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杏内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 【摘要】目的 综述银杏内酯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导临 床合理用药。方法 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综合、 分析和归纳。结果 银杏内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主要通过降血脂, 抗氧化,防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抗心律失常,以及免疫调节 功能起作用。结论 银杏内酯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银杏内酯及其制 剂的研发利用将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银杏内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心肌缺血,抗氧化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银杏( Ginkgo bilobal) 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具有独特的 药理作用和治疗价值,现已
2、证明银杏内酯(ginkgolides ,GK)为银杏 叶提取物中主要的药效成分,为二 萜 类 化 合 物 ,包括银杏内酯 A,B ,C , J和M (GKA,GKB ,GKC,GKJ,GKM)等 1。随着药物 开发“ 绿色浪潮 ”时代的到来,来源于天然植物的银杏内酯受到越来 越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证实,银杏内酯不仅有扩血管作用,而且 还有抗炎、镇痛、抗自由基、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银杏内酯是 迄今为止自然界存在的生理活性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 作为公认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受体拮抗 剂,其拮抗PAF的药理作用已得到充分
3、证实。 PAF是血小板和多种 炎症组织分泌产生的一种内源性磷脂,它与许多疾病的产生发展密 切相关。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强的作用。现就银杏内酯在心血 管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论述。 1 降血脂、血黏和抗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激活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认 为血小板的激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与ADP的释放有关;二 是以环加氧酶作为中介物形成的血栓烷A 2(TXA2); 三是PAF 2。 ADP和花生四烯酸(AA)通过激活前两条途径,导致血小板聚集; PAF是强有力的血小板激活剂,当有活化的白细胞存在时,还可以 增强血小板和内皮间的黏附,是TXA 2产生的有力刺激因子。研究发
4、现 3,银杏总内酯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显著的抗PAF和ADP 诱导作用,能拮杭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异常聚集和血栓形 成,降低血液黏度。崔姣等 4人发现银杏内酯 B衍生物能显著减轻大 鼠动脉血栓的湿、干质量,显著延长大鼠混合血栓形成时间,对小鼠急 性肺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 并可显著缩短小鼠的喘促持续时间,具有 一定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2 防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起始步骤 5。生理状 态下,内皮细胞释放的NO 减少,血小板聚集、单核细胞黏附和平滑 肌细胞增殖;一旦内皮细胞功能障碍,NO合成和释放减少,未受伤 但功能失调的内皮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黏附
5、分子与各种类型的白细 胞结合,激活炎症细胞进入动脉壁,释放水解酶、细胞因子、化学 因子和生长因子,引起斑块生长,启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陆晓茜 6等 发现选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的早期危险因素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 蛋白(mmLDL , 40 mg/L)作为刺激因子作用于体外培养的ECV 304细 胞,发现转移因子(TF)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显著增加,且Ca 2+ 浓度迅速升高,而抗氧化剂GKB,可部分抑制 mmLDL诱导的细胞内 钙超载,在细胞的氧化损伤中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由此推侧GKB可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Cheung等 7 利用THP-1 (a human mon
6、ocytic cell line)巨噬细胞和 HTJVEC(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探讨GK对NO生成的影 响,结果表明:GKA, GKB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内iNOSmRNA的表 达而减少NO的形成,但不影响 eNOS介导的内皮细胞 NO产生,从而 治疗因NO失调导致的疾病。 3 抗氧化和抗缺血作用 心肌缺血缺氧时,由于能量代谢紊乱,线粒体功能异常,其形 态结构也可能发生异常变化,同时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生成增多, 而组织中清除氧自由基的SOD活性降低,导致氧自由基堆积,后者使 膜脂质过氧化而致细胞损伤,引起细胞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减少;而 再
7、灌注又会造成细胞进一步损伤 8。事实上细胞内钙超载、氧自由基 损伤及细胞能量代谢紊乱是相互关联的。细胞缺血缺氧时, 引起酸 中毒,Na + - H+交换增多致细胞内Na +增加,促使Na +-Ca2+交换加强, 造成了细胞外Ca 2+大量内流 9,10。钙超载为氧自由基的生成提供了条 件,氧自由基产生和消除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抗氧化系统受到损伤, 自由基生成增多,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其终末产物丙二醛与膜蛋白交 联,导致膜调节功能障碍,膜流动性降低而影响线粒体功能受抑制, 线粒体受损,能量代谢紊乱。细胞能量代谢紊乱及氧自由基的存在使 Ca2+通透性增加,更加重了细胞内钙超载,最终引起细胞损伤或死亡。
8、 高建等 11研究发现银杏内酯能明显减轻大鼠心肌损伤,降低乳酸脱氢 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 护作用。此外,多个研究者发现银杏内酯能显著降低缺血缺氧损伤细 胞中ROS、MDA及NO水平,升高SOD活性,且可减小胞内 ATP水平 降低程度,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细胞。 4 抗心律失常作用 心肌缺血损伤后,其心肌电生理就会发生变化。心肌缺血是导 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GKB已被证实具有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和抗 心律失常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生理条件下,GKB可缩短心室 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增大延迟整流钾电流,且呈浓度依赖 性。由此提示GKB
9、对抗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肌电生理的变化,从而 预防心肌缺血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生。刘爱华 12等发现,在生理状 态下,银杏内酯可轻微缩短APD。在缺血状态下动作电位各项参数 均减小,而银杏内酯通过维持缺血期间膜电位的稳定性,对抗缺血 对跨膜电位的抑制效应,从而达到抗心肌缺血作用。 5 免疫调节功能 免疫学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缺血性心 肌病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冠心病(CHD) 病人免疫机能常处于紊乱 状态,银杏内酯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对血液、循环、内分泌 等系统发挥作用 13。银杏内酯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良好疗效可能是免 疫调节作用与多系统调节作用协同的结果。银杏内酯保护心肌缺血
10、 损伤的作用机制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其中的非循环机制是不容忽 视的重要方面。这种非循环机制主要包括抗氧化、抑制钙超载、心 肌缺血预处理、改善心肌超微结构、心肌酶和免疫功能调节等方面, 它们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交织成一个网络系统,相互作用和 影响,共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不仅发病 率高,而且患者有低龄化趋势。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 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十分沉重。 目前,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综合措施中极为重要的组成 部分,因此开展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银杏作为天然药物
11、有着“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的优 势,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银杏内酯及其制剂的研发利用将会带来 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旋 ,张慈灵 ,顾振纶,等.银杏内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05,36(11):1741. 2龚晓健 ,李运曼 ,卜惠敏,等.银杏总内RH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7):822-825. 3余新建 ,刘育文 , 高丽丽,等.银杏内酯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研究探 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 ,5(9):172. 4崔姣 ,潘苏华 ,刘成鼎,等.银杏内酯B衍生物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
12、学报,2010,27(2):143-146. 5曾献 ,龚玉子 ,王焕姣.银杏叶的药理作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8 ,35(1): 6-8. 6 Lu XQ, Li XD, Zu SY, et al. Expression tissue factor gene induced by mmLDL and inhibited by ginkgolides B in ECV304 J. Basic Med Sci Clin, 2002, 22(3): 241-243. 7 Cheung F, Siow Y L, Karmin O. Inhibition by ginkgolides and bilo
13、balide of the p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 in macrophages (THP-1) but not 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J. Biochem Pharmacal, 2001, 61(4): 503-510. 8崔磊 ,矫春晓 ,李敬田,等.银杏达莫在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中保护作用 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6):11-13. 9林悦 ,武宇明 .银杏内酯中枢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11(2): 11-14. 10兰炜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研究J. 海峡药学,2010,22(9):82-83. 11高建,王秋娟.银杏内酯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致心肌缺血的影响J.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0):887-902. 12刘爱华, 张志雄,银杏酮酯GBE50对正常及模拟缺血豚鼠乳头肌 动作电位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7):2342-2345. 13谷万里,史载祥.中药保护心肌缺血损伤的非循环机制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2005 ,5(3):4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