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第卷)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正确答案选出并填入相应空格中): 1、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起“绿色革命”,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 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灭绝,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给人们 带来新的困扰;人们刚刚在法律方面完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初步规范,道德方面 的问题又突出出来,如何解决和法律问题不同的道德问题,成为人类的新课题。 凡此种种,使人们认识到( ) 人们在每一 层次上的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深化 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都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扩展 环境问题的内容变化了,人们的认识
2、也要随之变化 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 发展之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 A B C D 2“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 神,被称为“两弹一星”精神。这一精神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 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进力量。表明:(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也具有决定作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D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3、文坛元老萧乾一生的座右铭是“事在人为”。他说:“我认为条件主要靠自 己来创造,如果把感叹客观条件差的时间用在加强发挥主观能动力上的话,那 么一旦时机到来时,就不会辜负
3、那份机遇,不会辜负自己。人一辈子就象是在 同社会及自己的环境对局,每走一步棋,就得承其后果,生活这本书没有止境, 但心里要有追求,要有境界。”这其中的哲理有:( ) 要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只要努力奋斗,就必然会成功 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 要抓住时机,发展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 B C D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 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据此回答 4-6 题: 4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属于
4、: ( ) 最高理想 社会理想 科学的理想 生活理想 A B C D 5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成效的最好检验。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6从基本解决温饱,到总体达到小康,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奋斗 目标上的与时俱进,推动这一次次与时俱进的根本动力是:( ) A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 B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D人们价值取向的日趋明确 7、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的是( ) 学生听课 教师讲课 构建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 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学习“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某同学思考一道数学题 A B C D 8下列现象属于社会意识的是:( )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工作报告 自然地理环境 邓小平理论 三步走战略 文学艺术 人口因素 生产关系 A B C D 9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 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马克思的话表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社会存在的变化多端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具
6、有相对独立性 10规范文化市场,弘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以提高人民群众精 神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这说明了:( ) A符合人的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B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C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D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必须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11我国 21 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 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 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2050 年实现生 态环境“零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 )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按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适度原则和发展的观点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A B C
7、D 12每个人都会在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在家庭中对父母而言自己是子女;在 学校中对教师而言自己是学生;对同班同学来说,你又是同学;法律上你是国 家公民;汽车上你是乘客。这些现象表明:( ) A人是社会的产物 B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 会性 C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13全国优秀公务员吴天祥为人民群众办了许多事情,从就业、福利、户口、 住房、上学、婚姻、直到下水道等等,只要是该办的,他都尽心竭力,只要是 能办的,就一定能办成。吴天祥同志的事迹说明:( ) 他具有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有大公无私的思想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影响 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对社
8、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A B C D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这里所 说的“性质”是指:( ) A我国市场经济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建立起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同志式 关系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我国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D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全面进 步 2004 年 11 月 8 日,袁隆平院士荣获 2004 年世界粮食奖,湖南省人民政府 举行庆功会,并对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给予 50 万元配套奖励。袁隆平院士将自 己获得的世界粮食奖奖金 1
9、2.5 万美元捐献给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据此 回答 15-16 题: 15中国超级稻第二期目标研究于 2001 年正式启动。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水 稻科研人员,通过 4 年协作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次实现长江流域百亩 示范平均亩产过 800 公斤。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运动的规律 C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主观能动性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十分重要作用 16上述材料反映的人生观道理是:( ) 集体主义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10、价值观对个人活动起决定作用 A B C D 17人们曾对火星有过种种猜测,美国宇航局于 2004 年 3 月 2 日公布“机遇 “号火星探测车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详细资料,称有明确证据表明,火星过去曾 有丰富的水资源;这个红色星球上可能还存在过生命。这段材料表明:( )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客观是主观研究的对象与结果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8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政绩的尺子,是因为实践是:( )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1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
11、古语主要强调了:(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坚持投身实践的重要性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更重要 20“人生仅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只看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 爱明天,他永远悬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滞不前。”这段名言所表 达的人生哲理是:( ) A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B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C理想与奋斗的辩证关系 D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21从人生观的角度看,我们必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意义在于:( ) A只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境界,我们的事业就能成功 B理想要转化为现实,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C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积极作用 D社
12、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22以下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 世道变则观念变 历史是沿着 伟人划出的轨道谱写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英雄造时势 A B C D 23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 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 ) 认识有待于实践检验 人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B C D 24、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 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 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涵
13、的哲学道理包括(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 B C D 25、某校学生自发组织的“爱心社”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 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 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 B C D 26、2004 年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但却不是唯一的 渠道。学习书本知识固然
14、重要,但在实践中学习也很重要。没有一个科学家的 知识是完全从学校学来的,也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学来的。 上述材料说明:( ) A学习书本知识和参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两个来源 B人们通过亲自实践而总结出的经验真实可靠,而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 C一个人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而且也没有必要那样做 D我们即要不断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地通过实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卷) 班级_姓名_ 座号_成绩_ 一、选择题(2265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主观题 27、
15、辨析: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充分,实现的人生价值就越大。(9 分) _ _ _ _ _ _ _ _ _ _ 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无效 28、材料一:在用电的初始阶段,用直流输电,但输送电压不能太高(绝缘性 能限制)于是发明了交流电机。交流输电又遇到了新困难,一是发电机并网同 步困难,二是地下跨海输电送不出去,于是人们又在研究使用直流输电。 材料二:2002 年 12 月 21 日,三峡至常州 500 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单极系统送 电成功。该工程是当今世界上送电电流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蕴涵了哪些哲理?(5 分) _ _ _ _ _ (2)材料二说明了
16、什么?(2 分) _ _ _ (3)这两则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4 分) _ _ _ _ _ 3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 25 年来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 实现了新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的实质是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 而深远的意义。会议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 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 和发展”。
17、据此回答(1)-(3) (1)请从哲学价值观的角度,说明坚持新的发展观的正确性。(6 分) _ _ _ _ _ _ (2)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 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试说明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 (6 分) _ _ _ _ _ _ _ (3)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 分) _ _ _ _ _ _ _ _ _ 31、辨析:实践出真知。人们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9 分) _ _ _ _ _ _ _ _ _ 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无效。 1 2 3 4 5
18、6 7 8 9 10 D D D B C A B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C D A D B B A 21 22 23 24 25 26 B C A C B D 27、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题 中观点看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实现人生简直的关系。(2 分)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遵循客观规律,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良好的 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基本保证。在遵循客观规律和一定的客观条 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就越大。(4 分) 人生价值在于贡献,对社会贡献越多,价值越大。(2
19、分) 人生价值实现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否则就会导 致唯心主义,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1 分) 28、(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 分)、在尊重客观规 律前提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 分)、认识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1 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 唯一标准。(2 分) (2)说明:人们能够有效地改造自然界、为人类造福;(1 分) 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1 分) (3)积极参加时间活动,要遵循客观规律。(1 分) 要有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战胜困难;(1 分) 要有良
20、好的心理素质,胜不骄,败不馁。(1 分) 29、(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 根本利益的社会意识。(2 分)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符合我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1 分)新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的根 本利益,是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1 分)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树立和全面落 实新的发展观,(1 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而 深远的意义。(1 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1 分)表现在:人民群众是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21、;(1 分)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1 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 中起主体作用。(1 分) 所以,必须坚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1 分),以人为本,才能 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正、政策的贯彻,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1 分) (3)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2 分)发挥 人的饿主观能动性,要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 (2 分)坚持科学的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 分)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 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3 分)(用上册哲学知识回答的,言之有理,可 酌情给分。) 3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因此,实践出真知。(3 分) 仅仅从实践活动,未必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 和规律的认识,必须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 分) 要实现这一飞跃,人们必须通过实践,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2 分) 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实认识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