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教材的选文及单元组合设计评述 上传资料来获取下载点数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会员提供 点击数:299 更新时间:2010-8-19 文章 录入:二中语文组 - - 语文教材的主体是选文。将若干选文组合成单元,若干单元组合成教材,这是长期以 来人们已经习见的现代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方式。语文教材确定一种基本的单元编排方式, 反映出编者对语文教学的功能价值的某种追求,保证了教材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统一性, 也是教材个性特点的体现,这对教材编写而言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 把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初中语文教材,尤其是新课标教材放在国际背景之下加以考察、梳理, 以供读者作进一步的探讨。 综观国
2、内外初中语文教材单元的组合和呈现,大体都是以选文阅读为主,然后再与其 他语文学习内容相组合。教材阅读选文的单元组合编排,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 按选文的文体分类或者按文学史发展线索编排,是比较传统的、应该说至今还有生命 力的单元组合和呈现方式。一般来说,这是一种纵向组织系统,是建立在内容的逻辑性基 础上的,它关注课程要素的纵向安排,强调顺序性和连续性。编者主要关注的是选文本身, 这种方式较为切近语文学科的知识系统。具体分为: 1按文体类型编排 这是一种突出语文学科知识内容本体的教材编排类型,在过去一向比较通行。从整册 教材看,单元与单元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结的块状的结构关系。 国外教材观念中的文
3、体,以文学体裁为主。美国八年级文学教材文学 (银级) ,就 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体裁为纲编排选文内容的代表性教材。分为短篇小说、戏剧、纪实文学 和散文、诗歌、民间文学、长篇小说六类文体,将相关选文加以组合,按每种文体的艺术 特征、基本题材内容来确定若干单元,兼顾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如短篇小说单元有情节 描写、人物描写、背景描写、主题描写、阅读和思考、范文阅读、写作过程;戏剧单元有 多元文化学习、写作过程;诗歌单元有叙事诗、比喻语言和形象化描述、抒情诗、自然风 光、观察视角、选择;民间文学单元有人类起源、英雄传奇、荒诞故事;纪实文学和散文 单元有传记和人物报道、闲情散文、阅读和思考、范文阅读、写作过
4、程。在这套教材中, 关于文学体裁的知识是教材编写的纲领,对教材内容起着先导的作用。 1 这种语文教材长期流行,应属“知识系统结构”型教材,按学科知识系统来编写,保 证了学科知识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教材内容因而也往往难以精简,甚至繁杂,最大 的缺陷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关注。我国过去的教材基本采取按文体编排的方 式,人教社 1999 年版初中九年级上下册经过了一些改进,但也仍按文体编排,以文学体裁 为主,其他常用文体穿插其间。 2按文学史发展线索编排 这是国外文学教材常常选择的一种编排方式,从整册教材看,单元与单元之间按时间 顺序构成线状关系。例如前苏联的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苏维埃文学
5、 ,就是按文学发展 阶段和年代顺序编排的文学史教材。我国上世纪 50 年代试验文学和语言教材分编, 文学 教材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显然是受了前苏联教材文学与语言分编的影响。 二 当种种因素促使语文学科突破学科本位,更关注语文与外部世界和学生主体发展之间 的联系的时候,编者就会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中认识语文学科,于是出现了按生活内容或人 文主题(话题)编排单元的教材。相对而言,这类教材体现了编者较强的改革意识,着眼 于语文学科内容与广阔生活、学生已有经验积累的联系,展示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致 力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行建构。这种编排方式较集中地体现了教材的建构主义学习 论特征,即“知识是在人们同外
6、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 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需要在具体问题 中,针对具体情境,自己进行再创造” 。 2 这类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具体又可分为: 1按生活内容编排 如英国牛津英语教程的 A 部,以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生活领域和相关主题为线索编 选文章和组成单元。第一册单元标题是:乡土英雄、魔幻情景、学校内外、探索自然、街 区游戏、英雄和恶棍。又如加拿大英语文选 ,每册由 8 个专题(实际就是单元)组成, 其中第一册的专题是:朋友和冤家、运动、旅行、神秘、海洋、音乐、信息、杰出人物, 第二册的专题是:其人其事、轻笑和寒战、想象、
7、眼泪和笑声、宇宙、邂逅、幸存、追求, 第三册的专题是:决心、笑料、实现、瞬间、神话与神秘、新闻与观点、加拿大印象、在 舞台上。这些单元标题的拟定大抵以生活领域和相关主题为基础。 我国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也出现了按生活内容组织选文、形成单元的方式。如人教社 1999 年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八个单元: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革命生 活、自然景物、经济文化生活、科学世界、想象世界,其优点是通过教材呈现生活本身的 丰富多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这种编排方式使语文课从以政治思 想教育为主的课程功能中解脱出来,改变了语文自身功能的被放逐、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 况,是“语文学
8、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语文观念的产物,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 也对后来课标实验教材的编写有所启示。 2按人文主题(或话题)编排 这类教材的编制主要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 “强调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种 过程构成的功能统一体,主张心理学应该以完整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从个体自身的角度去 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关注他们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 。 3 如美国哈科特和布赖斯公司出版的六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中一年级)文学教材文 学宝库 ,就采用了以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为纲的编辑体系,每个话题和下一级的具体主题 有:奇遇(想象中的旅行、奇怪的事情、天外来客) ,英雄(生活中的英雄、勇气和善良、 杰出
9、人物) ,远方的文化(非洲探险、跨越时间、跨越国界) ,娱乐(狗尾巴、来自内心的 幽默、发明) ,海洋(冰冷的海洋、深蓝色的海洋、跟踪鲸群) ,外国文化(勇气、新家、 在海洋上驰骋) 。法国初中教材活跃的文字虽然是知识主题型,如第六册由自然生活、 英雄儿女、民间故事、伟大神话、童青少年五个知识主题组成,但这些主题的背后显然是 对该主题人文内涵的关注。 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国新一代语文教材的突出标志。我国在课程改革以 后涌现的新教材,多数按人文主题组织选文、形成单元。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 共设置了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六个单元话题, 基本属于
10、人文范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设置了童年梦痕、秋日撷英、亲情歌吟、品行 善恶、生命礼赞、性灵愚慧六个人文主题。其他课标教材,虽未像这两家在单元前冠以概 括鲜明的主题词,但往往会在单元导语中点明单元的基本主题,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 一、第二单元,就明确提出了“人生”主题,两个单元中的选文就是依此组织起来的。 突出以人为本,关心学生有个性的、全面的发展,是按人文主题(或话题)编制教材 单元的精髓所在。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尤 其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能较集中地体现语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尤其关注学习内容 之间的横向联系。教材各内容要素实际构成了模块结构,安排
11、学习内容时,知识、技能、 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协调、衔接、交叉、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语文, 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但任何一种呈现方式都有局限性。有的人文主题(如环境保护) ,我国相关作品很少, 选文不够经典,只能降格以求,这就要牺牲语言的规范性, 陷入“人文”与“语言”不能 两全的困境。有的文学经典内涵丰富,有多义性,按人文主题归类往往也难免对其蕴涵作 主观随意的切割。 1 2 三 还有一类教材,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编者更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视语文学习过程的展开,其单元组合或是形成一个个活动板块,或是以方法策略的指导 贯串,在呈现方式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12、。如以下几种: 1按活动板块编排 传统教材被人们喻为“豆腐干”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以选文为中心,围绕选文设 计学习提示、注释、练习,以听说读写中的某一项训练为主。活动板块结构则打破了这种 传统的单一结构,不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选材上“敢于跳跃” ,选文在板块 结构中变成了一种为语文学习活动服务的“例子” 。 这可以德国教材的活动板块结构为标志。如德国维斯特曼出版社于上世纪末出版的初 中现代德语 ,共设七个板块来组成单元:主题篇、语法、正确书写、说写综合训练、语 言实验园地、学习技巧、附录。板块结构与单一结构的区别是:以题材为中心,选择若干 不同类型的文章,配以各种练习,有些明确规
13、定是专题性教学单元。其显著特征是采取专 题性的、立体性的教学设计,将学习活动和情境、学习方法和策略、相关教学资源、多种 学习媒体甚至评价体系融为一体,大大拓宽教学内容,追求综合效果。这实际上是一种 “知识应用结构”型教材,编者设计一个单元,就是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 策略”组块。 “在探究中学”是这种呈现方式的明显特征,即非常看重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鼓 励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种组织单元方式有三个好处: 一是活动性强,教材为教学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学生在活动中要培养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二是示范性强,教材提供方法范例,
14、关注学生运用、迁移能力的培养,重视将现有的 问题解决技能运用到新的情境和领域中,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恰当的练习形式; 三是整合性强,以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为抓手,带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我国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综合性学习和跨学科专题单元 设计,就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接近于这种板块结构方式。 2按语言功能和学习方法编排 为体现在例中学、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学的精神,有的教材尝试按语言功能和学习方 法来编排单元。这样编排单元的长处是突出语文学科的应用性。 法国初中文学与方法教材是这种单元呈现方式的典型,它按阅读课文的方法和语 言表达功能来编排,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
15、阅读的方法,如第五册阅读部分,分为传记文体、 描写文体、自传文体、见证式叙述、现实主义描写、采访诸单元;写作部分,分为学写对 话、学写描写、构造一篇证论文、写一篇叙述文、学写问题与回答诸单元。 在课标实验教材中,接近于这一尝试,在我国语文教材中带有首创意义的,是苏教版 初中教材第五、六册的编排。它打破了这套教材前四册按人文话题选编课文的呈现方式, 转为对初中生读书方法的系统指导,从中国传统读书方法中提炼,按照现代中学生阅读习 惯和方法培养的实际需要,在“学会读书”的总标题下,设计了十一个单元:吟哦讽诵而 后得之、感悟品味欣赏、学学牛吃草、阅读有独特的感受、借助注释学文言、读书动 笔、比较与辨微
16、、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疑为学之始、知人论世读经典、横看成岭侧成峰。 四 上述种种编排方式,虽多以一种因素为主,但编者往往会尽可能地综合和兼顾其他因 素,其本意可能是为了避免单一编排方式带来的不足。例如课文的文体常常是各教材的编 者容易关心的重要因素。就拿比较流行的以内容主题为主的编排方式来说,日本初中教材 就有综合各种因素的考虑。在理论上,日本学者佐藤学鉴于过去日本学校 “教的课程”组 织得十分细致周密,而“学的课程”却十分薄弱的状况,提出一种以儿童的认知兴趣和发 展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的课程组织,即把传统的“目标成就评价”模型的单元,转 变为把学习作为有意义经验加以组织的“主题探究表达”模型的
17、单元。 “主题探究 表达”模型的目的不在于有效地习得教科书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在于以主题为中心, 把学习组织成活动式、合作式探究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把儿童与客观世界的沟通与对 话、与教师和同学的沟通与对话、与新的自我的沟通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来加以组织。 不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学习”作为一个个单元 来加以组织。 4 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 90 年代初所编初中语文教材,大体体现了这样的指导思想。 该套教材依内容主题、体裁与题材三个方面来组织单元,主题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如初中 第二册,包含以下主题:走向新世界思考学习方法、文学的乐趣抓住对事物的看法和
18、感觉、自然中的奇特现象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条理、祈求和平领会情景和人们的心情、 在生活中抓住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接触古典文学养成阅读古典文学的习惯、少年岁 月领会人物心情。其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主题为“走向未来” ,单元导语写道:“在本单元 中,我们为大家准备了近代小说、最新的生命科学论述以及 20 世纪初的报纸社论。通过这 些课文的学习,请大家思考一下人类与社会的现状,并重新探讨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式和我 们社会的现状。 ”随后提示了课题指导步骤:一是设立主题交谈;二是根据主题,扩大阅读 范围;三是确立主题,汇编文章。三方面均紧紧围绕 “走向未来”的主题设计,引导学生 回顾初中三年的学习和自己的成长历程
19、,思考今后的人生方式和社会现状,培养社会责任 感。 法国也有类似的编排方式,如阿谢特出版社 1994 年版初中语文文学与表达就是一 种混合型教材,将知识结构、作品体裁与语言功能融为一体,兼顾知识传授、不同体裁作 品的阅读能力和写作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全面、综合地发展。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语文教材在选文单元的呈现方式方面,既吸取了国外教 材编写的经验,也有我们自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新创造,从而开始真正形成教材多样 化的可喜格局。我们期待着语文教材的继续改进和逐步完善。 1本文所举国外教材,均参见国外母语教材研究第七卷外国语文教材译介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2 3范印哲编著教材设计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46 页。 4钟启泉编著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版 ,第 17、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