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6 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通过想象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唐人时的衣食住行情况,借此体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2、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多元开放的社会风尚;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难点:“胡风盛行”的原因;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师展示杜甫诗句导入新课。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杜甫的忆昔描写了
3、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景象。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种景象?(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三)合作探究探究一:多元开放的社会风尚1.图片展示(唐朝唐朝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尚出现的原因和表现?(1)出现的原因:a、唐前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b、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往频繁,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开放的时代特点。(2)表现:a、唐代文化兼收并蓄,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b、在唐代,大量来自中亚、西亚
4、的移民进入中原地区,许多外来宗教也随之传播。唐朝推行开门的宗教政策,允许信徒建寺传教,使唐代的宗教文化呈现多元的特点。c、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婚姻方面也比较独立自主。3.善思:元稹有诗说: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结合本图片,你能从中感受到唐朝的什么社会风尚?讨论后明确: “胡风盛行”的社会风尚。4.说说唐朝社会风尚的特点?教师指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多刚健豪迈的尚武。探究二:博大弘放的精神风貌1.简要介绍唐长安城。(复习)2师生共同探讨:你在
5、长安城里感受到的盛唐精神是什么?(1)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的特点。(2)精神: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活力的时代精神。整个社会激荡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朝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原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运鼎盛,以及科举等一系列的社会革新。 探究三: 五彩纷呈的唐诗1.(多媒体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画像)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白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内容)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内容?答案提示: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 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
6、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 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3.(多媒体出示问题:通过朗诵,同学们感受到李白诗歌有哪些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特点?答案提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4.(多媒体出示表格:填写唐朝书法和绘画大家的基本概况简表)艺术家代表作 作品特点颜真卿颜氏家庙碑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九成宫醴泉碑方折峻丽,笔力险劲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 送子天 落笔雄劲,风格子 王图 奔放四、巩固练习完成本课基础训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