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数学知识点1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是 0。用数学 语言表述为:若 a、b 互为相反数,则a+b=0 即 ,反之也成立。数 a 的相反数是-a 。ab2、倒数:若 a、b(a、b 均不为 0)互为倒数, 则 ab=1 即 ,反之也成立。a 的倒数是1。0 没有倒数,1 和-1 的倒数是它 们本身。3、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也可分为正实数、 0、负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4、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0、 负有理数,它 们均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 环小数;也可分为整数和分数,整数又分为
2、正整数、 0、负整数;分数又分 为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分为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5、是无理数, 是分数是小数是有理数, 0 是自然数。276、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数 a 的绝对值记为 “|a|”。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于是,|a|=a ;|a|=-a a0。0a 7、 任何一个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0 。或 ,或()0a(0)a(0)a8、 若|x|=a(a0),则 x=a,即 绝对值的原数的双值 性。9、 数轴上两点 A( )、B( )之间的
3、距离为|AB|=| - |,其中点所表示的数为xAxB。坐标平面内两点 A( , )、B( , )的距离 为:|AB|=2ABxxAyy,中点 C 的坐标为( , ),点 A 到 x 轴的距离2()()ABy2ABAB初中数学知识点2为| |,到 y 轴 的距离为| |,到原点的距离为 ,如果 = 且 ,AAx2AxyAxBAyB则直线 AB 平行于 y 轴;如果 = 且 ,则直线 AB 平行于 x 轴。ByAB10、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 n的形式(其中 1an)34、 零次幂、负整数次幂的意义:a 0=1(a0);a-p= (a0,p 是正整数)1p35、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
4、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 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36、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般地,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37、 应该注意整式乘法与除法中的符号运算。38、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常用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39、 分解因式的公式:平方差公式: a2-b2= (a+b)(a-b);完全平方公式:a 22ab+b2= (ab)240、 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提公因式;二项考虑平方差公式,三项的考虑完全平方公式或十字相
5、乘法;四项及以上考虑分组分解法。有时得用换元法(整体考虑)或者比较系数法。41、 几个整式相乘,所有最高次项相乘得最高次项,最低次项相乘得最低次项。42、 分式:如果除式 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式。当 B=0 时,分式无意义;当AB且0 时,分式的值为;当0 时,分式有意义。43、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0,)AMBB44、 分式的乘除法: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后现与被除式相乘。即 。;acacdabdbbc45、 约分:把一个分式
6、的分子和分母的公 因式约去,这种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初中数学知识点646、 分子、分母和分式三个符号的同时改变两个,其结果不变,分数 线有时起着括号的作用,即 。AABB47、 分式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abacdbaccb48、 分式的乘方:n49、 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50、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 值不为 0,则是原方程的根,若值为 0,则是原方
7、程的增根,舍去。51、 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应用题与一元方程应用题类似,不同的是注意双检验:(1)检验所求的解是不是原方程的解;(2)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注意已知增根,求待定字母的取值。52、 分式方程有解的条件为: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有解;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解不能都为增根。53、 当结果中含有根式时,一定要化成最简根式。54、 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 x2=a,那么这个正数 x 就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我们规定 0 的a算术平方根是 0,即 。如果一个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 x2=a,那么这个数 x
8、就叫做 a 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记为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 0 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 0 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初中数学知识点7(2)立方根。如果一个数 x 的立方等于 a,即 x3=a,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 的立方根是 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55、 一个正数正的平方根叫做它的算术平方根。56、 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都是整数,因式都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57、 二次根式的化简:; ;2(0)a(0,)bab(0,)ab58、 二次根式的计算: ; ;2()59、 二次根
9、式的加减法主要是把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再含有二次根式,称 这两个二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60、 两个式子比较大小的方法有:直接比较法、求差比较法、求商比较法、中 间量传递;另外还有指数形式往往把底数或指数化为相同;二次根式还有分母有理化或分子有理化;61、 方程(组)及解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x(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1(次),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 标准
10、形式为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0()ab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是 2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其一初中数学知识点8般形式为 。20()axbca62、 方程或方程组的解法:(1)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 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 x
11、=a 的形式。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 ”变为“一元”。主要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其中代入消元法常用步骤是:要消哪一个字母,就用含其它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出这个字母,然后用表示这个字母的代数式代替另外的方程中的这个字母即可。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 (5)一元二次方程 的判别式20axbc()a。当 0 时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24bac24bac 2xc()数根;当 =0 时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 20b0 或 y0 时,一次函数转化成不等式,利(0)ykxb用函数图象、确定函数值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75、 在平面
12、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通常需要两个量,这两个量可以是两个数,也可以是一个角度、一个数。平面内,确定物体位置的的方法主要有两类:(1)定点的位置:线线相交,用交点的唯一性位置;方位角+ 距离:以某一点 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达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据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2)定区域的位置。76、 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特征:(1)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概念;(2)点的坐标特征: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 y 轴上的点,横坐 标为零。即表示 为(a,0)、 (0,b)。第一象限点(+,+ ),第二象限(-,+),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3)对称点的坐标:P(a,b)关于 x 轴,y 轴和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b),(-a,b),(-a,-b);P(a,b)关于 y=x,y=-x 对称的点的坐标为(b,a),(-b,-a);P(a,b)关于 y=y0,x=x0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y 0-b),(2x0-a,b);(4)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是(a,a)(直线解析式为 y=x);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是(-a,a )或(a,-a) 。77、 图形的变化:变化前的点坐 标(x,y)坐标变化变化后的点坐 标图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