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道德论文: 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 摘要在探讨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大学生道德现状, 提出大学生就业不应忽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道 德教育的措施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道德素质 一、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关系 根据有关部门估计,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 532 万,比 2007 年增加 37 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 114 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 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 22%。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社会
2、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问题逐步显现。无疑,引起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如就业政策、制度滞后、就业环境 不理想等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和素质上存在偏差, 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 观以及大学生的诚信素质等道德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 的因素。如果这些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 根本解决。 上海青年报也在报道中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候更加注重道德考核,道 德标准已经成为继能力认证后的第二大用人考核标准。而据智联
3、招聘网的相关统计,目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道德标准列入人才考核项目,几乎有半数企业在招聘中都会涉及孝心、 诚信问题。许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拔尖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中应聘者的职 业道德观。 做好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百万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 会的稳定,关系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这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更需要高校转变观念,把道德教育提高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改变高校目前“重知 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跛行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 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和改善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目前的大学生道德状
4、况 就目前而已,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及自律意识 较弱;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功利性趋向;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协调发展。大学生 群体思维活跃,有敏锐的感受力,但同时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又决定其在心理上缺乏调 控能力,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认识上出现偏差,产生思想道德上的困惑;道德 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德规范的 认识和内化缺乏深度,也影响了在生活中的抗惑力,进而在外界的干扰下就轻而易举就放 弃了道德追求,使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产生了“知行脱节”的现象。例如,从笔者所做的学 生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状况评
5、价不高,认为“好” 的只有 11%,70%的大学生 认为一般,19%的大学生认为较差或者很差。85%的大学生对“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 品质之一”表示认同,但在具体问题上,这一认知却大打折扣。“ 您对考试作弊的态度”的调 查表明,只有 46%的大学生表示“痛恨,坚决不作弊” ,同时却有 26%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 弊虽然不对,但有机会自己也会作弊”,更有 28%的大学生认为“作弊在大学里是常见现象, 不必大惊小怪”,找些潜在的考试作弊者总计达 54%。当被问及“当您发现坐在旁边的同学 考试作弊,您会怎么办”时,只有 5%的大学生会向监考老师揭发或者暗示他在作弊,却有 78%的大学生虽然看不惯
6、,但碍于情面不表现出来,或者事不关己,干脆不管不问。这说 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小事上的道德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其道德行为与道认知是 不符的。学生应该怎样做,愿不愿意怎样做,应不应该负责任等问题时,其认同率达到 87%。 又例如,愿意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者让座;大学要重视学习、不虚度光阴;考 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但当问到你是否这样做了,是否愿意承担责任时,认同率仅占 38%。道德责任认知水平与行为表现不相统一、不协调。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适应市场需求 (一)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长达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的伟大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 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 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凸显了民族精神的重 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民族 精神,最核心的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其中。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苦难斗争历史的教育,抵制不良思想
8、 和文化的侵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有利于当代 大学生在就业的道路上正视困难,消除消极的心理。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而形成文明社会的 最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道义上的人格的最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信用 危机”,诚信教育成为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课题。一是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充分 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是为人处世的 立身之本。二是要通过加强法治教育,使大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法律价值和意义,引导大 学生树立“信用至上”的价值观、公平平等的法律意识和信守规则的法治理念。
9、三是要严抓 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古语有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大,为 人师者的榜样作用不容低估。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负面 效果往往比普通群体的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产生严重破坏。而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对大学生可起到事半功 倍的教育功效。 (三)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 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等的向往,如果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 就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前途与整个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联系起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其次,教育和
10、引导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特 别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的倾向,将二者和谐地统 一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把自己的需要与国家、社会的 需要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大学生道德因素的培养不容忽视,要想使培养的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使 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我们就必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要想学生的综合素质 得到理想的发展,就必须要十分的注重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广大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 作中,注意上述各方面工作的实践,提倡德育创新,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道德因素的发展, 为社会造就合格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邹海贵,周玉林,就业思想教育:高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年第一期. 2任丹婷,大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黑龙江高教究.2008 年第 4 期总第 168 期. 3聂立清,大学生道德及道德教育状况调查分析.河南教育.2007 年第 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