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闸北区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闸北区体育局 “十一五”期间,闸北区体育事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体育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 帮助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本区的 现有条件,努力深化改革,闸北区体育事业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上海现代都市体 育发展的战略定位,从闸北区“南高中繁北产业 ”的发展战略要求出发, 结合城区改造的整体规划,为加快闸北区体育事业的建设步伐,力求 取得跨越式的进展,从而使闸北区体育事业能够实
2、现全面、协调和可 持续的发展。 一、 “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一)已取得的成绩 1、全民健身热情高涨,群体工作硕果累累 “十一五”期间,全民健身工作主要包括,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 育活动,完善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实施社区居民体质健康监测,提供 科学健身的一站式服务等方面。全区已建立健身团队 412 个,总人数 达 11899 人,全区经常锻炼的人数达总人口的 45% 。坚持以服务为 载体,全区 9 个街道(镇)均建立了文体活动站;积极开展社区体育健 身专家服务配送工程,同时将辖区内的部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 的体育活动纳入管理之中,逐步形成了以社区为主线、以社会体育指 导员为骨干、以体育俱乐
3、部为支撑 2 的规范有序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十一五”期间,闸北区体育局先后 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09 年度上海市 区县体育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奖、2009 年度上海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 建设优胜奖、2009 年和 2010 年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优秀组织奖、 2009 年度上海市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 “十一五” 上海市 社区公共运动场建设先进单位。 2、竞技体育成绩可喜,体教结合创新体制 “十一五”期间,闸北区共向上级训练单位培养输送了 133 名优秀 体育后备人才。在北京奥运会上,闸北区往年输送的王励勤、庞佳颖、 金迪、朱倩蔚等优秀运动员获得了 1 金
4、、2 银、3 铜,在第十一届全运 会上,获得了 6 金、 1 银 、5 铜,共计 18 枚奖 牌。由于这些成绩的取得, 区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两次(20052008 年度、20092012 年度)被国 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 备人才基地” ,区体育局 2009 年获市体育局颁发的奥运会重大贡献奖和全运会重大贡献奖。在广州 亚运会上,朱倩蔚、周健超、金迪等运动员夺 得 4 金、1 铜,区体育局 获市体育局颁发的广州亚运会贡献奖。2010 年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 会上,参加青少年组 8 项系列赛获 19 金、10 银、7 铜,列全市第十名, 较上届排名上升三位,获得组委会颁发的最快进步奖和体
5、育道德风尚 奖。 “十一五” 期间, 闸北区建立了体教结合项目联盟学校管理体制。明 确了体教结合工作校长责任制,有 8 个项目与 20 所学校参与联盟办 学,23 名专职 教练员进驻学校,开展业余训练工作。 3、体育设施日渐完善,场馆开放收益趋稳 3 “十一五”期间,根据城市发展和市民科学健身需求日益增长的情 况,围绕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知名体育城市的目标,闸北区 积极参与社区公共运动场的建设。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 14 处,总占 地面积为 25644 平方米。投入社区公共运动场建设资金 1049.2 万元, 为闸北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提供了必 要的物质保障。同时,
6、闸北区体育场馆在开放运营过程中,也取得了 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体彩公益金助发展,体育产业奠定基础 “十一五”期间,闸北区拥有体育彩票销售点 105 个,共完成体育 彩票销售额 2.25 亿元。从体育彩票销售额中提取的公益金促进了闸 北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完善了体育设施的建设。闸北区现有体育健身 企业 70 余家,涉及的项目包括跆拳道、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网球、游泳、健美健身、赛车等。 “十一五”期间,闸北区先后举办了全 国足球甲级联赛康博队主场比赛、足协杯联赛、 “城大建材”埠际少年 足球赛、全国排球联赛上海赛区比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体育竞 赛表演的社会化,不仅给政府减
7、轻了压力,同时给承办单位和社会带 来了效益。目前闸北区共拥有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企业 100 余家。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闸北体育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伴随着体育 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凸显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1、全民健身中的突出矛盾尚未有效突破。全民健身“ 两头热、中 间冷” 的矛盾 还难以解决;建 设公共运动场的 场地没有长期的规划,人 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仍然大大低 4 于全市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由于缺乏对全民健身工作的评价体系 建立,使得全民健身工作的引导性不强,难以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 2、业训缺乏品牌项目,成才率低,学 训矛盾突出。具体表现为基 础大项
8、运动水平不高,各运动项目队伍梯队建设不齐,在训人数逐年 下降,输送率与成才率偏低,尖子队员稀缺;学训矛盾突出,体教结合 工作认识不一,运作机制未能做到有效实施。训练设施设备落后,缺 乏保障,训练 管理与训练方法手段的科学化水平亟待提高。 3、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现有的社区 体育设施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分 布不均;社区公共运动场项目设置单一;缺少能够举办赛事、提供业余 训练的标准化场馆,场地问题已成为制约闸北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4、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体育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竞争 力不强;因缺乏必要的体育管理和经营经验,服务产品的质量
9、不高, 经营状况参差不齐;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紧缺,市场化运作水平普遍较 低。 二、机遇与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追求 健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被逐渐激发。体育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胡锦涛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指明了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 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为闸北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 了重要保障。 “十二五”期 间,闸北 5 体育事业面临外部与内部发展的种种机遇。闸北区注重调结构、促转 型,打造“南高中繁北产业”的战略
10、格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势必 为闸北区体育事业,尤其是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闸北区 将全面推进旧城区改造工作,这也加快了闸北区重大体育设施的建设 步伐,特别是闸北新体育中心将开工建设,将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 业余训练工作创造更优越的条件与环境;随着全市新一轮业余训练周 期的开始和十项系列赛的开展,我区的业余训练发展、尤其是体教结 合工作将得到有效推进;闸北区经济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后世博效 应将逐渐显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将刺激 体育需求的增长,体育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将逐年增加。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闸北体育事业也面临着各项挑战。体育 设施缺乏,特别是闸北体
11、育场拆除后,区域体育资源愈加缺乏;全民 健身工作如何更好地为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在校学 生、部队军营 服务;健身苑点分布不均,如何为全区居民提供健身条 件、充分调动 他们参与健身的积极性;体育产业投入不足,兄弟区县 发展势头迅猛,横向差距仍有扩大趋势。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竞技 体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业余训练工作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 石。业余训练 工作在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和发展人才等方面面临挑战。 存在着对教育部门依赖性高、社会认可度低、家长功利性强,从业人 员素质参差不起、项目品牌缺乏、运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给业训 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惑和制约;普遍存在着重竞技提高轻项目普及
12、,重 竞技训练轻文化学习,重办训形式轻运行机制,重训练时间保证轻训 练手段创新。 这样的状况很难承担 6 起时代赋予业训工作者的使命;闸北区的业余训练如何再次培养出王 励勤、庞佳颖这样的拔尖人才,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职称的教练 员队伍,如何造就一支懂专业、精管理的管理者队伍,是业训工作可 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所有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所 以必须调整战略,营造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机制。新观念、开拓创新的 任务相当艰巨。唯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实现“ 十二五”时期体 育工作的新突破。 三、 “十二五”期间闸北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闸北区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
13、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按照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上海建设体育强市的奋斗 目标,以全民健身条例、 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 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从 闸北区经济社会及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体育 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以 闸北全面推进“南高中繁北产业” 发展战略为 契机,以闸北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满足闸北居民多层次、 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以及提高闸北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宗旨,以提供体育 公共服务为目标,不断 强化闸北体育事业的管理与服务功能。树立并 推进“ 四个服务” ,即闸 北体育为上海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为全区经济 社会发展服务
14、、为增强全区居民体质服务、为促进业余训练出成绩服 务。 进一步振奋士气, 创新发展思路, 为实现闸 北区经济社会事业跨 越式发展作出体育应有的贡献。 (二)闸北区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 7 闸北区体育事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要符合上海体育事 业发展的 总体规划,以及闸北区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从创建上 海区县体育独特品牌的战略高度出发,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积极引 进国内外先进经验,努力开创闸北体育事业新局面;要借鉴各区县体 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整合闸北特有的区域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特点,统 筹兼顾、整体 发展、突出主题、注重 创新、要具有上海特点、闸北特征; 要实行统一规划、
15、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配套组合、近详远略、留有余 地,实现规 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 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要坚 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的方针,不仅要充分体现、强化政府提供 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也要以市场为依据,努力提高闸北体育运 营的经济效益。 (三)闸北区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 第一,建立闸北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区居民健身意识和身体 素质进一步增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增强全区居民健 康、科学、文明、时尚的健身理念,完善 闸北区群众体育工作的队伍建 设和团队建设。开展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新建和维护全区公共 体育运动设施,使闸北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接近上海
16、市的平均水平, 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参与率超过 50%,社区健身 设施的完好率达到 98%。 第二,全面实施“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管理模式。完善 业余训练科学管理制度。认真贯彻“选好苗子、打好基 础、系统培养、 积极提高”的 训练指导 思想,落实“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成才 率” 的工作方 针, 调整布局训练项 8 目,使输送运动员人数达到在编训练人数的 5%。积极参加上海市青 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力争 2014 年的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 组系列赛奖牌榜、总分榜进前八名。 第三,力争在 2014 年之前全面建成新的闸北体育中心,在全区 范围内形成三级体育健身场地服务网络,
17、即区级体育健身场地、社区 (街道)级体育健身场地、住宅小区级体育健身场地,使全区居民在各 自或临近小区内使用到健身设施,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到达公共体 育场馆或体育健身休闲场所等综合性体育场地。 第四,全面推进闸北体育产业的加速发展。 “十二五 ”期间,使闸北 体育彩票的销售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以新建体育中心为契机,吸引 体育企业,夯 实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体育产业集聚区。 四、 “十二五”期间闸北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群众体育 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构建和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兴 办、企业参与的区域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进一步强化我区的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各类体育组
18、织的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和监 督考核。贯彻 落实以天天运动、人人健康为口号的“ 全民健身 365”工 程。 加强群众体育队伍建设。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 发挥他们的指导作用。社区健身团队总数达到 500 个,社会体育指导 员人数达到全区常住人口的 1.5。体育单项协会稳步发展。 新增 12 条百姓健身步道和 3 个百姓健身房,进一步开放学 校体育场地设施,以弥补闸北区人 9 均占用体育设施面积的不足。同时加大对全区现有体育场馆和社区体 育健身设施的维护和改造的投入力度,确保全天候对社会开放服务。 加强体育配送服务力度。实施体育配送服务进机关、进企事 业单位、进 学校、 进社区、进部队。采
19、取直接提供、委托提供、购买服 务等多种形式,提高体育配送服务水平。 (二)竞技体育 调整业余训练项目的布局。 贯彻市体育局“三上一提高 ”的工作方针, 调整竞技体育业余训练 项目。根据新一轮十项系列赛的项目设置,增加棒球、垒球和篮球项 目,夯实足球、排球等项目;巩固羽毛球、棋牌等项目;狠抓田径、游泳、 网球等项目;创新思路开展水上项目。布局项目达 20 个以上。 实施“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管理模式。 以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基地” 管理模式 为标准,科学管理 业余训练,完善管理制度、训练制度, 联合教育部门形成相对集中的业余训练项目格局,实行“基地”
20、 化管理。 确保业余训练必要的硬件、软件保障。 深入推进体教结合工作。 加强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密切配合,强化体教结合联席会议制 度,提高体教结合工作效率。继续大力发展学校二线运动队、市区两 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扶持区原有体育特色学校,鼓励其他学校形成 特色项目进课堂;继续鼓励学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帮助现有的 7 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星级俱乐部;进一步提高业余训练的在训 人数,提高训练水平。 10 积极完成竞技体育比赛的各项工作。 完成好闸北区运动员在“十二五” 期间参加市十 项系列赛、市运会 和国际、国内的各项重大比赛任务,以竞赛带动训练水平的提升,促 进闸北区竞技体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
21、升。 (三)体育设施 开工建设闸北新体育中心,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整个体 育中心的建设。使其成为集赛事、全民健身、业余训练、会展和综合配 套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形成区级、社区(街道)级、住宅小区级三级体育健身场地服 务网络。逐步形成“ 一街一场”(每个街道(镇)具有以球类场地为主的 社区公共运动场)。 利用旧区改造和“苏河湾” 规划为契机,预留全民健身休闲空 间,在绿地建 设中增加全民健身设施,增加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四)体育产业 结合区委、区政府建设“时尚生活新地标、 创富汇才新天地、 安居乐业新家园”的目 标,打造具有特色的体育 产业集聚区;加快闸北 区体育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22、初步形成以体育健身休闲业为重点,体 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彩票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并驾齐驱的体育市场体 系。 构建多种经营主体并存,层次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收入阶层 需求的体育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供给能力;体育彩票销售额每年增长 20%。 11 探索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积极申办和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特色体育赛事,并努 力将其打造和培育成一项国际知名的品牌体育赛事,形成“一区一品” 的特色项目。 体育消费在居民日常消费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 长速度明显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年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 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夯实体育产业发展基础。 五、
23、“十二五”期间闸北区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体育行政管理职能,组织好、协调好涉及各项重大体育工作 和大型体育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各体育协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履行 职责,共同推 进奥运争光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和上海市全民健身 实施计划(20112015)的实施。一手抓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全面贯彻和落实体教结合,另一手抓好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积极发 展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站等群众性体育组织。 (二)加强骨干培养 根据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需要,发掘和培养懂业务、精管理的中 青年管理者队伍,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确保闸北区体育事业管理队 伍的有序衔接。有计划地引进高水平
24、教练员,培养业务骨干,提高整 体教练员队伍素质水平。注重对骨干力量的使用,鼓励他们积极进修 学习, 获取高 级别的业务资质。鼓励教练员积极参与到国际、全国、全 市等各种比赛的裁判工作,开阔眼界,提高专业执教水平。 (三)加大投入力度 12 加大经费投入和体育人才培养相关政策的投入力度,提高和调动 更大范围参与各项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合理调整闸北区财政投入体育 事业的结构和比例,依法确保体育事业发展经费逐年增长,全民健身 和业余训练经费应在“ 十一五” 的基础上逐年 递增。通过区财政、体育 彩票公益金和各街道(镇),以及动员社会和个人投资闸北区体育事业, 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渠道共同投入,缓解、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项 矛盾,保障闸北区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管理能力,加强创新意识,重视制度创新,讲究管理效率。针 对群众体育、业余训练、体育产业和体育管理等方面组织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能力。重视宣传能力,注重体育信息的建设,宣传和提升闸 北体育的整体形象。加强沟通能力,主动积极与国内、国际体育组织 和新闻媒体,与上海市体育局和兄弟区(县)以及闸北区其他职能部门 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