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课程标准 了解“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 中的严重失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调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 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史实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 同时使历史概
2、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 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 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过对十年探索中成就与失误的原因分析,认真反思历史,总 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 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 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3、,并不断纠 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的。 教学重点 重点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共产党在 十年探索中的努力、成就和教训。重点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 动的危害。 难点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课前导学 进行社会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D年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如收集当时的图片、歌曲、影像、顺口 溜,阅读当时和以后相关的报纸、文章、小说。采访经历过这一历 史阶段的人物,增加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 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全班同学分组?D?D“炼
4、钢工人“小组、 “种稻农民“小组、“ 公社成员 “小组,分别设计讲解主题,并根据图片、 文字、影像资料制成课件,以备课堂展示。 相互合作,进行历史短剧及劳动模拟的排练。 教学渗透点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有类似于“大跃进“的做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史料。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将所搜集的资料,以生动的形体、 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出来,达到历史的再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 距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同时提高对资料的整理及再加工能力,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培养学
5、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并充分体 现历史的综合教育功能。 开放式教学方法: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 习自主性和网络信息的作用,通过网上论坛及资源共享,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历史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1956 年召开的*八大会议确定了新的经济建设方针。 为什么说*八大对经济建设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讲授新课 一、*八大 通过表演“情景回放“,介绍*八大的内容、意义及“大跃进“的背 景。 旁白课件展示八大会场图片:年月日,毛主席 在八大会议上致开幕词,周总理作了经济报告。 新的经济建设方针,就是要为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 完成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
6、国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八大制定 的路线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可是第二年, 由于受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八大的既定方针,开始了“大 跃进“。 二、八大二次会议及总路线 利用课件介绍八大二次会议及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鼓足干 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师引导质疑:社会主义总路线具有什么特点? (生答) 师展示漫画图片“骑火车“、实物图片“ 三面红旗 “,引导学生叙述 画面内容和感想。 生 1: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 况的普遍愿望。 生 2:大跃进开展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 高速度,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生 3:缺点
7、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三、大炼钢铁 凭借大跃进时期音乐、录像的情境设置,如今年产钢千万吨 , 让学生感受热情似火的特殊年代,并质疑。 “炼钢工人“ 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件年中英钢铁产量比 较表讲解: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年、年以至 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 各个小组同学合作表演,以展现各界群众激情昂扬、“全民大炼 钢铁“的热烈场景。 旁白:年钢产指标为万吨。 工人:只要我们使大力、出大汗,就是砸锅献铁,我们也要取 得最后的胜利,实现赶超目标。 农民:棉花不用摘,先进山砍树炼钢去! 学生:老师,我家门上的插销我全拿来了。 社员:反正要入社了,这锅、铲都交公炼钢吧。
8、 工人:听说安徽的土法炼钢形势很好。 “炼钢工人“ 小组展示“ 土法炼钢“的几幅课件图片,概括总结炼钢 场景:“土洋结合“ ,钢铁厂开足马力,小高炉遍地开花,月底 就高达几百万座。从找矿、运输、炼钢、炼铁、炼焦都靠大批 群众投入,从中小学生到七八十岁老人,全国高达多万人。 教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情境,交流介绍社会调查结果,并以小 组为单位,初步进行“大炼钢铁“的调查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评价:这样的“大炼钢铁“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 1:项目多、战线长、资金使用分散,使原料和材料不能集 中用在重点工程上,影响了建设速度。 生 2: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许多产品粗制滥造,不能发 挥应有的经济效果
9、。当年钢产量提前天完成了任务,但 万吨钢里合格的只有万吨。炼出来的土钢、土铁根 本不能用,估计造成损失亿元。 生 3: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 生 4:影响学生的学业,影响了农业等其他部门的发展,影响 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生 5: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认识:历史已经无情地证明中国人付出的巨 大艰辛,最终是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经济平衡。费了九牛二虎 之力搬起的大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四、农业大跃进 “种稻农民“ 小组边展示课件,边进行打擂台、喊口号、移秧并 田劳动的场景模拟,使学生对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 浮夸风盛行的局面形成感性认识。 旁白:(课件:
10、年粮食、棉花产量指标)在农业上, 提出“以粮为纲“ ,要求年、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年农业发展 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生 1:我们要苦战年,改变面貌! 旁白:(课件:农村“争放高产卫星“表、 人民日报刊载各地 的高产卫星、丰收擂台誓师大会)在求成过急的思想支配下,主观 主义大膨胀,不顾客观实际,任意拔高,结果适得其反,闹出很多 笑话。最突出的表现是浮夸风的泛滥,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 务和指标。 生 2:河南小麦亩产斤。 生 3:湖北早稻亩产多斤。 生 4:广西中稻亩产万斤。 生 5:福建花生亩产万多斤。 生 6: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了的。 生 7: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 旁白:(课
11、件:图片“全村上阵移秧并田“、“三位姑娘稳坐在稻 穗上“,漫画“ 玉米长到月亮上“ )不断宣传“ 高产卫星“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造成了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 和急躁冒进。为达到高指标,大力推广深翻土地、高度密植、工具 改革、养猪积肥等措施。 生 8: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有呼风唤雨的力量! 生 9:我们徐水人民公社小麦亩产万斤,山药亩产 万斤,白菜重达斤。 生 10:一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旁白配合劳动模拟,介绍将亩合并成 1 亩水稻的移秧并田 的实例。 模拟动作:犁耙、拔秧、运肥、灌水、鼓风、撒肥、搭架、“庆 丰收“、照相、接待参观等。 师让学
12、生表述真实的想法:同学们还有哪些补充?你对这些史 实有何看法? 生 1:农民表现出了不甘落后和争创奇迹的决心,人们的干劲 确实鼓得十足。 生 2:他们的竞赛内容不是实际产量的高低,而成了胆量的较 量,看谁更敢说谎和浮夸。 生 3:看到这些,我只感到不可思议。 生 4:人民画报封面上坐在稻丛上的那个小姑娘,其实是 坐在一只凳子上,被稻穗遮住了。 生 5:农民们投入了极大的激情,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劳动,农 业产量肯定能提高。为什么后来还能饿死人? 生 6:大炼钢铁抽走了大部分的壮劳力,就是粮食丰收了,也 只能扔在地里烂掉,或草草收割。 生 7:深翻土地甚至到了丈尺,结果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 影响了来
13、年的农作物生长。 生 8: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 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五、人民公社化运动 师:生产发展上的高指标和浮夸风,推动生产关系方面向更高 形式过渡。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左“的极端,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兴起。 师带领其他小组同学以“报社记者“的身份对“公社社员“进行调查 访问,了解人民公社的组织结构及公社社员的生产、生活、思想状 况。 农 1: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堂不如新乐园。 农 2:敞开肚皮吃公共食堂当然大家高兴,许多人都说,一生 也没有像这两个月吃这样饱的饭。 农 3:公社实行全民所有制。男女老
14、少都实行“十六包“供给制: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育、婚、乐都由公社负责。 农 4:要搞穷富拉平:自留地,果树,自养猪、鸡、鸭,生产 工具等,都要转归社有;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碗筷都无偿 归公社食堂。 农 5:入社前,我家的猪、羊全宰了吃了,果树也砍了当柴火。 农 6:实行军事化,全公社编成了个营、个连。还实 行房屋公有,搞集体住宿,社员男女老幼分开,按编制集中居住。 礼拜六才回家度周末。 农 7:全县总动员大炼钢铁,男女老少爬高山,背矿石,大部 分妇女也上山了。炼钢积极性是高,可地里庄稼没人收,只有老师 带着一些小孩摘一点棉花,拾些谷穗。地里的棉花大部分没有摘下 来。 农
15、 8:这样吃法长不了。 农 9:我家两个强劳动力,养一个孩子;李四家口人,只有 他一个劳动力,劳动力不一样,干活不一样。可供应是一人一份, 我家比李四家还少拿三份。 农 10:才吃了几个月的饱饭,就又开始吃咸菜了。我家表姑从 城里回来,说粮食凭票限量供应,让我找点地瓜干,我也没有啊。 师:利用课件概括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 ;引导学生发散 思维,分组讨论:“你支持人民公社的做法吗?“按劳分配好还是按 需分配好?“共产主义要不要实现?如何实现?“ 生 1:各地生产水平很不平衡,公社规模太大,平均分配损害 富队富社的积极性。 生 2:按需分配是按人口计算的,劳动力强的贡献大,得到的 报酬反而少
16、。这样的供给制不能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生 3:严重地脱离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水平,脱离中国农村的 实际,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生活水平降低。 生 4:还是按劳分配好,比较公平公正。 生 5:共产主义的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更合理,但是,只 有产品极大丰富了以后才可能实现。没有这个条件而否定按劳分配 的原则,就会妨害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就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不利 于社会产品的增加,也就不利于促进共产主义的实现。 生 6: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和相当复杂的 发展过程。 六、国民经济的调整 教师展示课件简述: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和简况;中央提倡调 查研究、同舟共济;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
17、大庆油田建成、工 农业产值逐步恢复等成就。 师:“大跃进“ 持续年,人民意气风发、干劲冲天地为我国现 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然而,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在全 国泛滥,国民经济秩序混乱,各种比例失调,损失和浪费惊人;又 加上遇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严重自然灾害;与此同时,苏联政府背 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导致年至年我国 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物资缺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生 活困难。“跃进“ 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党及时决定实行对国民 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新的 转机。 七、小结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评价、概括“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留给我们的
18、思考。 生 1:夸大了主观努力的作用,以为只要大搞群众运动,就一 定能建好社会主义。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高 速度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必须遵守有计划按比 例发展的法则。 生 2: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要按规律办事,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生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严重的失 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并不断纠正。 生 4:报纸的宣传要深入、踏实、细致,反映实际,不能有不 实之处。新闻记者看问题要全面,要头脑冷静,要实事求是。下
19、去 采访,不要人家说什么你就报道什么。要自己动脑筋想想是否真实、 是否有理。 教师总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大跃进“曾是中华民族的一 个梦,这个梦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然而,这个梦无可挽回地破灭了, 人民急切地想实现美好的家园蓝图,但饥饿和危机把他们拉回到了 现实之中。但愿我们能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这节课上同学们 表现非常踊跃,课前查找的资料丰富翔实,课堂上的表演形象生动, 分析问题思路清晰,视野非常开阔,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同学们 还有哪些疑问,课后可以在学校论坛中提出来,我们再继续进行讨 论。 研究性学习及作业 登录校园网站,在“学校论坛“中“ 文科“ 栏目下的“ 历史论坛“中, 教师提
20、出话题。 师:“大跃进“ 的年代已经远去,现在很多人把那荒诞离奇的做 法当作了有趣的谈资;有的人则对它的严重后果耿耿于怀,给予非 议。我想与同学们讨论两点看法。课后,请大家依据网上提出的问 题,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建设意见书“。 第一,“大跃进“ 是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心理下的产物。广大群 众满腔热情的冲天干劲也是空前绝后的,他们响应政府的号召,为 早日改变城市、农村的落后面貌,为实现工业化、机械化,过上美 好生活,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田间地头,甚至十天半月地连续作战, 的确创造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奇迹。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不免 令人为之感动。这毕竟是一场激荡人心、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 试验。其
21、中体现出的艰苦奋斗和纯粹献身的精神,就像绝大多数人 都已看到的那样,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第二,“大跃进“ 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对过去在经济建设中急功 近利的许多往事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在全局上再也不会出现类似“大 跃进“那样违背科学规律的蛮干了。但浮夸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今 天,在各地各部门浮夸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统计腐败“和“数字出 官“都是不争的事实,似乎已经成了一种难以治愈的政治慢性病。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 发表话题,进行讨论甚至辩论。 生 1:年的天气很好,粮食产量也不错,国库里也存 有粮食吧,怎么后来就死了那么多人? 生 2:为什么和苏联关系
22、突然恶化? 生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 4:位于西部的一个贫困县“豪情万丈“,要建成跟北京、上海 一样的大马路、大广场、大花园! 生 5:无独有偶,东北地区一个欠发达的县也“不甘示弱“:“要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 生 6:由于原材料不足,有些工厂不得不时开时停,停工待料; 有些建设工程,安了柱子没有房顶,建成了房子没有机器设备,不 能及时投入生产。 生 7: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不能有急躁 情绪,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而去武断决策、盲目攀比。 教案点评 本节常规课,设计不落俗套,独具匠心。漫画、图片穿插期间,问 题讨论与小组合作都显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丰富多彩的教学 活动中,师生互动,学习便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动过 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教 学效果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