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8 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铁犁、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 理解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分析理解“公作则迟”“分地 则速”的社会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掌握和了解 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机器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以掌握初 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 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从石、木、骨、蚌农 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 上的革命;通过学习 商鞅变法,创设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
2、,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 探究式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实现抱负不 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从 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分析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导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都有哪些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一、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让人难以想象古代的生产工具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回忆西周以前的古代农具都有什么?它们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 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表格。 制作材料
3、工具 优点与缺点 木、石、骨、蚌 耒、蚌镰 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青铜 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脆、易断 铁 耙、镰、锸、锄、铲等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原始生产工具的使用,劳动效率如何? 由于劳动效率低下,形成了在贵族的田地中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景象,称为 千耦其耘。 铁制农具的使用,带来了怎样的积极性?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插图战国铁犁铧,这是做什么用的?学生回答。 战国时期耕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 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并在犁 上安装了铁犁铧。 牛耕的使用,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学生讨论。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提出问题 :当时在人们的名字中出现了
4、“牛”“耕”说明了 什么?帮助学生认识,牛耕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为人们所向往的。 史书中记载了这样的生产情况:“公作 则迟”“分地则速”。这样的记载反映了怎样 的生产状况? 个体小农生产已经开始取代了大规模的强制性的集体耕作,新兴的地主阶级和个体小 农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阅读课文,将战国时各国的改革情况归纳表格 诸侯国 改革家 魏国 李悝 楚国 吴起 韩国 申不害 齐国 邹忌 三、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其统治,发展生产,掀 起了改革风潮。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彻底的。 秦孝公为什么会重用商鞅进行变法,指导学生
5、表演“商鞅舌战群儒”、“立木取信” 的故事。 前 356 年,变法开始。 1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提问:具体怎样实施?这项措施会产生什么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 2 奖励生产。 重视农业生 产,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结果 3 奖励军功 这项措施的效果怎样?但是,它又触动了什么人的利益? 4 承认土地私有。 这项措施保护了哪个阶层的利益?它又引起了哪个阶层的不满? 5 推行县制。 通过这项措施,加强了诸侯国君的权力。 6 统一度量衡。 看插图商鞅戟、商鞅方升,帮助学生了解统一后的秦国度量衡。 秦国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的面 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指导学生小组讨论:秦国哪些地 方与以前不同了? 总之
6、,经过变法,秦国成为国富兵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结:鼓励学生阅读了解商鞅的结局,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商鞅的结局? 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有符合时代 的要求,因此获得了成功。同时,任何改革和创新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使学生认识, 只有勇于战胜波折,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的精神,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案点评: 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 的发展时,教师通过设计对比表格,引导学生归纳对比 不同时代的生产工具,及其代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 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产生深刻的认识,又能使学生获得历史纵深
7、感,加深对社会不断发展 进步的基本规律的认识。 在讲解商鞅变法时,教师又通过指导学生表演“商鞅舌 战群儒”、“立木取信”的故 事,使学生充分体会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设计,还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保证。 1、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答案:B 一、填空题 1战国时期,占有大量土地的奴隶主,成为_,为地主耕种田地的奴隶,成为 _。两个新兴的阶级产生了。 2公元前_年,商鞅在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通过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 最
8、_的封建国家 K 二、单项选择题 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牛耕的推广 B农业上使用肥料 C都江堰的兴修 D铁器的广泛使用 2我国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 ) A900 年 B1500 年 C18OO 年 D 1900 年 三、双项选择题 1下列城市中,既是战国时诸侯国都城,又是新兴的封建城市的是( ) 大梁陶邯郸郢宛临淄棠溪 A B C D 2关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正确的评价是( ) A是人民推翻奴隶主贵族的运动 B是 一次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 C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 D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四、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是针对什么人说的?试对商趣的做法加以评价。 五、认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这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 答案: 一、l地主 农民 2356 秦孝公 富强 二、1D 2D 三、1AC 2 CD 四、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 针对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势力。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社会发展 的历史趋势。经过商鞅 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五、反映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的一项内容:奖励耕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