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对于新中国的外交,学习的关键是梳理历史发展脉络。重在理顺三个历史阶 段外交的基本知识,即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内涵及其背景、成就。比较 分析不同时期外交策略的异同及其原因。 2将现代中国的外交置于世界大背景下进行理解,并根据当时国内形势的变化, 把握我国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到决 定外交地位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实力,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 3注意联系时政热点如美国对台湾问题、南海主权、钓鱼岛争端等问题,关注 长效热点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向问题。 课标要求 考试说明 目标解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 动,理解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 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 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 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 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 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 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 展所做出的努力。 1新中国建立初期 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 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 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 交活动 1独立自主方针的内容;五 项基本原则的意义
3、;新中国成 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 位的过程及意义。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 因、过程和意义;中日建交的 过程和意义。 4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政策 调整的表现;我国在联合国和 地区性国际组织中重要外交活 动的具体表现。 学习策略 主干梳理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奠基 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背景如何?外交方针是什么?其主要表现为哪三大政策? 各自的含义及作用?建国后第一年外交成就? (1)背景:国际:二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国内:新中国诞生,面临巩固政权和建设的任务。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表现: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4、、另 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再与西方国 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4)成就: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目的?过程?内容?意义? (1)目的: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友好关系, 拓展外交空间。 (2)过程:1953 年 12 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 出,1954 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5、的基本准则,表明中 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20 世纪 50 年代标志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是什么?中国为会议取 得成果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中国而言,两次会议各有何重要意义? 日内瓦会议:提出了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协议。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提高了国际地位。 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 成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二、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突破 1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如何?对中国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概况:1971 年 10 月,第 2
6、6 届联大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何在?简述经过?对中国而言,有何重要意义?中美关系最为关 键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轻巧识记 一个方针、三大政策、 一个核心成就 名师指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所有 国家之间,体现了包容性;其 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 和丰富,体现了开放性。 名师点拨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 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面临相同的发展 任务。 “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 度和意识形态等不同。 “求同存异”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运用。 中国
7、 国际地位提高;苏联威胁我国的安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原因 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打开交往大门 1971 年乒乓外交 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过程 正式建交 1979 年 1 月 1 日 影响 直接推动中日建交,国际社会出现对华建交热潮,美国遏制中国的 外交僵局被打破,外交新局面出现。 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围绕台湾问题的摇摆,引起中美关系 屡次跌宕起伏。 三、新时期的外交全方位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政策?新时期 外交活动、成就主要表现为哪三个方面? (1)依据: 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
8、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国际:国际形势趋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政策:独立自主,具体体现为不结盟政策。 (4)活动或成就: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知识结构 走出误区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 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 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 中日双方的利益。 概念阐释 不结盟政策是指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 制度划分,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 结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 地、独立地判断国际问题,决定
9、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1著名外交家、原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 国外交有三大“节点”:第一个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二是 1955 年的万隆会议, 第三个是 1971 年 10 月 25 日的联合国大会。请简要指出吴建民确立我国现代外交三大 “节点”的依据。 2有学者在谈到当前中国的外交时指出:“现在中国外交早已过了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划线的时代,代之以战略的平衡性。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句话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实 行了哪两种不同的外交政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何在?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建国初期 七十年代 改革开放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三大政策 成就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 政策: 成就 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打破外交孤立 步入世界舞台 打破外交僵局 迎来建交热潮 全方位外交 走向全世界 方针政策: 不结盟 知新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