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痰饮湖北民院科技学院中医内科学 气血津液病 证目的要求1、熟悉痰饮的概念、病因、诊断及相关病证的鉴别2、重点掌握痰饮病机、治疗原则。3、掌握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的常见证候及治疗方药。痰、饮、水、湿的区别 痰 -多厚浊,无处不到病变多端,为阳邪以热煎熬而成。 饮 -呈稀涎,多停于体内局部,为阴邪多由寒积聚而成。 水 -为清液,每泛溢体表全身,为阴类但有阴阳之分。 湿 -粘而滞,发病缓慢缠绵难解,属阴邪每与它邪相兼为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 积水不散留而为饮 饮湿痰饮为痰之渐 痰为饮之化水泛为痰 痰因湿而生饮因于湿痰饮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概
2、 述 】一、 定义 痰饮是指体内 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 的一类病证。痰,古通 “淡 ”,是指水一类的可以 “淡荡流动 ”的物质。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为此,古代所称的 “淡饮 ”、 “流饮 ”,实均指痰饮而言。二、源流 神农本草经 : “留饮痰癖,大腹水肿 ”、 “胸中痰结 ”、 “留饮宿食 ”。 内经 无 “痰 ”之证,而有 “饮 ”、 “饮积 ”之说。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 始有 “痰饮 ”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 是诸饮的总称。其中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该篇提出 “用温药和之 ”
3、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临床遵循。 素问 经脉别论 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论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谢。 随唐及金元各家有痰证、饮证之分,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 “百病兼痰 ”的论点,对临床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孙思邈 千金方 痰饮第六 有 五饮 之说: “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 ”立论悉本仲景,而治法方药则颇有发明,如治胸中痰游,用吐法以祛其邪;治 “游饮停结,满闷目暗 ”,用中军侯黑丸 (芫花、巴豆、杏仁、桂心、桔梗 )以温下。 严用和提出 “气滞 ”可以生痰饮。 如 济生方 痰饮论治 中说:
4、 “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 ”从气与水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明确阐明了气滞津凝则生痰饮,甚为精辟。 杨仁斋所著 仁斋直指方 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 饮清稀而痰稠浊 。清代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 “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的大法。三、讨论范围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均有较密切联系。本节讨论以 金匮要略 痰饮病内容为主 。 经典论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牌,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素问 经脉别论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 素问 灵兰秘典沦 “痰饮者,肺肾之病也,而源于土湿。肺肾为痰饮之标,脾胃为痰饮之本。盖肺主藏气,肺气清降则化水;肾主藏水,水温升则化气;阳衰土湿则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气凝瘀不能化气,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聚于下而为饮。 ” 四圣心源 痰饮 【 病因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