語心。 又,此經共四品,即是四卷,每品皆名為一切佛語心品,這是本經最大的特色。這表示諸佛所說之法門原無二致,又表示此無上圓頓法門,乃大菩薩頓修、頓證、頓入佛地之不二法門,故各品皆同一名,此不二之義也。 品: 即卷、目之義,等於現代所稱之章、節。 之一: 即第 一品。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刹來。】 【注釋】 如是我聞: 我是指阿難尊者,謂此經為我親從佛聞。佛將入涅 槃,阿那律教阿難問佛四件事
29、:佛滅度後,佛弟子依誰而住 ?以誰為師 ?結集經典時,一切經首當安何語 ?惡性比丘如何處之 ?佛答:依四念處住;以戒為師;當來結集經時,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某大眾俱;惡性比丘,默而擯之。 一時: 因印度與中國記載年代之方法不一樣,故但稱一時,亦即:在某一個時候之義。 佛 :梵語佛 陀,中譯為覺或覺者。覺,即是離念、無念之義。故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此即以達無念,名之為佛;若有念,則不名為覺,故起信論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又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故知離念方名為覺
30、,有念則不得名為覺者。又覺有三種意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是故心體離念。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真如,亦以此法令眾生覺。三、覺行圓滿:以上二覺皆達究竟圓滿,故稱覺行圓滿。 又,以此經言之 ,所謂覺者,則為覺自心現;以心外無境,一切唯心所現,若於此覺了,則名為覺。 南海濱楞伽山頂 :南海濱,以楞伽山所在之錫蘭島位於印度南方之海中,故稱南海濱。楞伽,義如前說。 大比丘僧 :大是形容名高德著。比丘是梵語,有三個意義: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戒。僧梵語全文是僧伽,簡稱為僧,意思是和合,或眾。因僧團是眾所和合,故名僧伽。 菩薩 :梵語菩提薩 埵之略。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為有情,合 稱覺有情,意
31、義為:求覺的有情,及欲令有情覺悟之人。此即上求下化之義。 俱 :在一起。 從彼 種種異佛刹來:從各種不同的佛土來。異是不同。佛刹即佛土。一佛土即是三千大千世界。 【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8 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 【注釋】 菩薩摩訶薩 :摩訶,梵語,大的意思,合稱:大菩薩,通常是指住、行、向三賢或登地以上的菩薩。尤於此經乃專為根熟或地上菩薩所說,故與會當機多是登地之大菩薩。 三昧 :梵語三摩地 (Samadhi),音譯為三昧,乃一音之轉 。三昧為正受之義,
32、俗稱為定。三是正,昧 (摩地 )為受。正受者,謂一切受不受。一切受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稱苦、樂、舍三受。何以一切受不受名為正受 ?以此一切受皆為依於意識取著分別六塵而有,修定者必須離於六塵之妄想分別取捨,故無所受,其心得於正定,名為三昧正受。 自在 :解脫、無礙之義。 神通遊戲 :其神通變化已達到自在無礙之境,故有如遊戲一般;又以其無所著故,故其視神通如遊戲。 上首 :即是為首之義,亦即居大眾中之主位。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 :灌頂為等覺或十地菩薩,受佛職位之儀式。有 如王子在登基受王位前,由前王以水灌其頂;法王子 (菩薩 )亦如是,於十地中,由法王 (諸佛 )親手以一切智水灌其頭頂,
33、令得一切智,與諸佛無二,而得成佛,即授其佛之職位。佛之職者,謂度一切眾生;佛之位者,謂佛果菩提。 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 :此為倒裝句,其序為:善解自心現境界之 (其 )義。自心現,謂一切法唯是自心所現,外境實無,以心執著故有,不執即無,故一切境唯在一心之用,故稱自心現。菩薩修行達此境界者,稱為通達而善解自心現境界。此實為本經一經最重要之大旨。 種種眾生,種種心 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 :謂:為度種種眾生,皆觀其種種心色不同,而以無量度化之法門,各隨其類,於十方佛土中普遍示現,而度化之。種種即各種之義。心色即是色心;色即是色身,故心色即是身心;以一切法由心所造,眾生色身之別亦由其心,故先言心,後
34、言色。種種心色即是金剛經所稱之四生九有,以六道四生眾生之身心皆有所區別故。 【詮論】 此句謂大慧菩薩已得大神通智慧,為度眾生,能化身千百億,化成與其同形同類,然後以無量方便法門度化之,此即菩薩四攝法中之同事攝。此亦即金剛經所 雲: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 而滅度之。此為菩薩之大機大用, 亦即普門品中所雲: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乃至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佛在大般涅 槃經中亦自說於因地為菩薩修行時,為度某類眾生,常示現與其同類,而度化
35、之,如為 度鴿子,則示生為鴿身,乃至示生為鹿、牛、羊、豬、蜜蜂、昆蟲等,乃至示現生為聾、盲、闇、啞、貧窮、屠夫,以至生於 邊地、外道,而度化之。然此等示現皆為菩薩以大悲願力之所成就,非是菩薩有此等罪報也。又,菩薩為何隨類現身,以同事攝攝化眾生 ?此有二義:一、以眾生皆著我相,若示與其同,則容易攝化;二、此亦菩薩之修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亦是修行隨順眾生,即十大願王普賢菩薩之第九大願:恒順眾生。 【注釋】 五法 :即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自性 :即三種自性:妄想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亦即唯識學上之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識 :即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
36、那識、阿賴耶識。 9 二種無我 :即人無我與法無我。 【詮論】 此段贊大慧菩薩于此諸法已究竟通達。上之自心現境界乃一經之總綱,此四類法門乃此一經之別目。佛所說種種法門,不外此一綱四目。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游一切諸佛刹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贊佛:】【注釋】 爾時 :那時。 摩帝菩薩 :摩帝即三摩地,意義為正定;以此菩薩主定,故名摩帝。定與慧乃為一體,而大慧菩薩主智,故摩帝菩薩常與之共行。 俱游一切諸佛刹土 :遊字非為遊玩義,乃現身度生之義,由於此二大菩薩已得自在神通,故視於十 方佛土度生有如遊戲、或旅遊,故雲遊。 承佛神力 :以下大慧菩薩要以偈贊佛,
37、所贊者,為法王之境界,非大慧菩薩所能得知,故須承佛威神方能知而讚歎。 偏袒右肩 :偏袒是袒露之義。佛制將袈裟搭在左肩,露出右肩,表示恭敬,稱為偏袒右肩。釋氏要覽引舍利弗問經雲:於何時披袒 ?佛言:隨供養時,應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時,應覆兩肩,現福田相故。隨供養,例如見佛、禮佛、問訊、入眾等時候,須偏袒右肩以示恭敬。作福田,如臨齋、坐禪、誦經、入聚落、樹下坐時,令人見田相端嚴,故須通披。 右膝 著地 :又名胡跪。胡是西方人之義,以此禮乃西天之儀。右膝著地為單腿高跪之姿勢。 偈 :梵語偈陀 (G th )為一種文體,譯為頌。通常以四句為一偈,且字數有一定,如為三言、四言、五言之偈等。又,偈頌常
38、用來讚美之用,亦有用來說法者。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義貫】 一切 世間 之法,本 離 於 生滅 ,其生滅之相 猶如虛空華 ,如來以 智 照了,不得 其 有無 、來去、生滅等相,究竟遠離一切二法之情計。然佛湣眾生迷物執妄,故 而興 起 大悲心 而普為濟度,令離於此虛妄 有無之法,而得證法身。 【詮論】 此偈贊佛離於凡夫妄見。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注釋】 一切法 :指世出世間、內外、根塵識等諸法。 心識 :指心意意識而言。 遠離 :謂本性即離,當體即離,非作而令離,如二乘之所為。 【義貫】 一切 諸 法 本來 如幻 如化,不可
39、執取,其性本 遠離於心 意 識 之分別取著,如來以 智 照了,故於一切法 不得有無 、來去等相;然以二乘之人雖離我執,猶未達法空,故執法為實有,是故見有生死可離,有涅 槃可證,不得究竟。 又,唯識立三界唯 心,萬法唯識,雖已達境空,猶執心為有,亦未達究竟。佛以湣此等權小之機,故 而興 起 大悲心 ,廣為濟度,令見實際。 【詮論】 此偈為贊佛離於二乘、權小之謬見。 【遠離于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注釋】 斷常 :為外道之邪見。斷謂斷滅,謂死後即一切皆無,所謂一了百了。常10 謂一切永遠如是,恒常不變:如生為人,生生世世皆為人,如生為豬,生生世世皆為豬。又,執常論者,多執一
40、切皆為大自在天所造,故一切恒常不變。此斷、常二見,皆為撥無因果,與一切法因緣生之正理相違,故稱邪見。蓋若執此 二見,則無因無果:若執斷見,則計雖造善造惡,亦無來生受果報;然實有果報,因果昭然,故知此斷見為非。若執常見,則計一切皆由大自在天所決定,一切法無論如何皆常恒不變,如是則亦同於無因無果;然實有造惡墮生死,修道而出輪回、證聖果者,故知一切皆在眾生自心為之,非由大自在天一人所造。此斷常二見即所謂撥無因果者,執此二邪見者,其罪甚重,死後當墮地獄,以其壞一切法故,不但壞世間因果,亦壞出世間因果,如是則無人修行;不修行,則眾生永無出離生死之期,是為斷善根佛種,故學佛人最須遠離此二見。 【義貫】 佛
41、已 遠離於 外道之 斷 常 二種邪見,觀了一切 世間恒 悉 如夢 ,亦如夢境,乃唯自心所現,本離于斷常二相;佛以無上正 智 照了。故於一切法 不得有無 斷常二相。然而佛以憐湣凡夫外道執斷常邪見之人,自害害人,當受大苦,故 而興 起 大悲心 而度化之。 【詮論】 此偈為贊佛離於外道邪見。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注釋】 人法無我 :即人無我與法無我,亦即人空及法空。此為佛與大菩薩所證之境界,已超乎二乘之人無我,而達法無我,因此人法雙空。無我即是空義,亦即不執為我、我所之義。 煩惱及爾焰 : 煩惱即煩惱障,亦即是事障。爾焰為梵語,即是智障,亦稱所知障,此為理障。此理
42、事二障斷盡方能證人空、法空:煩惱障盡時,證人空 (人無我 );所知障斷盡時,則證法空 (法無我 )。 【義貫】 佛如來以智證 知人 及 法 二者皆 無我 ;故如實了知 煩惱 障 及爾焰 (所知障 )之本性 常 自 清淨 、無相,了 無 能證所證、能斷所斷等之能所二 相 。菩薩于斷證雖已造極,然能所之相猶昭然未泯,故仍未達究竟,佛因是 而興 起 大悲心 而教化之,令境空心泯,速入佛地。 【詮論】 此偈為贊佛已離菩薩微細之能所斷證二相。 【 一切無涅 槃 ,無有涅 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 離。】 【注釋】 一切無涅 槃 :涅 :即是滅度義、謂滅生死、度煩惱;亦 即寂滅,
43、離生死、出三界,得解脫之義。一切無涅 槃,謂一切法其自性本來涅槃,本來 空寂,無有生起,既無生起,則無有滅,因此不用更求寂滅,否則即是頭上安頭,一切法當體即是涅 槃寂靜。此是佛所自證之極理,是故能夠度而無度,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無有少 法可得。 無有涅 槃佛 :意即無有證入涅槃之佛,或無有 在涅 槃之佛。第一義:若有證涅槃之佛,則佛有能證、所 證,則不得謂為佛 ,以佛已離一切相故,故金剛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一切相皆離,更何況能證所證相,因此不可謂有證涅 槃之佛,故偈雲:無有涅槃佛。第二義,無有在涅槃中 之佛:若佛在涅 槃之中,則不能大作佛事,度化眾生,若不度生,則不得謂為佛,因此說 無有涅 槃佛,此則贊佛度生無盡也。 無有佛涅 槃 :從來沒有一尊佛是入於涅槃的。因佛已 證一切法皆自性涅 槃,因此不更須再證入涅槃,否則即如上所言之頭上安頭,床上架床, 而成二乘之顛倒。以此之故,佛不用再入於涅 槃,即於生死而見涅槃,此即大般涅槃經中所 明之無相涅 槃,亦即不用取涅槃相而涅槃,以佛已離一切諸相故,連涅槃相亦離。此句之第 二層意義為:佛以如是大智,而起大悲度世,是故諸佛皆不究竟涅 槃,此即上偈所雲:智 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蓋佛已自證一切皆自性涅 槃,則不見有眾生、煩惱、生死,如是 佛亦可入於涅 槃矣;如佛初成道時,即因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