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萎缩性胃炎 病因 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均可 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与加重因素。 2、金属接触:铅作业工作者胃溃疡发病率高,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高。 3、遗传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亲属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恶性贫血的遗 传因素也很明显。有亲戚关系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大 20 倍,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4、生物性因素: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对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慢性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和体征,胃粘膜染色也证实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内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
2、复合物。 5、放射: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粘膜损伤甚至萎缩。 6、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 炎各占 14%、46%及 40%。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 7、生物性因素: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症状和体征,胃粘膜染色也证实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内有乙 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瑞金医院报道 91 例萎缩性胃炎病人,有 24 例(26.4%)合并慢性肝炎。所以慢 性传染病特别是慢性肝病对胃的影响值得注意。 8、免疫因素: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 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
3、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 9、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众多学者在 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 HP,医学教育网搜集整 理继而发现 HP 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1986 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便提出 了 HP 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10、体质因素: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粘膜机能“抵抗力” 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11、十二指肠液的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 障,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12、其
4、他因素:诸如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粘 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 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 症状 1、患者经常会有胃脘部胀满:其实这都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相关的一些胃脘部胀满不适较为多见, 所以说这有的患者感觉胃部痞闷或者是胃脘有堵塞感,其实这甚至腹部、胁肋部、相关的一些胸部也感到 胀满,暖气频频。 2、胃脘部疼痛也是萎缩性胃炎常见的症状之一:日常中对于这胃脘部疼痛可以单独出现,所以说这但多 数情况下是以及这会胃脘部胀满同时出现。所以说这都会呈胀痛、隐痛、钝痛,以及还有这急性发作
5、时也 可出现剧痛或者是会有绞痛。 3、烧心或是消化不良症状:萎缩性胃炎患者自觉胃脘部灼热或者是会有嘈杂不适,部分有泛酸现象。所 以说这常常出现食欲减退,甚至无食欲,还有就是这虽有食欲但进食后感胃脘胀满不适或消化不良。 4、大便异常或者是身体虚弱症状:患者们经常会有大便以秘结多见,很多时候这常数日 1 次,相关的一 些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便溏。所以说这病程较久者可出现消瘦、以及还有这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虚弱的症 状。 5、贫血:可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前者因长期营养不良,铁剂补充不足所致,后者因内因 子缺乏致使维生素 B12 减少所致。一般为轻、中度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眼结膜色淡,面色
6、萎黄,甲 床色淡或苍白等。 6、衰弱症状:常见精神萎弱、疲乏无力,工作或学习不能持久。严重者软弱乏力,行走困难。 7、情绪症状:可见悲观厌世、烦躁、易怒、忧思焦虑,每因情绪变化病情亦随之变化,疼痛、胀满、嗳 气加重,并可影响食欲。 危害 1、胃出血:萎缩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 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2、贫血:萎缩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A、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 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B、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萎缩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 足引起;C、胃酸缺乏。 3、胃溃疡: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 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4、胃癌前期: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经 10-20 年随访,平均胃癌发生率为 10%,他们的 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萎缩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 有关。 检查 索诺声、奥林巴斯、omom 胶囊内镜 治疗 GS-胃肠靶向平衡免疫治疗体系、中西结合靶向复胃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