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2198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金融学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基于某地农户的调查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农户金融行为包括借贷行为、信用表现、金融参与意识等具体活动方式与意识形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金的借贷活动,要了解农户需要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是要知道农户在什么时候需要资金以及这些资金的用途。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首先启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迄今为止,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却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农

2、村正式金融组织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形式的主流,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形式始终处于被抑制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国家对农村正式金融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整,逐步增加其对“三农”的贷款。1996年更是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但时至今日的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并不大。在既定的体系和制度背景下,局限于农村正式金融形式的改革和调整依然远远难以满足2亿多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农村正式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效率低下,农村中存在相当程度的金融抑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收入的增长。农村金融未来改革是要围绕农户来进行的。农户既是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中心,也是其终极目标。以往的一些改

3、革之所以成效不显著,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撇开农户,局限于农村正式金融这个圈子,就体制论体制。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必须从其微观基础农户的金融行为、需求和愿望出发。我国学者们对农户融资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90年代中后期。该阶段的研究主要以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为主,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调查研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农户的正式融资,对非正式的融资方式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正式融资制度中,农户小额信贷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学者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1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且主要通过非正式借贷满足;2非正式借贷具有期限灵活的优势,但这一借贷方式逐渐具有了契约型借贷的某些特征。3农户对借贷利

4、率的承受范围较广,利率弹性不大。选题意义对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的研究,具有如下意义(一)有助于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丰富农村消费信贷产品供给主体。农村消费信贷只有保持长期稳定繁荣,才能有效发挥农村消费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作用,因此,丰富农村消费信贷产品供给主体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的重要任务。(二)有助于农业银行创新农村消费信贷产品,配合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了理论数据的分析支持,可以促进金融机构要及时转变观念,把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当作整个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来对待。同时根据农村居民消费特点,为其提供灵活多样的期限和额度设置、还款方式和利率定价方式。(三)有助于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5、,分散农村消费信贷市场风险。目前,农业保险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对农业和农民的保障作用发挥极其有限。加强农村保险体系建设,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处境,保证农民能够旱涝保收,使农民可以放心消费,金融机构能够放心放贷,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二、国内外研究概况1引言农村金融对于农户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以农户金融行为需求为导向来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和福利水平,而且还能够减少农村中的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发展。1979年以来,我国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歧视性金融制度安排下(谢平,2001;林毅夫,2004),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剧,导致

6、农村金融至少落后城市金融10年(唐双宁,2006),农村金融抑制问题非常突出。不仅如此,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出现了农户融资困难与农户信用度高并存、农村资金短缺与农村资金外流并存的悖论(刘文璞,1996,1998;杜晓山,2006)。因此,了解农户金融行为需求,以此来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大有裨益。本综述试将对国内外农村金融的研究概况和国内农户金融行为研究的文献进行评述。21国外农村金融研究概述(1)农业信贷补贴论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理论中占据主流的是“农业信贷补贴论”(何广文,2004;熊德平,2009)。该理论认为农村居

7、民、特别是贫困居民没有储蓄能力,农村普遍面临资金不足,而且农业因其自身特性而不能成为商业性金融的服务对象。因此,有必要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政府控制的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农业贷款应获得财政补贴(JDVONPISCHKE1983)。由于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农村高利贷及以高利为特征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会使农户更加穷困,进而阻碍农业发展,政府必须通过控制自己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信用合作社进行政府支持下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而且还必须直接组织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实施以扶贫为目标的专项小额贷款。(2)农村金融市场论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理论中占主流的是农村金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何广文

8、,2004;熊德平,2009)。该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农业信贷补贴论”的假设前提是错误的。事实上,即使是贫困者也会进行储蓄,亚洲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存在储蓄的机会和激励机制,大多数贫困者会进行储蓄(ADAMS,2002。贷款用途的可替换性,使得低息贷款不太可能促进特定的农业活动,主要受益人也可能不是农村穷人,补贴可能被集中并转移到使用大笔贷款的较为富裕的人身上,甚至被转移到商业性项目当中。因而,主张政府没有必要向农村注入政策性资金,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十分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与经济关系作出了更加精致的研

9、究,农村金融市场论也将受其影响,向农村内生金融论发展。(3)农村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约束论”,也称“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很快被引入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研究,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农村金融供给方,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借款人的情况,仅靠市场交易的自发力量无法培育出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何广文,2004;熊德平,2009)。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IFAD,2001。认为政府对农村金融选择性地干预有助而不是阻碍了农村金融深化,发展中国家应实行农村金融约束政策,即在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

10、并且可以预测,实际利率为正的前提下,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竞争,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农村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提高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4)农村局部知识论21世纪以来,“农村局部知识论”成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理论的主流(何广文,2004;熊德平,2009)。该理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散布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局部知识,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场交易最能利用局部知识,而竞争有助于发现这些知识,应通过类似于劳动分工的知识分工来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由于政府利用局部知识的效能不及市场主体,与市场失灵相比,政府失灵可能更大,若政府通过其金融机构对农村直接提供补贴贷款往

11、往效率将更低。因此,农业补贴只应用于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失灵的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应与社会监管、所有者监管、行业监管相结合,监管的核心在于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使局部知识转化为全局知识。同时应鼓励农村金融交易双方自发开展提高安全性的金融交易,以实现双方相互监督。22国内农村金融研究概述学者们对我国农户融资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阶段的研究主要以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为主,如中国社科院农村金融课题组(1998),熊学萍、阮红新、汪晓银(2007),钱水土、刘芸(2010)等进行的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调查研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农户的正式融资,对非正式的融资方式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正式融资

12、制度中,农户小额信贷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学者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1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且主要通过非正式借贷满足;2非正式借贷具有期限灵活的优势,但这一借贷方式逐渐具有了契约型借贷的某些特征。3农户对借贷利率的承受范围较广,利率弹性不大。3国内农户金融行为的研究概述3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扶持,但农村大量资金的流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获得贷款的比重与其在GDP中的份额极不相称(鲁靖、邓晶,2004)。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正式金融组织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形式的主流,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形式始终处于被

13、抑制的状态张杰,2003。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国家对农村正式金融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整,逐步增加其对“三农”的贷款,1996年更是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但时至今日的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并不大(李锐、项海容,2006)。同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面临着信贷资金投入不足、金融创新不足、农村金融运转效率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等问题(邓其伟、徐翔,2010)。32我国农户金融行为特征概述研究指出,农户金融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农产对银行储蓄有着极强的偏好;2农村信贷规模相应扩大,但以民间信用为主;3金融投资的流向严重偏离农村领域;4农村金融服务层次差,金融产品缺乏(鲁靖、邓

14、晶,2004)。而农户的金融需求具有如下特征1农户有着强烈的贷款需求且生产性贷款需求占据主导;2农户大额和中长期贷款需求增加明显;3农户对理财等增值产品需求逐步增加(熊长城、巩建权、范承、文琦鸿,2010)。33针对我国农户金融行为特征的政策建议概述要解决农户金融需求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方面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大服务“三农”的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把服务重心转移到服务“三农”的轨道上来(钱水土、刘芸,2010)。具体建议包括1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丰富农村消费信贷产品供给主体,创新农村消费信贷产品,配合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15、陈伯军,2010)。2合理布局农村金融机构机构网点,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实现网点的可存活、可持续发展,从而满足农户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黄健,2010)。3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给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合法的地位,对其进行风险监管和审计,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共存的混合市场体系,为农户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增加农户“剩余资金”的回报率(李锐、项海容,2006)。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从农户的资产结构角度,考察其金融行为及影响。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节明确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有关农户金融行为的研究发展脉络,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节分析我国

16、农户融资需求与现状及相关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第三章节以问卷的形式对某某地户农户进行调查走访,采集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所取得数据进行分析;第四章节对实证分析结果从理论制度上进行解释;第五章节提出对策。1绪论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国外农户金融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13国内农户金融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2我国农户金融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21我国农户金融行为特征22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23相关研究提出的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政策建议3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某某地户农户31我国农户资产结构发展历程及现状32调研区域农户总体融资状况33样本农户的基本信息34样本农户金融行为分析4对样本分析结

17、果的理论解读41样本分析结果的产生原因我国现行金融制度角度42样本分析结果的产生原因样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角度43样本分析结果的产生原因样本农户资产结构角度5农户金融行为所体现的制度需求指向6结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学者对农户融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貂蝉,已经概括出了农户融资的整体情况,但仍存在不足。一方面理论研究相对缺乏,一些实证研究仅停留在数量关系的描述和检验上,对数据反映的经济学意义揭示不够;另一方面是从农户资产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和判别农户融资需求的成果十分少见,在农户资产结构与农户的融资需求之间没有建立十分紧密的联系。本课题从农户资产结构对金融行为的影响的角度,

18、阐述农户融资需求,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惠农政策以及农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的融资力度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四、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资料搜集。本课题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国家法定统计数据,包括有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理论资料主要来源于经典著作、教材和研究型论文。2数据采集。通过问卷形式对农户进行实地走访,确保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3数据分析。对所采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并辅之以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技术路线现实问题与背景文献研究与判断确定研究的目标、思路、方法与路线五、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111720101212指

19、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收集资料,完成外文文献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学院组织开题论证。(2)2010121220101220根据老师意见修改完善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初步确定研究方案和论文提纲。(3)201012212011310查阅资料,实际调研,完成论文初稿。(4)20113112011430补充调查、论文修改、论文定稿、论文印刷。(5)2011512011515完成毕业论文的后续工作,做好毕业论文答辩准备工作。根据学校安排,2011522之前完成第一次论文答辩。六、主要参考文献1陈伯军基于消费需求的农户金融行为分析衡阳实证J金融经济,2010,(0462642钱水土、刘

20、芸融资需求视角下的农户金融行为以浙江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0,03353孔祥文、王俊东农户贷款莫被小额所限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10244熊学平、阮红新、汪晓银农户金融行为与融资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天门市198个样本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7,0485945韩宏华、李俊丽农户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东农村的调查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7,132628理论回顾与借鉴数据的调查与采集确定理论分析框架模型的构建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6黎翠梅、陈巧玲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华容县和安乡县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7,0

21、544487李喜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形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04)951028候希红、宗颖生山西两市农户金融行为调查分析J山西农经,2007,(04)50549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293510金艳芳、陈焕焕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研究J时代金融,2009,(09)131411邱玉兴、邵仲岩、盛秋生优化资产结构实现高校投资效益J中国农业会计,2008(05)303112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张鉴君农村金融资产结构、质量与效益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的个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7

22、,(10)505613鲁婧、邓晶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01)495314鲁婧、邓晶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工程J金融与经济,2004,(04)555715刘玉平市场主体金融行为变化趋势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04)424516孙绍荣、施青青行为金融理论与金融行为控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03)687117李锐、项海容基于两期生命周期模型的农户金融行为的计量分析J管理世界,2006,(09)333718林毅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J经济前沿,2004,084619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

23、07,(03)81320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1许崇正、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0917318522杨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因果关系研究J经济天地,2007,(11)737623张红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绩效、缺陷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4,(02)2112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5连建辉农民资产选择与农村经济增长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03)333826王秀芝、李俊芹泊头城镇居民资产结构变化及其效应分析J河北金融,2008,(07

24、)212227STIGLITZ,JOSEPH,ANDREWWEISS1981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COMPETITION,AMERICANECONOMICREVIEW71339341028WATSON,ANDREW1998CONFLICTSOFINTERESTREFORMOFTHERURALCREDITCOOPERATIVESINCHINA,MOCTMOSTECONOMICPOLICYINTRANSITIONALECONOMIES83234029GRMINITHERATHRURALCREDITMARKETANDINSTITUTIONREFOR

25、MINDEVELOPINGCOUNTRIESPOTENTIALANDPROBLEMSSAVINGANDDEVELOPMENTFELICETAMBUSSIPUBLISHING,1994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学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基于某地某农户的调查摘要农户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通过国内外农村金融的研究和国内农户金融行为的研究两方面进行概述,试描述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我国农户金融行为的特征,以及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农村金融、理论发展、行为特征1引言农村金融对于农户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以农户金融行为需求为导向来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农

26、户的收入和福利水平,而且还能够减少农村中的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发展。1979年以来,我国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歧视性金融制度安排下(谢平,2001;林毅夫,2004),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剧,导致农村金融至少落后城市金融10年(唐双宁,2006),农村金融抑制问题非常突出。不仅如此,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出现了农户融资困难与农户信用度高并存、农村资金短缺与农村资金外流并存的悖论(刘文璞,1996,1998;杜晓山,2006)。因此,了解农户金融行为需求,以此来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大有裨益。本综述试将对国内外农村

27、金融的研究概况和国内农户金融行为研究的文献进行评述。2国内外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概述21国外农村金融研究概述(1)农业信贷补贴论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理论中占据主流的是“农业信贷补贴论”(何广文,2004;熊德平,2009)。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居民没有储蓄能力,农村普遍面临资金不足,而且农业因其自身特性而不能成为商业性金融的服务对象。因此,有必要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政府控制的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农业贷款应获得财政补贴(JDVONPISCHKE1983)。由于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农村高利贷及以高利为特征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会使农户更加穷困,进而阻碍农业发展,

28、政府必须通过控制自己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信用合作社进行政府支持下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而且还必须直接组织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实施以扶贫为目标的专项小额贷款。(2)农村金融市场论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理论中占主流的是农村金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何广文,2004;熊德平,2009)。该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农业信贷补贴论”的假设前提是错误的。事实上,即使是贫困者也会进行储蓄,亚洲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存在储蓄的机会和激励机制,大多数贫困者会进行储蓄(ADAMS,2002。贷款用途的可替换性,使得低息贷款不太可能促进特定的农业活动,主要受益人也可能不是农村穷人,补贴可能

29、被集中并转移到使用大笔贷款的较为富裕的人身上,甚至被转移到商业性项目当中。因而,主张政府没有必要向农村注入政策性资金,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十分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与经济关系作出了更加精致的研究,农村金融市场论也将受其影响,向农村内生金融论发展。(3)农村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约束论”,也称“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很快被引入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研究,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农村金融供给方,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借款人的情况,仅靠市场交易的自发力量无法培育出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何广文

30、,2004;熊德平,2009)。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IFAD,2001。认为政府对农村金融选择性地干预有助而不是阻碍了农村金融深化,发展中国家应实行农村金融约束政策,即在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并且可以预测,实际利率为正的前提下,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竞争,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农村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提高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4)农村局部知识论21世纪以来,“农村局部知识论”成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理论的主流(何广文,2004;熊德平,2009)。该理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散

31、布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局部知识,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场交易最能利用局部知识,而竞争有助于发现这些知识,应通过类似于劳动分工的知识分工来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由于政府利用局部知识的效能不及市场主体,与市场失灵相比,政府失灵可能更大,若政府通过其金融机构对农村直接提供补贴贷款往往效率将更低。因此,农业补贴只应用于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失灵的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应与社会监管、所有者监管、行业监管相结合,监管的核心在于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使局部知识转化为全局知识。同时应鼓励农村金融交易双方自发开展提高安全性的金融交易,以实现双方相互监督。22国内农村金融研究概述学者们对我国农户融资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20世纪9

32、0年代中后期。该阶段的研究主要以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为主,如中国社科院农村金融课题组(1998),熊学萍、阮红新、汪晓银(2007),钱水土、刘芸(2010)等进行的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调查研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农户的正式融资,对非正式的融资方式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正式融资制度中,农户小额信贷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学者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2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且主要通过非正式借贷满足;2非正式借贷具有期限灵活的优势,但这一借贷方式逐渐具有了契约型借贷的某些特征。3农户对借贷利率的承受范围较广,利率弹性不大。4国内农户金融行为的研究概述3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农

33、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扶持,但农村大量资金的流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获得贷款的比重与其在GDP中的份额极不相称(鲁靖、邓晶,2004)。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正式金融组织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形式的主流,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形式始终处于被抑制的状态张杰,2003。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国家对农村正式金融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整,逐步增加其对“三农”的贷款,1996年更是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但时至今日的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并不大(李锐、项海容,2006)。同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面临着信贷资金投入不足、金融创新不足、农村金融运转效率低

3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等问题(邓其伟、徐翔,2010)。32我国农户金融行为特征概述研究指出,农户金融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农产对银行储蓄有着极强的偏好;2农村信贷规模相应扩大,但以民间信用为主;3金融投资的流向严重偏离农村领域;4农村金融服务层次差,金融产品缺乏(鲁靖、邓晶,2004)。而农户的金融需求具有如下特征1农户有着强烈的贷款需求且生产性贷款需求占据主导;2农户大额和中长期贷款需求增加明显;3农户对理财等增值产品需求逐步增加(熊长城、巩建权、范承、文琦鸿,2010)。33针对我国农户金融行为特征的政策建议概述要解决农户金融需求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方面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大

35、服务“三农”的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把服务重心转移到服务“三农”的轨道上来(钱水土、刘芸,2010)。具体建议包括1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丰富农村消费信贷产品供给主体,创新农村消费信贷产品,配合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陈伯军,2010)。2合理布局农村金融机构机构网点,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实现网点的可存活、可持续发展,从而满足农户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黄健,2010)。3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给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合法的地位,对其进行风险监管和审计,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共存的混合市场体系,为农户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增加农户“剩余资金

36、”的回报率(李锐、项海容,2006)。4结语各项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依然并不健全,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分析农户金融行为及其影响,了解农户金融需求,并以此提出建议,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意义重大。参考文献1陈伯军基于消费需求的农户金融行为分析衡阳实证J金融经济,2010,(0462642钱水土、刘芸融资需求视角下的农户金融行为以浙江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0,03353孔祥文、王俊东农户贷款莫被小额所限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10244熊学平、阮红新、汪晓银农户金融行为与融资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天门市198个样本农户的调查J

37、农业技术经济,2007,0485945韩宏华、李俊丽农户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东农村的调查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7,1326286黎翠梅、陈巧玲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华容县和安乡县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7,0544487李喜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形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04)951028候希红、宗颖生山西两市农户金融行为调查分析J山西农经,2007,(04)50549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293510金艳芳、陈焕焕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研究J

38、时代金融,2009,(09)131411邱玉兴、邵仲岩、盛秋生优化资产结构实现高校投资效益J中国农业会计,2008(05)303112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张鉴君农村金融资产结构、质量与效益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的个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7,(10)505613鲁婧、邓晶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01)495314鲁婧、邓晶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工程J金融与经济,2004,(04)555715刘玉平市场主体金融行为变化趋势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04)424516孙绍荣、施青青行为金融理论与金融行为控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0

39、3)687117李锐、项海容基于两期生命周期模型的农户金融行为的计量分析J管理世界,2006,(09)333718林毅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J经济前沿,2004,084619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03)81320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1许崇正、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0917318522杨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因果关系研究J经济天地,2007,(11)737623张红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绩效、缺陷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

40、004,(02)2112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5连建辉农民资产选择与农村经济增长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03)333826王秀芝、李俊芹泊头城镇居民资产结构变化及其效应分析J河北金融,2008,(07)212227STIGLITZ,JOSEPH,ANDREWWEISS1981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COMPETITION,AMERICANECONOMICREVIEW71339341028WATSON,ANDREW1998CONFLICTSOFINTERESTREFORMOFTHERURALC

41、REDITCOOPERATIVESINCHINA,MOCTMOSTECONOMICPOLICYINTRANSITIONALECONOMIES83234029GRMINITHERATHRURALCREDITMARKETANDINSTITUTIONREFORMINDEVELOPINGCOUNTRIESPOTENTIALANDPROBLEMSSAVINGANDDEVELOPMENTFELICETAMBUSSIPUBLISHING,1994本科毕业论文(20_届)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基于13省653户农户的调查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1引言20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201

42、11选题背景20112选题意义2112研究方法212农户资产结构和金融行为的理论分析2121农户资产结构理论研究概述21211农户的概念界定21212农户资产结构研究概述2222农户金融行为理论研究概述2222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22222我国农户金融行为特征概述22223针对我国农户金融行为特征的政策建议概述223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设计2331调查问卷设计23311问卷的设计结构23312问卷的设计原则2332调查方案设计234以13省653户农户为基础的实证研究2341样本信息描述23411农户的年龄与性别特征23412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25413农户的家庭规模2542样本农户的家庭资

43、产结构26421农户家庭土地资产26422农户家庭房屋资产27423家庭大件资产27424家庭金融资产28425家庭金融负债3043样本农户的金融行为30431农户存款行为30432农户借款行为30433农户其他金融行为3044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31441农户资产结构与农户存款行为31442农户资产结构与农户借款行为31443农户资产结构与农户其他金融行为3145政策建议32参考文献32附录33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本文通过13省65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对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调查表明,农户金融行为仍以传统的借贷行为为主,其他金融行为如集会入股、购买保险、股票、债券等

44、所占比重极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户在选择资产时,更倾向于房屋、机器设备的大型实物资产,对于金融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二是现行金融市场体制下对农户的排斥和忽视,使得农户没有更多的办法参与和享受金融市场所带来的便利。关键词农户金融;资产结构;农户需求ABSTRACTINTHISPAPER,13PROVINCE653ONTHEHOUSEHOLDSURVEYHOUSEHOLDASSETSTRUCTUREANDFINANCIALBEHAVIOROFEMPIRICALRESEARCHSURVEYSHOWEDTHATFARMERSFINANCIALBEHAVIORBASEDONTRADIT

45、IONALLENDINGPRACTICES,ANDOTHERFINANCIALACTIVITIESSUCHASRALLIES,SHARES,INSURANCEPOLICIES,STOCKS,BONDS,THEPROPORTIONISVERYLOWONEREASONFORTHISPHENOMENONISDUETOFARMERSINTHECHOICEOFASSETS,MORELIKELYTOHOUSING,MACHINERYANDEQUIPMENTOFLARGEPHYSICALASSETS,THELACKOFADEQUATEFINANCIALPRODUCTSFORTHEUNDERSTANDINGA

46、NDKNOWLEDGE,ANDSECOND,UNDERTHECURRENTSYSTEMOFFINANCIALMARKETS,FARMERSANDTHEEXCLUSIONIGNORED,SOFARMERSARENOMOREWAYSTOPARTICIPATEINANDENJOYTHECONVENIENCEBROUGHTBYTHEFINANCIALMARKETSKEYWORDSFARMERSFINANCIALASSETSTRUCTUREFARMERSDEMAND1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逐渐对农户金融行为进行了许多的实证研究调查,基本概括总结出了农户金融行为及其特点情况,但仍存在着许多不

47、足。一方面实证研究只是停留在了数量关系的描述和检验上,对通过实证研究得来的数据和检验结果所反映出的意义未能进行更为深入的阐述,导致理论研究缺乏;另一方面,将农户资产结构与来农户金融行为结合起来研究农户的金融需求、金融行为的影响的成果几乎没有,不能从这一视角来解释农户的金融行为及其影响。本课题从农户资产结构对金融行为的影响的角度,阐述农户金融需求,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惠农政策以及农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1选题背景农户金融行为的具体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学术定义,目前普遍认为应包括借贷行为、信用表现、金融参与意识等具体活动方式与意识形态。其中最主要的就

48、是资金的借贷活动,要了解农户需要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是要知道农户在什么时候需要资金以及这些资金的用途。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一步一步走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农村首先启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但是到今日为止,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却显然没能与时俱进,已经严重障碍了农村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形式的主流一直都是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为代表的农村正式金融组织,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形式始终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开始逐步

49、实行,国家也多次调整了农村正式金融组织来加大对“三农”的贷款政策支持。但是现实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直至今日,农村金融改革尚未取得理想的成绩。在我国的现行的经济体系和政策制度下,如果单纯依赖农村正式金融形式自身,无论其怎样的变革和改进,也无法适应2亿多农户各种各样的金融需求。农村正式金融组织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以及农村金融市场中长期存在的金融抑制,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未来的种种变革措施必须在充分了解农户需求的基础上来进行。农户一方面是改革的中心,另一方面也是改革的目标。以往改革没能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其最根本原因就是脱离开了农户,仅仅从体制内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后果就是局限于农村正式金融这个小范围。所以说,农村金融改革的必须是以农户的金融行为、金融需求和金融愿望为基础。112选题意义对农户资产结构与金融行为及其影响的研究,具有如下意义1有助于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改革,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主体。只有农村金融消费保持长期稳定繁荣,才能有效发挥农村消费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作用。因此,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主体是紧迫的,也是长期的重要任务。2有助于农业银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配合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了强有力的理论数据的分析支持之后,就能帮助促进金融机构及时转变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