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蹄内翻足畸形 病例 患者,女, 14岁,因先天性内翻马蹄足 为手术治疗收治入院。完善各项术前检 查后拟在全麻下行马蹄足矫形术。 症状诊断; 马蹄 胫距关节、即踝关节跖屈; 内翻 距下关节; 内翻内收 -中跗关节,前足 内收内翻。 神经性马蹄内翻足:脊柱裂或隐性脊柱裂 所致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综合症。 足部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消失、大小 便失禁。足外侧胼胝、溃疡难愈。 脑性瘫痪:产前、产中、产后因素致缺血 乏氧性脑病后遗症,分型多样,痉挛 型及混合型因痉挛日久发展为挛缩, 即出现马蹄足。 脊灰后遗症(小儿瘫、儿麻后遗症): 出现马蹄足原因有二:胫前肌麻痹, 足部肌力不平衡;髂胫束挛缩。 创伤性马蹄
2、足:小腿肌肉碾挫伤、筋膜 间隔综合症、静脉血栓、严重粉碎 移位的骨折治疗后、 Gustillo IIb以 上严重开放损伤如剥脱伤合并骨折、 断肢再植术后等。 其他原因:煤气中毒、酒醉后肢体长 时间受压、进行性感觉运动神经 病 进行性腓骨肌麻痹、 CMTD, 脱髓鞘、神经终板病变 、及医源 性合并症,如腓总神经麻痹、美 容性肢延等等。 上述原因所致的多为马蹄内翻足 畸形,一般不伴有前足内收。 多发关节挛缩症:先天性、非进行性 多发关节屈曲畸形,屈侧皮纹消 失、甚至皮肤成蹼状。关节周围 皮肤、肌肉、韧带、关节囊甚或 神经血管束均紧张。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 病 因 遗传因素:
3、6/700例,其中一例 17/50个 家族成员患病。 宫内障碍:胎位不正、羊水过少等。 胎儿发育异常:组化研究发现胫后肌、 腓肠肌 I型胶原纤维增多。胶原纤 维分布不均 ,足周肌力不平衡。生 长发育过程中生物力学环境的持 续改变,造成马蹄内翻足。 流行病学 发病率: 0.1-0.3% ,男 :女约为 2-3:1, 双侧发病占 45% 。家族有先症者 的发病率约 2.9% 。 季节因素: 1983-1992年,新英格兰 郡医院 520例先天马蹄足患儿, 冬季出生者占 41.4% 。 临床表现 出生即呈现畸形,婴儿组织柔 软,手法可矫正。随年龄增加,足 外侧负重着地,畸形渐固定,逐渐 僵硬,手法难
4、以矫正。 多合并胫骨内旋畸形。 合并畸形 45/351例,出现合并畸形者 占 12.8% ,计有隐性脊柱裂、髋 脱位、脊柱侧弯、多指、小腿绞 窄环。 X线片 正常:距骨头与第一跖骨成直线, 跟骨轴线与第 4、 5跖骨成 直线。 马蹄足:由于距骨马蹄、跟骨内 旋、前足内收,上述关 系发生变化,距骨与跖 骨成角。 治 疗 原则:一经发现,尽早治疗。 保守治疗: 6月龄以下婴儿, 轻柔手法治疗,坚持 每天进行。 Kite石膏治疗:每 周更换一次,时间半 年至一年。 手术治疗(一) 原则:年龄不同,术式不同。 6个月 3周岁: Turco手术:彻底行足后 内侧松解。 McKay手术:对僵硬足, 可选择
5、行足后 内外侧松解。 手术治疗(二) 39周岁: 软组织松解 +关节外楔形截 骨( +肌腱移位)术。 10周岁 : 软组织松解 +三关节融合术。 手术治疗(三) 手术并发症 石膏脱落: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防止出现 “摇椅足 ”畸形。 伤口裂开及愈合不良:多见 McKay 术后的跟腱表面的切口,故对 此手术的适应症,应严格把握。 手术治疗(三) 手术并发症 畸形复发:多由于术中骨间韧带松 解不彻底、肌腱移位位置不适 当、石膏固定短暂、未能坚持 理疗及穿戴矫形支具。 前足内收畸形:一般经 3-5年生 长塑形,可自行矫正。或 可行多个跖骨基底截骨。 术后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吸氧。 体位护理 全麻术后头偏一侧去枕平卧 6小时,石膏固 定的患肢下可垫一软枕,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和 肿胀。 石膏护理 检查足趾血液循环 注意脚趾尖与石膏边缘的距离 石膏未干时避免用力抓捏 保持石膏清洁干燥边缘整齐 防止石膏压疮 发现异常如石膏内有异味,流水,皮肤红肿 破溃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出院指导 带石膏出院,指导其石膏护理的注意事 项并嘱定时门诊复查。 石膏固定术后 3周可拆除,并穿戴足外展 支具。穿戴支具后要经常检查足部放置 是否恰当,观察皮肤是否受压及足趾血 运情况,鞋带要扎紧,以免脱掉支具。 矫形支具在前 3个月应全天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