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常见的力 有趣的磁铁 反思一:身边的科学是探究活动的源头活水。 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平时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 是学生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研究,本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磁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 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符合学生喜欢做游戏和进行小研究的特点,学生通过亲历活动,感悟到身边处处有 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 反思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探究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做些什 么?他们需要哪些材料? 可能会碰到什么难题
2、?学生可能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够引 起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有什么发现?可能会得出 什么错误的结论?最终他们又会得 到什么?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些准备 是多个层面的,有材料准备、也有知识储备方面的准备,更有课堂预测方面的准备。 本堂课要让学 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本课是 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 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 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 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磁 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 等) 、 断裂磁铁、铁
3、屑、细绳、铁器、铜器、 、铝器、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 棒、小车、 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由于材料准备充分, 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 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 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反思三: 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伟大的发现者。 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越成功。 “探 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三年级的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具备与生俱来的探究
4、本能。探究过程 就要从学生不知道、不了解的地方入手,制造矛盾、困惑是激励学生 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本课活动的重点放在 学生玩磁铁的活动中,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 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因此,课堂中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投入 “玩磁铁,找发现 ” 的课 堂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 在 自 由 的 、 开 放 的 探 究 情 境 中 不 仅 发 现 了 磁 铁 吸 铁 、 隔 着 物 体 也 能 吸 铁 、 两 端 磁 力 大 、 指南北、磁极间相互作 用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对电视屏幕、收音机信号的影响、 磁 2 力线的形状、断裂磁铁磁极的变化、磁化现象、磁偏角
5、现象,有的学生还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马达、喇叭等 提出了有关电磁铁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科学课应该达到和实现的目标,也体现了每个学生都 是伟大的发现者这一客观事实。 反思四: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传 统 的 课 堂 以 解 决 问 题 为 目 标 , 问 题 解 决 了 , 课 也 就 圆 满 结 束 了 , 久 而 久 之 , 学 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到 最后,学生已没有了问题,只有等待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成了问题的奴隶,课堂的附属品。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 题离开课堂。对 于 课 堂 而 言 ,
6、 40 分 钟 的 时 间 是 一 个 定 量 , 而 学 生 的 探 究 活 动 却 是 一 个 不 可 预 测 的 变 量 , 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 的所有疑问,下课铃响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更多了,这才 是我们所要期望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本堂课的教学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课 堂 在 结 束 之 时 , 教 师 提 出 问 题 : “对 于 磁 铁 , 你 还 有 什 么 疑 问 吗 ? ” 在 学 生 进 行 了 充 分 、 自主的探究与交流研讨之后, 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兴奋与活跃状态,在这时让学生提出 问题就如 “火上浇油” , 大量的、 有价值的问题就会在这里被提出来, 课堂在这时结束, 学生的就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保持和延续这种探究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保障“拾到芝 麻的同时,而不至于丢掉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