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 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论述文专题 班级 姓名 一、 【新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 组 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 伦理审视,气候正 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 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 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 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 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 为首要目
2、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 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 ,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 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 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 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 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 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 问题,因而存 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 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 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 质量的气候系统交 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 现为当 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 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 代际共享
3、,避免“ 生态赤字”。因 为,地球 这个行星上的自然 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 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 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 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 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 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 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 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 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 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 义的本质 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为其 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 度,也有 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4、,也涉 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 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 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 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 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 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 义中的 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 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 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 论证 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 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 变 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 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
6、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 杂的问题,气候正 义只是理解 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1D 2C 3B 1.D析: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无中生有。B 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简单归 纳为“限制排放的问题” ,表述不当,以偏概全。C “为后代设定义务”表述不当。 2.C析:C 无中生有。 “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于文无据。 3.B。解析:B 表述绝对化。即使“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 ”,未来依然会 有多种可能,无法确保“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 二、 【新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 时期,与 郑和下西洋在 时间上重合,这
7、不能不 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 仅仅是历史的偶然 吗?从历史事实来看, 郑和下西 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 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 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 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 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 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 样,只是中国瓷器的 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 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 见,青花瓷崛起是 郑和航海 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 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 时,也推 动了生 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
8、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 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 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 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 时尚,中国 传统的人物、花鸟、山 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 一体,青花瓷成 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 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 代的文化,而 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 变化的标志。因此,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 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 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 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
9、 认识。如果 说以往 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 认为是保守 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 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 进步的,青花 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 亚非掀起了中国 风,第二次 则兴起了欧美的中 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 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 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 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 证。 (摘
10、编自万明明 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 销售和技术创新, 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 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 动了当 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 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
11、文章 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 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 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 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 带来的启示是, 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答案】 1、A 2A 3B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 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12、”说法错误。 C 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 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 D 项, “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 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 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 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 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 “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13、。 三、 【新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 见山、看得见 水、 记得住乡愁”, 这是以人为 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 乡村在变为城镇的 过程中, 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 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 们或多或少有这样 的担忧:快速的、大 规模的城镇化 会不会使“乡愁 ”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 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 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 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
14、,如村 规民约、 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 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 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 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 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 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 真正值得保留, 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 评价体系进行合 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 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 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为传统
15、 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 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 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 传统生产设施与生 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 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 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 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 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 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 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 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 镇化进 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 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 文”“人”“居”与“
16、产” 融合在一起, 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 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 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 ,就不会留下 “乡痛”。 B乡村 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 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
17、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 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 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 密切相关, 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 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 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
18、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 产业化升级, 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 1C 2C 3D 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项表述过于绝对;B 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D 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 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故答案为 C。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故选 C。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错误。故选 D。 四、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 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
19、,一个是纪念殷墟 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 览甫一开始,便引来 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 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 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 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 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 审美,以及技 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 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 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 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 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 见金饼“ 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
20、 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 81 厘米,厚只有 03 厘米、憨 态可掬的对尾鹦 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 的西汉编钟, 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 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 让我们看到了经济 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 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 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 历 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 仅代表了当时 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 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 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 20 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 业用齿轮;1929 年,又对失蜡法 进行改造,以硅酸乙 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 1500的铬钨
21、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 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 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学科+网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 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 发挥其作用 C文物 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全都正确的一 项是(3 分) A甫一开始:“甫” 读作 p 意思是 “刚刚” B告罄: “罄”读 作 qng 意思是 “尽” C乏人
22、问津:“津” 读作 jn 意思是 “路” D憨态可掬:“掬” 读作 j 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 1A,A 项就属于无中生有。2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字义的能力。A 项字音 错, “甫”应读作 f。C 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 “津”的意思是 “渡口” , “乏人问津”的意 思是很少有人过问。D 项加点字的字音和解释皆错。 “掬”应读作 j,意思是“用两手捧” 。 “憨态可掬” ,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 单纯的样子。故本题应选 B 项。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 库 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 九牛一毛。由
23、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 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 活”起来。大众足不出 户,便 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 历史文化遗产 的基础上,数字技 术不断将今人的 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 态展品,而以更加丰 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 发掘的海昏侯墓 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 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 动漫, 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
24、了幽默的旁白和 “萌萌哒”的漫画, “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 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 实,早在 1981 年,我国已有让文物“ 活 ”起来的动画作品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 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 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学 * 科网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 体验。 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 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 韩熙载夜宴图APP 弥补 了这一缺憾, 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 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 鲜活的文化
25、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 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此 APP 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 总览层、鉴赏层和体 验层,使 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 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 细节。点开 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 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 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 纹表情都纤毫毕现。 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 ,似有 烛光追随;移动“烛光” ,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 现,如同“秉烛 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 “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 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 中。 虚拟现实技术(VR
26、)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 维环境, 创造出一种崭 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 用户的多种感官, 带来沉浸感 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 马俑坑 外观看,有了 VR 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 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 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抬 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 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 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 张 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 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 文物
27、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 VR 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 分) A身不由己 B感同身受 C设身处地 D身临其境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 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 项是(2 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 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 3B 4D 5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理解不正确的 一
28、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 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答题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ACD 三项在原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而 B 项却属于无中生有。 4试题分析: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感同身受:原指 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 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设身处地: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 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身临其境: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
29、自到了那个地方。一般指 听课时、看书时等,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材料二最后一段说“虚拟现实技术(VR) 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然后以游 客观看兵马俑为例,说明 VR 技术可以使游客仿佛自己化作了兵马俑,置身其中得到真实的 感受,用“身临其境”恰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又考查正确使用及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这 种将语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北京卷常见的题型。本题解答时首先要依据原 文总结出 VR 技术带给人的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然后辨析所给成语的含义,找到
30、答案。 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 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 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 所给四个成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其中“身不由己”强调自己不能做主,“感同身受”强 调未亲身经历却像亲身经历过一样,“设身处地”强调为他人着想,“身临其境”强调仿 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答案应为 D 项。 5试题分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意思是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可以用来
31、描述“文物原来只为少 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唐代 诗人杜甫的赠花卿,意思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强调的 仍然是稀少,与“走近大众”不符。“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出自元末诗人 高明的琵琶记,意思是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但 一旦考上,皇帝封官赐爵,天下人就都知道了,与文物从“专家”到“大众”的过程不相 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意思是此去 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表达的是对朋友的鼓励,对未来的欺许, 与题干要求不一致。 【考点定
32、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 从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的 含义,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仔细对比,找出答案。分析诗句时既要理解诗句的表层 含义,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 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意思是说文物以前只是专家学者研究赏玩之物,现在 文物普遍得到大众的认识,走进了普通人家。所给四组诗句中,能体现出这一含义的应为 D 项。 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
33、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 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 实不然,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 年浙 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 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 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 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 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 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 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 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 观成为莫高窟最 大的隐患。2003 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 30
34、多万人次,2014 年已增长到 81 万人次。根 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 3000 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 2 万 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 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 倍,空气相 对湿度上升 10%,空气温度升高 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 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 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 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 洞窟外面,游客
35、先通过数字化体 验艺术“ 做足功课”,再 进个 别洞窟实际体验。 这种模式既能 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 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减少了 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 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 2 小 时缩短至 70 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 到 6000 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 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 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
36、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 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 (6 分) 【答案】 6C 7A 8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 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 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 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 现。 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 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考
37、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 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 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 当、曲解文意等问题。本题 A 项和 B 项可由材料三第一段概括得出,D 项可由材料三第二 段“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概括得出。C 项将原文 中的“升高”曲解为“降低”,属于曲解文意。 7试题分析:A 项“减少了”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由原文“莫高窟最高 日接
38、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 6000 人次”,可知,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比原来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由原文“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 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可知 C 项和 D 项正确;由“有了 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可知 B 项正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 设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 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解答时
39、考生要 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本题难度不大,由题干可知,选项信息集中在 原文最后一段,考生只需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仔细比对,就可得出正确答 案。 8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由材料一首段中“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 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可概括出“让文物活起来”是指“合理利用 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从材料二首段所说的“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 而目前展出的文物少之又少,可分析出“让文物活起来”还指把文物拿出来,展示出 来;由“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以更加丰 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
40、起来”可概括出“让文物活起来” 还指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由材料三写到的对古琴的使 用,可分析出“让文物活起来”还包括对某些文物的使用。 第二问,材料一首段提出“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 心等方面的作用”由此可概括出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 方面的作用;材料二首段提到“数字技术,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 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下文接着以动漫 技术、移动应用程序、虚拟现实技术为例,具体阐述了数字技术使文物得到展示,使人们 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物;材料三首段说“流水不腐,户
41、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 第二段又强调“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可见使文 物“活”起来更有利于保护文物。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 度的能力。理解概念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 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含 义。如本题考查“文物活起来”的含义,解答时就需要通读三则材料,分别找到“文 物活起来”(或与“文物活起来”相类似的表述)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筛 选出能
42、解释“文物活起来”的内容,然后分析归纳就可得出答案。分析作用,要在通 读三则材料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 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找出能体现“文物活起来”作用的内容,分点概括即可。 因为三则材料都属于总分式结构,所以答案信息多集中在材料的首段。 五、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 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 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 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 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 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 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 们的先人用
43、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 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学科&网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 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 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 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 的钟表的发明,大 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 现行历法 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
44、今使用的 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 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 节气的制定, 实质上也是以地 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 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 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 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 阴阳合历,即所谓“ 夏历”“农历 ”,或俗称的“ 阴历”“旧历”。 这样说来,我 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 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 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 节、元宵 节等都是依据过 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 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 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 及太阳倍感亲切一
45、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 历我们同 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 标识寒暑往来 规律的计时办法,人 们将一 年 365 天平分为 24 等份,分别给 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 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 期,某些 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 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 记载了。各个 节气都有明显 的“ 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 节 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 明节气,把自然界的 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 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 的细腻感觉
46、出发而形成的,体 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 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 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 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 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 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 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 “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 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 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 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
47、 们测 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是我们民 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 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 日常生活。 6下列对“时间 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 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 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 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 时间 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 为太阳历或阳历、太 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
48、 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 计算方法和历史发 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 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 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 历是我 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 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 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 围绕地球旋 转、地球 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 性变化,能够
49、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 规律。 【答案】 5A 6C 7D 六、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0 分) 社会传播过程中至少要求两个人。他 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 结成传 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 、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 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 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 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 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 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 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 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 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 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