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49407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 张显海 初中数学摘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最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关键词:自主活动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创新情感 创新个性 求知役 创新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去向的教育实践。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最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这阶段的创新教育中,创新教育的重点和方式应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一、激发学生的求知役和创新欲。好奇心是对新

2、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它的突出表现是质疑问难。鼓励学生的好奇心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如在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时,设计课前提问:“A、B、C 三村(呈三角形分布)合建一所学校,校址应选在何处,才能使三个村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学习这部分知识,学习兴趣很浓;其次,提供质疑问难的条件,教师不独占课堂,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以及对学生多启发、多诱导等;再次,注重质疑问难的效果。应抓住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不能什么问题都问,不要仅仅满足于所提问题的数量,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引

3、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提问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设计问题“每位同学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纸片,作出底边上的高,沿底边上的高折起来观察两个底角的关系怎样”这个问题既符合先动手、后动脑的科学性,又能启发学生探索,进而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当好奇心转向探求科学知识的时候,好奇心便会升华为求知欲。求知欲是一种对知识追求的内在驱动力,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实际获得知识)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学习动机。学生的内部动机水平高,就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提出任务,在活动中坚持不

4、懈,努力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即使有外部刺激的干扰,学生仍会保持开放心态。在解决问题时敢于冒风险,并能觉察到情境中那些与问题毫无关系的重大线索,从而创造性地将问题加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和从事活动的内部动机。宜根据教材和学生实精选择素材设疑置景,以引发发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第一章有理数的引入。举一个事例,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沿公路向东行驶 10 千米,接着掉转车头向北行驶 10 千米,问这辆汽车在什么位置?对于这个简单问题,当然学生不难作出回答,但问及如何用数学式了表达这辆汽车的位置变化过程,学生就感到茫然了,趁学生构成忌于求知的心

5、理状态之时机切入新裸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必须把已经学习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又例如,正数与负数的引出。可以结合实例提问:“如何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向学生介绍:“ 早在十五世纪人们就采用“+”和“-” 这两个符号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时欧洲的商人在装好货物的搪子上画个“+”号表示物重超过规定重量,画个“-”来表示小于规定重量;在数学上最早采用这“ ”“一”来表示:、德国数学家魏德曼,由于这两个符号简捷方便,后来就使用了,于是产生了带符号的数“正数与负数”。这样引出学生感到很自然而又有趣味,体会到数学的发展依赖于实践的道理。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

6、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习思维,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课本中又没有专节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对于公式的推导中就渗透了归纳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领域,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的解法,而且学习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

7、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是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自我再学习、应用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的思维必须善于发散求异,使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开发思维引伸,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有独到见解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是主体面临问题时思路由一条扩展到多条,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个方向的思维方式。在进行这方面训练时要做到:其一,选择有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思想容易缭绕在“一棵树” 上,无法散开;其二,开导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精致性,尤其要在变通性方面下工夫,其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合理假设越多发现新

8、关系的可能性越大。良好的学习惯则指主动自觉独创性地学习,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以及用脑卫生的习惯等。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生受益,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青年学生的成才过程中起着一分重要的作用。学习中诸如观察的细致性,思维的严谨性,作图的精美性,书写的规范性等品质主要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新课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工夫进行这方面的示范,并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训练。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创造过程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强烈时情感活动过程。那些具有杰出创造才能的人,他们的伟大发明和发现始终伴随着崇高的情操。可见,没有伟大的情怀,就没有巨大的动力来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

9、造目标的实现。除创新情感外,个性在创新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创新成就的大小。创新个性一般来说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参考文献:1.李 华; 改变学习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1 年 26 期 2.胡春香; 打造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1 年 05 期 3.殷世东; 学习方式的社会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 年 07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