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复习题.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9120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质检复习题 (完成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与银河系相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恒星世界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2在北纬 45的地方看北极星( ) A看不到 在地平线上 在天顶 仰角 45 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火星和木星 水星和金星 地球和土星 木星和土星 傍晚,一弯明月挂在树梢,这天可能是农历的( ) 初一 十六 初四 二十五 下表中所列的是月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甲地 乙

2、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小时分 小时分 小时分 小时分 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按顺序排列是( ) 甲乙丙丁 甲乙丁丙 丙丁乙甲 丁丙乙甲 夏至日,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 ) 北京 广州 悉尼 新加坡 圣诞节纽约(西五区)当地时间上午时, 小强在美国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 机回沈阳探亲。飞行时间为 17 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最为合适( ) A25 日 15:00 B25 日3:00 26 日9:00 26 日 15:00 位于赤道和 180经线上的某舰艇,向正北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 )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经线以东 西半球

3、 A B 右图为某地半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 回答题: 该地位于( ) 北极点 南极点 北极圈 上 南回归线上 正午时,太阳位于该地的( ) 正东方 正西方 正南方 正北方 高空中的风向( ) A垂直等压线 B平行等压线 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不一定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天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是因为受到( ) 低压系统控制 高压系统控制 冷锋控制 暖锋控制 导致同纬度的地中海沿岸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子是( )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 下列四辐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气候特征是终年湿润,冬暖夏凉的气候是( )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

4、海洋性气 候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下列城市规划模式中,较合理的是( ) 季风最典型的地区是( ) 西欧 南亚 东亚 北美东南部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是因为其热量主要来自( ) 地球内部 B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地势的高低起伏 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海陆位置不同 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北纬附近的高空吹( ) 南风 北风 西风 东风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直接得益于( ) 日本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5、土壤肥力高低的标志是( ) 通气性的好坏 固体颗粒的大小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透水能力的大小 下列关于花岗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 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 按成因分类属于变质岩 是烧石灰、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 ) 地质作用 地质构造 地质灾害 变质作用 海洋中的锰结核主要分布于( ) 大陆架 大陆坡 海岸带 深海盆 骆驼刺指示的是( ) 水湿环境 干旱环境 高寒环境 受二氧化硫污染 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为( ) 风力侵蚀作用 流水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施加影响的环节主要是( ) 地表径流

6、 地下径流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下列地质构造中,有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 背斜 向斜 断层 褶皱 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闽江口附近的海区( ) 盐度高,水温高 盐度低,水温低 盐度低,水温高 盐度高,水温低 按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下列自然现象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区 东北三江平原中的沼泽地 大兴安岭西侧出带温带草原 南极大陆分布大面积的冰川 人类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往往容易造成的地质灾害是( ) 地震 滑坡 火山喷发 泥石流 澳门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主要措施是( ) 修建人工岛 兴建海上城市 填海造陆 人口外迁 塑料大棚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农

7、业资源中的( ) 空气 热量 水分 光照 我国受干热风危害最大的地区是( ) 华南地区 华北和东北 西南和东北 西北和华北 下列物质中,属于陆地自然资源的是( ) 钢铁 天然气 棉花 汽油 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在山区实施护坡工程 严禁开发山区 进行山区移 民,使他们迁出多发灾害地区 禁止滥砍滥伐,进行植树造林 二综合题(共分) 读下图分析回答:(分) ()若线为晨线,则该图表示_月 _日前后,此时北京时间是_时。 ()用斜线在图中画出极夜范围。 ()该图所示时间过半年后,我国处于 _季节,气候 _。北半球各地昼夜情况 是_。 ()图中各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8、都相同的点是_。 ()从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向_偏,从向物体水平运动的 方向向_偏。 读我国某地两天的气温日变化图回答问题:(分) ()、两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_。 ()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这是 由于_。 ()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这是 由于_。 43.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 ,回答问题:(分) ()按气流状况,甲为 _中心。乙天气系 统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 _。 ()、两锋面,为 _锋。、两地, 锋面过境后气温升高的是 _,气压升高的是_。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 _锋形成的锋面雨。 ()甲、乙两天气系统中,_是气流辐合上升

9、系统。若该图为一月份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天气系统图,则甲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 44.读下图,回答问题:(8 分) ()图中是_山脉。 ()图中 A 地和 B 地气候类型分别 是 A_,B_。 ()A 地降水比 B 地 _,原因是 _。而 A 地比 B 地气温低的原因是:流经 A 地沿岸的 洋流是_。 ()由上面可知,影响 AB 两地气 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外,还有_和_。 45.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8 分)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岩石类型分 别是: A_B_ C_ (2)在图中标出三大类岩石转化过 程的方向箭头。 (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为从 _到形成各种_,又

10、 到新的_产生。 46.读下图,分析回答:(分) ()图中褶皱的基本形态是 _,其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 ()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则宜在_处开采。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在 _处。 ()、三处,渔业资源集中在_处,可能有锰结核的是_ 处。 ()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箭头表示_ 环节。 ()若图示地区为太平洋西海岸,则图中山脉的成因是(用板块学说解释) _,该山脉是 _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读下图回答问题:(分) ()我国川、 滇、黔交界地 带形成了以 _、 _、 滑坡为主的灾 害系统。导致 该地区三种地 质灾害多发的 自然原因是_。 (2)我国西南地区处于世界上哪个大的地震带_。台湾、 福建沿

11、海处于_世界主要地震带。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 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 工程活动会造成_(地质灾害)的发生。 (4)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 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D 2D 3B 4C 5D 6B 7B 8D 9D 10B 11D 12B 13B 14C 15D 16D 17D 18C 19D 20D 21C 22D 23B 24C 25C 26D 27B 28D 29B 30C 31A 32A 33C 34D 35B 36C 37B 38D

12、 39B 40C 二综合题(共分) 41 (共0 分) ()6 月 22 日,8 ()略 ()冬,低温干燥,昼短夜长 (4)C、D (5)右,不 42 (共 5 分) ()B ()低,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高,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43 (共 9 分) ()反气旋,锋面气旋 ()冷,D ,C ()冷,冷 (4)乙,亚洲 高压 44 (共 8 分) (1)安第斯 (2)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多,A 处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多于处于背风坡的 B 地,秘鲁寒流 (4)地形,洋流 45 (共 8 分)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图略()岩浆,岩石,岩浆 46 (共 10 分) (1)背,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2)甲,乙 (3)A,C (4)海陆间大循环,水汽输送 (5)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时,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亚欧板 块受挤上拱,形成山脉,环太平洋 47 (共 10 分) (1)地震,泥石流 ,现低地壳活动强烈,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 (3)泥石流,滑坡 (4)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