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商业地产:最大购物中心并非是最好的据福布斯统计,世界十大购物中心有 8 个在亚洲,其中中国占 4 个,面积由以前的二三十万平方米,发展到四五十万平方米,甚至更大,都想争当所谓亚洲第一、世界一流。所以,遏制国内商业地产的过度发展和结构失衡已经刻不容缓。 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并非越大越好。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12007 年 7 年平均增幅为26.5。2007 年增幅虽有所回落,但投资总额仍高达 2345.38 亿元,比上年增加 17.3。北京商业用房投资增长高达 100.1,上海为51.1。2007 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开工面积达 2.35 亿平方米,当年竣工面积为 5900
2、万平方米。预示着今后数年将有大批商业用房建成并投入租售。 实际上,在商业营业面积供给迅速增加的同时,空置率也在上升。2007 年,全国商业营业面积空置率即高达 2878 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 21。今年以来,商铺供给过剩的情况继续发展。这些情况,意味着中国商业地产已进入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时期,将受到双重考验。 笔者认为,中国商业企业发展变化将非常大,零售市场的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将进一步影响上游制造商和批发商的市场格局:而成熟的大型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向“质”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外资流通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在向流通环节的上游渗透:流通2相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进一步洗牌,重点
3、即在于横跨流通和房地产的商业地产领域。在零售商发展求“质”的年代,商业地产商如果还在继续单纯求“量”和“面积”的比拼,而忽视对零售商客户的专业服务,必定会陷入发展困境。 过热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地产已进入风险期,存在着越建越多,越建越大,越建越洋,越建越窄的倾向。主要表现可用四句话概括:“总量接近饱和,结构多方失衡,泡沫凸现,空置率上升。 ”实际开发时,许多开发商往往片面注重零售店铺对整座商业用房的吸引作用,一味讲求宽敞豪华。不仅抬高了底商房价,也抬高了整座商业房产的价格(包括公寓、写字间等),从而造成商业地产结构失衡,租购需求减少,闲置率不断上升。零售商业过分集中于对购物中心的开发,有条
4、件的大干快上,不具备条件的也一拥而上,致使全国许多城市购物中心遍地开花。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 40 座城市,每年新增 80 多家购物中心,一些人口只有 20 多万的城市却建了几个购物中心。有的购物中心一天流水账只有 1 万元,不少购物中心有场无市、有商无业,倒闭、转向的不在少数,浪费了大量投资。 有些人说中国已经进入购物中心大发展期。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笔者认为,中国的 MALL(大型购物中心)应该慢些走。因为我们必须正视我国整体人均消费水平不足的现实。去年全国开工的面积按 660 个大小城3市计算,平均每个城市开工 35 万平方米,规模超过了实际需求。从世界的经验看,人均 GDP 在 200
5、0 美元一 3000 美元可起步:人均 GDP 在 3000美元5000 美元的可发展:人均 GDP 在 5000 美元以上可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水平达不到就不能上。 商业地产如何发展 购物中心的过度开发有着诸多原因,但主要是政府主导下多方插手,盲目上马,造成宏观总量失控,房产泡沫凸现。目前热衷于购物中心建设的主要是:(1)政府追求“城市名片”类政绩工程;(2)房地产商开发重点转移;(3)外资押宝人民币升值和购物中心的巨大效益;(4)零售商借地生财自发介入;(5)其他产业延伸经营范围。 现在的商业地产问题是重规划,不重策划。有块地就可以建场,不管适不适合,商业无权选址。开发商拿来地就建,缺乏策
6、划,没有消费目标群体,更谈不上细致服务,所以很难保本经营。因此,商业地产商要重策划。市政在批商业规划时,一定要有专业人士参与,多少人口的地方批商业中心,什么地区配区域性的,什么地方是大型的,应有科学依据。 尽管我国的商业地产存在着各种不尽人意之处,但笔者以为,还是存在较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政府增加平价住房供给政策的逐步落实,商铺租售需求会有所回升。 其次,商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改建扩建原有网点的需求,以及事实上业已存在的城郊“小产权房”集聚,将使商业地产找到新的4增长点。 我们应该指出,地产商要转变大购物中心开发理念,从追求最大、短期单赢转向长期共赢。目前,有的大城市房地产商从过去的“炒铺”变为“炒商” ,对著名品牌的连锁商家实行“零租金进驻” ,以培育店铺资产,同时避免一味追求最大购物中心,这或可走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