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 能力较弱。本学期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 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总课时 28 课时。本册教材从探 究 对象上 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 般规律。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 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
2、律。从 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 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 自 主 权 。 从 过 程 与 方 法 上 看 , 注 重 定 量 的 观 察 与 测 量 , 指 导 学 生 搜 集 证 据 和 信 息 资 料 , 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 活动。 在孩子们生活的周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 刻不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就是要引导、鼓励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简单机械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 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索简单机械的秘密,发现应用它们的规律,体验成功
3、的乐趣。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探究活 动,形成形状与结构的初步认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觉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 作用。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围绕“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 人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产生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原安排在四年级下册, 昼夜与四季在小学不再学习) 主要是让学生运用
4、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通过看图讨论、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岩石是怎 样形成的;还要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另外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利 用岩石与矿物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岩石与矿物资源在日益枯竭,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第 五 单 元 交 流 与 质 疑 , 属 于 新 编 教 材 的 科 学 探 究 过 程 技 能 学 习 与 训 练 的 内 容 , 本单元教学首先让学生 弄清楚什么是交流与质疑,接着让学生通过图片阅读、范例示 范以及讨论交流明白如何与同伴去交流,怎样去 质疑。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探究力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认识简单
5、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 2、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学技术制作的初步技能。 2 3、 认 识 动 植 物 繁 殖 方 式 的 多 样 性 和 人 类 进 行 繁 殖 和 哺 育 后 代 的 方 式 , 增 强 学 生 珍 爱 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4、 让 学 生 通 过 多 种 感 官 、 利 用 多 种 方 法 探 究 岩 石 的 特 征 和 矿 物 的 性 质 , 初 步 了 解 岩 石的形成和矿物的用途。 5、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知道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 3 挥部。 6、让学生学会交流和质疑,使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进步,在质疑与批判中成长
6、。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神奇的机械、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人体的司令部难点: 形状与结 构、岩石与矿物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每一节课,使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 助、研讨中学习。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1、什么叫机械 1 2、怎样移动重物 1 3、斜坡的启示 1 4、拧螺丝钉的学问 1 5、国旗怎样升上去 1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 第一单元复习
7、总结 1 1、折形状 1 2、搭支架 2 3、建桥梁 1 4、造房子 2 第二单元复习总结 1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1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1 3、我是怎样出生的 1 第三单元复习总结 1 1、认识常见岩石 2 2、认识矿物的性质 2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1 第四单元复习总结 1 4 第四单元 5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本单元是依据科学 (3 6 年级 ) 课程标准 中关于机械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 它指导学生探究 力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从而认识简单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和用途, 初步知道一些复杂机械的构造原理,将学 生的探究和认识引向机械装置以及较为复杂 的机器构造原理,是学生了解人类
8、发明创造劳动工具历史的重要教 学内容。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 (3 6 年级 ) 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 探究 :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 验等多种方法。 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4、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二、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情感、态
9、度与价值观: 1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本 单 元 选 取 工 具 中 涉 及 力 变 化 的 部 分 , 介 绍 一 些 我 们 生 活 和 劳 动 工 具 的 原 理 。 机 械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 1、大脑 2 2、神经 1 3、感觉 2 第五单元复习总结 1 1、交流 2 2、质疑 1 第六单元复习总结 1 总复习考试 2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单元分析 6 的各种装置的总称,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刀子、斧子、钳子、剪子、扳子、滑轮、螺丝钉、自行车、缝纫机、 汽车、拖拉机、机床、起重机 小到一根缝衣针,大到像航天飞机那样的庞然大物
10、,都是机械。无论这些机 械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如何,它们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机械,也就是简单机械构成的,这就是本单元从最基本 的简单机械引导学生探究的出发点。在本单元列举的简单机械中,杠杆是学 生在无意识间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简单机械之一, 滑轮和轮轴可以被看做杠杆的变体, 斜面则属 于与杠杆不相同的一类学生常见的简单机械;转动装置则将较复杂机械的工 作部分相连,发挥力的传导作用,使得必要的简单机械能够完成力的衔接,形成机器, 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机械是一种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装置,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有时会在诸多场合见 7 到它们的身影,有时也会不自觉地加以运用,然而,学生却很少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单
11、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 简单机械人手,以一系列的启发式的问题为课题名称,激发学生探究和认识的兴趣,引领学生在诸多研究活 动中认识机械、了解简单机械。 本单元是采用总一分一合的思路来进行内容建构的。 “总” , 就是指导学生从总体上认识机械。 它主要是本单元的第 1 课 “什么叫机械”。 在学 生调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多个机械物品,阐述什么是机械,说明简单 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差异,使学生了解机械的作用和机械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它由 来已久。 “分” , 就是选取四种简单机械逐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它主要包括本单元的第 2 5 课 , 即 “怎 样 移 动 重 物 ”、 “斜 坡 的 启 示 ”
12、、 “拧 螺 丝 钉 的 学 问 ” 、 “国 旗 。 怎 样 升 上 去 ”。 用四课的篇幅分别引导学生 研究杠杆、斜面、轮轴和滑轮,既巩固对机械的的总体认 识,也为接下来认识机械中力的传递打下基础。在这四课中各课主要研究一种简单机械,皆从启发解决现 实问题人手,指导学生探究该种机械的作用,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第 2 课:怎样移动重物。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结构、作用以及用途。学生将在实 际操作中体会杠杆的价值;在了解杠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在研讨杠杆的用途中,认 识杠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第 3 课:斜坡的启示。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形态、作用、用途以及坡度大小对所需
13、施力的影响。学生将在 实际操作中体会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在控制坡度这个变量的实验中,研究坡度大小对所需施力大小的影响; 在制作变形斜面和讨论中,发现斜面的变化和用途。 第 4 课:拧螺丝钉的学问。引导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作用和运用。学生将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轮轴的作用; 在观察中了解轮轴的结构;在实验中较全面地认识轮轴,即用力大小的秘密;在讨论与交流中,发现轮轴的广 泛运用。 第 5 课:国旗怎样升上去。引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及其各自的作用。学生将在观 察中认识滑轮的构造,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在组装并探究两种滑轮的作用中,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功效。 “合” , 引导学生从力传
14、递的角度理解简单机械的组合。它主要是本单元的第 6 课, 即“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从自行车的链条传动人手,引人机械传动,指导学生认 识传动装置的种类及其功能,明白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从力的传递角度,阐述机器是简单机械的组 合,使学生获得对机械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单元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课时 1、什么叫机械 1 8 2、怎样移动重物 1 3、斜坡的启示 1 4、拧螺丝钉的学问 1 5、国旗怎样升上去 1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 9 第一单元复习总结 1 总课时 7 第 周 班 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 课时 课 题 1.1 什么是机械 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
15、属于机械。 教 学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目 的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和 要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求 5、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6、愿意合作与交流。 重 点 知道什么是机械。 难 点 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 学 讲授法、实践法 方 法 教 具 各种简单的工具 实践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 活动 怎样方便了我 们的生活。 板 1.1 什么是机械 书 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设 简单机械: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计 10 新课
16、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 想把它移动一下, 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学习新课 学生思考并回答 11 1、认识机械 ( 1) 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 2) 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哪些? ( 3) 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 4) 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 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 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 1) 学 生 回 答 后 , 教 师 给 予 肯 定 。 明 确 以 上 出 示 简
17、 单 的 工 具 都 是 机 械。 (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 这些工具主要 是 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 3) 揭 示 机 械 的 概 念 , 说 明 简 单 机 械 与 复 杂 机 械 的 区 别 与 联 系 。 机械名称 工作部分 带来的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 1) 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 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 2)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的对 比 实 验 , 总 结 机 械 给 人 类 带 来 的 益 处 。 (教 师 要 提 醒 学 生 操 作 时 注 意安全,防
18、止发生意外) ( 3) 讨 论 : 要 是 没 有 下 面 这 些 机 械 帮 助 人 们 工 作 , 将 会 出 现 什 么 情 况? 4、介绍古代机械 ( 1) 看 书 中 几 组 古 代 简 单 机 械 图 片 , 讲 解 人 类 制 造 、 使 用 机 械 的 悠 久历史。 ( 2) 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三、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 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组讨论并记录 讨论 12 课外调查 教学反思 13 第 周 班 级 五 年级 科 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 课时课 题 1.
19、2 怎样 移动重物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教 学 2、知道杠杆的特点,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目 的 3、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4、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能够说出生活中运用杠杆的一些事 和 要 例。 求 5、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6、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重 点 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难 点 探究利用支点使木尺平衡的方法。 教 学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方 法 教 具 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 实践 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活动 他说得有
20、道理 14 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检 查 1.2 怎样移动重物 板 书 设 计 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 费力的杠杆:镊子、钓鱼竿、铁锹、扫帚既不省力也 不费力的杠杆:跷跷板、天平 15 一、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1、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 们谁能帮助我? (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如果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 来帮忙。 )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 么办?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
21、体的工具叫杠杆,是 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 建造了金字塔。 5、 谈 话 : 这 些 “棍 ”、 “棒 ”有 什 么 特 点 ? 它 们 为 什 么 能 产 生 如 此 大的力?今天我们 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工 作原理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 有哪些材料?(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把
22、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 们的答案。 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 方法。 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5、讨论: 杠杆是否都省力? 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 不省力也不费力? (作简单示意图表 示。 ) 三、巩固应用、拓展 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 的工具,你知道是怎 么使用的吗? 2、说说
23、杠杆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有哪些 省力的杠杆?(剪 刀、起钉锤、开瓶 器、撬棒、老虎钳、 园艺剪刀等。) 生活中用到哪些 费力的杠杆?为什 么费力还要用它? 它还有什 么作用?(铁锹、 扫帚、镊子、钓鱼 杆等,因为使用它 们可以使操作活动 变得更加方便。) 生活中哪种杠杆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跷跷板) 16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 并 发 表 意 见 分 组 实 践 操 作 并做好记录 分组讨论数据 讨论 17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 讨论 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教学反思
24、 第 周 班 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 课时 课 题 1.3 斜坡的启示 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就是一面斜坡。 教 目 学 的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 揭示规律。 和 要 3、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求 4、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5、能发现身边一些利用斜面省力的事例。 重 点 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难 点 发现斜面的角度越小越省力。 教 方 学 法 实验探究法 讲授法 教 具 葡萄酒开瓶器、水龙头、螺丝钉等 实践活 动 检 板 查 书 设 计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
25、用各是什么? 1.3 斜坡的启示 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斜面的长度、斜面的高度斜面的高度长度 不变,坡度越大拉力越大 18 斜 面 的 长 度 高 度 不 变 增 加 长 度 拉 力 越 小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螺旋是斜面的变形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观 察 P6 图 片 : 搬 自 行 车 上 台 阶 、 把 重 物 搬 上 卡 车 都 是 件 较 困 难 的事,你有好的解 决方法吗? 观察图片 19 2、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3、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 是一种简单机械, 利 用斜坡将
26、自行车推到高处就不是很困难了。 (板 书课题)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 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 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 度的平面。 (板书:斜面) 4、 讨论: 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 度?(影响斜面倾 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 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
27、影响 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 用身边现有的材料 来做简单的实验) 。 5、点评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高 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 保持斜
28、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 出 示 盘 山 公 路 的 图 片 , 提 问 : 通 往 山 顶 的 公 路 为 什 么 不 修 成 滑 梯一样的斜面?公 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 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 实 践 操 作 活 动 : 从 纸 上 剪 下 一 个 直 角 三 角 形 , 将 三 角 形 的 一 条 直 角边贴在一支 铅笔上,然后将 纸围着铅笔绕起 来。你发现了什 么? 2、 出 示 螺 钉 , 组 织 观 察 并 讨 论 : 螺 钉 上 的 螺 纹 与 斜 面 有 什 么
29、 关 系 ? 3、小结:螺旋是一 种变形的斜面。斜面 的斜坡越长,绕在圆 柱形物 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4、讨论:使用斜面 可省力,使用螺旋也 可以省力吗?为什么 要把钉 子做成螺旋状的? 5、出示一段圆 木, 你可以把它 掰开吗?借助于 什么工具可以把 这段圆木分开? (出示:斧子) 观察斧子的剖面 结构。我们把这 种形状叫做“楔 形”。楔形是两 20 个背对背的斜面。 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讨论交流 交流总结 讨论 学 生 提 出 假 设 交 流 填写活动记录汇 报现象 观察并讨论讨 论 21 8、小结:螺旋、楔形等都
30、是斜面的变形。五、学习应 用,迁移拓展 1、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2、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 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教学反思 第 周 班 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 课时 课 题 1.4 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 学 1、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目 的 2、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构成的。 3、能够组装器材探究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和 要 4、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求 5、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够识别出轮轴。 重 点 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难 点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
31、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教 学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方 法 教 具 螺丝刀、螺丝钉、弹簧秤、钩码、轮轴 实践 活动 检 板 查 书 设计 课后寻找身边应用轮轴原理的机械。 1.4 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的作用: 1、省力。 22 2 、 轮 与 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 木头里。 竞赛活动 23 2、交流:获胜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 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
32、给大家介绍一下。 2、 出 示 汽 车 方 向 盘 的 图 片 , 观 察 分 析 : 汽 车 方 向 盘 可 分 为 几 个 部 分 ? 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做汽车时你发现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 变运动方向的? 3、学生交流。 4、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 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5、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 械叫做轮轴。(板书课题) 三、制 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盘、小滑轮盘组装而成。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
33、: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换更大的轮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 阻力点在哪里? 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
34、 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 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 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释:为 什么再大的汽 车,只要驾驶 员轻轻地转动 方向盘就能改 变它的方向? 四、拓展应用 ( 观 察 课 P10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1、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24 交流解释 学生交流 设 计 实 验 分 组 实 验 交 流 汇 报 讨 论 研 究 观察讨论 25 2、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教学反 思 第 周 班 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35、 教学时数 1 课时 课 题 1.5 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 学 1、知道滑轮的构造和作用,知道滑轮有动滑轮和定滑轮之分。 目 的 2、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和 求 要 3、会在做滑轮的实验中通过数据分析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4、知道两种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运用。 重 点 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难 点 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 教 学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方 法 教 具 滑轮、钩码、弹簧秤、线绳 实践 活动 检 板 查 书 设计 1.5 国旗怎样升上去 定滑轮 动滑轮 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不能 26 省 力 可以省力 新课教学 过程(教 学程序及
36、 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27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有谁做过升旗手,你知道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去的吗?能告诉我, 你 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为什么向下用力,国旗却会向上走呢? 2、 讲 述 : 你 有 没 有 注 意 到 旗 杆 顶 上 有 一 个 小 小 的 装 置 ? 那 就 是 滑 轮。 3、讲解: ( 出示滑轮)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绳 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 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 动。 4、谈话: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下面我们将 继续研究。 二、滑轮的分类及作用 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
37、2、出示滑轮装置,讲解各部分名称和结构。 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4、 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 还能帮我们省力吗? 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 6、学生分组研究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 7、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8、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 9、小结: 思考并回答 学生分组活动交 流汇报现象分析 数据 定滑轮 动滑轮 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不能 省力 可以省力 10、讲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缺点,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 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11、讨论交流 1 2 、 实 验 设 计 28 将定滑轮
38、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三、回顾和解释 生活中如果想应用滑轮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觉得必须要有哪 讨论交流设 计实验 29 些条件,才能比较方便地使用滑轮? 教学反思 第 周 班 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 课时 课 题 1.6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教 学 2、能够识别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比较出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特点。 目 的 和 要 3、会利用瓦楞纸和塑料瓶盖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装置。 求 4、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重 点 5、能够在玩具和常见机械中找出它们的传动装置。 发现机械中的传动装置及其
39、作用。 难 点 了解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 学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方 法 30 教 具 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的材料 实践 活动 检 板 查 书 设计 了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型的传动装置。 1.6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齿轮传动 传动装置 链条传动 皮带传动 31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 P13 图片,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4、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5、讲述: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 那里传到了后轮上, 像自行车链
40、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板书课题) 二、探究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1、探究链条传动的特点。 ( 1) 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 2) 展示、交流示意图。 ( 3) 制 作 链 条 传 动 的 装 置 , 学 生 观 察 两 个 轮 子 的 运 动 方 向 和 运 动 速度。 ( 4) 展示、评价制作的装置。 2、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 1) 谈 话 : 如 果 没 有 了 链 条 , 两 个 齿 轮 之 间 可 以 构 成 简 单 机 械 吗 ? ( 2) 出示并演示齿轮传动装置。 ( 3) 讨 论 : 齿 轮 传 动 装 置 中 , 相 邻 的 两 个
41、齿 轮 转 动 方 向 、 转 动 快 慢有什么不同? ( 4) 讲解: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 传递力,能改变齿 轮转动的方向、改变齿轮转动的快慢。无论一个 齿 轮 朝 哪 个 方 向 转 动 , 与 它 相 邻 的 齿 轮 一 定 是 向 相 反 的 方 向 转 动 的 。 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 加入一 个齿轮。齿轮的转动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 数的比值有 关。 3、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应用于什么地方。 5、链条传动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 学 生
42、 讨 论 交 流 观 察图片 学 生 画 示 意 图 展 示交流 讨论 32 三、巩固、拓展 了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型的传动装置。 教学反思 一、 填空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 周 1 课时 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 )或( )的装置,都可以称 做机械。机械可以分 成( )和( )两类。 2、简单机械有( ) 、 ( ) 、 ( ) 、 ( ) 。 33 3、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 ) ,它能( ) ;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 ) ,它能( ) 。 4、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 ) 。 二、在图上标出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三、选择题 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
43、。 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是否能改变力的方向 是否省力 2、 下列机械, 属于杠杆的是 ( ) , 属于斜面的是 ( ) , 属于轮轴的是 ( ) , 属于滑轮的是( ) 。 吊 车臂 水龙头 钻头 螺丝钉 撬棍 斧子 刀 没把手 方向盘 镊子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 ,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 。 齿轮传动 链条传动 四、 判断题 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 ) 34 2、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 3、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 4、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 ) 5、当轴不变的情况下,
44、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 )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依据科学 (3 6 年级 ) 课程标准中关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过 程和方法、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 容来构建的。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学 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 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他们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 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 活 中的应用,真正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 (3 6 年级 ) 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 探究
45、: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 实验等多种方法。 3、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过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4、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5、会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6、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二、科学知识: 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2、能根据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 能 将 材 料 的 特 性 与 它 的 用 途 相 联 系 。 三、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46、、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5 6、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立意好、视角新,非常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的新奇感、探究欲以及 动手实验与制作的欲望,能够使书本知识得到活化、强化,最终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本单元的课序可以调换,内容可以重组。如把“折形状”与“建桥梁”组合在一起,把“搭支架”与 “造房子”组合在一起都可以,只要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36 单元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课时 1、折形状 1 2
47、、搭支架 2 3、建桥梁 1 4、造房子 2 第二单元复习总结 1 总课时 7 第 周 班 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 课时 课 题 2.1 折形状 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教 学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目 的 和 要 3、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4、能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式。 求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重 点 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37 难 点 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 学 实验探究法 方 法 教 具 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 实践 活动 检 查 38 板 书 设
48、 计 一、导入新课 2.1 折形状 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1、 (出示各种图片或实物) 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 你能说出下列物 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 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四种基 本形状构成的。 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 谈 话 : 纸 是 我 们 最 常 见 的 材 料 之 一 , 你 能 想 办 法 给 纸 张 改 变 一 下 形状托起一本书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老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做的各种筒形纸。 4、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几种
49、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5、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 6、谈话:我们用书本检测承受力,因为书本可以一本一本地放,测试时,要轻拿轻放, 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放书本是要对 准 纸 筒 中 心 , 以 防 倾 倒 , 一 个 纸 筒 只 能 做 一 次 实 验 , 不 可 重 复 使 用 , 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 据的准 确性。 7、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8、 小 结 : 通 过 实 验 我 们 知 道 , 薄 薄 的 纸 , 如 果 改 变 形 状 , 的 确 可 以 托起较重物体。薄 的材料用不同方式折叠和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其承受力大小也不相同。 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1、P18图,提问: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是有牢固的形状? 四、拓展 1、演示(出示蛋壳)薄 薄 的 鸡 蛋 壳 好 像 弱 不 经 风 , 猜 猜 多 少 本 子 能 将它压塌呢? 2、 演 示 , P18 圆筒实验,人站在上面。 (两 个 演 示 实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