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资 源 信 息 表标 题 第三章 3.6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关键词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描 述本教学设计包括:一、教学任务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资源五、教学设计思路六、教学流程七、教案示例学 科 初中物理 八年级第一册 第三章 3.6 节 语 种 汉语媒体格式 .doc 学习者 学生资源类型 文本类素材 教育类型 初中基础型课程作 者 顾国东 单 位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地 址 上海市汉口路 50 号Email G2第三章 3.6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执教: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顾国东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
2、念,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运动、力的后续内容,也是高中学习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的基础。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情况。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固体有惯性、气液体没有惯性。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从而认识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维持运动需要力吗?运动和力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呢?通过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维持运动不需要力。在
3、伽里略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塑造一个理想过程伽里略的理想实验,最后建立起牛顿第一定律,学生领略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魅力。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惯性。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例和实验的分析,纠正对惯性的一些错误认识,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2)通过小组斜面实验、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及推理,关注实验、
4、分析、推理、 “理想实验”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前辈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懈的探究历程,领略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魅力,感悟科学道路的艰辛曲折。(2)通过对惯性利弊的分析讨论,懂得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3)通过了解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宝贵,体会尊重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难点: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装有水的烧杯、装有肥皂水的烧杯、吸管、惯性大小演示器、小车、木块、斜面、木板
5、、棉布、玻璃板等。2、演示实验器材:演示实验纸飞蛋落(瓶、纸板、鸡蛋) 、装有沙子的小桶、小球、伽里略斜面等。3、自制模拟演示 PPT 幻灯片。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等两部分内容。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入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逐步形成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定性认识。通过“木块从斜面下滑”的学生实验、伽里略斜面演示实验、PPT 模拟演示等,逐步建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一切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的观点,最后形成牛顿第一定律。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牛顿第一定律。方法是强化规律的形成过程:通过学
6、生实验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不同的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不同;通过教师演示伽里略斜面实验;通过理想化的推理;通过 PPT 模拟演示;通过对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的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逐步形成牛顿第一定律。由于在突出重点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实验、演示实验中反复经历了观察、分析、推理的过程,再加上教师利用 PPT 精心讲授“ 理想实验” ,也就突破形成牛顿第一定律的难点。本设计要突破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方法是: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对实例分析、讨论,知道固、液、气体都具有惯性;运动物体、静止物体也都具有惯性;通过对演示实验和小实验的观察分析,得出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
7、关的结论。本设计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和推理分析,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然后学生又运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生活与物理的密切关系。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 2 课时。4六、教学流程1、 教学流程图2、教学流程图说明情景 视屏播放“泰坦尼克号”片段,提出发现冰山、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不能马上停止前进?引入惯性。 活动 学生实验 1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情景 演示实验 1通过沙桶的演示实验,探究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活动 学生实验 2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活动 应用 1图
8、片解读:小组讨论解释相扑图片和漫画图片;列举惯性的利弊。活动应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活动 I学生实验1情景 I视屏泰坦尼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活动学生实验3情景演示实验2活动学生实验2情景 II演示实验1惯性的大小活动应用活动学生实验35活动 学生实验 3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活动利用给定的器材做木块由斜面下滑、在不同材料表面滑行距离不同的实验。情景 演示实验 2教师演示伽里略实验。活动 应用 2解释现象。3、教学的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自主活动、探究固有属性 通过小组设计实验及演示实验,知道一切物体具有惯性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第二环节,实
9、验思考,逻辑推理定律 通过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七、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 引入1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片段,提出问题“发现冰山、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不能马上停止前进?”引出课题“惯性” 。2同桌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乘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的感觉;百米赛跑到终点后要继续向前冲等。完成活动卡 P62 画情景。(二) 新课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1)问题 轮船有惯性、汽车有惯性、人有惯性,液体、气体也有惯性吗?你能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吗?”(2)学生实验 1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液体、气体也有惯性:手拿装满水的杯子突然向前;手拿装满水的杯子向前突然停止;用
10、吸管吹肥皂泡、用可乐瓶吹烛焰等。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运动物体有惯性,静止物体也有惯性:小车上放木块、小车突然运动、小车突然停止运动;纸飞蛋落(该实验也可教师演示) 。(3)大组交流小组派代表演示实验,并说明各实验分别表明了什么。结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4物体惯性的大小(1)问题6物体惯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演示实验 2教师演示如图沙桶实验,学生观察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3)学生实验 2做法:在光滑的木板上安装如图所示导轨,两导轨之间分别放置一号和五号电池,尽可能匀速拉惯性大小演示板前进,然后突然停止。观察:不同质量的干电池在板上通过距离
11、的大小。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3)阅读教科书 P82。(三) 知识应用5应用 (1)问题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我们利用惯性,哪些地方我们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例举说明惯性的利弊。安全带、教科书 P81 安全气囊和头枕。(2)运用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解释教科书上图 3-6-4 相扑图片和活动卡上 P64 的漫画图片。(3)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车内的乘客倒向车行驶的方向;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飞到离目标上空一段距离提前投弹;离开枪口的子弹失去了推力,还能继续前进。(4)归纳解释顺序:研究对象和相关物体原来是运动的、还是
12、静止的?与研究对象相关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于惯性,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仍将怎样? 第二课时(一)引入1 运动状态的改变(1)问题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为什么会改变运动状态?你能否使运动的小球静止、或改变运动方向?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实验 37布置小组活动任务: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大组交流:实验过程及结论。用手指弹小球,静止的小球开始运动。说明弹力使小球改变运动状态。用手挡住运动的小球,运动的小球静止了。说明手的力使小球改变运动状态。在运动小球的一侧放一磁铁,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磁力使小球改变运动状态。得出结论:力是改变
13、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二) 新课 2运动状态的不改变(1)问题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2)学生实验 3按如图所示要求做实验:做法:三次让小车在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水平面上分别铺着毛巾、棉布、玻璃。说明:三次让小车在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观察:(1)毛巾、棉布、玻璃表面粗糙程度。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思考:(1)毛巾、棉布、玻璃表面粗糙程度不同说明什么?(2)小车沿毛巾(或棉布或玻璃)表面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静止,这是为什么?分析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3)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
14、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4)如果表面更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速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5)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力) ,小车将怎样运动?分析: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摩擦力)最大,运动距离最短;玻璃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摩擦力)最小,运动距离最长。即摩擦力阻碍了小车的运动。结论:如果水平面是完全光滑的,小车没有受到阻力,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3)演示实验 2做法:如图所示将 A、B 两个光滑的导轨对接在一起,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沿导轨滚下,每次改变导轨 B 倾斜的角度,使之与水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小。观察:小球每次上升的高度。AB8思考及推理
15、:如果斜面 B 与水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 如果斜面 B 与水平面的夹角小到零,即 B 是水平面,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演示 PPT:斜面 B 与水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小,小球总是上升到几乎相同的高度,小球通过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直到斜面 B 与水平面的夹角小到零,小球一直运动。结论:如果斜面 B 是水平面的,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阅读教科书 P83。说明:“物体不受力”是理想状态。事实上物体总是受到力的作用的,若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那么物体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介绍伽里略、牛顿等科学家(利用 PPT):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否定亚里士多德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基于科学推理的理想实验证明。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三) 运用巩固5巩固练习(1)跳伞运动员与降落伞共重 700 牛,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700 牛,跳伞运动员作什么运动?(2)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共汽车受几个力的作用?若汽车受到的水平阻力为1000 牛,则汽车的牵引力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