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成功之处: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岩石的科学 3.认识岩石 1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准备充分。课前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岩石摆放在实验台和教室的讲台上,使学 生一走进教室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岩石展览馆,我还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海边、河边、山上、路边岩石的照片, 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为每一组学生准备了一个水槽、一块摸布、 一个展示 岩石的方盘、一张报纸(铺在实验桌上,把岩石摆在上面避免把实验桌弄脏) 、一张白纸 (用来做观察记录,记录观察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 、一 个放大 镜。这样教学具准备充分,有利于学生观察探
2、究。 2 不仅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而且注意指导学生做到观察有序。在第一班上认识岩 石时,由于我没有强调观察要有顺序,所以学生讨论提出观察方法(用 眼 看 岩 石 上 的 颜 色 、 花 纹 、 形 状 、 大 小 、 有 没 有 气 孔 , 用 手 摸 岩 石 表 面 是 光 滑 还 是 粗 糙 、 掂 一 掂 岩 石 的 轻 重 , 用 鼻 子 闻 一 闻 两 块 岩 石 敲 打 或 磨 擦 前 后 的 气 味 儿 、 潮 湿 时 干 燥 时 两 块 岩 石 敲 打 或 磨 擦 的 气 味 儿 有 什 么 不 同 , 用 耳 朵 听 一 听 敲 打 岩 石 发 出 的 声 音 有 什 么
3、不 同 , 把岩石砸开或在地上摔开看看岩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和猜测可能观测到的现象后, 便开始 分组实验。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把岩石放到水槽里观察,还有的用两块岩石敲 打闻气味,总之怎样做的都有。造成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不清说不全,分析不 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实验现象。第二个班上认识岩石时,在学生说完观察方法后补充了一问“你打算 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这样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认识到观察顺序的重要性,然 后再按预定的顺序观察、汇报。这样在分组交流观察记录时比第一次上认识岩石时,不仅节省了观察时间 而且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得有条理且说得全面准确。 3 把 握 时 机
4、 适 时 引 导 , 利 用 对 比 观 察 突 出 不 同 岩 石 的 不 同 特 征 。 我 在 巡 视 时 发 现 学 生 用 两 块 岩 石 相 互 碰 撞 , 其 中 一 块 被 砸 成 两 瓣 , 这 时 我 对 学 生 说 “正 好 看 看 里 面 是 什 么 样 子 的 。 ”学 生 在 老 师 的 启 发 下 用 放 大 镜 观 察 并 记 录 观 察 结 果 。 在 学 生 汇 报 鱼 化 石 特 征 时,我拿出一块鹅卵石让学生对比观察,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鱼化石是一层一层的且很薄容易 碎,鹅卵石卵圆形坚硬不分层质地细密有的颜色单一有的上面有花纹。 不 足 之 处 : 1 我
5、没 有 适 时 给 学 生 补 充 观 察 材 料 , 造 成 学 生 给 岩 石 分 类 时 种 类 较 少 , 学 生 只 想 到 按 大小、颜色、形状、光滑粗糙、轻重、透 明不透明分类,没有学生想到按有的岩石是一层一层的,有的岩石没有层来给岩石分类。学生由于身处城市搜 集来的岩石多为沙子堆中找来的鹅卵石或从小区地上捡来的煤和石灰石。这就要求教师在巡视时及时把教师准 2 备的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岩石分发给学生,补充学生的观察材料开阔学生的视 3 野。这时若给学生一些页岩、板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有棱角、表面 没有磨擦过的岩石让学生 观察,相信学生的分类会更多一些。 2 另 外 在
6、 学 生 观 察 岩 石 时 , 教 师 的 主 导 作 用 还 应 加 强 , 必 要 的 引 导 不 能 省 掉 , 适 时 引 导 才 能 提 高 学 生 的 观 察 力 。 比 如 当 学 生 把 岩 石 放 在 水 里 观 察 之 前 , 应 引 导 学 生 看 一 看 岩 石 的 颜 色 花 纹 是 什 么 样 子 的 , 把 岩 石 放 在 水 里 后 , 看 一 看 颜 色 花 纹 又 是 什 么 样 子 的 , 有什么变化? 有什么新发现?应使学生明确水槽在这使用的用意是什么,不仅是看物 体在水中的沉浮、轻重,而且水可以使 岩石颜色加深花纹更清晰。在学生闻岩石气味 时, 教师应多问一句 “除了敲打岩石后能闻到气味外, 还有其他方法也能闻到气味吗? ” 用两块石 头摩擦试一试。 3 学生交流观察记录时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今后应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笔记本, 记录每节 课学习探究科学的收获,以此来规范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