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滋病职业暴露 预防与处理 广安市人民医院院感科 肖 燕 一、 HIV职业暴露概述 二、职业暴露的普遍性防护原则 三、常见职业暴露形式及防护措施 四、 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与评估 五、建立意外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六、将过程控制理念应用于艾滋病职业防护 中 一、职业暴露概述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 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员、医生、 护士、护理员、警察、监狱管理人员等 ,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 ,意外地被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 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 粘膜,或被含有 HIV的血液、体液污染 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 有被 HIV感染可能性的
2、情况。 (二) HIV职业暴露的传染源有哪些? 就医务人员而言,工作中常见的 HIV暴 露源包括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 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含 HIV的 实验室样本、生物制品、器官等。 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 HIV感染者 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另外, 因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 各科(内科、皮肤科、神经科、口腔科等 )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所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更多的 是潜在的传染源。 (三)谁有职业暴露感染 HIV危险? 美国曾进行了 5次调查, 1498名医务人员中,有 666 人,占 44.46%,有被针头刺伤或与病人黏膜直接
3、接触史 ,结果 3人发生职业感染,占 0.45%; 由此可见,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外科、口腔科、妇产科 医生,护理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工作人员,有关血 库、化验室和血液透析病室工作人员以及尸检人员等, 有可能暴露于感染 HIV的危险中。 在我国,由于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 的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对 HIV AIDS相关知识的了解, 不少人认为在目前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下,自己不可能接 触到艾滋病人或 HIV感染者;一些医院和医生或者因为 担心经济成本增加,或因为怕麻烦而仍然延续长期形成 的不规范的操作习惯,不注意职业防护,这样发生职业 暴露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增加。 (四)针头刺伤与 HI
4、V感染 被针头刺伤后是否会感染 HIV主要取决于针头 是否被 HIV污染。如果这个针头被 HIV污染了, 就有感染危险。 感染可能性大小与针头的特性、刺伤的深度 、针头上有无可见的血液及血液量的多少、感 染源患者的感染阶段、以及被伤者的遗传特性 有关。空心针头较实心针头感染的可能性大; 刺伤越深、针头上被污染的血液越多,感染的 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感染的可能性就小;如作 为感染源的病人在被刺 2个月内因艾滋病死亡, 被感染的可能性则大。 一般而言,针刺的平均血量为 1.4L,一次针 头刺伤感染 HIV的概率为 0.33%。(美国曾调查 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概率约为 6.4/万,显著低于 医务人员
5、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刺伤 19%的感染 概率) (五)职业暴露后一定会感染 HIV吗? 就常见的职业暴露形式而言: 1、皮肤刺伤并暴露于 HIV感染的血液后感染的危险性估 计 为 1:400 1:300; 2、当深度损伤、损伤器械上见血、器械接触感染者的 血 管被传染的可能性增大; 3、做为 HIV传染源的病人在 2个月内因艾滋病死亡时, 接 触者感染 HIV的可能性增加; 4、仅粘膜或皮肤暴露于感染的血液,而无局部损伤的 情 况下被 HIV感染的危险性大约为 1/1000或更低; 5、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也和接触的血量及含 HIV血中病 毒 载量有关; 6、暴露后感染 HIV危险性和接触者本身的
6、免疫功能有关 ; 7、如果暴露后急救处理措施得当,那么危险性则会更 低。 职业暴露于 HIV后,存在感染 HIV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的几 率是很低的。可是,如果医护人 员缺乏艾滋病防护意识以及暴露 后及时、正确处理的知识与能力 ,是完全有可能因职业暴露而感 染 HIV的。 (六)工作中怎样避免职业暴露? HIV的生存能力相对较脆弱,它在空气 中不可能存活很长时间。另外, HIV的传 染性也相对较弱,如果被 HIV污染的针头 偶尔刺破皮肤,其感染率约为 0.3。所 以,只要医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加强防护 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必 要的污染,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感染上 HIV 的。 二、职业
7、暴露的 普遍性防护原则 WHO向全世界医务人员推荐 在 为 病人提供医疗 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 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 和体液,也无论病人艾 滋病病毒抗体阴性还是 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 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 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 HIV、 乙 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 56C, 30min可被 灭 活,血液中的病毒在室温下 可保存活力达 7天,但在干燥血 块 中很快死亡。 WHO推荐的逆转录酶病毒灭活方法是 : 100C, 20min 室温下, 0.5%次氯酸钠、 70%酒精 1分钟, 0.2%次氯酸钠、 0.1%漂白粉 5分钟, 2%戊二醛浸泡 1-2小时,均可灭活 HIV
8、。 (一 )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带有病人血液、体液的用品及其所接触过可能 造成污染的用品 (负压瓶 )、环境 (地板 )等,可以 次氯酸钠浸泡后清水洗净、消毒,也可用次氯 酸钠喷洒,进行物体表面消毒,以 20漂白粉 乳液混合 l 2小时再处理。 欲作病理检查的组织,浸泡在 10福尔马林溶 液中,容器外面应用消毒剂擦拭,并装入另一 不透水的容器中。 紫外线不能灭活 HIV 酒精浓度大于 80%、小 于 30%达不到消毒作用 新洁尔灭不适于 HIV消毒 注意 六步洗手法:最简单有效的第一道防线 医务人员在检查病人后,用肥皂和水清洗 ,必要时手先在消毒液中浸泡。 皮肤破损处用防水绷带包扎,如预计介入
9、 性操作时间较长,则不宜参加。 (二 )认真洗手 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 眼镜、隔离衣和围裙、鞋套或雨靴等。 工作完成后应脱去防护离开工作地点,切 勿用手套触摸常用物品。 戴手套每接触下一位患者,应更换手套或 用消毒毛巾仔细擦洗手套。 50%的乳胶手套使用数小时后细菌可通过 ,应更换。 (三 )使用防护设施 个人 防护用具 手套 正确型号 的 防护服 防水 的 眼罩 避免 意外泼溅 鞋 套 橡胶 靴或干净的皮鞋 基本要求: 1、污染物装袋 2、防止人、鼠、昆虫接触到污染物 3、清除系统应杜绝病原微生物重新进入社区 4、使污染废物中不含病原微生物 5、不应污染表层土壤及地下水 6、
10、不造成空气污染 (四 )安全处置废弃物 干性可燃物 要装在不漏水的双层塑料袋中, 并标上 “危险 ”字样,经高压消毒处理后弃去或 一起焚烧。 液体和半固体消毒后弃于无害化粪池 注意: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 废弃物处理。 某些消毒剂稀释后 活性很快降低、应 现配现用并加盖保 持其有效浓度、定 期检测。 如 酒精、过氧己酸 、次氯酸钠 等。 提示提示 (五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 给别人。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 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
11、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 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 中,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 方。 三、 职业暴露的形式 及防护措施 (一) 职业暴露方式: 皮肤针刺伤或锐器切割伤;粘膜或 破损皮肤(如皲裂、皮肤炎症等) 接触感染性材料;皮肤虽然完整无 破损,但大面积或长时间(几分钟 或更长)接触感染性材料。 锐器损伤 最主要的暴露方式 粘膜暴露粘膜暴露 往往猝不及防往往猝不及防 职业暴露 职业感染 职业感染机会远远小 于职业暴露机会 (二)可能暴露于 HIV的意
12、外情况: 与 HIV/AIDS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组织 器 官等接触即可能发生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的针刺、切割伤等 ; 警察、司法人员等在追捕、看守犯人时与 HIV 感 染的犯人搏斗损伤; 戒毒所、劳教所工作人员等执行职务时损伤性 侵犯被 HIV/AIDS咬伤、针扎伤等。 (四)增加感染危险性的暴露因素: 接触体液量大; 受损伤口深; 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 器械曾插入静脉或动脉内(采血的针头) ; 体液离开身体时间越短,危险性越大; 接触的患者在事故后 60天内死于 AIDS; HIV培养物、粘膜 皮肤; (五)病人处于窗口期: 有传染性的体液:血液、精液、阴道分泌
13、 物、脑脊液、羊水、胸水 , 腹水、心包液 、滑膜液、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 。 没有传染性的体液:唾液、泪液、汗液、 尿液、粪便。 HIV职业暴露感染率(平均感染率) :职业 暴露后存在着感染 HIV的危险性,但实际 感染 HIV的机率是很低的。有研究资料表 明:皮肤破损: 0.33%( CI 0.2-0.5%) ;粘膜接触: 0.09%( CI 0.06-0.5%)。 ( 六)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 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 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 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 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 别
14、注意减少意外刺伤。把用过的注射器直 接放到专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勿 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七)防护 措 施 : 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 手套,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必须戴双层手 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 消毒。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 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 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四、 HIV职业暴露后 的处理与评估 第一步 确定暴露级 (一)局部处理 ; (二)评估和确定; ( 三)预防性用药; ( 四)随访和咨询 ; (五)登记和报告 。
15、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处理示意图 (一)紧急局部处理 1、清洗: (1)如是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 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如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 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 性损伤,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然后用清水、 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彻底冲洗。 2、消毒: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 液,如: 75%酒精、 0.2%次氯酸、 0.20.5%过氧 乙 酸、 0.5%碘伏等或其他皮肤消毒剂处理伤口(局 部 浸泡或涂抹清洗消毒) 并包扎伤口。 (二)评估和确定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其暴露
16、的级 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 定。 第二步 确定暴露源级别 1、 根据暴露级别分为三级暴露。 一级暴露: ( 1)暴露源:体液、血液或者含有 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 2)暴露类型:暴露源沾染了有损 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 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 ( 1)暴露源:体液、血液或者含有 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 2)暴露类型: A、暴露源沾染了 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 露时间较长; B、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 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 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 ( 1)暴露源:体液、血液或者含 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 2)暴露类型
17、:暴露源刺伤或者 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 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 三)预防性用药;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AZT(齐多夫定)用于 PEP可使 HIV 感染危险降低约 81% ( 95%CI=4394%) 1、暴露后什么情况下考虑用药预防? 由于 HIV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药物对 肝、 肾、胰腺、骨髓等脏器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某些人可能反应 很 大,此外,还有个体是否耐受、能否坚持服药 28天、药物预 防 效果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等,所以决定是否预防用药应持慎 重 态度。如果感染 HIV的危险性很小,例如完整的皮肤接触到污 染 的血液(血液中病毒载量较低,专
18、家评估暴露与暴露源的级 别 均是 1级)时,一般不建议使用预防药物,因为用药结果很可 能 会是弊大于利。而在暴露面积较大,较深,即使暴露源的病 毒 载量较低,也要考虑采用基本用药方案( 2种预防用药)。当 暴 露情况严重,暴露源的病毒载量较高,专家评估暴露与暴露 源 的级别均是 2级时,可能需要强化用药( 3种预防用药)。因 此,临床实践中决定是否预防用药,是用 2种还是用 3种抗病 毒 药物等,应由有经验的医生与被暴露者共同分析讨论包括暴 露 与暴露源级别、感染的危险度以及用药利弊等,最后由被暴 露 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例如有的被暴露者是孕妇或处于哺乳期 等),做出是否用药的选择和决定。 2、
19、预防用药的时间、预防用药的时间 暴露后预防开始的时间 越早越好 。很 多专家推荐最好在暴露后 1 2小时,最长 不超过 24小时内用药;动物实验研究显示 在暴露后 24 36小时开始服药将无预防作 用。不过,美国 CDC仍推荐对情况严重的 职业性暴露,即使暴露后 1 2周仍应该预 防用药。 。 3、 暴露后用药的不良反应 有资料显示,几乎 50%的职业暴露者服药后有些不良反应如 : 恶心、不适、头痛、食欲减退等;约有 33%的人因为不良反应 而 停止用药。在三联方案中,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中断治疗者比两 联 方案更常见。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最严重的副作用有肾结石、肝炎 、 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20、已有 1例因用维乐命( NVP)发生暴发性肝 衰竭而进行了肝移植。美国从 1997年 2000年有 22例在 HIV职 业 暴露后预防用药时服用维乐命而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有时开始服用抗 HIV药物前几天可能产生诸如头痛、胃肠 道 综合征(恶心、呕吐、腹泻和消化不良)等较轻的副作用。一 般 情况下,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例如使用 AZT抑制骨髓生长所导 致 的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症,在健康人身上是很少见的)不会在 开 始服药的 4周内发生,通常这些严重副作用出现在长期用药之后 。 医生一般要求被暴露者在服药期间大量喝水,每日喝水不得少 于 1.5升,以防止肾脏结石。 4、疗程 职业暴露后预防的
21、疗程一般为 28天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 4周的疗程可以阻 止所有治疗动物的感染。如果服药过 程中减少 3 10天药物,其保护作用将 会减低和不完全。 5、效果 虽然暴露后有些药物可以预防 HIV感染 ,但并不是全部有效。有资料报道,服 用药物后可以减少 81%的危险。所以在工 作中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暴露。 ( 四)随访和咨询 1、 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 作 HIV抗体 本底检测(快速检测 、 并保留血清),如 检测结果阴性,均应在事故发生后 第 4周、 8周、 12周、 6个月 时分别抽取血样检测 HIV 抗体,以明确是否发生 HIV感染。 2、服用 AZT, 应于服药前、服药 2周及治 疗
22、结束后监测血常规。 3、 除监测 HIV外,还应对暴露者的身体情 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是否有 HIV感染的急性 期临床症状、是否存在 除 HIV感染以外的其他 危险,如 HBV、 HCV、 外伤、感染引起的败血 症等,给予相应的治疗。 4、对于预防用药人员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发 生情况及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给予及时 处理。 工作中,作为医务人员要严格遵 守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引 起医源性 HIV感染;如果职业暴 露情况严重,可暂时调离直接接 触病人的部门。 (五)登记和报告 本着自愿的原则可通知 其上级,以获得正确的处 理。 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 人应严守秘密。 1、登记、报告与保密制度
23、 2、建立意外事故登记簿: ( 1)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 ( 2)时间、地点及经过; ( 3)暴露方式; ( 4)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 ( 5)接触物种类(血、血性体液、精液、阴道分泌 物、 脑脊液、脑膜液、腹水、心包液、滑膜液、洋水和组 织或病毒培养物等)和含 HIV的情况。 ( 6)源病人状况(如病毒载量、药物使用 史) ( 7)记录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 场专家或领导活动) ( 8)预防用药后需要记录的内容: ( 9)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 ( 10)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和几天 ); ( 11)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 验结果); ( 12)用药的依从性状况。 (
24、13)定期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 六、将过程控制理念应用于 艾滋病职业防护中 建章立制,制定标准的职业暴露防护程序,并 通过培训 -提问 -考核等形式将每一项措施落实 到位。 约束不规范行为 强制性执行标准预防规程,加强防范意识。 控制过度防护,如穿多件隔离衣,戴多双手 套,造成脱卸困难,致使清污程序混乱,不 仅达不到防护目的反而在终末环节造成更为 严重的污染。 应将职业暴露补救防护药品放在医务人员 24小时都能拿取的地方。 保证有足够的医疗防护用品贮存,并能随 时取用。 要求医护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的第一时间 按照处置流程进行防护,并及时报告感染 办进行职业暴露备案登记存档管理。 规范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免疫接种。 加强过程控制中相关细节的管理 改善洗手条件:配备感应或脚踏式洗手装置 ,以洗手液替代肥皂。 洗手标准化:将洗手的步骤、时间以图示方 式张贴于洗手处。 医疗废物严格按分类处理,明显标识,双层 包装,防渗漏,防遗撒。 锐器置入锐器盒内。 制定 减轻职业压力的策略 新 职员安全操作培训 建立 暴露后预防和普遍性 应急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