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外传播。 2、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根据“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 2、使学生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 识。 2、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点: 1、设计探究的实验。 2、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研究是
2、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周围现象去进行教学。可以 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首先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的发声原因;采用“类比法”和“对比法” ,结合实验观 察,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条件。其次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由学 生体验和感受采用不同方式听到的不同声音,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同时通过阅 读课文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产生声波的条件、规律及应用。最后学生分组交流、 课堂交流,并由教师指导总结归纳结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问:同学们刚才为什么同时起
3、立?又为什么同时坐下?(听到“起立” 、 “请坐” ) 2、那再仔细听!(播放多媒体声音) 3、那再仔细听一下!(请后排一生朗读,不能回头看)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美妙 的音乐声、朗朗的读书声、嘈杂的吵闹声、机器的磨损声,声音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今天,声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 如: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医学上利用超声波探伤 等等。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呢?又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 音呢 ? 问:你知道是谁在朗读?你怎么知道,据什么判断? (听到声音)
4、师:(即学生朗读内容)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 的呢?又是怎样传播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讲授新课: 1、声音的产生 实验证明: (1)请同学们用手指感受自己喉咙发声时的振动。 (2)请同学们还有什么实验可证明?(塑料直尺、敲鼓、橡皮筋等) 。 (3)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靠近乒乓球;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师生结论 1(出示幻灯) 2、声音的传播 问 1: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乡们的耳朵里的?(空气) 问 2:空气,气体能传声,还有什么能传声?(同学们猜想,教师出示幻灯片) (三)实验证明: 1、气体 2、液体(将手机用塑料袋密封放入水中) 3、固体(土电话、敲击相邻课桌听声,后将两桌拉开在听、抿着嘴磕动牙齿并都着耳 朵) 4、真空不能传播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