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新人教版化学九上《水的组成》word教案4.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45283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秋新人教版化学九上《水的组成》word教案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秋新人教版化学九上《水的组成》word教案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秋新人教版化学九上《水的组成》word教案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秋新人教版化学九上《水的组成》word教案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秋新人教版化学九上《水的组成》word教案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界的水 课题 3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复习元素、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气的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的认识。 4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用具 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 低压直流电源、用氧气饱和的 515氢氧化钠溶液(或 110 的硫酸 溶液)、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蒸馏水一瓶。 【引言】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氧、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请 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元素?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

2、哪里? 【讨论】让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投影】物质的简单分类 【讲述】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 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水的组成 【投影】地球上水的分布 【讲述】地球表面约 34 的地方被水覆盖,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可直接供人类生活、生产用的淡水仅占 总水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十分有限。因此保护水资源十分重要。 评注:教师在教学中极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 23 人。) 【讲述】水是如此重要,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

3、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 】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是用氧气饱和的、含有 515氢氧化钠溶液(或 110 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师: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 生: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师: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 少。 师:片刻后,用准备好的划有刻度的纸,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生:接负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按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两倍。 【讲述】水电解后两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同

4、一物质,还是不同物质?电解得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我 们通过实验来鉴定。 【演示】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木条燃烧得更旺。 师:这种气体能使木条余烬复燃,当燃着木条远离尖嘴口时火焰渐灭。这种能使余烬复燃的气体是什么气 体? 生:氧气。 【演示】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看到微弱的浅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师:这种气体能燃烧,说明不同于上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氢气。 【板书】水 氢气(H 2)+ 氧气(O 2) 【讲述】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引导学生思

5、考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这种反应属什么类型。 (学生议论后,教师提问 12 名学生。) 生甲: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生乙:这种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讲述】水电解时发生分解反应。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转变成跟水的状态和性质都不同的氢 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讲述】要作出正确选择,必须理解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元素只分种类,不计个数,分子 既分种类又计个数。 【讨论】学生讨论略。 【讲述】泛指的物质是宏观概念,它由元素组成。分子、原子都

6、是微观概念。在表述分子的组成时,必须 指出组成一个分子时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演示】点燃简易氢气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氢气,将点燃氢气的尖嘴导管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内。 评注:教师在这里补充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这样,可以从另一侧面来加深学生对水的组成 的认识。 师:展示集气瓶,请学生仔细观察集气瓶内壁发生什么现象。 生:原来干燥的集气瓶内壁蒙上一层水汽。 【讲述】实验表明: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 【板书】氢气(H 2)+ 氧气(O 2) 水 【提问】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什么? 生: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7、【讲述】用一般的加热方法,水很难分解,因此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把它当作一种单质,直到 18 世纪末, 才证明水是化合物。 【展示】展示一瓶蒸馏水。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讨论】先让学生议论,然后请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生甲: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透明液体。 生乙:水的沸点是 100,水的凝固点是 0 。 生丙:水的密度是 1 gcm 3。 【讲述】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投影】 【讲述】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能重新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 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究竟由几个氢、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呢? 【讲述 】意大利科学

8、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的分子数。”实验测得电解 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 21,可以认为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目约为 21。氢和氧 的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可推测 1 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也约为 21。 评注:教师在这里运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来导出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这样做,对学 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会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推理的能力。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般,可能会不易理解。 【设问】水的化学式怎样写? 【讲述】人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精密测定,证实 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应 写成 H2O。 【小

9、结】这节课学习了水的组成。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是维持生物生存、营造和谐生态环境必不 可少的物质。水能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既要充分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又要 预防因水而引起的天灾人祸。 【作业】1实验测得水电解时得到两种气体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比是 21。试说明它们分别是什么气 体。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两种是什么气体? 2课本习题(略) 分子和原子 课 题 分子和原子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 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

10、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 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 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发展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 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

11、认识观。 重 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难 点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锥形瓶、烧杯、注射器、集气瓶、量筒、烧杯、小型喷雾器、胶头滴管等。 药品:氨水、水、醋酸(酸醋)、酚酞、品红、方糖、酒精等。 其他教学用具:黄豆、芝麻、酚酞染过的小花、多媒体教学课件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启发诱导,确立主题 人类在认识世界,利用物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 到不少疑惑,如:牛顿发现苹果总是向下坠落, 拉

12、瓦锡发现红磷燃烧后总有部分气体剩余.。正 是科学家没有放过这每一个小小的疑惑,不断地 思索和探求,以至于今天我们能更清楚、更透彻 地认识世界。 小明和小丽和同学们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 遇到不解之谜,我们怎么去面对困惑呢? flash 动画小明和小丽的不解之谜 1、“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 一杯水 + 一块糖 = ? 2、夏日缘何飘 “雪”? 炎炎夏日,忽然风起云涌,雨点、冰粒从天而 降 3、水 “跑”哪儿去了? 水蒸发、电解水后液态水无踪无影地“跑”了。 提出研究主题 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依然难以看透 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 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

13、不见的秘密吧。相信换 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 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 进入情景 好奇、疑惑,将化学与现实生 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 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 求欲望 发现问题 水会“ 跑”会“结” ?水有三态变化 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肉眼看不 透的物质内部隐藏有无穷的奥 秘。 确立正确的学习导向 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内 涵明晰,外延宽广的素材中, 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 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 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 和内在原因的欲望。引领学生 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 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布下 的悬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微 粒性,分子的可分性埋下了一

14、 条线索。 新课教学 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 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设疑:一汪“清水 ”,习习“微风”吹开了“ 桃花”的笑 脸? 激发:看来桃花并非只开在春风里。今天是桃花 盛开日子,用你们智慧头脑,灵巧的双手,映红 课堂这一片 “桃花”。 提供实验用品:棉签、水、氨水、酚酞、品红等 引导实验验证假设,做好学生活动可能性预测和 应接准备 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 接触呀? 激趣:氨有“ 无影脚”,“跑”到棉花上?

15、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播放氨分子在从水中向空气扩散的微观过程) 得出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 子构成。 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向同学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 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边听、边看、边疑:是“清水”? 是“棉花”? 各人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活动 可能性预测: *棉花沾水 *棉花沾酚酞 *沾有酚酞的棉球移近氨水 *棉花沾品红 *验证氨水使酚酞变红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思考问 题、讨论交流,寻找 “清水” 映 红桃花答案 得出结论:氨水、酚酞等物质 中有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 粒子,这些粒子能运动。微粒 聚集在一起构成看得见、摸得 着的宏观物质。 习情景

16、中,被新鲜、生动的实 验所吸引,获得情感的激发, 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 不拘一格,按照一定的思路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想法 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让他们充 分回味实验,解惑释疑。该环 节通过有趣的开放性实验和问 题思考、讨论、争论达到思想 的碰撞,激发新思维。通过物 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 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 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 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用多 种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重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 识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 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推论一

17、: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 1.67 1021 个水分子 类比说明: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 事物或物质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 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比拟的,芝麻由无数个细胞 组成,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还有更小的 微粒原子构成。50 万到 100 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 个排成长队,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 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讨论 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 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呼应:解开水为什么会“跑”的疑惑。 推论二: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 高,运动

18、速度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 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 释吗? 投影实验内容: 一杯水 + 一块糖 = ? 100 mL 水+100 mL 酒精=200 mL 液体 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 A 组实验: 100 mL 水+100 mL 酒精 50 mL 一杯黄豆 + 50 mL 一杯芝麻 B 组实验: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高锰 酸钾(或品红),观察现象。 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思 考:物质为什么会自己移动? 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 现象。 通过实验与研究,认识了物质 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不断

19、运动, 所以水会 “跑”走。 分组实验、观察、交流、解析, 探究微粒间有间隔 从“50 mL 一杯黄豆 + 50 mL 一 杯芝麻”实验中,芝麻钻到黄豆 采用生动的比喻,学生可以通 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 学本质。能信服地承认微粒的 客观存在,深刻地认识微粒的 客观性状。 “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 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存在, 并不断运动” 的抽象、枯燥知识 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 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将研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微粒是运动”方法和程序, 贯穿于“物质微粒性等”教材知识 内容学习始终,引导学生自觉 地运用这些方法和程序通过实 C 组实验: 下面一个装有红

20、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上 面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抽掉中间的玻璃片,观 察现象。 的和 50mL 的水混合。 D 组实验: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 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引导: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家从中得 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建议:各小组以自 己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你们的发现和解释。 推论三: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 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思考: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 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 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 的

21、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 的真实情景里获得启发,理解 微粒间也有间隙。物质溶解、 扩散都与物质的这一微粒特征 有关。 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 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 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 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 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 分的发挥。 从自然、生活到学科知识,再 将学科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 题中,了解研究身边的物质及 化学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 响,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自然界 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 妙与和谐,同时加深了对知识 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了教学的第一难点。 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 提出问题: 1、液态水

22、变成蒸气“跑” 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 “跑” 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 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 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演示 flash 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 第一种情形:物质没变,分子 本身没变。 第二种情形:物质变了,分子 本身也变了。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 当学生形成分子运动特征的认 识后,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 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 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 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 认识有

23、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 于得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 推论四: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巩固与提升 氢气(H 2)是一种新型能源,用氢气(H 2)和氧 气(O 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水(H 2O), 试用图示表述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情况。 反复利用几种物质氢气(H 2)、氧气(O 2)、 水(H 2O)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刺激学生 思维,使“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 组合成分子”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升华。 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 flash 动画模拟水分解 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 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 粒变

24、化的图示, 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建立 起分子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 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 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 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给予 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 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 子了,物质性质也就随之发生 了变化。突破教学的又一个难 点。 延伸性研究 放飞思维:(可放在课后进行) 演示 flash 动画“加水也奔驰 ” 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 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 1、谈 “加水也奔驰”的可行性及意义。 延伸学习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 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感受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 体会生活与科研所需的知识

25、博 大与精深。让学生在学到化学 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巧 的同时,也能涉身自然、社会 问题中,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问题,从而加强科学态 度、方法、价值情感和社会责 任感使命感等人文精神的培养。 板书设计 课题 3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 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

26、,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 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重 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难 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仪器药品 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 学生准备 1、分小组合作预习过滤操作。 2、分小组调查本地饮用水使用的情况。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课 1、陈述:洪灾过后,有些

27、灾区自来水还没来得及恢 复供应,面对污浊的河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 1、回答:不能,因为水中有杂质、 细菌,饮用后会生病。 2、提问:你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使浑浊的水变得清 澈吗? 2、回答:可以把水静置一段时间。 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纱布来过滤 水。(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3、肯定学生的回答,进一步问,这样得到的水就纯 净了吗? 3、思考、回答:不纯净,细菌、 病毒,还有一些物质可能溶解在 水中。 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联 系学生生活旧经验,引入 新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4、陈述: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种杂 质、细菌和病毒,仅用静置、沉淀的方法,还不能将 全部杂质去除,我们

28、要选择卫生、健康、安全的饮用 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更好地将水净化。 4、听课 明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 二、水的净化 1、引导观察:同学们,请注意观察,在你们带来的 那杯污浊的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你们看到了什 1、回答:烧杯底有些固体颗粒。 上层水更清澈,下层水较污浊。 让学生参与实验前的准备,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 么变化? 趣。 2、怎样还可以变得更澄清呢? 2、回答:静置的时间长一些。 3、陈述:农民为了净化水,会去药店买一种廉价的 物质明矾,洒入水中,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 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目 的,这种净水方法称作吸附法。 3、听教师讲解,记录。

29、4、组织实验:请同学们把适量明矾加入到污水中, 并搅拌,静置观察现象。 4、实验、观察现象。 增加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 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 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 识的热情。 5、提问:还有什么物质也有这种吸附能力呢?讲述: 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水 中的杂质。活性炭吸附能力较强,不仅可以吸附液体 中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 臭味。现代科技发展,发明的纳米新型材料做净水器 的过滤层,自来水通过时,它不仅能吸附不溶物、臭 味,甚至连细菌也能除去,使自来水变为可直接饮用 的洁净水。 5、回答:活性炭。听教师讲解、 记录。 感受到

30、科技的发展,新材 料的发明,对人类生活、 生产的贡献。 6、请同学们观察杯中的污水,明矾加入后,使更多 的小颗粒沉降下来,水是变的更澄清了,但还有什么 不足呢? 6、回答:沉降下来的不溶物和水 是分为上下两层,而没有彻底分 开。 引导,过渡到过滤操作的 学习。 7、肯定同学答案。你有什么方法可将杯底的不溶物 和水彻底地分开? 7、回答:慢慢地倾倒杯中液体。 用过滤的方法。 8、过滤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将不溶物和液体彻底分 开。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分小组预习了“过滤的操作方 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过滤的方法,把杯中的不溶 物和液体分离开来。前后两个实验小组互派一位同学, 观察评价对方小组的实验进程。

31、8、分小组做过滤实验。 检查预习成果,训练过滤 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培 养团队意识。 9、学生操作完毕后,请学生评价交流。 9、学生评价: 1)滤纸没有和漏斗壁紧贴。 2)滤液倾倒太快,使滤液未经滤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 互评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学 习交流习惯,促进团队意 纸而流下。 3)有的同学太紧张,玻璃棒把滤 纸弄破了。 识的发展。 10、请做的较好的一个实验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成 功经验。 10、回答:我们课前预习后有一 起讨论,总结了这个操作的注意 事项,并在实验前,回顾了整个 实验过程,做到胸有成竹。 分享成功。 11、教师总评:同学们观察仔细,评价也很正确,可 见预习这种学习方法的

32、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过滤操 作注意事项很多,我们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 请大家看投影。 11、认真听教师讲解、记录。 辅导学习方法,理清思路, 掌握好过滤的操作技能。 12、引导:对于少量用水,我们可以通过沉淀、吸附、 过滤使水得到净化,自来水厂是不是也这样净化水呢? 请同学们看课文图 3-15。 12、阅读教材,讨论分析。回答: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是: 加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小颗粒 状杂质被吸附、凝聚,然后在反 应沉淀池中沉降,分离杂质,接 着用活性炭吸附,得到更澄清的 水,最后投药消毒。 了解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 13、补充讲解:这里用的絮凝剂的作用和明矾相同。 在消毒灭菌时,

33、主要是往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这样 千家万户就可以使用较纯净、安全的自来水了。 13、听讲、思考、记录。 扩宽知识面。 14、启发: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按图中提示, 利用身边材料合作建设一个小型“自来水厂”,下周上 课时把作品交流。 14、思考、兴奋、讨论。 15、提问:自然界的水通过沉淀、吸附、过滤之后变 澄清了,这样的水是否是纯净物呢? 15、回答:是,因为它澄清透明。 不是,它可能还含有一些被溶解 的杂质。 启发学生自制“ 自来水生产 模型” ,不仅提高了学生实 践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自 来厂净水方法和过程的科 学认识。 16、到底是不是纯净物我们接着学习下面的硬水和软 水就知道了。 1

34、6、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学习环 节。 激疑,吸引同学的注意力, 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三、硬水和软水 1、讲解:通过沉淀、过滤的方法只除去不溶性杂质, 水中还有许多溶解性的杂质。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 的经验,经常用来烧水的水壶或装水的开水瓶结有一 层黄色物质水垢。这是因为水中溶有可溶性钙和 镁的化合物,加热或放久了,这些化合物便会生成沉 淀水垢,象这样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 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 软水。 1、听讲、思考、理解、记录,明 确硬水和软水的概念。 从生活例子出发,感性地 认识硬水和软水。 2、引导:那么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呢? 演示:把肥皂分别加

35、到硬水、软水中,搅拌,让学生 观察两个烧杯中产生的现象。 2、观察、描述:一个烧杯中有很 多肥皂泡,另一个烧杯却很少。 学习硬水和软水的签别方 法。 3、讲解:产生大量肥皂泡的是软水,肥皂泡较少的 是硬水。生活中硬水有许多危害,大家可以看看书, 说说它的危害。 3、阅读教材,说硬水危害: 1)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服。 2)锅炉里结水垢有爆炸的危险。 了解硬水的危害。 4、讲述:其实硬水的危害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长 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人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它可 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另外,很多工业部门像纺织、 印染、造纸、化工等部门,都要求用软水。 4、通过教师的讲解,认识到硬水 的危害及软水

36、的应用。 5、讲述:如果我们除去硬水中钙和镁化合物,就可 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生活中一般通过煮沸水降低水 的硬度。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来得到 软水,实验室中通常用蒸馏的方法以降低它的硬度。 下面请同学观看“蒸馏水的制作”的教学短片。 5、听课,了解硬水软化的几种方 法:煮沸,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 化法,蒸馏。观看教学短片。 学习硬水软化的方法。通 过短片的观看,在有限时 间内,传递了大量信息, 直观地学习了蒸馏的实验 方法。 6、讲述:蒸馏的原理就是将液态的水加热变为气态 水,再冷却为液态的水,这样水中溶解的物质就被除 去了,使硬水能变为软水。 6、认真听教师讲解。 明确水的蒸馏原理

37、。 7、不同地方的水质是不一样的,水的软硬程度也是 不一样的,长期使用硬水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那么 7、回答:对身体健康不利,虽然 蒸馏水是卫生安全的,但缺少人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身体健康是否有益呢? 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自然界的 水中含有不少微量元素。 四、调查报告交流会: 1、下面请各调查小组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对当地 饮用水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1、学生调查报告: 1)全村有 72.1%的居民使用上镇 里统一提供的自来水;25.6%的居 民合作自掘水井,抽水直接饮用; 近 2.3%的居民仍以挑水或竹管引 山泉的方式获得饮用水。 2)有新闻报道南山镇芹山村村民 寿命较高,是因为该村的水质好,

38、 含有有益身体健康的矿物质。 3)南山村藏春路部份居民有“氟 斑牙” 疾病,原因是居民饮用水中 “氟”含量过高,现已改用其它水源, 但对当地人造成的伤害却是无法 弥补的。 让学生以调查的方式更好 地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 况,培养一种“忧国、忧民” 之心,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2、同学们的调查报告很精彩,这些报告也说明了一 句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我们要保护好 我们的水资源,那么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呢,这 个课题我们将在下节课中一起学习、研究。 2、听教师讲解、思考。 引起对下节课学习的欲望。 五、本课总结: 请同学看投影。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自然

39、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静置、吸附、过滤、 蒸馏等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认真听教师讲述,疏理一堂课的 所学知识。 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 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2、硬水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硬水通 过多种方法可以软化为软水。 3、过滤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六、作业: 记录 巩固知识,预习新课 1、课后作业 P56 1、2、3 2、社会调查 P56 4 3、预习课题 4 爱护水资源 板书设计 课题 4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

40、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新生” 配乐诗风景片。 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41、?( )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 、50 多种 、60 多种 、70 多种、80 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 、第二位 、第四位 、第六位 、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 、印尼 、巴西 、美国 、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 、12 、13 、14 、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 、内蒙古 、海南 、西藏 、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 、3 月 22 日 、

42、4 月 22 日 、6 月 4 日 、7 月 4 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 、湖北 、内蒙古 、河北 、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 、1 亿 、3 亿 、5 亿 、7 亿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 44 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珠江 、长江 、黄河 、金沙江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三、师生互动 1、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

43、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 80 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 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2、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并与教师准备的材料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如:(1)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 (2)我国的“节水标志 ”。 (3)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 (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

44、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 工业污染:工厂的 “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 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 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习题 1、下列关于

45、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 四、结束语 重放“ 水的新生 ”,由学生朗诵配乐诗 水的新生。在优美的风景和诗篇中同学们更加体会

46、到爱护水资源 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以“我认识的水” 为题,从名称、化学式、组成元素、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水的净 化、爱护水资源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课后反思 本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再加上艺术欣赏与表演, 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 教师当听众要有趣的多,整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我 认为教师能将每堂课都设计好是上好一堂课的成功保证。不足的是我们还可以多让学生走出课堂,如:参 观水厂,了解水厂收费情况;了解学校学生每个月的用水情况;了解中山市水的污染问题和歧江河改造工 程以及一些矿泉水的水源来源等,使学生们更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