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端木赐香 著 长江出版社 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丰富,注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弹性与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的负面绝不会因为一次革命,一次运动,就能完全改观、消失的。它暂时地消失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它会折回来;或者,它表面上改观了,但底下的暗流仍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弹性与隐蔽性可以概括为“文化的陷阱” 。这种陷阱,从政治制度层面来讲,会使张勋复辟,会使袁世凯称帝,更会使不穿龙袍的皇帝君临中国!这种陷阱,从社会生活层面来讲,会使女人继续坚持身体上的或者精神上的裹脚,会使出走的娜拉回头,会使臣民意识、奴性意识继续存留。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就是从中国农民、中国传统外交、中
2、国传统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中国人、中国贪官与中国清官等多方面深入分析,给你一种全新的解剖传统、解读文化的方式。 本文所摘选的这部分内容讲的是贪官文化,把贪官文化归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对此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原书进一步去体会。 古今贪官有何不同 2赖昌星红楼案发后,顿使人有今夕何夕之恍惚:古今贪污,居然惊人的相似。但是有心总结一下,会发现,古代贪官更不容易: 其一,古代贪官不像现在的贪官,从小接受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相反,他们只有一个唯心主义,信鬼神,信因果报应,所以,要他们伸出罪恶的手来贪污,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其二,古代不流行纸币,贪官们要
3、贪,总是些金银珠宝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比起现在的存折、支票、股票来,那是笨重多了,既无法藏到卧床的铁栏杆里,也无法匿到烟酒盒里,总之,古代当贪官,风险也太大了。 其三,古代法律野蛮落后,不讲理。哪像现在,法律文明,且具人情味儿,往往是一人贪污,幸福全家。而古代呢,一人贪污,全家没收不说,弄不好,还株连九族,所以,古代要想贪污,不下狠心是不行的。其四,古代贪官根本不知华夏之外,尚有其他文明国度,所以他们不会脚踩两只船,不会一家两制,不会一人在国内,全家在国外定居,至不济,也要提前办好撤退的护照,一有风吹草动,赶紧脚底抹油溜之乎也。古代贪官,搂着大堆的金山银山,不知逃向何处,不知奔向何方,又没有洗
4、黑钱的可能,很凄惶的。 其五,古代贪官缺少表演才能,更无机会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制造清廉魔术。比如成克杰,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中,一提灾区百姓,那是声泪俱下:看到灾区人民受苦受难,我真不好受啊,这些人3也是爹娘生的,也是有血有肉啊,我也是爹娘生的,也是有血有肉啊,他们好苦啊我要书写一些老百姓永远不会忘怀,认为我没偷懒,正努力为他们做贡献的历史,当然,我绝不会书写相反的历史。这镜头,若让古代贪官得知,他们当会脸红不已的:一提老百姓,眼睛就出水,这功夫咋学的呀! 其六,古代贪官口才不怎么样,也不机灵。一代巨贾兼贪官胡光墉,事发后也只会怅然逝去,既不会糟踏老百姓说什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
5、混同为一般的老百姓了,好像老百姓都是大贪似的;更不会糟踏人家资产阶级说什么自己受了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总之,古代贪官要想忏个悔,找个堕落的借口,不如现代贪官容易。 当然,古今贪污也有类同之处,比如一犯一窝,古今类似。乾隆1781 年,王?望一案,同案犯 70 人,处死 22 人。现代,沈阳慕绥新一案,跌倒 16 人。还有,河南一个小小的卢氏县,一下子双规 80 名干部,其中,全县 19 个乡镇党委书记无一幸免,全部一锅端了。 贪官缘何一直存在? (一) 人性的原因 关于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作为哲学命题,我们争论两千多年了。对于人性,老圣人也曾经有过怀疑的,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6、也!”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走向善。而韩非子干脆认为,人再怎么教育,人性还是恶的,所以他老兄搞的是恶4狠狠的“法制” 。可是作为政治命题,我们却一厢情愿地认定人之初,其性本善的,所以我们的所有政治及其相关建设都是基于这么一个前提而成立的,导致我们自古以来的统治思想都有“敬德保民” 。 善恶论争论已经几千年了,这里我不想陷于争论的泥沼,我有我自己的说法:人之初性本贪!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在 2002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指出:我们不否定道德说教,但是作为经济学者,我们首先注重的是制度。而且我们制度的设计和制度的建设一定要以人道德不好为出发点,要以人之初性
7、本恶为出发点。当然我不是假定人之初性本恶。 樊纲不想假定人之初性本恶,但随后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人的本性是贪婪的。马克思曾这样概括资本的特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 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 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 2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敢冒绞首的危险。资本的背后是人,资本的特性,说穿了就是人性。 人性是贪婪的,而贪官,却是大大发扬了人之初的本性。所谓的人之初,一是指人类的幼年,二是指人的幼年。我们的贪官当是两种幼年病的综合第一是还没有进化完成;第二是还没有长大。去年我曾写篇
8、杂文,题目就是“要把贪官当孩子” ,说的也是这么个意思。三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你我观念,见什么东西都以为是他的,特别是在商场里。三岁以下的孩子撒尿不找厕所,以为处处都是厕所,理直气壮地随地便溺。我们的贪官,便都是三岁以下的孩童了。可惜,如何处理这些永远长不5大的孩子,如何帮助他们早日进化为成人,好像办法不多。 (二) 社会的原因 试举一个例子,韩信当年落魄时,曾受一漂母饭恩,发达后,韩信给漂母送去千金。打一个比方,如果这漂母是个生意人,或者是个包工头,韩信肯定会给她拉点活儿的。 不信看胡雪岩,当钱庄伙计时,挪银五百两给落魄士人王有龄,王有龄用这些银子进京活动,一活动,就任了浙江省的粮台总办,从此与
9、胡雪岩官商勾结,胡的红顶商人生涯从此起步。王死后,左宗棠本想查办胡,可两人一见钟情,竟成了好友。就连骂胡“确系坏种”的李鸿章后来也改变了看法,认为胡“救灾恤邻,慷慨好义” “为近时所罕见” ,甚至要求政府准许“赏给匾额一方” ,以资鼓励。 中国谚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又云: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死人之事。太可怕了,一衣一饭之恩,需要的时候,就要为恩人奉献自己的性命了。 举一个例子,常胜将军吴起曾经为一个士兵亲吸毒疮口上的脓汁,你会觉得吴起爱兵如爱子。可是那士兵的娘却不这么看,听说这事后就开始哭,哭得死去活来。别人劝她:你儿子遇到了这么好的将军,你应该引以为荣才是,何以失声痛哭?老太太
10、说:你们有所不知。我儿子的父亲,当年也曾由吴起将军亲自吸吮过脓汁,不久出战,想对将军的恩情有所报答,奋力抗敌,有进无退,终于战死了。如今吴起将军又这样对我儿子,我儿子肯定活不长了,我是为我儿子哭的呀! 6大家明白了吧?中国社会,人情最重,还不起的。我这人老是不愿意对人太好,就是怕大家都掂着脑袋来跟我交朋友,那我不是要人家的命吗?叫我如何承受?所以说,如果我对你不是太好,那正是对你友好的真正标志。 总之,中国人身处的环境,是一张人情亲情乡情友情之网,没有一定的定力,你是摆脱不掉的。 也许正由于中国是一个人情的社会,最高统治者才怂恿出一个所谓的大义灭亲思想,大义灭亲大约来源于孔子。当春秋时晋国的叔
11、向为自己的异母弟贪官羊舌鲋定罪时,远在鲁国的孔子听了,赞扬说:治国制刑,不隐于亲!这一点,恰与西方相反,西方社会没有人情,但法律却基于人性之常情,认为亲人必袒护亲人,所以,西方社会不倡导大义灭亲,法律里便也没有包庇罪。 讲到这里我就感觉,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社会;我们中国人最讲人情,可由中国人组成的这个社会却冷漠无情;我们中国人最讲亲情,可法律却提倡大义灭亲。贪官最遭老百姓忌恨,可贪官周围的人却喜欢他赞扬他;清官最受老百姓喜欢,可清官周围的人却恨他恨的牙痒。有时候我都想,让一个骂贪官骂得最狠的百姓与贪官结了亲家,那么,随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有人说,中国的贪官,是有着群众基础的。此话值得我们
12、深思。 (三) 成本的原因 德国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之所以贪污严重,乃是因为中7国官员当官成本太高。韦伯没有详细分析中国官员当官都需要付出哪些成本,但是我们不妨给官员们算一下。 1、 从时间上来讲,中国官员需要寒窗十年,甚至不止十年。有些人一辈子都挤不进官场里去,比如蒲松龄,十九岁就考中秀才,一直考到七十二岁,也没有考上个举人,曾写诗自叹:“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 ”这个大才子一辈子学优不仕,只好与自己书中的鬼们打交道去了。还有洪秀全,屡试不中,就反了。如果清廷知道他考不上就要反,可能提前给他一个七品官当当呢。而按照秀全日后当天王时的作派,我们倒可以断定,这哥们不当官则可,
13、一当准是个大贪。 2、 从读书苦的程度来讲,中国书生之苦当是天下第一,这方面,头悬梁锥刺骨的苏秦可谓是榜样。读书本是享受,却愣被这帮哥们鼓捣成了苦行僧一般, “学海无涯苦作舟” ,完了,这小舟怕是永远驾不出去了。 3、 当官也苦啊。走进官场,相当于买了张入场券。如何把戏唱完,如何在官场那污泥堆里站稳脚跟,才是问题的关键。龚自珍倒是科场得意,20 多岁就在北京做官,可官场学问,敢情比书里的学问难多了,龚大才子玩不转,最后的选择是弃官归里,回家时就雇了两辆车,一辆拉自己,一辆拉自己心爱的书。你说才子都回家了,其他官员还挺着干什么? 4、 按我的意思,当官最苦的不是科考,而是心灵的代价。往轻里说,尊
14、严丧失;往重里说,人不再是人。一句话,在中国官场上混,在上级面前没有点装孙子的本事,却想在官场里继续混下去,或提拔上去,8永远没戏。你说当官要付出这么高昂的代价,哥们图的是啥? 皇帝为什么并不真正喜欢清官? 皇帝并不真正喜欢清官,或者说,皇帝对清官的喜欢是有限度的喜欢。 中国帝王的南面之术可以概括为阳儒阴法,或者说外儒内法。也就是说,中国帝王表面上遵从儒术,内在的实质却在使用法家之术。所谓的法,乃是韩非子的法。 常言说:有道之主,不求清洁之吏。韩非子也认为,人性是恶的,群臣皆有阳虎之心。每一个皇帝,再笨,也知道自己根本性的恐惧是什么,那就是自己屁股底下的龙墩!天下与龙墩,皇帝首先选择的当是龙墩
1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是什么?就是龙墩!这一点,签订澶渊之盟的宋真宗明白;不让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宋高宗明白;“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的慈禧老太太明白;“攘外必先安内”的蒋光头也明白。正是由于大家都明白,所以,汉代即有以龙墩安危为核心的罪名:大不敬、矫诏、擅发兵、阿党妄上等等。到了隋唐时期,终于完整地发展为“十恶不赦” 。一句话,凡是对君权构成威胁的,损害皇权威严的,都是不赦之罪。 韩非子的法术,挠到了皇帝的最痒处。术是什么?韩非子有两个层次的答案。在定法中他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在难三中,韩非子9又说:“术者,藏之于
16、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两层意思合二为一,术就是指帝王驾御群臣的秘密之术! 驾御群臣,首先要注意辨别忠奸,清除奸佞之臣。韩非子把奸臣的活动规律和惯用手法总结为“六微”和“八奸” 。并且提醒帝王,举臣任事的标准,首先是看他是否忠诚,而且这忠诚是绝对的忠诚,没有是非标准的忠诚。韩非子说:“贤者之为人臣,北国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而待令而无是非也。 ” 正是由于受了法家的影响,英明的帝王们才不约而同地“乱世用人才,治世选庸才,太平盛世出奴才,政治标准第一,道德标准第二,知识技能其三。 ” 我们先看看始皇是如何求忠的:始皇
17、在梁山宫,从山上看见李斯的车骑仪仗甚为隆重,表示不满。后来,始皇周围的人将情况告诉李斯,李斯立即减少车骑人数,始皇发现,知道有人泄密,审问在场人,无人承认,只得把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掉!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既然中国的帝王都喜欢韩非子的法术,为什么表面上却遵从儒家呢?很简单,愚民嘛。特别是秦家二世而亡,血的教训告诉后来的窃国大盗们白天的外套,法家则是他们的睡衣! 岳飞之死,严格意义上来讲,在于不忠。高宗主和,岳飞主战,高宗想坐稳皇帝,岳飞却要迎回二圣,这不是跟君主对着干吗?而秦桧之所以讨得高宗赵构的喜欢,恰是因了他的忠心。更何况法家云:君主本人要独断专行,众人称赞的人,不必喜欢;众人反对攻击的人
18、,君主不10必憎恨。君主有时候专喜欢坏蛋,真是气人! 还有乾隆,那么英明,也狠抓反贪来着,难道就对和?|的贪污问题没有察觉?非也!原因还在于和?|虽贪,却是很忠的,又英俊,又聪明,绝无二心,一生都在想着法子哄主子高兴,这样的奴才皇帝不喜欢才是傻冒呢。乾隆自己也说:我也知道和?|坏,可是没了他,谁陪我玩儿呢?后来,嘉庆治和?|,诸位可不要自作多情地认为新皇帝在反贪。根本原因:之一,一朝天子一朝臣,和?|不是嘉庆的人;之二,黑吃黑,嘉庆继位时,国库空虚,内乱频频。所以,乾隆死后第五天,嘉庆就将和?|革职查办。民谣说:和?|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反贪,却是因为自己没钱闹的。 那么你会问:难道皇帝不反贪
19、吗?难道皇帝真的不喜欢清官吗?非也,皇帝当然反贪,但是只在贪风甚炽,影响政权的稳定性与合法性的时候,才反贪的。皇帝根本性的恐惧,除了臣有二心之外,还有就是百姓的造反之心。如果说百姓是妖魔的话,那么清官便是帝王供妖魔享用的牺牲与祭品。说得不客气点儿,清官是帝王放在百姓面前的冷猪头肉!所以,皇帝对清官的喜欢是有限度的,海瑞就是一个例子!嘉靖皇帝又要用海瑞做道德的幌子,同时又讨厌他的粗线条的二百五作风,无奈只好既不杀,又骂他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物” 。嘉靖升天,新皇隆庆登基,对海瑞的安排却成了新朝的一个难题。按黄仁宇的分析, “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让他升官而不让他负实际的责任” ,而现代社会,我们也时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